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肖玲 《生理通讯》2007,26(4):100-10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面向基层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以中国生理学会主办、山西省九三学社承办的“生命与健康”为主题的科普报告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乔峰 《生命世界》2012,(11):34-35
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的发展以令人炫目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的科普组织、科学传播团体也应运而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民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科普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科普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各个研究所的科学传播部门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年的公众开放也办得有声有色,科普不再是科学家们的科研负担,而是重在参与、乐在分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气象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日益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更好为"三农"服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气象知识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气象知识普及工作在我省的必要性上分析山西省内目前进行气象知识科学普及工作的紧迫性,然后建设性的探索出在山西省内尤其是市县基层实现气象知识科学普及的几条途径,为山西省的气象知识科学普及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为指导,聚焦青少年校外科学实践和环境教育,利用植物园园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及植物研究所科研与人才优势,设计了观摩学习、动手体验、考察探究、科学实验4个类型16个校外教育实践课程。通过这些实践课程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实验动物科技已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的科学实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保障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向公众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宣传我国实验动物科技成就,特别是在实验动物管理法制化、质量标准化、技术规范化,动物伦理、福利和替代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感受先进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福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田的种群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发生规律,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山西省忻州市和晋中市玉米田的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在山西省忻州市的玉米田,越冬卵在5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以玉米根系为食,6月中旬为幼虫的发生高峰期,部分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为害玉米叶片,8月初成虫种群数量达到最高峰,8月中旬以后随着玉米花丝大部分萎蔫,叶片开始衰老,玉米田间的成虫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10月中旬玉米田成虫基本消失,但是在杂草上还能发现少量的成虫。在山西省晋中市,玉米的生育期比忻州市晚10 d左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期也相对晚一些,但是种群数量的发生发展趋势基本是一样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靠近杂草的玉米田边比在玉米田中部的发生更重,而在成虫的发生高峰期,田边和田中间的种群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山西省1年发生1代,在山西省忻州市的发生期比晋中市的要早10 d左右,这与两地玉米田的不同的土壤性质、灌溉方式、玉米生育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号召各会员学会及各地科联动员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当地中苏友好协会取得密切联系,尽量地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广泛介绍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人民群众和科学工作者中开展学习苏联科学技术的热潮。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号召各地分支会充分发动会员及广大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宣  相似文献   

8.
<正>时光荏苒,自邓叔群院士(原学部委员)等我国第一代真菌科学家开拓华南菌物学研究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资源研究团队砥砺前行,在菌物科研方面继承初心、不断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近30年来,科研人员秉持科研初心,勇于开拓,将科研成果科普化,向公众普及菌物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两翼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春明  张会  HAKLAYMuki 《生态学报》2018,38(6):2239-2245
近十年来以大量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为特征的公众科学在生态环境研究和管理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同出现了以贡献型、协作型和共创型为主的应用模式,并在生物多样性调查、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管理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对欧美公众科学在生态环境研究和管理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分析了其概念内涵,概括了其项目的组成结构和应用模式,指出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结论如下:(1)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便携式智能设备和移动网络普及使得公众获取周边生态环境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种类也日益多样。(2)公众科学项目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数据获取范围,也能加深公众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提高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水平。(3)公众提供的数据种类,数据质量,以及公众激励机制,都是该模式持续和高质量运行时所要面临的挑战。(4)欧美一些"科研单位-公众机构-公民团体"等纷纷联合起来形成公众科学协会,同时政府部门已制定了公众科学发展计划和法规,来规范和促进公众科学项目的应用。(5)我国相关研究和管理部门应建立统一协作平台,进一步引导公众科学参与和提高协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转基因科普的实践入手,结合国内外经验研究,从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维度,辨析了当前转基因科普面临的困境,梳理了公众转基因态度极化和固化的原因。科学知识与转基因接受度的相关度弱,信任、价值和科学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大众对转基因的态度。据此,提出了中国转基因科学传播的五点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1.
科普教育工作是实现植物园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众多植物园都把科普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植物园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满足公众种植爱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培养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基地。辰山植物园作为新建植物园,在园区规划和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物技术情报中心于95年10月2日开始活动。它是日本使公众接受重组农作物和食品的第一家情报中心。 1996年在北美实用化重组除草剂耐性大豆和重组除草剂耐性油菜。日本的自给率分别为2%、0.1%。在北美的商品化也意味着日本将要引进这些作物。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日本由于市民不能充分理解而拒绝进口重组作物,因此挫伤了在北美普及重组作物的积极性。日本消费者掌握着重组作物商品化成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于社会教育。在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博物馆活力的体现。长期以来,自贡恐龙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职能的发挥,不断改善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我馆成功创办"自贡恐龙复活节",创编科普人偶剧《恐龙去哪儿了》,开展"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亲子体验活动等,都是为了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通过参与体验,感知恐  相似文献   

14.
谢克金 《动物学研究》2006,27(3):336-336
2006年5月20日昆明动物研究所园区彩旗飘扬,人流涌动,昆明动物所2006年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党委书记杨君兴主持开幕式,所长张亚平院士致辞并作专题报告。来自昆明市第十中学、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云南省民族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古生物博物馆透过自身的内容和功能向公众展示了以人类历史为主的地球生命进化过程。在46亿多年的地球进化过程中,有不少的规律和历史都给现代人类许多的启示。尤其是对"保护环境、珍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彰显,对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更以此激发了公众对于自然历史和环境的认识动力,在拓展知识体系的同时普及了环保概念。本文对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传播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分析,然后分析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名称通常是根据其生物学特征来命名的,弄清这些名称与科学特征的关系是进行科普和自然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引种栽培的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 Linn.)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收集分析了该物种叶片的挥发性臭味成分,并与人工饲养条件下鸡的排泄物(鸡粪)的臭味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鸡矢藤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以2-己烯醛(34.3%)、2-己烯醇(19.7%)和二甲基二硫(6.9%)为主,而鸡粪的臭味成分以吲哚(22.6%)、二甲基三硫(15.5%)和苯酚(9.5%)为主,二者存在很大差异。鸡矢藤和鸡粪均呈现臭味,植物分类学家基于对臭味的信号识别将鸡矢藤俗称为"鸡屎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严格意义上鸡矢藤和鸡粪的臭味组成成分差异显著。本研究为科学普及和开展自然教育,激发公众好奇心,促进公众探索未知自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品质是健康城市生态状态所需要具有的属性,在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时期,城市生态品质建设与新时代新阶段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目前,亟需了解与整合多方需求,构建促使生态资源供需平衡、高效利用的指标体系,以加快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的整体水平。本研究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相关政策整理和问卷调查等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科学、政府和公众3个视角的关注要点和理解差异。结果表明:科学、政府和公众3个视角均更为关注城市绿地、灰色基础设施和政策管控等相关指标,科学和公众最关注城市绿地相关指标,而政府最关注灰色基础设施相关指标。基于差异分析结果,构建了涵盖城市绿地、环境质量、灰色基础设施等10大要素类型、共计25项指标的城市生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地质博物馆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山西省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之一。原名山西省地质矿产科学技术馆(1995年3月成立,晋政办发[1995]36号),由原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图书馆、山西省地质资料档案馆和山西省地质矿产博物馆合并而成,于2000年8月划归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管理。2001年4月晋编办字[2001]55号同意增挂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  相似文献   

19.
翻译科学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科学研究本身外,科学家们还面临着如何将科学研究有效地介绍给公众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翻译科学”。从公众的反映来看,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势在必行。例如,根据一份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http://www.nsf.gov/sbe/srs/seind04/start.htm),尽管很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太原市目前唯一一座自然类博物馆,是广大青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求知修身的"第二课堂"。依托馆藏各类古生物化石标本,我馆开发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各色科普教育活动课程,在吸引青少年观众入馆参观的同时提升社会影响力。另外,我馆与太原市的各高校、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积极合作,走进校园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的职能,让太原市民享受一场场精彩的地学知识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