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种质资源的创制是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育种材料较为缺乏,将国外优良早熟种质导入中国骨干种质有助于创制宜机械化粒收新种质。本研究以欧洲早熟种质与中国黄旅种质杂交后代选育的258份黄欧系与测验种京MC01和郑58组配的测交组合为材料,在春夏播玉米鉴定试验中,通过对测交组合产量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表现分析,探讨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黄欧系与京MC01测交组合在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产量方面表现优于郑58;(2)不同遗传背景黄欧系与京MC01的测交组合表现差异较大: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区,黄早四和京2416类黄欧系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较低,产量较高,昌7-2类黄欧系籽粒含水量较高,但产量突出;(3)导入不同比例欧洲早熟种质黄欧系的测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导入25%比例的黄欧系目标性状表现较好,测交组合在保持较高产量水平情况下,呈现出早熟、籽粒脱水速度快等宜机械化粒收性状。研究结果将为玉米主产区特别是夏播区新型宜机械化粒收育种材料的创制及应用提供可鉴思路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3.
优异玉米自交系是玉米商业化育种的基础,配合力是评价自交系遗传力及其育种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国内外14份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182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对其籽粒脱水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脱水速率、籽粒含水率、苞叶层数、苞叶面积在不同自交系之间差异显著,且均受环境影响;(2)配合力分析发现,Zheng12、Zheng645、PHR55、LH202作为亲本材料易配制出籽粒脱水快或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的组合,尤其组合Zheng12×LH202;(3)182个杂交组合籽粒脱水相关性状的各表型值与其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为宜机收玉米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一般高于互生玉米,在蛋白质含量上,对生F1杂种优势与普通互生F1无明显差异,而在油份和淀粉含量上对生F1较互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同组配方式对F1对生群体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在对生组合利用中通过互×互组配较对×对组配能使F1获得更高的蛋白质含量;选育含油量较高的对生系,利用对×对组合有助于选育高油杂交种;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作亲本,利用互×互组配有助于选育高淀粉对生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育成于20世纪70年代,具有适应性强、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生育期短、灌浆速度快等优点.以其为基础材料选育衍生出数以百计的黄改系,形成我国特有的黄改群(或称塘四平头群)核心种质群.利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组配的杂交种已累计推广应用数十亿亩,包括目前的主导大品种郑单958、京科968等.该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史...  相似文献   

6.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优良杂交种的遗传潜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玲  王畅 《遗传》2005,27(4):611-616
以9个引进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11个分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8个优良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07个杂交组合,采用Dudley方法分析了利用南斯拉夫自交系改良我国优良杂交种产量的遗传潜势、利用方法及改良的主要穗粒性状。结果表明,引进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间接利用价值,9801、9802、9803、9805、9807、9808、9809可以分别通过改良不同亲本自交系的不同穗粒性状提高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具体改良效果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的育种实践予以印证。  相似文献   

7.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 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8.
甜椒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甜椒核型雄性不育系AB91为不育源,以甜(辣)椒优良自交系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姊妹交等转育手段,将AB91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转育到优良甜(辣)椒自交系中,获得不育性稳定、恢复系广泛、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系列甜(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今后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不同类型的杂交种奠定基础.目前,利用转育成的两用系已育成通过审定的甜椒品种冀研6号和两个正在参加区试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单交种育种中 ,鉴定高产杂交种和具有优良特性的自交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以 1 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 ,按照双列杂交配组合 ,利用 RAPD技术分析了 1 7个自交系的多态性以及 RAPD标记与 9个重要农艺性状 (包括产量 )的关系。基于 RAPD标记计算的相似系数聚类将 1 7个自交系分为 5个类群 ,经分析与系谱亲缘关系基本一致。杂交种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是高度相关的 ,与聚类前比较 ,聚类后平均遗传距离与平均产量、平均特殊配合力的相关系数显著提高 ,类间平均产量高于类内平均产量。RAPD技术可揭示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系谱亲缘关系 ,将自交系划分成不同的类群 ,从而为选择类间自交系杂交 ,进行亲本选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阐述了“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极其代表品种的培育。通过对糯质玉米的种质创新和改良提升,实现果穗上的所有籽粒都是糯质,在适采期内,糯质籽粒糖度值平均可达到12度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糯玉米,带有明显的甜味,形成“糯中有甜”的特殊口感品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鲜食玉米创新团队从2011年开始“甜味糯”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工作,利用创新集成的“大群体、严选择、单株配合力测定”以及“优系聚合”等育种方法,并通过大量田间表型鉴选和籽粒糖度、口感品质等鉴定评价,创制选育出“甜味糯”新型玉米优良自交系ZN3。以ZN3为骨干亲本,组配育成京科糯768等“甜味糯”新型鲜食糯玉米系列新品种,鲜籽粒糖度达14度以上,具有籽粒甜度高、口感品质好、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采收期长等综合优点。京科糯768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于2021年通过四大生态区国审,适宜在全国鲜食玉米生态区种植。“甜味糯”玉米将是我国未来鲜食糯玉米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玉米单交种育种中,鉴定高产杂交种和具有优良特性的自交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以1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双列杂交配组合,利用RAPD技术分析17个自交系的多态性以及RAPD标记与9个重要农艺性状(包括产量)的关系。基于RAPD标记计算的相似系数聚类将17个自交系分为5个类群,经分析与系谱关系基本一致。杂交种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是高度相关的,与聚类前比较,聚类后平均遗传距离与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特性,筛选脱水速率快的自交系,为选育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杂交种提供借鉴。本试验采用烘干测定173份玉米自交系的籽粒的脱水速率及其相关性状,利用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210对SSR标记对实验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Structure V2.3.4 软件揭示其群体结构。对不同杂种优势群平均籽粒脱水速率进行方差分析,并筛选出各个群中籽粒灌浆速率快的自交系。研究结果如下:籽粒脱水速率在不同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与苞叶、穗轴及籽粒的含水率等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试验共筛选到脱水速率大于1%的自交系20个;授粉后40天时籽粒的含水率低于21%的自交系10个。参试自交系分成P、旅大红骨、瑞德、兰卡斯特和塘四平头5个杂种优势群;授粉后40天脱水速率依次是Reid群0.92%、Lancaster群0.85%、旅大红骨群0.82%、混合群0.80%、P群0.76%、塘四平头群0.56%。  相似文献   

13.
研究我国玉米自交系茎秆性状特征及其多样性,是培育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兰卡斯特、PB、四平头、旅大红骨和瑞德五大主要类群70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调查12个茎秆相关性状(茎高、穗位高、穗位系数、茎节数、穗位节、穗节系数、穗茎长、穗茎粗、茎鲜重、茎干重、含糖量和含水量),分析性状相关性和类群多样性。结果表明,我国地方种质四平头和旅大红骨茎秆性状表型变异丰富;灌浆期玉米茎秆含水量比较稳定;玉米植株高度与茎节长度显著相关;玉米雌、雄穗节之间的节间数比较恒定;玉米茎秆含糖量与茎节长度、茎粗、果穗着生位置有关;有效降低穗位高度应从降低果穗着生节入手;类群茎秆特征鲜明:兰卡斯特茎节较少,瑞德茎秆较粗,PB茎秆较细,旅大红骨茎秆较粗、茎节较短,四平头植株较矮、茎秆含糖量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兰卡斯特×四平头和兰卡斯特×PB类群间存在较强的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杂种优势;挖掘和利用茎节较长、穗位较低的玉米地方种质是我国宜机收玉米育种的技术途径。本研究结果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幼胚和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GFMCry1A导入玉米杂交种“京玉7号(501/京24)”的亲本自交系501中,从转基因高世代材料中筛选出高抗玉米螟的转基因株系T123。T123及其与京24配制的杂交种的田间食叶级别均小于2级,而且也没有观察到玉米螟在茎杆中运动的隧道,表现出高抗玉米螟。  相似文献   

15.
铅(Pb2+)是现存环境最大量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种植的玉米受重金属Pb2+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食物安全。文章利用玉米籽粒Pb2+低富集自交系178和籽粒Pb2+高富集自交系9782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165对SSR多态性标记,构建了总长度为1499.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07 cM的分子遗传图谱,对玉米籽粒Pb2+含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以期为选育籽粒低富集Pb2+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Pb2+浓度为333.32 mg/kg胁迫下,共检测到2个与籽粒Pb2+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玉米第1、第4号染色体,其中qPC1位于标记区间umc1661~phi002h之间,表型贡献率为11.13%,加性效应为0.062;qPC4位于umc1117~nc005之间,表型贡献率为5.55%,加性效应为-0.044。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中Pb2+含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穗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性状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选育玉米籽粒Pb2+低富集的新自交系或杂交种不一定会影响到产量性状,而且籽粒Pb2+含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16.
从河北351×莆薯76-16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薯种质C180,具高抗蔓割病兼抗甘薯瘟Ⅰ型菌系、品质优良、抗病基因遗传力高、配合力好等特点,是抗病育种上已成功利用的核心亲本。福建省利用C180亲本材料直接或间接育成20多个甘薯新品系,其中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种8个。这些衍生品种主要用于我国南方薯区,多数分布在福建,推广面积较大的有金山57、福薯3282和泉薯723等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从25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基因组上的88个SSR标记,用以分析评价贵州省2000年以来47个审定品种的70份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检测的结果:88个标记共检测出466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检测等位基因2~18个,平均为5.31个;每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213~0.965,平均为0.586,这表明贵州玉米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OPTREE聚类分析结果:70份自交系分为Ⅰ、Ⅱ和Ⅲ类群。Ⅰ类群含8个自交系,以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Ⅱ类群有11个自交系,以PN78599、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Ⅲ类群拥有51个自交系,可分为A和B 2个亚群,B亚群还可再分为B1和B2 2个次亚群,A亚群中的10个系以我国地方温带种质为主,B1次亚群中的19个系以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为主,B2次亚群中的22个系以泰国苏湾热带种质为主。杂种优势利用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近些年在玉米育种中,主要是利用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和泰国苏湾热带种质2个杂种优势群,这与其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有关,与其群内SSR位点的平均等位数较多有关。贵州玉米育种利用的种质类型较少,有必要加强玉米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返回式卫星“实践八号”搭载3份玉米自交系08-641、RP125和18-599, 从SP4代中选出多个诱变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 在四川和云南两个环境条件下进行种植鉴定。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3份玉米自交系经空间诱变后各性状的配合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同组诱变系材料在四川和云南两种环境条件下的配合力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且表现配合力差异的性状不同。诱变系C03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4个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在该组试验中的正向效应值均表现为最大, 且显著高于基础材料08-641, 可能具有较大育种潜势; 诱变系C01和C04部分产量构成性状的GCA显著高于对照, 但单株产量GCA表现不明显, 需在育种中加以改良利用; 诱变系C06、R18和S22所配杂交组合在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表现较优, 这些结果为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玉米花粉单倍体育种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14个省市31单位共52人。美国波斯顿学院生物系丁玉澄教授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我国玉米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自1077年春获得花粉纯系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4个单位从25个材料中(包括品种和杂交种)获得了自交系。近年来,根据几个单位在10个花粉自交系进行的120个测交组合中,许多组合超过了当地推广的杂交种。 会上,认真地交流了花粉植株自交系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20.
徐瑞洋  赵随堂 《遗传》1982,4(5):13-15
培育株型紧凑、叶片短直上冲和农艺性状 优良的高产、优质品种,是当前禾谷类作物育种 的主要趋势。1975年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大队 从晋粱5号高粱天然杂交种后代中选出了一个 叶片长度仅为普通高梁品种一半左右的短叶、 直立叶型品种— 水科001高粱。1977-1980 年我们利用这个高粱品种与普通高粱品种(品 系)进行了杂交,并结合选育工作,对这种短叶 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对选育理想 叶型材料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