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雪凌  韩诗畴  曾玲 《生态学报》2007,27(8):3527-3531
为了研究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 Hewitson))能否在广东省室温下顺利繁殖以及探讨其繁殖的最适温度,研究通过观察建立了室温和恒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在温度18~35 ℃之间,相对湿度85%左右时,安婀珍蝶从第1代到第4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2.78、34.28、12.53、19.47;其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287、0.0308、0.0250、0.0282,表明在室温下安婀珍蝶实验种群的世代繁殖力较高.在14~26 ℃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中,安婀珍蝶23 ℃时,内禀增长率rm为0.0401,最高,说明23 ℃是安婀珍蝶的繁殖最适温度.这些都为安婀珍蝶能否在广东地区顺利建立稳定的种群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为防治飞机草和薇甘菊的为害曾经进行过多次天敌引进,进行生物防治.其中有婀珍蝶属两种: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和艳婀珍蝶Actinote thalia pyrha..对安婀珍蝶进行了58种取食植物测试,证明安婀珍蝶只取食飞机草和薇甘菊.不仅在室内饲养成功,积累了一套饲养方法,而且在田间进行了多次散放.初步结果表明,可以防治飞机草和薇甘菊,并可在野外存活产卵.  相似文献   

3.
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 Hewitson)是薇甘菊的天敌,取食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的叶片,能有效的控制薇甘菊的蔓延和生长.在广州市和深圳龙岗进行的观察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安婀珍蝶一年生长3代~4代.世代平均历期为112.44±1.18天;卵期平均为11.44±1.18天;幼虫期平均为82.54±4.05天;蛹期平均为12.98±1.31天;成虫期平均为7.33±0.80天.本文还记述了该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天敌等.  相似文献   

4.
刘雪凌  曾玲  韩诗畴 《昆虫知识》2007,44(3):393-397
在10,14,17,20,23,26,29,32和35℃恒温下,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Hewitson)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而幼虫的龄期数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多。试验结果表明,14~26℃为该虫生长发育的适温区。用Logistic模型安婀珍蝶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模拟,结果较好,判定系数R2在0.8604~0.9972。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薇甘菊繁殖婀珍蝶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实验室内用盆栽薇甘菊大量繁殖婀珍蝶的方法。野外割取薇甘菊,截取茎切段扦插,盆栽,用于饲养婀珍蝶。实验室条件下控制温度、湿度、光周期,婀珍蝶完成生活史。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大量繁殖婀珍蝶以供试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安婀珍蝶取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Hewitson)作为控制害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生物防治因子,在14~26℃范围内,在相同温度不同龄期的取食量变化规律相同.1~4龄幼虫之间,幼虫的取食量变化不大,但在4龄以后,幼虫的取食量成倍增长.不同温度下安婀珍蝶幼虫各龄期取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3、5、6龄幼虫的取食量在23℃时达最高,在26℃时有所回落;幼虫期的总取食量在14~26℃范围内,取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4~17℃之间,取食量增加较快,在17℃以后,取食量增加缓慢.通过分析建立安婀珍蝶幼虫日平均取食量与温度间的回归模型:Y=-60.054+8.788X-0.402X2+0.006X3,P<0.05,R2=0.9989,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安婀珍蝶取食量最适温度为25.58℃.  相似文献   

7.
安婀珍蝶和艳婀珍蝶幼虫对饥饿的耐受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安婀珍蝶Actinoteanteas(DoubledayandHewitson)和艳婀珍蝶Actinotethaliapyrrha(Fabricius)幼虫对饥饿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初孵幼虫、2龄和4龄幼虫在完全饥饿状态下的死亡率都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3个龄期的幼虫都在化蛹前死亡。2种婀珍蝶幼虫饥饿状态下的存活历期都随龄期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8.
艳婀珍蝶取食对薇甘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艳婀珍蝶取食后,对薇甘菊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总酚含量,有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食后3h内所测各量即发生变化,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取食4d中,叶片的SOD、POD活性总体上分别高于对照,CAT活性总体上低于对照,说明在艳婀珍蝶胁迫过程中,SOD和POD所起的作用比CAT大。取食叶SOD、POD活性均在48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CAT活性在24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也迅速下降。取食叶PPO活性动态变化程度较大,表现出3个峰值,分别为对照的1·83,1·92倍和2·17倍;总酚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DPPH·的清除力一直显著性甚至极显著性低于对照。取食叶的SOD与CAT和POD均呈正相关性,且相关性大于对照;PPO与总酚含量在取食叶与对照中也均呈弱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薇甘菊的保护酶对艳婀珍蝶胁迫的应激效应是短暂而有限的,艳婀珍蝶的取食破坏了薇甘菊叶片功能,较大程度的干扰了薇甘菊保护酶系统的防御代谢,薇甘菊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薇甘菊也不能通过改变酚类物质含量来抵御艳婀珍蝶的取食,艳婀珍蝶取食对薇甘菊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L.、革命菜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饲养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计算各龄期试虫的存活率;测定不同食料植物对安婀珍蝶4龄幼虫的营养利用以及中肠中淀粉酶、海藻糖酶、蔗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饲养的试虫,其4、5、6龄的存活率高于其他供试食料植物上的试虫;取食薇甘菊的安婀珍蝶4龄幼虫相对生长率和食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取食其他3种食料植物的试虫,但其相对取食量明显较低;取食薇甘菊的安婀珍蝶4龄试虫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高于以其他3种植物为食的试虫;取食白菜的4龄试虫,其蔗糖酶、海藻糖酶和淀粉酶比活力较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安婀珍蝶对革命菜、菜心和白菜存在不同程度的取食利用障碍,由此判定他们不会成为安婀珍蝶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剖椰心叶甲被寄生僵虫统计椰心叶甲啮小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与生殖力数据,编制了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常温下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和蛹的历期分别为3.1、5.0 d和9.3 d,啮出前期为2.1 d.卵、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分别为0.9184、0.9521和0.9818,椰心叶甲啮小蜂的成虫羽化率为0.9,单雌产卵量为23.78粒,种群趋势指数为12 45.通过此生命表的组建,讨论了生命表中种群趋势指数(I)与生殖力表中净增殖力(R0)的关系,认为这两个概念本为同一含义,应该合并.此外,在成虫寿命大于等于2d的情况下,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乘积的和小于1,且成虫寿命越长其值越小,结果导致在不考察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的情况下种群趋势指数被严重高估,因此组建任何形式的生命表都应考察并计入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  相似文献   

11.
薇甘菊的生物防治及其天敌在中国的新发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薇甘菊(Mikania mixeantha H.B.K.)为原产中南美洲的菊科假泽兰属攀缘草本植物,现在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并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由于施用化学除草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生物防治更为可靠。大量工作表明,一些真菌和昆虫有望被用来进行薇甘菊的生物控制。本文中报道的薇甘菊天敌小蓑蛾(Acanthopsyche sp.)为国内首次发现,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木荷天然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喜生  洪伟  吴承祯  洪滔  范海兰  宋萍   《广西植物》2007,27(3):469-474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木荷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及生存曲线,分析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木荷种群有3个死亡高峰,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3龄级最大;存活曲线属于典型的Deevey-Ⅲ型,种群前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1%的幼株能进入第2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红圆蚧在不同定居地(果、叶、枝条和树干)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红圆蚧密度在果和树干上较高,在枝条和叶片上较低。红圆蚧的生命表研究说明,红圆蚧以各种虫态越冬,但低温对其存活影响很大。越冬成蚧存活率仅有18.3%,各世代累积存活率在0.54% ̄3.8%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5.
薇甘菊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60年代末就已传入我国的海南,而传入广东大陆沿岸及邻近岛屿如香港、内伶仃岛等并造成较大生态危害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论文从薇甘菊的危害性、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荔枝蝽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笼罩试验 ,排除天敌等生物因子的作用 ,建立了荔枝蝽实验种群生命表 ,分析结果表明 ,荔枝蝽产卵期可持续 1 8周 ,产卵概率呈明显的偏态分布 ,且出现 2个产卵高峰 ;各虫态自然存活率很高 ,均在 95 %以上 ,其实验种群趋势的指数约为 84 0。  相似文献   

17.
菊小长管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朝阳  吴坤君 《昆虫知识》1997,34(6):333-335
用叶子圆片法饲养菊小长管蚜,组建了既考虑若蚜个体间不同发育速率又包括成蚜翅型差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不但清楚地揭示了蚜虫个体发育进度差异对种群生长的影响,而且还阐明了翅二型性对种群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秀梅  臧连生  林宝庆  杨军  陈鹏  阮长春 《生态学报》2013,33(20):6553-6559
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是榆紫叶甲卵期重要寄生蜂。在实验条件下对榆紫叶甲赤眼蜂生殖、寿命、性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每粒寄主卵平均出蜂量为2.92头,雌雄比为3.64:1,营两性生殖,孤雌产雄。不同营养条件对寿命有显著影响,其中成虫补充20%蜂蜜水和20%蔗糖水能显著增加雌雄虫寿命。组建了25℃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成蜂补充不同营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成虫补充20%蜂蜜水、20%蔗糖水、清水、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净生殖力R0分别为74.42、65.27、56.77和44.50。可见,成蜂补充营养能提高种群生殖力。研究结果将为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工卵繁殖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借助德国WILD公司生产的实体解剖镜(WILDN8),采用解剖法,统计赤眼蜂幼期存活率与成虫生殖力数据,编制了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在人工卵上繁殖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以人工卵作为寄主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其实验种群对米蛾卵的寄生能力较强,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442和0.3159,而松毛虫赤眼蜂比拟澳洲赤眼蜂更适于以人工卵作为寄主进行连代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在人工卵上单雌平均产卵量为61.5粒,卵、幼虫、蛹等幼期各期存活率分别为1.00、0.7020、0.9431;羽化率为0.7387。拟澳洲赤眼蜂在人工卵上繁殖1代。利用米蛾卵测其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04.2粒,在人工卵内蜂卵、幼虫、蛹等幼期各期存活率分别为1.00、0.6454、0.9383;羽化率为0.72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