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前NLR分为低NLR组(2.95)、高NLR组(≥2.9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无病生存期(DF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临床分期Ⅳ期、吸烟及淋巴转移的比例更大(P0.05),而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中位DFS为7.2个月(95%CI:5.9~8.4),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DFS 6.7个月(95%CI:5.4~7.9)(P0.05)。淋巴转移、NLR是老年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化疗次数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与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并可作为预后评估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评价泛免疫炎症值(PI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LR)对接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13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前的PIV、NLR、PLR、MLR最佳阈值分组,分析其与疾病控制率(DCR)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IV、NLR、PLR、MLR最佳阈值分别为286.17、3.07、250.97、0.33。NLR≤3.07的患者DCR更高(P<0.05)。PIV≤286.17组、NLR≤3.07组、PLR≤250.97组和MLR≤0.33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更长。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IV、NLR、PLR、M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3.07的患者近期疗效更好,PIV、NLR、PLR、MLR低水平的患者预后更佳,检测PIV、NLR、PLR、MLR对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乳酸清除率及免疫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丁苯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24 h血乳酸清除率、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率,治疗前后GCS评分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组间和组内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c~2=6.4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14.23±1.69)分高于对照组(11.35±1.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7,P0.05);观察组24 h血乳酸清除率(65.98±4.52)﹪高于对照组(41.39±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54,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增加,而CD8~+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62.30±4.19)﹪、CD4~+(62.30±4.19)﹪、CD4~+(CD8~+)(1.64±0.31)﹪高于对照组CD3~+(57.12±3.76)﹪、CD4~+(38.91±3.10)﹪、CD4~+(CD8~+)(1.34±0.24)﹪,而CD8~+(25.78±2.18)﹪低于对照组(29.08±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08、4.755、5.246、7.123,P0.05);观察组DEACMP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7.231,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明显,可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26例)和非pCR组(79例)。比较pCR组和非pCR组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预测价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年,根据ROC曲线确定的NLR、PLR、LM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NLR、PLR、LMR组和低NLR、PLR、LMR组,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PLR、LMR组5年无病生存期(DFS);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pCR组化疗前NLR、PLR均低于非pCR组(P<0.05),LMR高于非pCR组(P<0.05)。化疗前NLR、PLR、LMR三项联合预测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前高NLR、PLR组5年DFS分别低于低NLR、PLR组(P<0.05),高LMR组5年DFS高于低LMR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升高是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LMR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pCR组化疗前NLR、PLR更低,LMR更高,高NLR、PLR和低LMR患者5年DFS更低。NLR、PLR、LMR对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联合能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调强放疗在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对T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NSCLC患者106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调强放疗)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管内皮抑制素),每组53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K细胞、T细胞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EPO mRNA、EPO-R mRNA水平、毒副反应,随访3年后统计两组生存情况[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2检验。结果对照组肿瘤控制率低于研究组(69.81%比86.7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K细胞、CD3±、CD4^+、CD4^+/CD8^+水平,血清CA199、CA125、CEA、CY211水平,EPO mRNA,EPO-R mRNA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K细胞[(8.01±1.64)%比(10.44±2.13)%]、CD3±[(53.51±6.02)%比(59.33±5.15)%],CD4^+[(32.31±4.01)%比(36.40±3.86)%]、CD4^+/CD8^+[(0.94±0.28)%比(1.23±0.30)%],中位PFS(5个月比8个月)、中位OS(18个月比23个月)升高,CD8^+[(34.22±3.08)%比(29.56±2.50)%],CA199[(35.20±4.46)kU/L比(30.15±4.14)kU/L]、CA125[(34.91±6.03)kU/L比(29.77±5.30)kU/L]、CEA[(22.50±3.97)μg/L比(17.97±4.10)μg/L]、CY211[(7.19±2.01)μg/L比(4.56±1.34)μg/L],EPO mRNA水平(0.85±0.08比0.80±0.06)、EPO-RmRNA水平(0.88±0.09比0.81±0.08)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红蛋白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调强放疗及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可有效提高肿瘤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可能是因其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调节EPO mRNA、EPO-R mRNA,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后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DCR)患者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后进展(PD)组患者组(P<0.05);CD8+细胞的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7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疾病组,另取同期3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PLR、NLR、CRP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PLR、NLR、CRP水平,并分析PLR、NLR、CRP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以及三者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疾病组PLR、NLR、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PLR、NLR、CRP水平依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PLR、NLR、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R、NLR、CRP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AUC为0.943,高于单项评估(P<0.05)。结论:PLR、NLR、CRP水平变化均可以反映老年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可以用来评估预后,联合评估其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细胞计数、BCL-2、BAX水平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南医院收治的5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细胞移植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未发生感染组(32例)、感染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3~+)、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抑制/毒性细胞亚群(CD8~+),以及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比值(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未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3~+(79.09±15.40)个/μl、CD4~+(128.78±24.36)个/μl、CD4~+/CD8~+(1.68±0.15)个/μl高于感染组CD3~+(57.62±10.36)个/μl、CD4~+(86.17±11.22)个/μl、CD4~+/CD8~+(1.15±0.10)个/μl,未感染组CD8~+(74.17±5.48)个/μl低于感染组CD8~+(76.79±4.36)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感染组患者外周血蛋白水平BCL-2(0.48±0.10)、BCL-2/BAX(1.07±0.06)高于感染组BCL-2(0.34±0.07)及BCL-2/BAX(0.83±0.04),未感染组蛋白水平BAX(0.33±0.04)低于感染组BAX(0.41±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4~+/CD8~+值与BCL-2/BAX值呈现正相关(r=0.620,P 0.01)。非感染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0.63%(29/32),感染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0%(10/20),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4,P 0.01)。结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感染,加重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有关,且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缩短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海地区135例NSCLC且行EGFR基因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GFR突变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组(64例)与野生型组(71例)。检测PLR、NLR、SIRI、HSP90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NLR、SIRI、HSP90α联合应用预测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EGFR突变型组血浆HSP90α水平高于野生型组(P<0.05),PLR、NLR、SIRI低于野生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腺癌、高HSP90α是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P<0.05),高PLR、NLR、SIRI是保护因素(P<0.05)。PLR、NLR、SIRI、HSP90α预测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0.826、0.815、0.811,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32,高于单独预测。结论:青海地区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PLR、NLR、SIRI降低,HSP90α增高。联合PLR、NLR、SIRI,HSP90α对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miR-222、miR-21水平含量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的老年癫痫患者47例(癫痫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47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miR-222、miR-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癫痫组的血清miR-222(1.2941±0.2751)、miR-21(2.1176±0.3382)、血清TNF-α(4.78±0.96)ng/m L、IL-2(4.37±1.12)ng/m L均高于健康组(0.6674±0.129)、(0.7314±0.1162)、(1.33±0.42)ng/m L、(8.96±2.77)ng/ml(P0.05);癫痫组的CD8+(28.92±3.16)%高于健康组(26.60±2.45)%(P0.05),CD4+(39.54±6.81)%、CD3+(57.18±7.44)%、CD4+/CD8+(1.37±0.20)均低于健康组(50.63±7.21)%、(69.25±6.81)%、(1.90±0.27)%(P0.05);癫痫组血清miR-222、miR-21与CD4+、CD3+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312,r=-0.381,P0.05),与患者的血清TNF-α、IL-2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496,r=0.338,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miR-222、miR-21水平显著的升高,并且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有关,可能参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N-α-乙酰基转移酶10 (Naa10)及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97例OSCC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Naa10、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并比较不同TNM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外周血Naa10、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差异,总结其特点与临床意义。不同性别人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性且组间方差相等则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 结果患者组血清Naa10为(62.91±17.15)pg/ml,高于对照组的(38.82±9.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80,P?< 0.05)。患者组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1.63±9.11)﹪、(34.34±4.26)﹪、(1.03±0.28)、(14.23±4.61)﹪,低于对照组的(76.25±2.87)﹪、(45.41±7.08)﹪、(1.77± 0.39)、(19.96±5.13)﹪,CD8+、B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4.23±4.61)﹪、(14.91±3.29)﹪,高于后者的(19.96±5.13)﹪、(9.1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M分期Ⅰ~Ⅱ期患者42例,其血清Naa10为(64.08±15.26)?pg/?ml,与Ⅲ~Ⅳ期患者的(61.71±13.1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20,P?> 0.05)。淋巴结转移者34例,其血清Naa10为(65.15±14.07)pg/ml,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61.45±12.66)?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321,P?> 0.05)。Ⅰ~Ⅱ期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比低于Ⅲ~Ⅳ期患者,其CD8+、B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外周血Naa10与CD3+ (-0.631)、CD4+ (-0.529)、CD4+/CD8+ (-0.587)、NK细胞百分比(-0.603)呈负相关,与CD8+ (0.558)、B淋巴细胞百分比(0.670)呈正相关(P?< 0.05)。 结论OSCC患者外周血Naa10明显升高但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其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存在明显改变,且TNM分期的上升、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伴随着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比的下降,以及CD8+、B淋巴细胞百分比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亲缘供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对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程序(AutoPBSC程序)与单个核细胞采集程序(MNC程序)的影响及经验分析。 方法选取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小红细胞亲缘供者31例45次采集为小红细胞组,选取同期非小红细胞亲缘供者51例60次采集为非小红细胞组,分别应用AutoPBSC程序和MNC程序,比较两组采集情况及采集产品相关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2组计量资料的差异。 结果与小红细胞AutoPBSC程序组比较,小红细胞MNC程序组血小板(PLT)降低率[(25.88±15.83)﹪比(36.64±10.22)﹪]、采集效率[32.65﹪(23.60﹪,73.82﹪)比63.74﹪ (59.83﹪,68.55﹪)]、采集物体积[(158.83±34.39)比(222.91±63.9)mL]、MNC总数[(218.04±117.57)×108/L比(350.24±127.64)×108/L]、CD34+细胞总数[113.83×106/L (79.25×106/L,154.10×106/L)比233.26×106/L (177.18×106/L,392.51×106/L)]、MNC计数[(4.04±2.61)×108/kg比(5.54±2.22)×108/ kg]、CD34+计数[1.84×106/kg (1.16×106/kg,4.41×106/kg)比3.64×106/kg (2.49×106/kg,6.37×106/kg)]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非小红细胞AutoPBSC程序组比较,非小红细胞组MNC程序组采集物体积[(162.83±51.74)比(242.56±43.25)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红细胞体积偏小时,应用MN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比应用AutoPBSC程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选取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83例结直肠癌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对照组。检测患者组治疗前、对照组入组时外周血MDSC水平及NLR、PLR比值,记录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上述指标变化,并比较治疗有效、无效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者组治疗前MDSC比例及NLR、PLR比值分别为(4.26±0.99)﹪、3.05±0.59、146.45±29.71,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15)﹪、1.62±0.37、90.92±1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238、16.272、12.824,P均< 0.05)。患者治疗后1个月MDSC比例及NLR、PLR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183例患者中,111例肿瘤未进展,纳入治疗有效组,72例肿瘤进展,纳入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前MDSC比例及NLR、PLR比值分别为(4.06±0.61)﹪、2.73±0.40、136.18±26.11,均低于治疗无效组的(4.57±0.42)﹪、3.54±0.31、162.29±1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02、14.572、7.353,P均< 0.05)。ROC曲线示,以治疗前MDSC≥4.22﹪、NLR≥3.21、PLR≥151.60为截断值,MDSC比例联合NLR、PLR比值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P < 0.05)。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DSC水平及NLR、PLR比值升高,且较高的MDSC水平及NLR、PLR比值意味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肾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分化和miRNA-155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福州总医院接受MSCs诱导+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受者20例(MSCs组),对照组为同期配对的异体肾移植受者20例。两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均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强的松。两组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前、术后第15天抽取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亚群比值;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T淋巴细胞后,Rea1-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iRNA-?155的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移植前两组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比值、IL-2、IL-?10、TNF-α、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术后第15天,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亚群比值(30.44﹪?± 4.23﹪? vs 26.06﹪?±4.77﹪,t = 2.365,P = 0.042)、IL-10水平(20.35?ng/?L?±?5.10?ng/?L? vs 16.63?ng/?L±6.26?ng/?L,t = 2.062,P?=?0.046)上升,而IL-2(27.47ng/?L±4.30 ng/?L vs 31.40?ng/?L±5.33 ng/L,t = 2.252,P = 0.015)、TNF-α(41.52?ng/?L±8.32?ng/L vs 46.67?ng/?L±6.71?ng/L,t = 2.157,P = 0.037)和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1.61±0.31 vs 1.89±0.15,t = 3.688,P?= 0.001)则降低。 结论MSCs能够升高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比值和IL-10水平,降低IL-2、TNF-α和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与MSCs的免疫耐受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胞全相合移植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SAA患儿(56例),分为治疗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5例),对照组(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其中患儿年龄、诊断距离移植时间、总单个核细胞数、总CD34+细胞数、中位随访时间、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及等级资料[供受体血型相合程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分级、出血性膀胱炎分级、渗漏综合征分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性别、疾病种类、供体与受体性别、预处理方案、CD20单抗的使用、HLA配型、供体来源、移植物来源、植入综合征、巨细胞病毒(CMV)血症、EB病毒(EBV)血症、死亡人数、植入失败人数和骨髓增殖不良人数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分析。生存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并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19+B细胞的重建延迟,而CD16+CD56+NK细胞数量移植后6个月开始增加,逐渐达到对照组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GVHD、cGVHD、植入综合征和骨髓增殖不良累积发生率(14.29﹪±7.64﹪比57.14﹪±8.36﹪,11.67﹪±7.75﹪比61.59﹪±9.65﹪,9.53﹪±6.41﹪比74.86﹪±7.43﹪,0.0﹪比14.29﹪±5.9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V与EBV感染,5年总体生存率(OS)、无失败生存率(FFS)、无GVHD失败存活率(GFFS)、Ⅲ-Ⅳ度aGVHD及广泛性cGVHD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倍体移植是治疗儿童SAA的有效治疗方案,但与同胞全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其GVHD发生率较高,植入综合征和骨髓增殖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优化单倍体移植方案有望降低并发症,提高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根据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确诊为前列腺癌,检测病理标本中CK34BE12、p63、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等免疫标志物的表达状况,并采用Cell Search细胞搜索系统检测外周血CTCs的数量,据此分为阳性组(≥5个/7.5 ml)和阴性组(<5个/7.5 ml)。分析穿刺组织中免疫标志物表达状况、外周血CTCs计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状况的相关性。各标志物的阳性例数、Gleason评分>7分的比例、TNM分期等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PSA水平等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结果(1)全部患者中外周血CTCs、穿刺组织中CK34BE12、p63、AMACR的阳性率分别为31.33、3.61、3.61、86.75。CTCs阳性组的AMACR阳性率为100.00,高于CTCs阴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P<0.05)。(2)AMACR阳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低于AMACR阴性组[(123.66±13.33)g/L比(134.89±20.08)g/L,t=2.420,P=0.018],血小板(PLT)、血清谷丙转氨酶、D-二聚体(DD)、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7分的比例均高于AMACR阴性组[(197.23±36.98)×10^9/L比(172.83±33.33)×10^9/L,t=2.062,P=0.042;(38.80±10.03)U/L比(31.46±7.83)U/L,t=2.317,P=0.023;(255.00±38.80)μg/L比(220.81±30.99)μg/L,t=2.785,P=0.007;(26.60±12.23)ng/ml比(17.90±8.88)ng/ml,t=2.263,P=0.026;45.83比9.09,x^2=3.916,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组患者的HB低于CTCs阴性组[(121.69±15.89)g/L比(132.73±18.85)g/L,t=2.767,P=0.007],血清碱性磷酸酶、DD、PSA水平、Gleason评分>7分、T3~T4期、M1期的比例均高于CTCs阴性组[(105.69±30.56)U/L比(88.89±35.58)U/L,t=2.205,P=0.030;(256.63±35.86)μg/L比(236.98±33.30)μg/L,t=2.368,P=0.020;(30.09±11.89)ng/ml比(23.33±10.99)ng/ml,t=2.533,P=0.013;57.69比33.33,x^2=4.381,P=0.036;30.77比8.77,x^2=4.981,P=0.026;50.00比17.54,x^2=9.39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33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95、51.81、30.12。AMACR阳性组、CTCs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0.93、36.93个月,低于AMACR阴性组、CTCs阴性组的66.66、69.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leason评分>7分、M1期、AMACR阳性、CTCs阳性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83、3.666、2.009、2.92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联合外周血CTCs检测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可根据穿刺组织中AMACR表达水平和外周血CTCs计数进行预后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初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病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分析比较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实验组的差异,并对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连续动态监测的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变化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年龄分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明显差异;恶性血液病患者中CD3 +CD8 + 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均增加;CD16 +/CD56 +NK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均下降;CD3 +T淋巴细胞数量、CD3 +CD4 +淋巴细胞数、CD3 +CD8 +淋巴细胞数量、CD3 -CD19 +淋巴细胞数量、CD16 +/CD56 +NK淋巴细胞数量及CD4 +/CD8 +比值均减少;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首疗程缓解组及对照组;急性白血病复发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持续缓解组以及对照组;对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监测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化疗缓解的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下降,至第3~6个疗程逐渐接近正常对照,化疗未缓解的患者Treg细胞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上升或持续大于10%,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复发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先下降后明显上升。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健康人,且伴随免疫功能紊乱,且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的疾病状态免疫紊乱的程度不一,Treg细胞比例可以用来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复发,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用药强度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品对移植宿主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影响效果。方法体外实验: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外培养,分别加入国产西罗莫司和原研品,CKK-8法检测并比较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的情况。体内实验: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立对照无手术组(对照组)、移植无治疗组(Tx组)、移植+国产西罗莫司组(Tx+YXK组)、移植+原研品组(Tx+RAPA组)。观察移植心脏搏动情况,受者脾脏的流式细胞学检测,以及脾脏及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病理检查。流式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DC),CD8+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病理组织学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品对T24细胞活力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Tx组移植心脏于第7天停止搏动,Tx+YXK组和Tx+RAPA组在第10天心脏搏动仍有力、节律正常。(1)脾脏流式细胞检测显示,与对照组、Tx组比较,Tx+RAPA组、Tx+YXK组CD11c+I-A+CD86+DC细胞(15.88±4.73、22.90±3.86比4.51±1.57、5.40±2.54)、CD8+淋巴细胞数量(6.32±0.98、6.75±1.34比3.03±1.12、3.23±0.97)均降低,而Tx+RAPA组CD4+CD25+Foxp3+阳性细胞数量(15.06±3.42比7.87±1.95,10.88±2.08)升高(P均<0.05)。Tx+YXK组和Tx+RAPA组3种免疫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移植心脏病理免疫细胞组化染色灰度分析,Tx组、Tx+YXK组和Tx+RAPA组CD4,CD8,IDO和CD11b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x组比较,Tx+RAPA组和Tx+YXK组CD11c(25143.52±3525.12比12936.30±766.94、14240.60±3124.67)、Foxp3阳性细胞浸润数量(500.78±238.33比46.05±68.16、49.22±25.82)降低(P均<0.05),Tx+YXK组和Tx+RA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动物脾脏病理免疫细胞组化染色灰度分析,Tx组CD 4和CD8阳性细胞浸润数量较Tx+YXK组和Tx+RAPA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YXK组和Tx+RAPA组比较,各种细胞染色的IO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西罗莫司与原研品两种药物后受者移植心脏和脾脏中的细胞浸润变化一致;在体外对细胞增殖、移植后抗排斥作用和体内免疫细胞的影响表现均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 方法2016年5月~ 2017年5月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按照脑梗死的面积分为轻症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脑梗范围的直径≤5 cm者,60例)和中重症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脑梗范围的直径> 5 cm者,60例);选择1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速率散射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水平来反应体液免疫功能;用试剂盒、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B细胞和CD4+/CD8+百分率水平的测定;对抗心磷脂抗体(ACA)浓度进行测定;通过ACA浓度反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关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性别比例采用χ2分析;通过直线相关分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 结果脑梗死中重症组T淋巴细胞含量低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8+细胞百分率(27.91%±2.97%)T淋巴细胞含量高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1.98±0.03)水平高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P < 0.05);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中重症组NK细胞(12.29%±1.58%)和B细胞(12.76%±2.00%)均下降(P < 0.05)。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中重症组血清中血球免疫球蛋白IgG(10.60±1.06)IU/ml水平降低(P < 0.05);血球免疫球蛋白IgA(4.01±0.35)IU/ml、补体C3(2.13±0.04)IU/ml和补体C4(0.39±0.01)IU/ml的水平升高(P < 0.05),而IgM(2.60±0.05)IU/ml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脑梗死轻症组(14.11±2.09)PLU/ml和对照组(7.82±1.15)PLU/ml比较,脑梗死中重症组(16.88±2.50)PLU/ml血清ACA浓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153,P < 0.01)。与脑梗死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中重症组总胆固醇[(1.75±0.03)mmol/L]和甘油三酯[(2.42±0.33)mmol/L]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1±0.03)mmol/L]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中重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5±0.21)mmol/L]含量升高(P < 0.05)。通过细胞免疫参数与体液免疫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曲线陡峭(P < 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变化规律可指导脑梗死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胃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胃肠道aGVHD 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3例)和激素耐药组(7例)。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移植类型、供者年龄、供受者关系、供受者ABO血型、输注单个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D3+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CMV及EB病毒感染、胃肠道aGVHD发生的时间等与激素耐药胃肠道aGVHD的关系。观察激素耐药患者治疗后的转归,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激素耐药及敏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20例胃肠道aGVHD患者中7例存在激素耐药。胃肠道GVHD发生时间<1个月,激素耐药的风险增加(OR=13.500,95﹪CI=1.197~152.211,P=0.035),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MRD、移植类型、供者年龄、供受者关系、供受者ABO血型、输注的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CD3+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CMV和EB病毒感染均不影响激素耐药(P>0.05)。7例激素耐药胃肠道aGVHD患者均接受二线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后5例有效,2例无效死亡。与激素敏感组比较,激素耐药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64﹪比52﹪)降低及无进展生存率(28﹪比32﹪)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胃肠道aGVHD激素耐药可能与其发生时间相关,发生时间越早,越容易出现激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