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说岐黄     
提起中医,可算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中医”一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但我们今天讲的“中医”,其实是指区别于西方医学而言的中国传统医学,是近代以来国门大开,产生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认识后的产物。显然,两千多年前《汉书》中彼“中医”非今日此“中医”。今天的“中医”用现代专业话语讲,就是指中国传统的以整体相似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为基础,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防治的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主诊医师团队负责制在疾病区域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主诊医师团队负责制应用于区域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是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疾病区域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立足于提高区域卫生服务水平,系统介绍了“三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主诊医师团队负责制优化模式的实践概况、具体措施和主要成效,提出了改进医疗质量、开展疾病区域综合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诊法知识 中医诊断疾病所用的“四诊”方法,即是通过“观象”的方法认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辨别证候,施以治疗。  相似文献   

4.
酵母菌     
一、“酵母”名称的来源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酵母的益处,如在原始社会就有果汁的自然发酵和谷物浸汁的发酵,这就是今日葡萄酒和啤酒的最初发现。这些偶然的发现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才被人们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现在还不很清楚,但据估计在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开始利用发酵现象来为人们服务。从发掘出来的殷墟器皿中就有贮酒、饮酒的器具。甲骨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学界,世界通用的雌雄符号是♀(雌)和(?)(雄)。其实,在我国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创造了雌雄符号,堪称世界之最。众听周知,在我国的商朝,劳动人民就已经创造了成体系的表意文字,而这种文字又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它们最初都是锲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来记录王室卜辞,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在甲骨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最早(公元1000年左右)在我国作为植物药物记载于宋《开宝本草》,迄今长期沿用这一名称,专指浙江主产的栽培种。延胡索别名"元胡",为著名行气止痛中药,在医药界从来不存在名称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石器时代早已知道养蚕,所以家蚕各种疾病的发现和记录亦以我国为最早。用低温催青方法制成家蚕的不越年种,而使一年内能养蚕七、八次,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创造的卓越方法。凡此,均是研究昆虫学历史的人所想知道的。现在先说蚕病。 蚕的白僵病记录最早,《神农本草经》有白僵蚕入药,列为中品说: “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皮干),令 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产泽”。神农虽是一个不可信的神话人,但其编写成书当不迟于战国时期。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定以为是扁鹊门人子仪所著,那就至少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五世纪已有蚕的白僵病记载了。约一千年后,陶弘景(452—530年)《本草经注》说: “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可见此病传染性很强,在南朝梁代为害甚烈。当时怎样治病,无可稽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藏地区关于吸虫的正式纪录几为国内空白,仅王溪云(1979,动物分类学报4(4):329—330)报告一寄生于原羚瘤胃内的原羚同盘吸虫Paramphistomum procapri Wang。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有关疾病的调查防治,作了一点初步调查,先后在家畜体内发现四个科(片形科 Fasciolidae Railliet,1895;同对盘科 Paramphistomatidae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3,(12):F0003-F0003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其前身最早为东清铁路中央病院,始建于1903年,几经易名,1953年更名为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并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名为哈医大四院。医院是卫生部号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兽医中药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历史及概况。从兽医中药起源,到中药在宠物临床上的古今应用。重点针对宠物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如犬猫皮肤寄生虫病、皮肤真菌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肝胆疾病、心肺疾病、腰病以及虚弱性疾病等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指出,随着宠物饲养社会功能的变化,宠物中药将会伴随着宠物市场的扩大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生态制剂与“扶正祛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250100王世荣祖国医学防治各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持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抵抗力和自然修复能力,扶持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所谓“邪”是泛指一切致病因子的总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称的病...  相似文献   

12.
本书依照恩格勒尔分类法,从种子植物到细菌,以门纲目科的檢索表为经,分科说明和种別图说为纬,记载我国境內常見的、重要的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少数著名的非国產植物,共计480餘科、2400餘种。此次重版,又增補图说130餘种。可供各级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一般生物学、農林、医药工作者,在野外採集,室內研究時,考订名称、識別植物之用。(隆)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AD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疾病。传统中药在防治AD研究中具有丰富理论和临床经验,能够多靶点、多方式、多途径地发挥作用。众多研究者已对具有AD治疗效果的中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现了皂苷、生物碱、黄酮、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我们简要综述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在防治AD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中药在古代医书上称为“本草”,动物药是中药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饮片处方和中成药中都有动物药。用动物的全体、器官或分泌物等入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汉朝的《神农本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下的住院绩效分配新模式,以适应医药分开改革的新要求。方法 探索基于医疗成果产出的岗位绩效管理考核和分配新制度,重点激励各主诊医师组医疗产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促使各主诊医师组增加服务量、提高技术水平和诊治疾病的难度。结果 以某科室各主诊医师组为例,从科室管理、团队建设、学科发展、工作效率等角度分析医改前后转变。结论 重点激励分配制度,逐步被医务人员所接受,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文化,如今在世界领域中医已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在治病救人的疗效上,也经常被人们与其他医学进行对比。目前,中医药在我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从中医理论来说,血瘀证和活血化瘀已经作为一门课题被广大专家深入研究。像芳香开窍法等用来医治冠心病的中医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络病理论更成为了一项中医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基础研究也比较活跃,临床研究中循证医学方法开始得以广泛研究,体现了中医药在心血管防治方面有着独具的优势。中医药在理论与临床应用上尚且是任重道远,其优势还需得到更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17.
布氏姜片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及北方部分地区,危害人民健康与养猪事业的发展,是各地畜牧场中严重疾病之一。病原是由片形科的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9),Odhner,1902]所引起。流行是由中间宿主扁卷螺(Planorbidae)的传播,为查清此病流行的原因和规律,弄清何种螺在当地起主要的传播作用与掌握病流行的季节动态,都必须掌握查螺技术。同时灭螺措施也是防治吸虫类疾病的关键之一,本文对查螺技术及试验灭螺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为开展辨证论治的研究与发展,我国业已发展出百余种证侯动物模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扼要回顾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后,以气虚证为例,介绍了大鼠和小鼠辨证的思路与方法:(1)人类与大鼠、小鼠气虚证候的比较。研究表明,大鼠、小鼠的气虚表现与人类十分近似,是可以模拟人类气虚辨证的方法和思路,给大鼠、小鼠辨证的。(2)大鼠、小鼠气虚的计量化辨证。标准化和计量化辨证涉及4个基本问题,即如何计量化采集四诊指标、如何计量化辨证、如何确定辨证的标准和阈值,以及如何判断证候及其改善的程度。为此,我们借鉴药理行为学检测技术,比较了悬尾不动、抖笼、旷场、抓力等方法,最终确定旷场和抓力作为气虚证的计量化四诊指标,建立气虚程度/指数计算公式:气虚程度/指数=各动物抓力实测值/正常组均数×0.5+各动物水平移动实测值/正常组均数×0.3+各动物直立次数/正常组均数×0.2,以及气虚辨证的入选标准和阈值。通过大量、重复的实验检测与应用,证明以上方法和辨证标准是可行的,而且初步证明气虚证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其广泛的基因表达与剪接改变的基础。目前已初步实现大鼠、小鼠常见虚证标准化、计量化的四诊检测和辨证,该方法和技术可以动态跟踪疾病动物证候的演变,评价辨证论治疗效,还可以广泛用于病-证结合的动物实验研究,辨证论治治疗方案的实验优化和评价,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和方剂药性的判断等,适用于中医基础、药理、诊断、临床等各中医药学科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中医类诊所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 2008—2014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机构数、卫生人员数、服务人次逐年上涨,中医诊所数遥遥领先中西医结合诊所数和民族医诊所数;中医诊所机构数、卫生人员数、服务人次的增长数和增长率大于中西医结合诊所数和民族医诊所数;中医类诊所机构数、服务量均大于民营中医院;中医类诊所卫生人员断层、素质参差不齐。结论 加快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落实中医诊所等社会办医疗机构公平获得医保资格的政策待遇;重点发展中医治未病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三化螟寄生菌(Entomophtora sp.)的寄生范围比较广,作者曾接种在不同目、科的17种幼虫体上,除水稻象(虫甲)(Echinocnemus bipunctauts Roel),黄地老虎及小地老虎3种不能感病外,其余14种,均能感病死亡。其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