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色天香     
正唐代诗人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已把牡丹描写得无与伦比,雍雅酣畅。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59年曾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国粹京剧《牡丹之歌》唱响:"牡丹、牡丹,扎根华夏辉映城乡;牡丹、牡丹,情系沃土香飘八方。"牡丹"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构筑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锯花天牛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v-Tian-Shanskij属花天牛亚科,锯花天牛属,是牡丹上的一种主要害虫。牡丹被害率一般35—70%,重者达90%以上。幼虫蛀食牡丹根部,使牡丹生长不良,影响开花及丹皮产量与质量,被害严重的整株枯死。我们从1980年进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牡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牡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爱花的民族。我们的祖先钟爱花木,尤其喜爱牡丹,种养牡丹、利用牡丹、咏吟牡丹的历史与中华文明发展高度契合。这期间产生了诸多"牡丹之最",对中华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整理几则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矮牡丹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 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 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蜜液,但可散发气味,主要以花粉吸引昆虫。矮牡 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也没有自动自花结实现象,但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具微弱的自交性。在花 少的居群中自然结实率与人工异交结实率近相等。矮牡丹的结实率低,平均只有近1/4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相似文献   

5.
<正>“花,人间美誉所归。凡有喻美的,以花,人多向往知慕。”牡丹的雍容、梅花的傲骨、菊花的清逸、兰花的芬馥,与诗人邂逅,便产生了绝色的妙笔。有这么一类精灵般的植物,花型奇特,有似麒麟吐珠、有似丽鸟展尾、有似翡翠珊瑚、有似玲珑宝塔;色彩缤纷,有艳丽夺目的朱红、紫红、粉红、绛红、粉紫,有神秘梦幻的蓝紫、绛紫,有浮光璀璨的金黄、嫩黄,有纯净圣洁的雪白、青白;叶色美奂,似碧玉上洒落粉霞,似绿帐上嵌入金丝,似湖面泛起了碎银。这些精灵家族就是——爵床科。  相似文献   

6.
赵萍  唐红  刘兴宇  何丽霞 《西北植物学报》2022,42(12):2052-2060
以紫斑牡丹‘象牙白’单瓣和重瓣花的花粉为材料,对其超微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单瓣和重瓣花花粉超微结构以及不同温度储存花粉活力与其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3种保护酶活性(POD、SOD、CAT)的关系,以确定紫斑牡丹单瓣和重瓣花花粉最佳储存温度。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重瓣花花粉平均极轴长、平均赤道轴长、极轴长/赤道轴长均小于单瓣花花粉;室温(25℃)条件下,单瓣花花粉萌发率(83.62%)高于重瓣花(72.06%),单瓣花和重瓣花花粉的半衰期分别为40 d和60 d;随着储存温度降低和储存时间的延长,单瓣花和重瓣花的花粉萌发率较室温均显著提高,且单瓣花花粉萌发率始终高于重瓣花花粉。(2)紫斑牡丹单瓣和重瓣花花粉在短期储存(1~120 d)、较长时间储存和长期储存的适宜温度分别为4℃、-20℃,-80℃。(3)与室温相比,低温可提高储存期间紫斑牡丹花粉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有效延缓花粉萌发率的下降。(4)低温胁迫对紫斑牡丹单瓣花花粉的影响低于重瓣花花粉,在相同储存温度条件下,重瓣花花粉细胞受损程度更高、萌发率下降速率更快。研究认为,紫斑牡丹花粉在-80℃储存条件下基本处于代谢平衡状态,故低温能有效延长其花粉储存寿命;储存期间花粉萌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损伤加重;紫斑牡丹重瓣花花粉粒小、瘪粒和畸形是导致其较单瓣花花粉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插花对中国花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牡丹插花历史悠久,萌芽于春秋,起始于东汉,定格于隋唐,广播于宋明,衰败于清末,复兴于现代。挖掘牡丹插花的历史与特点,对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对人们"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亮生 《生命世界》2005,(10):78-81
在中国众多花卉中,集艳丽清秀于一身的牡丹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世间百花齐争艳,何花堪称花上花?惟有牡丹真国色,形美色艳是花王。牡丹,象征富贵、吉祥和幸福,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百花之王"的美称,深受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朵大而艳丽,富贵吉祥,深受人们喜爱。但牡丹正常花期多集中在4—5月,未免美中不足。因此通过冬季催花,使其在春节期间盛开,则不仅为佳节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同时也扩大了牡丹的观赏期,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催花的牡丹应选择开花早、花色艳(多选大红色)的3—4年生植株,例如,大胡红、小胡红、首案红、洛阳红等。催花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十分重要。在北方,牡丹入大棚之前已经过光周期诱导,故光照长短已不再影响牡丹花芽分化。但是光照越长越强,开花就越早,花色越艳;反之,则…  相似文献   

10.
低温处理对牡丹春节催花及营养类物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连续观察、测定了牡丹春节催花进程中不同低温天数处理对温室外自然低温解除休眠及温室内培养过程中形态及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处理34d后的11月28日温室外牡丹花芽形态及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显著,11月28日左右是低温处理期间牡丹花芽代谢变化剧烈的时期;处理41d后的12月5口及以后移入温室的植株能够正常开花。以上结果从形态与营养物质变化的角度说明了11月28日左右牡丹花芽开始逐步解除休眠,12月5日花芽已彻底解除休眠,不同低温对牡丹春节催花过程中花芽的发育有着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我国名贵的观赏植物。因其花富丽端庄、雍容华贵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和木本油料资源植物,在医药领域、农林产业中应用广泛。我国在牡丹栽培繁殖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隋朝时期,牡丹便开始人工栽培;北宋时期,人们已经懂得用嫁接和分株的方法繁殖牡丹;南宋时期则采用播种繁殖的方法;明朝发展为播种、分株、嫁接3种繁殖方法。简单来讲,牡丹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秋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牡丹萌芽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牡丹萌芽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施乙烯利可使牡丹的落叶期提前,萌芽期和开花期延迟,且显著降低了开花率,减小了花径,并且增加了畸形花的百分率。秋施GA1可使牡丹落叶期延迟,萌芽期和开花期提前,并提高牡丹的开花率,增大了花径。  相似文献   

13.
<正>丁香是木犀科丁香属(Syringa L.)植物。它花色素美、芳香怡人、风姿典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修园造景、传颂赞美、寄托情感的宠儿。关于它的传说和诗词不胜枚举,它常被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唐代诗人李商隐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寄托思念之情,杜甫也在《江头四咏·丁香》中以“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称赞它的高雅和柔嫩,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以“丁香一样的姑娘”抒发自己迷惘和惆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14.
正牡丹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先后形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相关,而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与繁衍后代相关。平时,人们大多从宏观世界观赏牡丹,下面我们就从微观世界来欣赏一下牡丹之美。  相似文献   

15.
木槿的发育可塑性及种下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刚荣 《植物研究》2003,23(3):340-344
对紫花单瓣木槿、紫花重瓣木槿和牡丹木槿在叶和花部性状上的发育可塑性研究表明,三个种下类群,特别是紫花单瓣木槿和牡丹木槿的叶片性状具有很大的发育可塑性,但花部性状的发育可塑性则相对很小,暗示着花部性状较叶片性状具有更大的分类价值。通过种下类群间表型性状的比较,发现牡丹木槿在叶缘、叶柄长度、花色、花冠直径、花梗长度、果实长宽比等性状上都与其它两个类群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建议将牡丹木槿确立为亚种(H. syriacus Linn. subsp. paeoniflorus (Gagnep.)G. R. Shi)  相似文献   

16.
宣晶 《生命世界》2014,(4):94-95
正自汉唐以来,牡丹一直名动天下,自古便有"花王""国色"的美誉。人们对其中的一些著名品种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不仅栽花、赏花,而且咏花、赞花。关于牡丹的奇趣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牡丹在分类学上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根据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家喻户晓,这则故事不仅讲述了牡丹不畏权贵的傲骨精神,还传递出人们追求牡丹花四季常开、祈求富贵花天天吉祥的心愿。我国明代已有牡丹冬季催花的记载,科学系统研究催花技术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今技术日臻完善,让牡丹花随人意、四季芬芳的夙愿早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牡丹原产我国,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中国花"的美誉。1959年周恩来总理到洛阳视察工作时曾指出:"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美好幸福的梦想,养好每株牡丹是我们每位牡丹人的神圣职责,养好国花牡丹也是中华民族提升国民  相似文献   

19.
天女木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俊林 《生物学通报》2004,39(10):16-16
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别名天女花,小花木兰,在长白山区因其艳丽的花朵好像国色天香的牡丹,因此,大家都叫它山牡丹。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世界》2009,(4):73-73
牡丹与梅花并称为中国两大传统名花,牡丹称雄于唐,广布于黄河流域;梅花兴盛于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两者都曾被确定为中国的国花。1903年,清朝曾确定牡丹为国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