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钛离子对大型蚤的毒性研究表明,其24、48、96h的半数抑制浓度EC_(50)为6.2,5.1,0.26mg/L.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6.3,6.0,1.5mg/L。长期实验表明,0.000lmg/L浓度是对大型蚤的生长和繁殖均有影响的最低浓度。本研究为制订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提供水生生物毒理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用本地土著种隆线蚤进行氟化钠的急、慢性试验,急性试验的结果48h EC_(50)值为615mg/L,95%可信限为528~675mg/L。母蚤在氟化钠中暴露21d后,产下的幼蚤对这种化学品的敏感性未见降低。慢性试验以生殖为指标,则应用因子高达0.25仍未见有显著影响,但以存活为指标,则安全因子在0.1~0.25之间,安全浓度在58~145mg/L之间。国外以大型蚤作材料的试验结果,看来并不适用于制订本地区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水产用聚维酮碘对异育银鲫养殖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水产用聚维酮碘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的安全性,为其在异育银鲫养殖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参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法规,在观察了聚维酮碘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抑制作用、对水产益生菌抑菌效果以及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 straus)、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异育银鲫及其养殖水体主要有害理化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在终浓度为6.00 ~ 14.00 mg/L时对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小球藻的半数抑制浓度大于14.00 mg/L,对水产益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8~512 mg/L,对大型蚤、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3.44 mg/L、17.63 mg/L.此外,聚维酮碘对异育银鲫的半数致死浓度为74.77 mg/L,而且在养殖水体中加入聚维酮碘至终浓度为0.20 ~ 1.40 mg/L后14 d内,随着聚维酮碘浓度的增加,各浓度组异育银鲫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均缓慢下降.本研究证实聚维酮碘低毒,但考虑到其可能对异育银鲫养殖水体中大型蚤等浮游动物存在潜在影响,建议其在异育银鲫养殖中的安全应用浓度应不高于1.34 mg/L,在该安全应用浓度内不会引起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0.1%西吡氯铵漱口液的体外抗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0.1%西吡氯铵(CPC)漱口液对龋病、牙龈炎、牙周炎和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经典的琼脂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检测药品及对照药品对细菌的MIC50和MIC90。结果:0.1%漱口液对204株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MIC50和MIC90则均为3.1mg/L、6.2mg/L和3.1mg/L、3.1-6.2mg/L,对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MIC50和MIC90则均为3.1mg/L 和3.1-6.2mg/L,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MIC50和MIC90为6.2mg/L和12.5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6.2、6.2、12.5、6.2mg/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和MIC90均≥1000mg/L。另外,接种细菌的浓度对0.1%CPC漱 口液的MIC值略有影响,随着细菌浓度升高,MIC值略升高;随着细菌浓度减小,MIC值略减小。结论:除铜绿假单胞菌外,0.1%CPC漱口液对其余259株实验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因此0.1%漱口液可作为口腔感染的有效抗菌剂。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水产养殖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方法:参照《GB/T21805-2008化学品藻类生长抑制试验》、《GB/T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法规,观察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大型蚤、斑马鱼和草鱼的急性毒性,分析了其对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在终浓度为0.2~2 000mg/L时对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小球藻的半数抑制浓度大于2 000mg/L,而且其对大型蚤、斑马鱼和草鱼的半数致死浓度也大于2 000mg/L(或mg/kg体重)。此外,在养殖水体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至终浓度为0.2~2 000mg/L后14天内,各浓度组的氨氮含量、硫化物和pH均缓慢下降,仅亚硝酸盐氮含量稍微升高后逐渐缓慢降低,但这些理化因子的变化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加入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实际无毒,对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和pH等理化因子的影响均控制在虾虎鱼仔鱼、黄颡鱼、白斑狗鱼、克氏原螯虾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安全浓度范围内,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静水致毒试验,获处苯酚对四种水生物的毒效应。由回归分析法计算出苯酚对月芽藻48hEbC_(50)为63.22mg/L;对F_2代短钝蚤72h的LC_(50)为2.09±0.24mg/L,对鲤鱼的LC_(50)48b、72h分别为18.52±0.10mg/L和18.87±0.12mg/L;对孔雀鱼的LC_(50)48h、72h分别为64.52±0.04mg/L和64.30±0.04mg/L。即苯酚对蚤的毒性最强、鲤鱼次之,再次为藻类,孔雀鱼最弱。苯酚对蚤的LC_(50)值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而对藻类E_0C_(50)则相反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对鱼类的LC_(50)则随时间延长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白蕊草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白蕊草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添加物汁液,碳源的研究,得出适合白蕊草侧芽分化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 狗牙根汁液。诱导愈伤组织以2,4-D浓度在0.5mg/L-2mg/L之间最佳。碳源以蔗糖,浓度3%最佳。生根实验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不利于生根,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6-BA0.5mg/L NAA2mg/L 狗牙根汁液或MS+6-BA0.5mg/L IBA2mg/L 狗牙根汁液。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活垃圾渗出液对大型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渗出液对大型蚤48小时LD_(50)进口水为13.69%,出口火为15.63%,使100%大型蚤死亡的最小浓度分别为15%和50%。生活垃圾渗出液在较稀的浓度下,仍可以使大型蚤生长、繁殖,这可能跟生活垃圾中存在一定的生物所需的营养料有关,但对大型蚤仍具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用药物对锦鲤的急性中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甲醛、硫酸铜、孔雀石绿与高锰酸钾四种药物对锦鲤进行了急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24TLm32.89mg/L,48TLm32.58mg/L,安全浓度为9.59mg/L,硫酸酮24TL0.35mg/L,48TL0.30mg/L,安全浓度为0.066mg/L;孔雀石绿24TLm0.13mg/L,48TLm0.10mg/L,安全浓度为0.018mg/L ;高锰酸钾24TLm3.55mg/L,48TLm2.75mg/L安全浓度为0.50mg/L。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孔雀石绿、硫酸铜不宜作为锦鲤苗药物使用,高锰酸钾、甲醛可作为苗种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袁艺  李燕  应明 《激光生物学报》2004,13(6):414-417
通过对鱼腥草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配比、碳源的研究,得出适于鱼腥草侧芽分化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1.0~2.0mg/L NAA0.1—0.5mg/L。碳源以蔗糖浓度2%-3%最佳。适宜鱼腥草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0.25mg/L。  相似文献   

11.
两种大型真菌菌丝体对重金属的耐受和富集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平板培养法检测大型真菌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重金属铬、铅和锰的耐受及富集特性。分别测定了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处理下秀珍菇和猪肚菇的菌落直径、菌丝体干重和菌丝体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Cr的耐受特性和耐受能力相当,二者的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重均随Cr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生长抑制率为50%的Cr浓度都约为200 mg/L,对铬的最大耐受浓度都为5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Pb敏感,100 mg/L的Pb即可极显著的抑制秀珍菇菌丝的生长,而猪肚菇则直到500 mg/L的Pb,菌丝体的生长都未受显著影响;二者生长抑制率为50%的Pb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700 mg/L,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000 mg/L和2000 mg/L;因此,猪肚菇对Pb的耐受能力比秀珍菇强。秀珍菇不耐锰,而猪肚菇对锰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耐受能力,生长抑制率为50%的Mn浓度约为1000 mg/L,最大耐受能力为60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Cr和Pb、猪肚菇菌丝体对Cr和Mn均没有达到超富集。但猪肚菇菌丝体中Pb的含量可达1125.56 mg/kg(干重),达到超富集水平,暗示猪肚菇可能是铅超富集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2.
LAS对草鱼胚胎及鱼苗96h LC50值分别为4.2mg/L及5.6mg/L。胚胎发育在高于5.6mg/L时出现发育畸形。DEHP在乳化后浓度高达1000mg/L对虹将幼鱼未见急性毒性,在饱和的DEHP溶液中暴露30d的胚-鱼苗阶段试验也未见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青虾幼虾的毒性。结果表明:水温29℃~30℃时,溴氯海因对青虾幼虾24 h、48 h和72 h的LC50分别为19.05 mg/L、11.75 mg/L、11.75 mg/L,安全浓度为1.24 mg/L;聚维酮碘对青虾幼虾的24 h、48 h和72 h的LC50分别为49.27 mg/L、44.61 mg/L、43.68 mg/L,安全浓度为10.52 mg/L;甲醛对青虾幼虾的24 h、48 h和72 h的LC50分别为72.47 mg/L、66.41 mg/L、53.71 mg/L,安全浓度为10.93 mg/L;高锰酸钾对青虾幼虾的24 h、48 h和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6 mg/L、4.07 mg/L、3.79 mg/L,安全浓度为0.48 mg/L。4种药物对青虾幼虾的毒性依次为高锰酸钾〉溴氯海因〉聚维酮碘〉甲醛。  相似文献   

14.
双酚A和壬基酚对隆线溞和微型裸腹溞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以隆线溞和微型裸腹溞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两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和壬基酚(NP)的毒性效应研究。急性实验测定出双酚A对隆线溞的24h和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2.02mg/L和11.64mg/L,对微型裸腹溞24h和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3.70mg/L和9.63mg/L。而壬基酚对隆线溞的24h和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21mg/L和0.159mg/L,对微型裸腹溞的24h和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34mg/L和0.126mg/L。实验表明微型裸腹溞对双酚A和壬基酚的敏感度高于隆线溞,能够很好的指示水环境的污染。慢性毒性实验发现双酚A对微型裸腹溞后代的雌雄比例有明显的影响,影响类似于hormesis现象。而壬基酚对隆线溞的慢性毒性研究发现,隆线溞的生活史、后代成活率均受到暴露的壬基酚浓度升高的不利影响。这些研究表明低浓度双酚A长期暴露的潜在毒性与高浓度壬基酚的急性毒性在这两种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环境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6-BA、GA3调控春石斛花芽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春石斛假鳞茎封顶和增粗的生长情况,并以不同浓度6-BA、GA3溶液进行灌根处理,观测其对花芽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假鳞茎的增粗阶段在9月15日至10月10日,经过约50 d增粗生长,假鳞茎粗度迅速增加。其间,6-BA、6-BA+GA3处理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有促进作用。3种6-BA浓度作用效果明显,最佳为400 mg/L;6-BA添加低浓度GA3,对花芽分化有增效作用,其中以6-BA 200 mg/L添加GA3 50 mg/L效果最佳。GA3作用效果不稳定,浓度为25 mg/L时叶片脱落不明显,高于50 mg/L则叶片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芩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化酶学法、自由基清除测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及红细胞溶血实验等实验,对其进行美白、抗氧化、抗过敏、抑菌等功效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浓度达到2.0 mg/m L的黄芩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60.20%;当浓度达到0.1 mg/m L和1.0 mg/m L时,其对DPPH·和·OH清除率分别为95.21%和66.69%;当浓度达到10.0 mg/m L时,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是52.51%;当浓度达到1.25 mg/m L时,其对5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溶血率(HD_(50))为1.80 mg/m L,蛋白质变性指数(DI)为0.34,HD_(50)/DI(H/D)10。实验表明,黄芩素具有较好的美白、抗氧化、抗过敏、抑菌功效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锌(Zn2+)和镉(Cd2+)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结果显示,Cu2+对唐鱼胚胎12、24h LC50分别为2.4092mg/L和0.4039mg/L;Zn2+和Cd2+对唐鱼胚胎24h LC50分别为372.9mg/L和50.0mg/L。Cu2+对唐鱼初孵仔鱼12、24和48h LC50都是0.3228mg/L,其安全浓度为0.0986mg/L;Zn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72.44mg/L和25.17mg/L,其安全浓度为0.9116mg/L;Cd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36.5mg/L和20.59mg/L,其安全浓度为1.9654mg/L。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对唐鱼胚胎和初孵仔鱼毒性依次为Cu2+〉Cd2+〉Zn2+。  相似文献   

18.
氮磷浓度对藻-溞-草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氮磷浓度对生物操纵效果的影响, 以小球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分别作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沉水植物的代表, 建立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水生微宇宙模型。研究了在25℃、2000—3000 lx 的温度和光照下, 不同氮磷浓度对三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者共培养时, 在高氮(10.5 mg/L)条件下, 磷浓度小于0.1 mg/L 对大型溞繁殖和金鱼藻的生长有利; 磷浓度介于0.1—2 mg/L 时小球藻呈大暴发趋势, 而金鱼藻的生长则明显受抑制。在低氮(0.5 mg/L)条件下, 磷浓度不大于0.5 mg/L, 大型溞对小球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金鱼藻与小球藻无显著互抑现象; 磷浓度增大为2 mg/L 时, 小球藻对金鱼藻生长产生明显抑制。在0.05—2 mg/L 的磷浓度范围及高氮和低氮条件下三者共培养时, 大型溞数量及金鱼藻生物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小球藻数量得到了有效抑制, 以磷浓度为0.1—0.5 mg/L 时效果最佳; N/P 比值对藻、溞、草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 在藻-溞系统中, 大型沉水植物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控藻效果, 减小N/P 比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低氮情况相比, 高氮条件对金鱼藻、大型溞及小球藻的增长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磷浓度为0.5 mg/L时的水体氮磷去除效果好于其他磷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19.
以来自两个不同企业产业化的螺旋藻作为出发藻株A、藻株B,从生物量、藻胆蛋白、可溶性蛋白、半数致死浓度4个方面研究藻株对重金属铅离子(Pb2+)的耐受性,为解析耐受机理积累研究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两株藻对Pb2+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藻株B比藻株A对铅的耐受性强。藻株A:Pb2+浓度低于1 mg/L,促进其生长;Pb2+浓度为10~40 mg/L,对其无明显影响;Pb2+浓度大于50 mg/L时,抑制其生长;Pb2+浓度为100 mg/L,藻丝体降解死亡;96 h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61.66 mg/L。藻株B:Pb2+浓度低于20 mg/L,对其无明显影响;Pb2+浓度为20 mg/L,促进其生长;Pb2+浓度大于50 mg/L,抑制其生长;Pb2+浓度为100 mg/L,藻丝体降解死亡;96 h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72.44 mg/L。当Pb2+浓度为20 mg/L时,藻蓝蛋白(PC)和水溶性蛋白均具有较高的积累量,与其正常生长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20.
以‘汕油523’花生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细胞分裂素4-PU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当MS培养基含有4-PU 0.1mgm和6-BA4mg/L培育20d时,愈伤组织形成率为100%;0.1mg/L4-Pu与适宜浓度的6-BA(1~4mg/L)共同作用,促进上胚轴不定芽发生,不定芽形成与芽伸长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PU 0.1mg/L+6-BA2mg/L和MS+4-PU0.1mg/L+6-BA4mg/L;0.5mg/L4-PU对不定芽出芽率、芽数与长度的作用均大于其与不同浓度6-BA混合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