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报道并描述了肉苁蓉属(列当科)一新变种——扇形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 var.flabellata R.Cao & Q.Ma).该变种与肉苁蓉相比,其茎为扇形,扁平;下部的鳞片状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15 mm,宽1~3 mm.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本世纪70年代,美国因大豆孢囊线虫病蔓延,大豆种植业陷入困境。幸亏当时中美关系开始解冻,1974年8月,美国植物学代表团访华期间,在沈阳、南京、上海等地采集了野生大豆回国,培育出新的抗病良种,使猖撅一时的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大豆生产才逐渐复苏。 野生大豆是我国特产,分布在10多个省、区,叶片碧绿,花色紫红,与杂草闲花丛生,并不起眼。但若目睹它破土而出的气势,不由的令人怦然心动。那是几年前的暖春时节,我们奉命到山东省青州市仰天山进行动植物资源考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是举世注目的瑰宝,据科学家研究,早在五亿多年前就已出现,在漫长的岁月里,至今仍保持着古代的特性和原始性状,这对研究鱼类的起源和无脊椎动物进化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文昌鱼在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尼、加拿大、日本和非洲等都有分布。在西欧、北美虽有发现,但稀若晨星。据了解,欧美一些国家只是在拖网采集深海洋底各种生物标本时偶而夹带出几尾文昌鱼。一旦发现,如获至宝。美国加州的康乃大学生物系有几套文昌鱼标本,把它看成白金坩锅一样贵重。文昌鱼在我国山东、台湾也有分布,但福建省同安县鳄鱼屿海区具有大面积沙塭,形成文昌鱼渔场、渔业,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23年,在我国厦门大学生物系任教的美国人莱德教授看到当地产区的文昌 相似文献
10.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化学识别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植物间寄生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寄主释放的次生物质对植物间寄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质对寄生植物的化学防御和昆虫授粉等生态功能起重要的作用,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对寄生植物生理与生态的调节作用是受寄生植物基因调节的。更为重要的是寄主植物释放的次生物质成为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吸器发生的异源识别物质。能够刺激寄生植物种子萌发的次生物质主要是倍半萜和氢醌类物质,而诱导吸器发生的物质则是酚酸、醌和黄酮类化合物,诱导吸器发生的核心结构是对苯醌。这些异源识别物质大多是寄主植物释放的化感抑制物质,显示寄生植物在化学防御方面要比寄主植物高级。异源识别化合物的活性与其氧化潜力显著相关。由于寄生植物中存在一抑制异源识别物质诱导吸器发生的调节过程,因此吸器的产生与寄生植物根部接触异源识别物质的浓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这一调节过程对寄生植物准确识别寄主并寄生其上是十分重要的。对寄生植物和寄主植物间的化学识别关系的揭示有助于人们防治有害寄生植物和开发利用有价值的寄生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13.
14.
15.
16.
寄生植物锁阳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锁阳茎的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在基本分生组织中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原形成层束组成。茎的增粗是由于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其“波浪”上下幅度逐渐增大,即从“浪”的基部到“浪”顶端维管束数目由4个逐渐增加到10-12个。维管束数目不断增加是由于:(1)由髓射线薄壁细胞反分化产生分生组织束,分生组织束活动产生新的维管束;(2)维管束中分化出一列或几列薄壁细胞,导致该维管束被分化出的薄壁细胞分成2-3个独立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17.
18.
寄生植物对寄主的选择性与寄主营养物质的含量、合成的次生物质和硬度有关.多寄主存在的条件下,有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改变寄主光合产物的流向和影响寄主叶片的气孔调节,寄生植物对寄主生理和形态产生显著的影响.寄生植物的存在使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组成多样性和动态发生改变.大量研究显示,寄生植物对寄主的选择和影响与植食性动物对取食植物的选择和影响有很多相似之处.气候变化对寄生植物与寄主关系影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寄生植物对寄主选择和影响的研究对有害寄生植物的防除和有益寄生植物的利用有重要的价值,应该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9.
寄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数生态系统中均有分布.寄生植物完全或部分依赖于寄主植物获取有机养分、无机养分和水分等,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求.在生态学效应方面,寄生植物不但直接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通过改变寄主植物的竞争力而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个体水平的影响多是消极的,并能给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故对寄生植物的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群落水平上,寄生植物对促进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寄生植物有潜在利用价值.深入了解寄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对有害寄生植物的防除和有益寄生植物的利用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寄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寄生类型、寄主范围及偏好、寄主识别和吸器的形成与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就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槲寄生和北桑寄生茎、叶和吸器的结构,结果表明:槲寄生三年生茎稍肉质化,无周皮,有极厚的角质层;皮层有7个纤维束,薄壁组织发达;木质部中亦含有大量薄壁组织;韧皮部发达;簇晶及大量粘稠物质在茎中广泛分布。槲寄生叶肉质化,厚1.44 mm; 角质层发达,厚度为9.06~13.4 μm;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北桑寄生茎与正常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相似,木质部为典型的环孔材;韧皮部含有石细胞;髓部细胞壁厚,单纹孔明显。北桑寄生叶较薄,叶脉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两种植物的吸器结构相似,由薄壁组织和螺纹导管组成,它们的螺纹导管长度相同,但槲寄生导管的直径是北桑寄生的2.5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