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对金顶侧耳大米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HR-ESI-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检测铁氰化钾还原能力、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从金顶侧耳大米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了吲哚甲醛、苯肽等6个化合物,吲哚甲醛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金顶侧耳粗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大米发酵产物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2.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为民间传统药用植物,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蒙古苍耳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活性。为明确蒙古苍耳(X.mongolicum)的活性成分,活性部位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该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ydroxydihydrobovolide(1)、树莓酮(2)、水杨醇(3)、对羟基苯乙酮(4)、对羟基苯甲醛(5)、咖啡酸乙酯(6)、阿魏醛(7)、异东莨菪素(8)、3,3′-bis(3,4-dihydro-4-hydroxy-6-methoxy-2H-1-benzopyran)(9)、axillarin (10)、槲皮素(11)、(+)松脂素(12)、β-谷甾醇(13)和棕榈酸(14)。化合物1-4、7-10均为首次从苍耳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核乙酸乙酯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制备型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鉴定其为(+)-松脂酚((+)-pinoresinol)(1)和(+)-表松脂酚((+)-epipinoresinol)(2)。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核乙酸乙酯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山楂核体积分数70%乙醇水溶液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vanillic acid)(1)、香草醛(vanillan)(2)、异香草醛(isovanillan)(3)、丁香醛(syringaldehyde)(4)。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运用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从蕨菜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3,4,6,2’,4’-五羟基高黄烷醇(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芦丁(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也是从蕨类植物中分离出的第一个高黄烷酮,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获得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Provvidenti,R.(1980)和Green,S.K.(1985)先后用同一套鉴别寄主谱,研究了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的TuMV株系分化情况。本文用Green的方法,对由十省(市)7,982份病样中筛选出的19个TuMV主流分离物,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属于C_1株系的有黑_3分离物;属于C_4株系的有京_2、京_3、冀_2、宁_1(南京)、粤_1和川_1共6个分离物;属于C_5株系的有黑_1、辽_1、京_1、冀_1、沪_1、鲁_1、鲁_2共7个分离物。未检出C_2和C_3株系。黑_2、沪_2、宁_2和秦_1(陕西)共4个性状相近的分离物和冀_3分离物尚不能按Green的标准归类,暂分别定为C_(3-2)和C_6株系。此外,对Green氏方法应用于我国十字花科蔬菜TuMV株系分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红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加科人参属常用中药红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参中分离并鉴定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异麦芽酚甘露糖苷(isomaltol-3-α-D-O-mannopyranoside 1),人参皂苷Rc(2),麦芽酚(3),β-谷甾醇(4),棕榈酸(5)。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五加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海南特有植物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深入研究华石斛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MCI小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从其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合物。结果表明:对分离纯化得到的10个化合物鉴定为罗汉松脂素(1)、4,5-二羟基-2,3-二甲氧基-9,10-二氢菲(2)、华石斛素C(3)、对甲氧基苯乙醇(4)、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5)、对羟基苯丙酸乙酯(6)、丁香醛(7)、3-羟基苯甲醛(8)、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9)和(9Z,12Z)-9,12-二烯十八碳酸甲酯(10)。其中,首次从华石斛中分离得到的有化合物1、4-6、8-10。通过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2、4和化合物 9能够使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肠道正常菌群对脂质代谢的作用,早已引起注意。降脂细菌的研究,国外仅见河合康雄的报告;国内蔡海江等对来自外环境的一株特殊的假单胞菌16Zu的研究表明,该株系非受体性吸附甘油三酯等血脂,必须直接同血接触才起作用。为了选出有降脂作用的正常菌,探讨肠球菌对血脂的作用,我们用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s)筛选降脂菌株,结果如下: 一、菌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1.健康人粪标本115份,有107份分离并初步鉴定出肠球菌(112株),分离率为93.0%。2.从62份牛乳标本分离出肠球菌及乳链球菌等链球菌共50株。3.从奶牛肛试标本19份分离出肠球菌18株。二、体外对血脂的作用:1.试管法:用混合人血清加菌37℃水浴作用3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用Abbott VP超级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结果:人株59株中,对TC与/与或TG有吸附作用者5株(占8.5%);牛(乳)株44株,对TC与/或TG有吸附作用者6株(13.6%),两类菌株无显著差别(P>0.05)。另外,人株44.1~49.2%的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5种不同脱毒方法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的脱毒效果,筛选出脱毒率高和脱毒后金针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性状改善明显的脱毒方法。【方法】以栽培金针菇菌株F-4889为研究材料,从菌丝体中提取大小约2.0 kb的病毒dsRNA,经RT-PCR鉴定该病毒为金针菇褐化病毒(FvBV)。采用菌丝尖端分离、原基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单核化、有性生殖和核迁移5种脱毒方法对金针菇菌株进行脱毒处理,利用dsRNA技术和RT-PCR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菌丝尖端分离脱毒后得到1株脱毒菌株;原基组织分离法未能脱毒;原生质体单核化脱毒法得到3株脱毒单核菌株和2株原单杂交脱毒菌株;有性生殖脱毒法获得脱毒孢子单核菌株23株和单孢杂交脱毒菌株8株;核迁移脱毒后得到5株核迁移脱毒菌株。脱毒率依次为25.0%、0、7.5%、57.5%和100%。脱毒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均优于出发菌株、菌丝尖端和原基组织分离菌株。【结论】这5种方法中原生质体单核化、有性生殖和核迁移脱毒法脱毒效果较佳,均能有效脱除FvBV,脱毒率高,脱毒后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物质.研究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对了解植物与土壤及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根系分泌物收集、分离纯化及鉴定的常用方法,并列举特定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旨在为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NAD(P)依赖型的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生物合成中被广泛应用。以亲和技术为基础的分离纯化方法与其它分离制备方法相比具有高选择性、高活力回收等优点。本文着重讨论亲和色谱技术在NAD(P)依赖型的氧化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及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认识药用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sis Dallas)成虫体内可培养细菌资源多样性。【方法】运用纯培养法、反转录重复因子扩增(BOXA1R-PCR)分析技术、16S r 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进行多样性研究,测定了分离菌株的抗菌特性、吲哚乙酸(IAA)含量和产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通过6种不同培养基共分离得到52株菌落特征不同的细菌菌株。基于菌落特征和BOXA1R-PCR图谱选取12株代表菌株用于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52株菌株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4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分离到的52株细菌有44株(占总分离菌株的84.6%)表现出对供试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高达94.2%的分离菌株能产IAA,有43株(占总分离菌株的82.7%)表现出淀粉酶活性。【结论】九香虫内细菌种群较为多样,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贡山八角枝叶的化学成分,我们利用色谱法对贡山八角(Illicium wardii A.C.Smith)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贡山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二十六烷(2)、红花八角醇(3)、三十四烷醇(4)、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5)、acernikol(6)、subamone(7)、苔色酸甲酯(8)、扁柏脂内酯(9)、厚朴酚(10)、原儿茶酸(11)、异红花八角醇(12)、vitrifol A(13)、右旋二氢去氢双松柏醇(14)、左旋马尾松树脂醇(15)。其中化合物2~1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1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自七十年代发现了紫杉醇(taxol)独特的抗癌机制一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后,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紫杉烷类二该化合物的资源调查和化学研究倍受重视。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科的大多数植物中,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全球大约有11种,我国有4种和1个变种。我们从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红豆杉(Tchinens周树皮中分离得到8个结晶性物质,本文报道其中已鉴定的3个成分,即taxinineJ(l),ldiydroxybaccatinl(2)和taxol(3)。据文献报道,已经从红豆杉分离得到二十多种紫杉烷类化合物l'l,而我们分离得到的1和2…  相似文献   

16.
食品污染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300份奶粉样品和50份非奶粉类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污染情况做定量检测,并对分离得到的克罗诺杆菌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分子方法和9管法对奶粉和其他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污染情况做定量检测;通过吲哚产生、丙二酸盐利用、卫矛醇、肌醇、松三糖和松二糖发酵产酸等六种生化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N-J(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定量检测结果表明,350份样品中有23份样品分离出克罗诺杆菌,共分离到24株克罗诺杆菌,检出率为6.6%;23份受污染样品中有4个样品的克罗诺杆菌大于100 MPN/100g;24株克罗诺杆菌被鉴定到种或亚种,其中19株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2株为丙二酸盐克罗诺杆菌(C.malonaticus);2株为都柏林克罗诺杆菌奶粉亚种(C.dublinensis subsp.lactaridi);1株为莫金斯克罗诺杆菌(C.muytjensii).[结论]分子方法和9管法联用适合污染率低而定量检测要求高的克罗诺杆菌的奶粉调查;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24株分离株鉴定到种或亚种,其中阪崎克罗诺杆菌为优势种;奶粉中克罗诺杆菌的污染问题对婴幼儿安全存在隐患,应引起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鲜天麻的酚类成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报我们报道了从天麻(Gastrodia clata Blume)中分离鉴定了天麻甙、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等六种成分。并经药理证明,前两个酚类成分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基于上述理由,我们继续对天麻的其它酚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此次以新鲜天麻为研究材料从乙醚提取部分又分离鉴定了五个酚类成分:  相似文献   

18.
谢联辉植物病理学家。1935年3月生,福建龙岩人.现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他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自1973年以来,在他主持下建立起一个颇具特色的植物病毒研究体系,系统研究了中国水稻、甘薯甘蔗、水仙以及福建烟草、蕃茄等植物病毒的种类、分布、测报和治理。先后发现、分离和鉴定的植物病毒有1个世界新记录。11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大陆新记录、并弄清其病原性质与传播途径,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发展我国植物病毒病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现命名了一种新的病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的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一端的轻印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真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黄花木本曼陀罗卵细胞分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的精、卵细胞体外融合并诱导人工合子长成植株的离体受精方法可在没有其他组织影响的单细胞水平上探索受精事件的发生过程.为研究高等植物的受精机理、探索配子识别和合子激活等问题提供有效手段。分离的卵细胞不仅可以用来开展离体受精研究.也提供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被子植物卵细胞发育和合子发育机理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