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姚知行 《生物学通报》1997,32(10):28-29
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DNA和RNA探针)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例如克隆的筛选,Southern杂交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等等。放射性核酸分子探针是指特定的已知核酸分子片段,内含放射性核素(例:‘千、‘H和”S),并能与被检测的核酸分子退火杂交(核酸序列互补),因此可用于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片段的探测。1探针的种类和选择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其性质可将其分成3大类,即: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聚核青酸探针。而DNA探针又可分为基因组DNA探针和。DNA探针。探针的选择是根据不…  相似文献   

2.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标记的探针,检测了人和鸭的血清及肝脏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并与~(32)P标记的同位素探针做了比较。结果证明,该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同位素探针一致(0.2pg)。它可用于各种核酸杂交试验,如打点杂交、Southern和Northern转印杂交试验等。恰当地从标本中提取待测核酸,是应用该探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DNA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微生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定性或定量检测天然DNA或重组DNA中某些特殊的顺序片段,分子杂交是最常用的方法。近几年,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日趋完善,以不同材料为支持物的固相杂交技术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核酸分子杂交方法的灵敏性主要取决于同位素标记杂交探针的比放射性强度。因此制备高比放射性探针是提高灵敏性的关键。用缺口翻译方法制备较稳定的高比放射性强度的杂交探针,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是一个理想的工具。本文介绍我们建立并改进“缺口翻译”制备P标记的探针方法,以及几种重要的核酸固相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5.
核酸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稳奇  张志光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6):371-374
核酸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胡稳奇,张志光(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06)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根据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以一特异性的cDNA探针与待测样品的DNA或RNA形成杂交分子...  相似文献   

6.
在核酸的研究中不用放射性同位素,而用生物素(biotin)标记DNA或RNA分子做为探针来检测核酸分子的方法,是最近几年内开展起来的实验新技术。按一般常规在进行核酸的分析、鉴定以及分子杂交等实验之前,首先以所谓“DNA缺口翻译”的方法制备用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即把待标记的已知DNA分子用核酸酶(DNase)切成缺口,加入能识别并附着在缺口上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7.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thews和Kricka[1]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assay)即固相杂交,目的核酸结合于不溶性支持物上;二是同相杂交(homogeneousassay)即液相杂交,一般同时使用两个探针。为了检测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需要标记,探针的标记物有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标记物。固相杂交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是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物,它能检测到的DNA浓度比吸收减色测定方法所需DNA浓度低100-1000倍[2],在同相杂交中广泛用于探针的标记。最近,荧光探针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Tyagi和Krammer(1996)建立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分子信标探针,并得到许多应用,我们实验室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DNA探针体外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DNA探针在体外标记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同位素标记法和非同位素标记法两大类。并介绍了标记的DNA探针在细胞原位杂交、Southern转印杂交、分子克隆筛选、核酸的分离和鉴定以及遗传性疾病的分析和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柯萨奇B3病毒(Cox B3)cDNA(530bp)制备探针,检测不同病毒(Cox A9,Cox B1—B6,Polio1,ECHO1,AD3,HSV-1,HSV-2,VV)感染的Hela细胞,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肠道病毒核酸杂交而不与非肠道病毒核酸杂交,且可检测出Cox B3感染Hela细胞后3小时细胞病变阴性(CPE~-)细胞内的肠道病毒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Cox B1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心肌炎模型,取心肌组织与该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成功地检测出心肌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这对于用该探针检测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特异的早期诊断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900857 DNA探针与完整群落基因组的杂交作用——用于控制微生物对污染物反应的基因检测[英]/Barkay, T.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89, 55(6).-1574~1577[译自DBA,1989,8(15),89—09318] 用DNA探针检测了与核酸部分中四个定性的mer基因相似的序列丰度,核酸是从汞-适应的和未适应(对照)的微生物群落获得的。将45升人海口海水或补加250μgHg/l的同量淡水在29℃培养2  相似文献   

11.
吴强  楚雍烈  房益兰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63-168
联合运用HSV-1和HSV-2型特异性核酸探针对28株HSV临床分离株做了鉴定分型,并与应用HSV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三种免疫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核酸探针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符合率为100%,但分型率不同,核酸探针为100%,单克隆抗体为64—82%。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HSV-McAb-APAAP桥联免疫酶染技术具有简便、敏感、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克隆的HCMV AD169株DNA片段,制备了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建立了检测临床脐带血、尿标本中HCMV DNA的核酸探针杂交方法。该探针可测出100pg同源DNA,不与人胚肺细胞、Hep-2细胞DNA以及其他疱疹病毒的DNA发生反应。用核酸杂交方法检测了30份脐带血标本,有11例阳性,阳性率为33%。10例孕妇尿标本中,3例阳性,阳性率为30%。检测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生物素标记的HCMV DNA探针的点杂交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比分离病毒法更迅速,可用于HCMV感染的临床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14.
荧光探针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晓波  徐海 《生物工程进展》2000,20(2):14-15,25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hews、Kriicka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 assay)即固相杂交,目的核酸结合于不溶性支持物上;二是同相杂交(homogeneous assay)即液相杂交,一般届时使用两个探针。为了检测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需要标记,探针的标记物有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王琴,郭万柱,阴文奇(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5014)关键词伪狂犬病毒,核酸,杂交,检测核酸杂交技术已广泛用于检测畜禽疱疹病毒和其它动物病毒,已报道PRV-DNA的探针方法有RNA-D...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 核酸杂交技术是一种发展很快、应用极广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利用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通过一段已知特异性的核酸分子,标记上特定的示踪物质作为探针,在液相或固相中与待测标本中的特异性核酸反应,探针与标本核酸的互补单链经氢键作用而形成双链。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显示杂交双链的存在、状态、大小或数量进行检测。故核酸杂交亦称分子杂交(moiecular hybridization)。  相似文献   

17.
<正>核酸杂交不仅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而且也用于诊断医学等领域,这就需要有一种稳定、非放射性探针,到目前为止,用于杂交探针的非放射性标记物有:(1)用抗生物素或抗生蛋白链菌素检测的生物素化的核苷,(2)用于免疫学检测的半抗原以及(3)与核酸交联的蛋白质。所有这些方法,最终都要用酶催化显色来检测杂交探针分子,尽管这类非放射性标记探针可以在高浓度使用(这可以增加杂交速率),但是,其检测灵敏度和简易性都无法与放射性核酸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微生物种类到目前为止仍不可培养,传统基于培养和纯种分离的技术在研究微生物生态时面临很大障碍。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诸多长期困扰微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核酸杂交技术已被证实在微生物系统分类和微生物生态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并已被广泛应用。综述核酸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及其主要优点和局限性,以及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核酸杂交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微生物种类到目前为止仍不可培养,传统基于培养和纯种分离的技术在研究微生物生态时面临很大障碍。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诸多长期困扰微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核酸杂交技术已被证实在微生物系统分类和微生物生态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并已被广泛应用。综述核酸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及其主要优点和局限性,以及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核酸杂交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微生物种类到目前为止仍不可培养,传统基于培养和纯种分离的技术在研究微生物生态时面临很大障碍。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诸多长期困扰微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核酸杂交技术已被证实在微生物系统分类的微生物生态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并已被广泛应用。综述核酸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及其主要优点和局限性,以及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