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19号染色体长臂Nephrin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肾小球裂隙隔膜分子复合物构成与功能提供基础。方法设计引物,扩增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中的GFP基因片段,将其插入nephrin原核表达载体pcDNA3.1 nephrin V5-His,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并转染至COS-7细胞观察表达情况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构建pcDNA3.Inephrin—GFP重组质粒,并将Nephtin—GFP融合蛋白成功表达于COS-7细胞,进一步经交联实验证明Nephtin—GFP融合蛋白具有正确的细胞膜表达。结论利用pEGFPN3和pcDNA3.1nephtinV5-His可成功重组Nephrin—GFP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肾小球裂隙隔膜分子复合物构成及其功能提供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2.
Nephrin 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a JY  Ding GH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76-279
Nephrin作为肾小球足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是足细胞裂隙膜重要的结构分子。近来发现,nephrin分子细胞内段的酪氨酸残基在被酪氨酸激酶fyn(属Src激酶家族成员)磷酸化后,能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形成足细胞内特有的信号转导通路,如nephrin—podocin—MAPK—AP-1、nephrin—CD2AP-P13K-Akt/PKB、nephrin-Nck—Rac/CDC42等。这些信号通路参与了足细胞胚胎发生、细胞生存与细胞骨架重组等许多重要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同样,neph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也受许多因素的调节。研究nephrin及其信号转导机制对了解并防治肾小球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odocin蛋白对肾小球足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霞  鹿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6):863-864,848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对足细胞形态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32只体重160g~220g的雄性SD大鼠按阿霉素给药剂量随机分成小剂量组(3.0mg/Kg)、肾病剂量组(7.5mg/Kg)、超剂量组(10.0mg/Kg)、正常对照组.于给药第三周末处死大鼠,用氯化苄乙氧铵比浊法检测大鼠24h尿蛋白量,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检测大鼠肾小球蛋白podocin的表达和足细胞形态.结果:阿霉素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尤以肾病组最明显(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podocin分布在靠近肾小球基底膜(GBM)的足突基底部,主要定位于裂隙隔膜的胞质面,部分金颗粒也可发现于GBM稍远的足突细胞表面.肾病组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免疫胶体金颗粒几乎见不到;超剂量组和小剂量组podocin分布在靠近肾小球基底膜(GBM)的足突基底部,免疫胶体金颗粒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有部分足突退缩.结论:(1)podocin表达减少或消失可能是导致肾小球足突细胞融合的关键因素(2)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的减少或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晓  周同  陈楠 《生命科学》2010,(12):1277-128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位居各类肾小球疾病之首,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患者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足细胞是继系膜细胞与IgA肾病关系的新近关注热点,其系一类位于基底膜最外层的上皮细胞,并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核心成份。目前认为,足细胞损伤及其生物学行为在IgA肾病等疾病起始进展乃至终末期肾衰中起关键作用。近年伴随着对上皮细胞尤其细胞转分化(EMT)现象在足细胞损伤机制中重要意义的认识,人们注意到糖基化异常IgA在足细胞EMT发生中的诱发作用,以及足细胞EMT过程中的病生理调控机制与IgA肾病等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此,该文进一步基于足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免疫调节新的视角,探讨天然免疫分子在糖基化异常IgA致足细胞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拟为进一步阐释IgA肾病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乃至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CD2相关蛋白在足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ang HJ  Chang Y  Zhu ZH  Liu JS  Deng AG  Zhang C 《生理学报》2008,60(1):135-142
本文旨在研究肾脏足细胞的分化特点及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在足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用RPMI 1640培养基在33.C许可条件下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系(未分化组),转染针对CD2AP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后置于37.C非许可条件下培养(转染组),并将非许可条件下未转染组作为对照组.用MTT法检测足细胞的生长速度;用RT-PCR方法检测CD2AP、WTI、synaptopodin和nephrin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CD2AP、wTl和nephrin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CD2AP、nephrin、F-actin和tubulin在分化及未分化足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CD2AP、WTl和nephrin在分化及未分化足细胞中均可稳定表达,而synaptopodin仅表达于已分化足细胞,在未分化足细胞无表达.在足细胞分化过程中,CD2AP和nephrin的表达上调(P<0.05);CD2AP、tubulin和F-act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生改变,CD2AP与nephrin及F-actin在未分化足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转染特异性siRNA下调CD2AP表达,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synaptopodin mRNA表达下调(P<0.05),细胞分化迟滞.结果表明,足细胞分化过程中伴随细胞骨架的重新分布和细胞形态的改变;CD2AP可能作为足细胞裂孔隔膜分子与细胞骨架的连接蛋白,在足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纤溶紊乱对防止MN进展有重要意义。方法按改良Border法制作MN大鼠模型,正式免疫第1、2、3、4周末检测全血uPA、tPA及PAI-1的表达水平;取大鼠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足细胞nephrin、WTl蛋白表达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及干预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全血uPA、tPA水平明显减少,而PAI-1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足突融合至消失;GBM基质出现"钉样突起",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区WT-1和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其中nephrin蛋白表达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全血tPA和uPA水平与肾组织neph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全血PAI-1水平与肾组织neph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结论在MN发展中,纤溶系统对足细胞损伤凋亡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评估预测MN足细胞损伤情况或可为防治早期MN步入终末期肾脏病找到又一治疗靶点,亦可为临床研究治疗MN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C3aR是补体C3裂解产物C3a的受体.最近的一些研究提示C3aR通路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的病理过程,但有关C3aR通路在DN中的确切病理作用及有关机制远未清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的有关C3aR参与DN肾组织损伤的证据主要来自一些动物模型的研究,临床上尚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的对DN患者肾组织C3aR通路与肾组织损伤关系的观察分析.为此,本文首次以较大的样本量分析了不同病理时期DN患者肾组织C3aR和C3a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DN患者肾组织损伤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而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对高糖环境下C3aR活化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患者肾组织C3a和C3aR的表达水平随DN的进展而升高,C3aR在D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足细胞;b.DN患者肾组织C3aR和C3a水平与患者肾组织损伤程度,特别是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c.外加C3a激活C3aR可使高糖环境中的足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明显改变、足细胞标记分子表达下调、足细胞通透性增加.这些结果说明:a.DN患者肾组织中确实存在C3a/C3aR轴过度活化的现象;b.C3a/C3aR轴的过度活化很可能在DN患者肾组织损伤,特别是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c.可能通过破坏成熟足细胞特有的细胞骨架,改变足细胞标记分子表达,增加足细胞的通透性,C3a/C3aR轴过度活化参与DN足细胞损伤过程.本文不仅为C3a/C3aR通路参与DN病理过程提供了新的必不可少的临床证据,也增加了对C3a/C3aR通路过度活化致DN患者肾组织损伤机制,特别是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机制的了解,这对于拓展对DN病理机制的认识,发展DN防治新思路,无疑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足细胞位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最外层。作为肾小球固有细胞之一,足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在肾脏滤过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足细胞与肾小球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它不仅是肾小球疾病的被动受累者,而且可能主动地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免疫介导的肾小球损伤是大多数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足细胞在其中的作用至今尚未阐明。既往足细胞作为滤过屏障的组成部分受到关注,而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足细胞与肾脏局部免疫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主动地参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最外层足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抗坏血酸治疗5周后,测定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检测足细胞损伤标志-desm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BG、HbA1c显著增高,肾皮质S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足细胞足突融合显著,UAER显著升高(均P〈0.05);与糖尿病组大鼠比较,在血BG、HbA1c无明显差异条件下(均P〉0.05),抗坏血酸可明显增加糖尿病大鼠肾皮质SOD活性,降低肾皮质MDA含量和desmin蛋白表达水平,并显著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减少UAER(均P〈0.05),肾皮质CAT活性虽有一定程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最外层足细胞有明显损害,补充抗坏血酸对足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朱亚男  敖英  李斌  万阳  汪晖 《遗传》2018,40(2):116-125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将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和相关肾脏疾病的发生。足细胞为不可再生性细胞,其数量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正常发育。已发表的文献和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表明,遗传或不良宫内环境等原因所致的足细胞发育不良,可能导致成年后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并成为某些胎源性肾脏疾病发生或易感的病因之一,而表观遗传学机制可能参与介导足细胞发育过程中某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异常。本文对足细胞结构功能和正常发育、足细胞发育异常的病因和机制、以及足细胞发育异常所致的肾脏疾病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发育源性足细胞相关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