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吐鲁番市郊区维吾尔族的近亲结婚率及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breedingRateandItsGeneticsEffectinUygurofTurpanAbudulaBakhy(DepartmentofBiology,XinjiangUniversity,Urumqi830046)我们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对吐鲁番市的牙尔湖乡、葡萄沟乡和沙河子乡等郊区维吾尔族的近亲结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遗传分析。1方法和内容调查是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采用对各个家庭进行访问、亲眼观察并填写表格的方式进行的。调查内容包括:近亲结婚的类型,近亲结婚夫妇及非近亲夫妇结婚所生子女9岁前早亡率、白化病、全色盲、先天性聋哑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2结果与讨论2…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至1984年5月,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个民族的近亲结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婚姻数为维吾尔2553起,哈萨克1079起,回1235起,锡伯1222起,蒙古446起。近亲结婚率与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维吾尔——8.23%与 46.74×10~(-4),回——8.10%与45.07×10~(-4),锡伯——4.66%与24.93×10~(-4),哈萨克——2.87%与11.31×10~(-4)。蒙古——0.45%与 2.80×10~(-4)。解放以来,维吾尔族与回族的近亲结婚率有上升趋势,而锡伯族的则有下降趋势。各族近亲结婚中大部分为亲表亲结婚,但堂亲结婚在维吾尔族的近亲结婚中竟占26.18%,在回族中也占16.00%。1303名近亲结婚子女中的七岁前死亡率(12.89%)及先天性缺陷与遗传性疾病发生率(2.99%)显著高于6370名非近亲结婚子女的相应值(7.65%及0.38%)。  相似文献   

3.
洞庭平原黑线姬鼠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王勇  陈安国 《兽类学报》1994,14(2):138-146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汉寿县的稻作区逐月调查,夹捕黑线姬鼠长江亚种2768只,雌性占45。6%。主要繁殖期3-11月,研究期内的月平均怀孕率为48.6±4.0%、平均胎仔数为5.3±0.2只。繁殖指数为2.36±0.29。以上3个参数及种群性性比有季节性变化,4-5月和7-10月为2个妊娠高峰;雄性睾丸下位率和雌性怀孕率有同步变动的趋势。5年龄组之间,其性比、怀孕率和繁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维吾尔族、回族等素有近亲结婚的习俗,使后代20岁前的死亡率大大升高。为了帮助群众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害处,并为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我们于1980年5-7月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小东梁办事处居住的维吾尔,回,汉族和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公社雷家湾偏僻农村的回族“隔离群”计2960对夫妇进行了近亲结婚率的调查。其中城市2902对,隔离群58对。调查是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采用口头询问并填写表格的方式进行。对近亲结婚者,根据其婚配类型绘制家系图。由于隔离群近亲结婚率甚高,故与城市回族分别进行统计。同时,还以同样方法调查了近亲结婚与非近亲结婚后代20岁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取得我省有关近亲婚配及其后代健康 状况较为准确的资料,为今后开展优生教育,制 订优生法规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我们于1985 年9月至1986年10月,对全省近30个行政县 (区)进行了大面积的群体调查,从中选取了20 个行政县(区)进行统计分析。共调查婚姻起数 为1057775对,近亲结婚者16012对,现将不同 地区的近亲结婚率,近亲结婚类型、地区平均近 交系数及其有害遗传效应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交的育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需借助幼胚培养方可获得杂种,取授粉12~16天的幼胚进行拯拯救,成苗率较高,效果较好。而不同杂交方式对共杂种成胚率、成苗率及思胚拯救率影响很大。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粗山羊草为父杂交时,15个杂交组合平均杂种成胚率,成苗率及幼胚拯率分别为5.35%和58.73%,而在12个反交组合中,其平均成胚率,成苗率及幼胚拯救率分别为98.88%、17.10%和24.44%。由此可见,普通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直接观察微波对人类生精细胞作用的远期效应,并了解微波节育的安全性和可逆性,本文对30名微波节育志愿受试者,在停止微波照射2年后,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精液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统计畸形精子的比率.光镜下,15名志愿者的畸形精子率,范围为8.9%~27.0%,平均为17.6%±5.1%.扫描电镜下,另15名志愿者的畸形精子率,范围是17.5%~33.7%,平均为24.8%±4.6%.光镜下6名同龄的正常生育力男性的畸形精子率,范围为6.1%~15.3%,平均为9.7%±3.4%.志愿者与正常生育力男性之间的光镜下畸形精子率差异十分显著(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果显示在停止微波照射2年以后,志愿者的生精作用已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4666株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该院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4666株及其对5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情况。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平均耐药率为34.29%,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6.89%,低于平均耐药率(P<0.01)。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分别为58.83%、56.35%、52.00%和49.84%,均显著高于平均耐药率(P均<0.01);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对第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龙山”片断雨林蕨类植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曼养广“龙山”片断热带雨林蕨类植物的调查及与38年前的调查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初步阐明了“龙山”林中蕨类植物在科、属、种及种群等方面的一些变化。经过38年后,“龙山”林中的蕨类植物在科、属、种的组成数量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仅减少了一个科,属数不变,种数由35种增加到38种。“龙山”林蕨类植物的组成成分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科的消失率和新增率分别为11.76%和5.88%,即消失了2个科和新增了1个科;属的消失率与新增率均是20.00%,分别消失了5个属和新增加了5个属;而种消失了14个,新增了17个,消失率和新增率分别为40.00%和48.57%。种群的变化趋势是阴湿或喜阴湿的蕨种的种群趋于减少,而林缘和林窗阳性或喜阳性的蕨种的种群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我国鄂温克族(包括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的原“雅库特“猎人、陈巴尔虎旗原“通古斯”牧民和鄂温克旗原“索伦”牧民三个人群)和居住在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和黑龙江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进行了群体遗传学调查。调查的指标和例数为:近亲结婚率与异族通婚率809起,容貌特征及人体测量655人,血型(ABO、MN和Rh抗D)1515人,皮纹1047人,血压755人,色觉1427人,苯硫脲味觉1080人和女子初潮年龄428人。
分析结果表明,鄂温克族的三个人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这可能是人群起源上的不同造成的,也可能有遗传漂变以及生活环境条件在各个小隔离群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还表明,鄂伦春族猎民和鄂温克旗的鄂温克族牧民在许多遗传性状上都很相近,支持了史料上记载的这两个人群可能有共同来源的说法,或者有共同的血缘成分。  相似文献   

11.
胡荣 《人类学学报》2021,40(5):824-833
史料记载早在唐代以前畲族就居住在粤、闽、赣三省的交界处,现今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湖南、贵州等7个省份,但关于畲族的起源与迁移在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在福建省福安市和福鼎市随机选取畲族年满18周岁的成人504人(其中男289人,女215人) 测量身高、体质量、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小腿内侧皮褶等10 项体质指标,利用Heath-Carter 体型法分析福建东部畲族人群的体型,畲族男性平均体型(5.02-3.76-1.76)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女性平均体型(6.91-3.50-1.23)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将福建畲族三个因子值与其他少数民族及汉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畲族体型与汉族群体更为接近,其中与闽南语族群汉族、闽东语族群汉族和广西汉族最为相近,与南方少数民族族群反而差异更大,提示在畲族的形成过程与汉族有着很大联系。本研究为畲族族源研究提供生物学方面的参考依据,也为我国人类学研究补充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黄胸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黄胸鼠体型中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在长江流域大部分栖息于房舍及其周围。在1982-1998年间以洞庭湖区4个县为主,用夹夜法在室内和野外进行了调查。在洞庭湖区,黄胸鼠的尾长部体而言长于体长,但仍有少部分个体的尾长短于体长。洞庭湖区的黄胸鼠终年繁殖,繁殖能力夏半年高于冬半年,繁殖高峰为4-5月,冬季为繁殖低谷期。雌鼠总体怀孕率与繁殖指数分别为25.3%与1.61,各月平均分别为25.5%与1  相似文献   

13.
杨子元 《遗传》1988,10(4):42-42
1984年,我们对集居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基 诺、曼朵、曼卡大寨等村寨的1358名基诺族和 188名本族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受检对 象均为未与异族通婚之健康人。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狸阴道加德纳氏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内主要狐场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银黑狐、北极狐、赤狐及彩狐均对本病易感染,主要通过交配传染,病狐在本病流行中起主要作用。各狐场感染率为0.9-21.9%,导致注率1.5-14.7%,空怀率3.2-47.5%,提示了本病的严重危害性。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分离证实,本病可感染饲养管理人员,为人兽共患病,狐狸外,貉、水貂及犬也可感染。实验动物中小白鼠、小白鼠、地鼠、豚鼠和家兔对本病不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山半岛、海岛居民进行近亲婚配的遗传学调查,共一镇三乡30村30960人。查有15种近亲类型,近婚率,为11.25×10-4,其中三级亲族近婚率占近亲中82.9%。近亲,非近亲子女20前死亡率为7.82%和5.50%;自然流产率为2%和0.66%;遗传、市田畸形患病率为7.31%和1.41%,共有64个病种398名患者。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据此认为:近亲结婚后代的有害遗传效应同值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田鼠的最大同化能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逐步降温诱导,以食物平衡法对青海高原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最大同化能量进行了测定,设有5个实验温度;23℃,15℃,10℃,5℃和3℃,结果显示每个动物每天能量摄入于 5℃大, 197. 14±8.66KJ;同样,消化能、消化率、同化能和同化率也于 5℃8大,分别为123.96±13.05KJ,63.0±4.8%,121.77±13.52KJ和51.4±5.2%;消化率与同化率3℃最小,分别为51.5±3.9%和50.4±4.0%.根田鼠的最大同化能量为基础代谢率(BMR)的3.2—3.5倍,明显高于以平均每日代谢率(ADMR)估测的每日能耗,故在自然生境中根田鼠的能量收支很少达到其生理上限,其生存价较高.  相似文献   

17.
卵龄和脉冲持续时间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活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谭景和  周琪 《动物学报》1995,41(3):327-331
实验研究了相同电场强度,一次脉冲条件下,不同脉冲持续时间和不同卵龄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1)在场强0.45KV/cm,一次脉冲持续时间为10、20和40μs时,卵母细胞活化率很低,仅为9.8%,5.5%和12%,当脉冲持续80、160、320、640和280μs时,活化率明显升高,分别为36.5%、53.3%,59.7%,51.2%和39.4%,脉冲持续时间对卵线细胞碎裂率影  相似文献   

18.
张实 《人类学学报》2010,29(1):82-87
2003年7月,笔者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人体形态观察18项、头面部测量18项、体部测量10项,共46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八井村畲民的体质符合南方蒙古利亚人种的体质特征。最后, 本文对畲民体质特征与其所在地的生态、文化环境等关系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兔2—细胞胚胎电融合及其融合胚体外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林  安民 《遗传学报》1993,20(6):493-498
本文对兔2-细胞胚胎卵裂球电融合制作四倍体胚胎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电场强度为2.0千伏/厘米,脉冲时程为40微秒时,可获得最好的融合率(68.9-100%,平均为77.3%)及融合胚发育率(74.5%),该发育率与受精卵体外囊胚发育率(79.3%)相似。对于电融合及融合胚发育,非电解质溶液(0.3mol/L甘露醇+0.1mmol/L氯化钙+0.1mmol/L硫酸镁)优于电解质溶液。融合后,72.  相似文献   

20.
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瑶琴  邵常顺 《遗传学报》1994,21(3):169-172
本文应用分离分析和血缘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00余万人群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的37个白化病核心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小基因数为8,平均基因频率为0.0023,群体中致病基因携带者频率为0.0383;近亲结婚大大提高白化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