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大量实验已证明DC疫苗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DC疫苗和DC细胞的治疗应运而生,发展迅速。简要综述了DC的生物学特性、DC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DC抗原的负载方法及其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以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它们的表面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为淋巴细胞的活化提供双信号。DC活化后分泌IL - 12、IL - 18及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刺激辅助型T细胞 (HelperTcells ,TH)增殖 ,促使TH0 和TH2 细胞向TH1细胞分化 ,并强烈激发TH1型免疫应答[1] ,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等细胞免疫反应。应用DC的抗肿瘤实验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临床疗效仍是巨大的挑战。免疫细胞过继是肿瘤治疗技术中迅速发展的一种生物治疗技术,通过输入自身或同种\"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增强机体自身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由于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强有力的直接细胞毒性,并可与其他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因而成为了细胞免疫治疗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叙述了γδT细胞与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的研究发展迅速,其中效果最好的是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不仅具有DC的抗原呈递功能,也持续产生内源性抗原肽.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不仅在动物实验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已经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融合细胞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病人也能很好地耐受.就DC/肿瘤融合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Brdu标记DC和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DC和抗原负载DC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du标记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实验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DC分布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与DC比较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较粗大弯曲,形态较成熟.结论:抗原负载DC比DC更易集聚于肿瘤组织周围,推测抗原负载DC比Dc可能诱导抗肿瘤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启动、调节及维持免疫应答的核心环节,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被认为是最具潜能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cytokine signaling1,SOCS1)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参与树突状细胞的发生、成熟和活化,具有负调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能够促进自身成熟并增强其诱导的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现就国内外关于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及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临床试验作一综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融合蛋白,经其修饰的免疫细胞可以特异性靶向和杀伤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CA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上。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7款药物获批上市,研究者在不断深入研究CAR-T细胞疗法的同时也开始寻找新的免疫效应细胞, CAR自然杀伤细胞(CAR natural killer cell, CAR-NK)疗法、CAR自然杀伤T细胞(CAR NK T cell,CAR-NKT)疗法以及CAR巨噬细胞(CAR macrophage, CAR-MP)疗法逐渐成为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尽管围绕CAR的研究策略不断增加,该领域也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有效地靶向实体瘤、减少治疗时的毒副作用。该文对以CAR为基础修饰不同效应细胞的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ng JB  Wang L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73-275
目前,已经发现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基因家族有55个成员,其中MageA、B和C三个亚家族在各种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中特异性表达,正常组织(睾丸除外)均不表达。所以,Mage抗原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肿瘤的检测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Mage家族的基因定位,Mage蛋白的特性,Mage基因的作用。同时,总结了近年来Mage基因家族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1973年,Steinman和Cohn在小鼠脾脏发现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独特形态细胞,并将之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DC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识别和摄取病原体和肿瘤抗原的关键细胞,具有抗原提呈能力强和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与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而树突状细胞所发挥的功能与其是否成熟有很大的关系,未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具备致耐受性,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则对肿瘤免疫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将对DC的免疫学特性及Dc与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体(exosome)是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研究发现,来源于树突状细胞和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外体富集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热激蛋白70和90等多种活性分子和肿瘤抗原,在体内外免疫调节中起关键作用,以外体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热点。我们简要介绍外体的特征、分离制备和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煜  封青  胡军 《生物技术通讯》2012,23(3):440-443
随着抗原递呈机制与细胞对特异性抗原识别机制的揭示、众多重要的人细胞因子及其功能的发现、分子克隆与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细胞免疫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肿瘤等疾病临床治疗新思路、新方法的研究热点,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也在近20年内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在此,我们简要综述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有效激发免疫应答,这与肿瘤细胞的性质和化疗药物有关。该研究主要探讨阿霉素(adriamycin,ADM)处理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获得的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ils,DCs)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分别应用ADM和反复冻融法处理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取其离心上清液,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观察DC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对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显示:ADM处理的U14细胞抗原致敏后的DC组所激发和扩增的T细胞数及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而提示ADM处理的肿瘤抗原能有效地致敏DC并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4.
We construct a population dynamics model of the competition among immune system cells and generic tumor cells. Then, we apply the theory of optimal control to find the optimal schedule of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used as immunotherapeutic agent.The optimization method works for a general ODE system and can be applied to find the optimal schedule in a variety of medical treatments that have been described by a mathema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c cells,DC)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能特异地引发和调控机体免疫。它具有抗原呈现功能而不损害免疫系统,不仅能够激活CD4^ 辅助T细胞和CD8^ 细胞毒性T细胞,还能活化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已有的研究让人们看到了癌症疫苗的希望,但还处于早期阶段,有许多尚未确定的因素。因此有关DC疫苗用于对肿瘤的保护性和治疗性免疫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Melanoma is an aggressive malignancy with poor prognosis. Eradication of tumor cells requires an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melanoma cells and different players of the immune system. As the most potent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dendritic cells (DC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mounting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where their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density as well as their functional status are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staging of the disease and with patients’ survival.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internalization of apoptotic cells by immature DCs designates a state of tolerance to self‐antigens. Nevertheless, pathogens and necrotic cells interacting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trigger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evoke maturation of DCs, lead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ese mature DCs are essential for T‐cell priming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ltered functions of DCs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disorders including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ancers. Herein, we focus on the checkpoints created throughout DCs antigen capturing and presentation to T cells, with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either tolerance or immune respons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played by DCs in melanoma tumorigenesis and their therapeutic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启动免疫反应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也是惟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近年来,DC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焦点。简要综述了D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为细胞膜表面抗原,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低表达,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是前列腺癌治疗的理想靶标,近年来以PSCA为靶点的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我们简要综述以PSCA为靶点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