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毛与人发角蛋白组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学民 《动物学研究》1992,13(2):153-159
本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科18种50份动物毛与人发进行了角蛋白组分分析。结果证实,动物的毛与人发角蛋白组分的主要差异在<18.500低分子量区域;不同种属的动物毛角蛋白组分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熊猫毛的角蛋白组分与小熊猫和黑熊的相比有显著不同。不同种属动物毛角蛋白组分的差异对动物分类学研究能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1885年Salmon等分离得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以来,目前已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2 500余种。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的成员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大部分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中许多血清型菌能在人和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目前,人们利用全身性疾病小鼠模型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常用的小鼠模型与体外细胞培养分析相结合,这一  相似文献   

3.
张法奎 《化石》2000,(1):12-14
鸟类虽然是我们所熟知的动物,但是它们如何进化为能飞翔的动物,对于我们一直是个谜。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翱翔不知引起多少人的遐想。例如,我们中国人称太阳为金鸟,即是说乌鸦是居住在太阳里的神鸟。神话是美丽的幻想,它们都有现实的根源。因此我推测金乌神话产生的可能原因,与下面说的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有关。当我们看过明亮的太阳之后,再转方向看时,人总是感到有一黑影呈现在眼前,或许这种生理现象对古人是神秘的,他们无法理解,从而导致人们编织出美丽的神话。也或许这神话起因于,乌鸦与日出日落相关的特殊行为习性———每…  相似文献   

4.
<正>本综述着重于描述动物免疫作为预防人类疾病(人兽共患病)的一种方法。描述了所用疫苗的三种类型,所举例子有成功例子也有失败例子。Ⅰ类疫苗用于保护人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这二者在病原体传播循环中都不起什么作用。讨论了开发Ⅰ类疫苗过程中,动物健康产业和人健康产业与管理机构之间合作的好处,描述了在动物和人中都能使用的疫苗的唯一例子(西尼罗病毒疫苗)。Ⅱ类疫苗是用于家养动物的疫苗,以免疫家养动物作为预防  相似文献   

5.
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必要工具,目前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因为还没有能反映人类疾病发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人干细胞是能在体外长期培养的、高度未分化的全能细胞系,亚全能细胞系和分化的干细胞等。如果能将人的干细胞成功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形成人源化嵌合体动物,有希望为艾滋病、肝炎等的研究制备适当的模型。人类干细胞在动物中的移植研究中主要的实验动物是绵羊,小鼠等,本文介绍了人干细胞在动物体内移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鲨鱼真有那么可怕吗?广西自然博物馆莫运明有的动物给人的印象很坏,鲨鱼就是其中一种。一提起鲨鱼总是自然而然地与“凶残”两字挂上钩,什么吃人的“海中霸王”、“海洋里的恶狼”等等。那是由于多少年来受书本或传说的影响,和人们对这种动物的一知半解有关。布鲁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美国西部捕捉叉角羚的简易方法--驱捕法。主要论述了围捕设计,聚群技术和捕捉步骤。作者指出,围捕圈要选择在叉角羚集中的方圆8公里内。围捕圈包括翼栏、隐蔽处、围捕栏及围捕栏内的捕捉栏。围捕栏要设置在山脊或隆起地形物之后,以免被驱入的动物发现。另外,围捕圈的入口应确定在盛行风的30度范围内,以便直升飞机在风里工作时能得到最大的机动性。围捕栏内的捕捉栏,便于人们能从较大动物群中分出可以控制一定数量的动物进行捕捉。这个结构能使捕捉动物更容易。适时使用直升飞机及人与人拉起粗帆布形成的人列,是将动物驱入围捕栏的有效手段。此外,捕捉叉角羚时,2个人对付1个动物,能保证捕捉人员和叉角羚均不受伤害。 作者报道了1980-1985年中,每年的11-2月,用此方法成功地活捕到2110只叉角羚,与围捕直接有关的动物死亡仅2.2%。对107头叉角羚进行追踪生物遥测的结果表明,围捕后的死亡率极小以至勿需考虑。用此方法,能在2天内从建起围捕栏,捕捉、标记60-100多只成体叉角羚,然后拆除。 作者认为此项围捕方法,与以前报道过的方法比较,能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小死亡率捕获到较大数量的叉角羚。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属。近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该属细菌分为六个亚属(或亚群)。至今沙门氏菌属包括2107个血清型。有对人致病的,也有对动物致病的,其中也有人畜共患的。对人能引起肠热症,败血症,慢性肠炎,食物中毒和腹泻。引起肠炎和败血症的发病机理人们已有所认识,但对沙门氏菌引起腹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 ,人们很容易把动物和植物区别开来 ,因为动物会动 ,如虫鱼鸟兽 ;植物有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花草树木。可是 ,有一类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小生物 ,就很难说出它们是动物还是植物。因为它们既有动物的特征 ,又具有植物的特征 ,如有鞭毛 ,能运动 ,动物学家把它们归入动物 ;同时 ,它们具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植物学家把它们归入植物。这就是原生动物门、鞭毛纲、植鞭亚纲的动物。植鞭类原生动物全身只有 1个细胞 ,这个细胞在生理上是 1个完全独立的动物体。它要担负起运动、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各种生理机能 ,…  相似文献   

10.
人们经常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利用科研去拯救濒危物种?对很多人而言,"拯救"就是将动物安置在保护区,或者用铁丝网将其圈养起来,认为这样就能防止灭绝情况的发生。但我们怎样知道保护区该有多大才合适,保护区最佳选址该在哪里,保护区内受保护的动物是增加还是减少?要想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借助科研。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实验动物福利倍受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又对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的工作人员的防护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必须考虑到人与实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促进科学发展。既要做到加强动物福利,又要注意人的保护,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加快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狗年说狗     
正2018年是中国人的农历狗年。狗年,人们当然免不了说狗。而在动物界,狗是人类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也是古人驯化最早的动物。狗有一特别之处,那就是喜欢人类甚于喜欢同类。这是因为人能给它提供吃的住的,是它的"衣食父母"。一旦与人建立了感情,狗就对主人有了强烈的保护意识。狗吠非主,说的就是狗忠诚主人。民间有狗忠猫奸之说,并享有"义犬救主"的美誉,牲畜能博得"义"字殊荣的恐怕绝无仅有。要知道马、牛也有救主的记载,但并未赢得"义"字冠身。  相似文献   

13.
Q:宠物会引发人类传染病,你知道吗?A:动物是各种病原体的储存库,绝大多数动物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人们身边的宠物能携带某些疾病的病原,它自己不生病,但能将多种疾病传播给人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豢养宠物已成为一种生活上的享受和乐趣。特别是豢养犬、猫,各种禽类、鸟类等很多见。有些人与宠物同居一堂,餐具不分,甚至带着宠物同床睡觉。这说明宠物已直接进入家庭生活,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隐患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沙漠炎夏的中午,死一般的沉静,看上去那里好象没有什么动物在活动。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错觉,有生命的动物仍在活动着。它们大都在地下,只是人们看不见而已。在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环境中劳碌的动物有:昆虫与蜘蛛;鱼、蛇与蜥蜴;猫类、鼠类与蝙蝠,鸟与狐等。实际上,人们在丛林中常见的动物都在这里定居。沙漠中的动物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完全依赖植物来维持生命。复杂的群体动物就是在植物这个“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植物的性质决定了动物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语言     
刘扬 《化石》2011,(3):61-65
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人,人是怎么定义的?人和猿的界限是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不仅会使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河猪     
李妤瑾 《化石》2007,(1):5-6
在博物馆里,至今仍然会遇到一些观众,他们怀疑古生物这门科学,认为我们只根据一些骨块或牙齿的化石,就说它们是几百万年或几千万年前的某些动物,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从动物的整体去认识动物。其实,动物的每个骨块和牙齿都有不同的特点,古动物学家根据它们的大小和形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性传染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居民,彼此和谐共处,既是邻居,也是朋友。随着家庭宠物业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动物。据统计,在美国每天就有一亿人与动物直接接触,现在美国人口已达三亿,因此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天与动物打交道。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情况也大体相似,中国也不例外。2006年1~10月,北京市因动物致伤已达113167人次(北京市卫生局公布)。  相似文献   

18.
人们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人病疫苗的开发研究,然而,动物疫苗对人类健康可能有重大作用。上个月,在全美微生物学会会议上,几个小组报导了他们开发动物疫苗的研究情况。这些疫苗预防的动物疾病可传染给人类,或者可以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方遒 《昆虫学报》1975,(4):449-450
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无论在利用自然资源或抗卸自然灾害中,都是经过不懈的斗争,才能获得生存。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生活的资源,也有一部分是灾害的因素,因此在生活实践中与动植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认识有悠久的历史。以动物来说,一般对当地的大动物都很熟悉,例如飞禽走兽都有当地的名称,猎户渔民对猎获对象了如指掌。据记载巴布亚人在伊里安山区对本地的138种鸟类,能识别137种,并各有当地的名称,只一种与另一种相混。这说明科学性很高。可是同种动物在不同地区就不能一致,尤其不同语言就有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20.
学习和记忆的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是神经科学中饶有兴趣的问题之一。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过程,记忆则是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人们渴望了解脑是如何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脑的学习能力是否有极限,脑的记忆容量有多大等等。另一方面人们毫不怀疑地认为学习和记忆是脑(或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人或动物是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的,也即难以生存的。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