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 2 0个单抗对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V CHI)和其他双生病毒进行了测定 ,在血清学水平上证实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中国烟草曲叶病毒有较大的亲缘关系 ;同时报道了TYLCV CHI部分共同区、外壳蛋白N端基因和AV1基因的PCR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 ,从分子水平上证实TYLCV CHI与世界各地的其他双生病毒不同 ,是一种新的粉虱传双生病毒  相似文献   

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快速分子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CB  Cui YL  Zhang LY  Li CY 《遗传》2012,34(3):366-37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危害番茄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文章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特异区段自主设计了1对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TYLCV-F:5′-ACGCATGCCTCTAATCCAGTGTA-3′,下游引物TYLCV-R:5′-CCAATAAGGCGTAAGCGTGTAGAC-3′),依据PCR扩增特异片段543 bp的有无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特异地检测出是否感染了TYLCV病毒,这项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工厂化育苗的带毒性检测、蔬菜大规模生产中植株发病情况的快速检测以及抗病毒育种,从而为蔬菜安全可持续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李常保  崔彦玲  张丽英  李传友 《遗传》2012,34(3):366-37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危害番茄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文章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特异区段自主设计了1对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TYLCV-F:5′-ACGCATGCCTCTAATCCAGTGTA-3′, 下游引物TYLCV-R:5′-CCAATAAGGCGTAAGCGTGTAGAC-3′), 依据PCR扩增特异片段543 bp的有无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特异地检测出是否感染了TYLCV病毒, 这项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工厂化育苗的带毒性检测、蔬菜大规模生产中植株发病情况的快速检测以及抗病毒育种, 从而为蔬菜安全可持续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核黄素能显著降低番茄植株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并以2 mmol/L时诱导效果最佳,诱抗效果最高可达41.91%。(2)2mmol/L核黄素处理后96h内,番茄叶片的POD、PPO和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接种TYLCV后,核黄素处理和接种TYLCV处理均可诱导番茄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核黄素处理可诱导POD、PPO和PAL活性的系统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对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YLCV侵染番茄后,叶片叶绿素a、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50.2%、24.19%和43.84%,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下降43.28%、27.07%,胞间CO2浓度增加13.04%.与健康叶片相比,叶绿体变形,叶绿体基质片层大部分消解,基粒结构消失,叶绿体外膜和内膜剥离,质壁分离和细胞膜内陷,细胞器消解.研究表明,TYLCV侵染破坏了番茄叶片的叶绿体结构,严重影响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生物型在新疆地区的区域分布及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情况。【方法】本文利用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作标记以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特异性引物, 鉴定新疆不同地区烟粉虱生物型, 并检测其携带TYLCV情况。【结果】石河子市、 博乐市、 岳普湖县、 泽普县、 叶城县、 莎车县、 墨玉县、 和田市与和田县烟粉虱属于B型烟粉虱, 且720 bp COⅠ基因序列一致性为100%; 阿克苏市、 哈密市、 鄯善县、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与伊宁市烟粉虱属于Q型烟粉虱, 720 bp COⅠ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9%~100%; 吐鲁番市与库尔勒市兼有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伊宁市、 乌鲁木齐市、 鄯善县、 哈密市、 阿克苏市、 库尔勒市、 莎车县、 和田县和墨玉县的烟粉虱样本携带TYLCV, 除2011年底已经暴发危害的莎车县外, 其他区域均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高风险区域。【结论】本研究为新疆地区烟粉虱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取食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传播植物病毒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昆虫刺探电位(EPG)技术研究了杀虫剂溴氰虫酰胺亚致死浓度(LC15)对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MED烟粉虱取食行为和传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未携毒和携毒MED烟粉虱的亚致死浓度(LC15)分别...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保山田间表现曲叶症状的烟草植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Y128,病株在实验室可经烟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到健康烟草上。分别用针对烟草曲茎病毒(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LCYNV)、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及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THV)等田间常复合侵染的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Y128DNA-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Y128是烟草曲茎病毒(TbCSV)的1个分离物。利用DNAβ的特异性引物β01和β02,在Y128中扩增到卫星DNA分  相似文献   

9.
丁天波  周雪  杨楠  杨炀  唐瑶  褚栋 《昆虫学报》2021,64(3):384-391
[目的]本研究以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为主体,旨在明确ToCV单独侵染及TYLCV&ToCV复合侵染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寄主适应性的影响,并从寄主植物营...  相似文献   

10.
【背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的一种双生病毒,对蔬菜及烟草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前人资料表明,该病毒于2006年传人我国南方地区,2007年传人山东省,2008年后在山东各地逐渐蔓延扩散。【方法】为了考证TYLcV传人山东省的时间,本研究利用mtCOI基因对于2005和2006年7—8月份在山东省不同地区作物上共采集的15份烟粉虱样品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并进一步检测了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同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2005年的4份样品烟粉虱生物型均为B型,均不携带TYLCV。2006年的11份烟粉虱样品为B型与Q型混合样品,其中,2份烟粉虱样品检测到TYLCV,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TYLCV。【结论与意义】本研究首次证实了TYLCV早在2006年就已经传入山东省。研究结果不仅对于防控该病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其入侵生物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