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月光及光照对艾虎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野外研究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月光周期和光照对夜行性动物艾虎活动的影响。野外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艾虎的日活动时间不受月光周期的影响,雌雄艾虎在不同的季节及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其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与月光周期和日出、日落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室内模拟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艾虎增加了白天的活动时间,但仍然以夜间活动为主,光照强弱对艾虎的活动格局和活动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昼夜变换使艾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物种节律,艾虎在取食过程中可能利用洞道等隐蔽场所降低明亮月光期的高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2.
评述了凋落物改变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凋落物减弱了林地地表及表层土壤(2mm厚)中的光照,改变了光谱特性,降低了PPFD和Pfr,缩小了日温差,提高了土壤湿度和肥力,增加了毒素和土壤动物的活动等,但凋落物改变生境的效应强度与凋落物组成、厚度、分解状态和周围生境(如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等特性)等有关.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因凋落物、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的多样化变得更为复杂,而凋落物对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也因其对生境改变效应的复杂性而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最后,对凋落物改变生境效应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森林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评述了凋落物改变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凋落物减弱了林地地表及表层土壤(2mm厚)中的光照,改变了光谱特性,降低了PPFD和Pfr.缩小了日温差,提高了土壤湿度和肥力,增加了毒素和土壤动物的活动等,但凋落物改变生境的效应强度与凋落物组成、厚度、分解状态和周围生境(如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等特性)等有关,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因凋落物、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的多样化变得更为复杂,而凋落物对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也因其对生境改变效应的复杂性而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最后,对凋落物改变生境效应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丁成琴  史海静  高原  郑诚  吴有福  张艳 《生态学报》2023,43(12):5137-5149
研究黄土丘陵区的地形微生境,了解微生境的形成机制及特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陕西省安塞县陈家洼为研究区,按照不同坡向与坡位布设Ibutton电子温度记录仪采集温度数据。比较各坡段地面5 cm处与地上150 cm处的极端温度与相应的显域生境的温度变化,量化微生境的缓冲作用。采用平均温度、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指标来评估地形微生境温度对区域温度变化的非同步性,并采用温度变幅来衡量地形微生境气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最热两周中,阴坡沟底地最大缓冲度8℃,沟坡地与梁峁地最大缓度分别为6.5℃与6℃;阳面三个坡段自上而下最大热缓冲度分别为3.5℃、3℃、4℃。地形微生境对于夏季极端高温的缓冲作用阴坡>阳坡;而阳坡沟底地、沟坡地、梁峁地在最冷两周的最大冷缓冲值可达4.5℃,4℃、4℃,阴坡沟底地最大可缓冲3.5℃,其次是沟坡地与梁峁地,最大缓冲度为3℃与2℃。对于冬季极端低温的缓冲作用阴坡<阳坡。但无论是热缓冲还是冷缓冲,各坡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阴坡与阳坡的缓冲值皆存在自下而上的阶梯性,即沟底地>沟坡地>梁峁地。日温度变幅阳坡&...  相似文献   

5.
两栖类生物生活史独特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开封城市水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两栖类生物栖息地与两栖类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设置样线,采用目视遇测法对开封市水系中的两栖类生物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的生境因子变量.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类型...  相似文献   

6.
龚明昊  胡锦矗 《兽类学报》2003,23(3):266-269
生境选择是动物的重要行为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王梦军等[1] 通过调控牧压研究了达乌尔鼠兔 (Ochotonadauricus)扩散过程中的生境选择 ;姜兆文等[2 ] 采用雪地足迹跟踪法研究了紫貂 (Marteszibellina)冬季生境选择 ;张洪海等[3 ] 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对紫貂春季和夏季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 ,但比较多的是引入一些选择指数和数学模型 ,使研究更为便捷 ,结果更为直观 ,如 :vanderplaeg和scavia系数[4~ 6] 、栖息地生境偏爱指数PI[7] 、数量化理论[8] 、聚类分析[9] 等。藏狐 (Vulpesferrilata)是青藏高原特…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活动密集的"五一棚"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样线,定期收集大熊猫在冷箭竹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中的活动痕迹和生境数据。通过路线监测和样地调查,"五一棚"区域拐棍竹和冷箭竹为海拔梯度分布,2700 m以下为拐棍竹林,2300~3600 m之间为冷箭竹林;冷箭竹的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呈镶嵌耦合分布,从而有利于大熊猫的季节迁徙、食物转换和面对冷箭竹的开花枯死和自然更新。2012年9月—2013年11月的监测数据表明野生大熊猫主要生活于更新竹林中,利用率达到91.94%,且不同月份之间具有波动性(P<0.05)。比较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的微生境结构,发现两者之间除小部分变量之外(坡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竹笋密度、成竹密度、种群密度和枯死竹密度),其余各变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竹子质量(地径、株高和生物量)达到大熊猫选择利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沿岸沙丘微生境对幼苗出现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样地设在地中海沿岸沙丘,选择了3个不同的微生境代表:(1)稳定沙丘上的开阔地片段,(2)稳定沙丘上的灌丛下区域,(3)不稳定沙丘的路径区域;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的整个生长季节,每一个微生境出现的幼苗在4个日期被监测,并在每一个取样日把每一株幼苗鉴定、计数后,用剪刀把地上部分移去;研究调查了3种微生境幼苗出现的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了雨量与幼苗出现数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地中海沿岸沙丘生态系统,幼苗出现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大多数幼苗出现在第一观测期,整个生长季幼苗都不断出现,但幼苗出现的数目却逐渐下降;各功能群的幼苗占幼苗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年生阔叶草47.4%,多年生阔叶草2.5%,豆科植物17,0%,菊科植物14.5%,1年生禾草为11.7%,多年生禾草为1.9%,十字花科植物3.7%,伞形科植物1,4%。在空间上,总幼苗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显示出重要的微生境差异,开阔地区域具有最大的幼苗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3个微生境的幼苗出现不是同步的,微生境影响种子萌发的时间分布格局,灌丛下种子萌发具有滞后现象;大多数功能群的幼苗密度分布基本上具有显著的微生境差异,主要物种的幼苗分布也具有显著的微生境差异。雨量和萌发的幼苗数量间未发现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江苏盐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繁殖微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得知黑嘴鸥营巢对碱蓬生境具有正选择性,对獐毛和大米草生境具有负选择性。对繁殖微生境选择研究的结果表明, 黑嘴鸥繁殖微生境具有以下特征:植被高度5~25 cm,植被盖度20%~60%,底栖生物量大于300 g/m2,距水源距离500~1000 m,距人类活动干扰距离大于500 m。滩涂开发和人为活动是影响盐城地区黑嘴鸥繁殖微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慧  杨雨  包维楷  刘鑫  李芳兰 《植物生态学报》2020,44(10):1028-1039
干旱区植被斑块状分布格局引起的微生境差异对植被更新影响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扰动下, 干旱区生态系统微生境多样化, 急需揭示乡土植物定植对不同微生境斑块变化的响应及其种间差异性, 并采用微生境调控技术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该研究选择岷江干旱河谷区自然分布的灌木、半灌木和裸地微生境斑块, 采用移栽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幼苗的试验方法, 揭示微生境变化对幼苗定植的影响; 进一步以极端退化的道路边坡为案例, 通过6种乡土植物种子直播试验探讨微生境调控技术及其对乡土植物幼苗定植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裸地斑块上幼苗保存率和生物量显著大于植被斑块, 表明裸地微生境有利于幼苗定植; 养分添加仅对裸地斑块中幼苗生物量积累有促进作用。在裸地斑块中, 叶片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和比叶面积较小, 相反根和茎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较大。道路边坡上植被恢复试验结果显示, 6种乡土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土石混杂的边坡生境, 多数物种出苗率大于60%; 灌木幼苗保存率大于75%, 并且形成镶嵌式乡土灌草群落结构。地表覆盖和养分添加提高了边坡上种子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 促进了幼苗定植和结构稳定。该研究提供了有效促进工程边坡上乡土植物定植的方法, 可为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退化荒坡和工程破坏地乡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艾鼬气味对根田鼠社会行为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室条件下 ,主要测定艾鼬 (Mustelaeversmanni)气味对根田鼠 (Microtusoeconomus)社会行为、繁殖特征及性激素水平作用的格局 ,并探讨艾鼬气味使根田鼠产生繁殖迟滞的机制。结果表明 ,艾鼬气味对根田鼠一般动作、探究、自我修饰及婚配行为的频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而对各种行为累积时间的作用则产生明显的性别差异。艾鼬气味可提高雄体及雌体一般动作及雌体亲密行为的累积时间 ;对雄体自我修饰行为 ,以及雌体攻击、探究及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P <0 0 5 )。艾鼬气味能显著制约根田鼠对食物的摄入 (P <0 0 5 ) ,并使其体重显著 (P <0 0 1)降低。在艾鼬气味条件下 ,82 %的配对根田鼠产生显著的繁殖迟滞 ,其雄体附睾精子计数、雌体卵巢指数及胚胎重量极显著地减低 (P <0 0 1) ,相应地 ,雌体血清孕酮显著地提高 (P <0 0 1)。上述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捕食风险使田鼠类动物产生繁殖迟滞的假设  相似文献   

12.
佴文惠  陈玉泽 《兽类学报》1998,18(3):192-195
采用复制带、C带和硝酸银染色等分带技术研究了水貂的核型和带型。结果表明,2n=30,枝型为10(M)+16(SM)+2(A),XX(M)。C-带显示该水貂的一些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比较丰富,从着丝粒区域延伸到两臂上,No.5染色体着丝粒结构异染色质有些弱化;X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较常染色体的丰富。Ag-NORs有3个,分布在No.8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和一条No.2染色体长臂接近着丝粒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的3种食肉目动物的染色体组型。藏狐(♀)2n=36,全部为双臂染色体。虎鼬(♂)2n=38,由33条双臂染色体,5条单臂染色体组成;在第1-3对染色体的长臂上恒定地出现次缢痕。艾鼬(♂)2n=38,由32条双臂染色体,6条单臂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组型与等(1976)报道的艾鼬(♀)(新西伯利亚,诺俄尔比斯克)2n=38较为接近,而与王宗仁等(1984)报道的艾鼬(河北,怀来)2n=36,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青海海北地区艾虎的某些生态学特征及种群能量动态资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艾虎,又名艾鼬(Mvstela eversmanni Lesson)在生态系统的牧食食物链(grazingfood chain)结构上,属二级消费者。其在能流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关艾虎生态学研究,报道甚少。Ванников(1954)和Новиков(1956)仅作过一般简单的综述,嗣后,Сысоев(1966),лалваниявов(1968)。Попов等(1968),Маръпп(1974)Bednarz(1964),Bardu(1971)亦均系简报之类。至于其能量的研究,涉及者甚少。国内有关艾虎生态学研究,尚乏报道。  相似文献   

16.
紫貂和水貂被毛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表明紫貂和水貂被毛的形态高度分化,可分为针毛,中间针毛和绒毛3类。针毛笔直,远端(大约3/4处)皮质高度发育,有良好的耐磨性。中间针毛比针毛短、细,大约有3个弯曲,且髓质含量最高。绒毛最短、细,大约有5个弯曲,髓质也较发达。 扫描电镜下的毛小皮形态可归纳为波纹形,披针形,菱形和倒三角形4种。光镜下的髓质形态可归纳为单柱组型,多柱组型和网型3种。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毛小皮和髓质形态在这两种动物间的差别较明显,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哺乳动物分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孵化温度对中华鳖胚胎物质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杜卫国  计翔 《动物学报》2001,47(5):512-517
用多重温度组合[7个恒温(23、24、27、28、30、33和34℃)和1个波动温度(22.3-32.8℃)]孵化中华鳖(Pellodiscus sinensis)卵,检测温度对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的影响。卵在波动温度和温和温度下(27℃和28℃)孵化有较高的干物质、脂肪和能量转化率,卵出幼体因而含有较多的无机物,幼体躯干和脂肪体含有较高的能量。卵在极端高温(34℃和33℃)或极端低温(23℃)下孵化物质和能量转化率较低,使得孵出幼体中无机物较少,幼体射干和脂肪中含能量较低。孵化温度显著影响中华鳖孵出幼体内的能量分配;27℃和28℃孵出幼体含能量较高且相似,但27℃孵出幼体剩余卵黄能量小于28℃孵出幼体;34℃和23℃孵出幼体含能量较低且相似,但23℃孵出幼体剩余卵黄能量大于34℃孵出幼体。波动温度拓宽存活孵化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8.
Serge  Daan 《Ibis》1976,118(2):223-236
The prevailing general theory of entrainment of endogenous circadian rhythms explains variation in the timing of activity with season, latitud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ependence of spontaneous frequency of the rhythm on the intensity of constant illumination. In an experiment designed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is theory, Greenfinches and chaffinches were exposed to the natural light-dark cycle alternately in full illumination and in reduced daylight. Contrary to prediction by current hypotheses for these species, in which the spontaneous frequency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their midpoint of daily activity shifted forward when the intensity of natural daylight was reduced. This result refutes the hypothesis that light affects the timing of activity in nature in a manner predictable from its effect in constant conditions.
Both species of finches have a bimodal daily distribution of perch-hopping activity. The morning peak and evening peak of activity are of about equal strength in winter, but the morning peak increases sharply in the reproductive season.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two peaks represent two pacemaker systems, under differential endocrine control, is discussed.
The precision in the timing of daily onset and end of activ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stimated average rate of change of light intensity at these times of day. Thus, day-to-day variations a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reduced daylight when activity begins late after sunrise and terminates well before sunset.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