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边缘山区毒蛇咬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玉平 《蛇志》2006,18(1):31-32
目前,边缘山区的农村仍存在交通不便,荒山野林,毒蛇出没,如被咬伤后,由于惊慌失措或是晚上,无法看清蛇的种类、形态,造成无法辨认,给医生诊治带来困难。作者于1993~2005年共收治356例蛇伤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6例患者中,男225例,女131例,年龄6~75岁。其中农民326例,学生22例,职工8例。受伤部位:上肢145例,下肢207例,头部4例。住院235例,门诊121例。1·2临床表现五步蛇咬伤:一般有2个牙痕,深而大,形如“‘’”,间距宽约1·5~3·5cm,伤口皮肤常有撕裂,伤口流血不止,短时间即剧痛,局部肿胀严重,全身症状出现较凶…  相似文献   

2.
滕昱 《生态学杂志》1990,9(1):42-46
武陵山区属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缘地带,南北长330km,东西宽270km,界于109°05′—111°34′E,27°20′—30°08′N 之间,总面积39831.73km~2。共有33个县(市),476个乡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蝶类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1999年在福建漳州调查蝶类,共计10科、110属、176种。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区蕨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世福 《植物研究》1998,18(3):291-303
武陵山区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现知有644种(包括变种),分属116属, 46科;蕨类区系属热带-亚热带山地类型;属的地理成份有12种类型,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有密切关系;武陵山区蕨类区系属我国西南区系,与华中华东区关系密切,华南、华北区次之;蕨类垂直分布分四带。  相似文献   

5.
报道从青海省采获的吸虱共19种,隶属6科8属。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鄂西湘西武陵山区区域内虎耳草科金腰属植物新记录种7种,其中湖北省新记录种有3种,分别为:天胡荽金腰(Chrysosplenium hydrocotylifolium Levl.et Vaniot.)、陕甘金腰(Chrysosplenium qinlingense Jien ex J.T.Pan)、毛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um Maxim.);湖南省新记录种4种,分别为:微子金腰(Chrysosplenium microspermum Franch)、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山溪金腰(Chrysospleniumnepalense D.Don.)和绵毛金腰(Chr ysos plenium lanu gino-sum Hook.f.et Thoms.).上述金腰属植物均提供了经纬度、海拔及植物照片,引证标本存放于中南民族大学植物标本馆(HSN).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本文采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 , 对武陵山区苗族儿童少年17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 计算11项体质指数。结果表明: 1)苗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苗族男女性的生长发育曲线呈上升趋势并且有交叉现象; 3)苗族男性的身高突增年龄为12-14岁, 女性则为11-13岁; 4)苗族学生的身高均值低于同龄其他民族学生; 5)苗族学生的体质指数年龄变化规律与其他民族基本相似, 但身体各部分的发育程度不相同; 6)苗族学生的维尔维克指数均值高于同龄马山壮族学生。研究显示苗族儿童少年体质发育符合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并有性别差异, 苗族男女生的体质发育相对落后于汉族等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8.
2000-2004年对云南省寄生恙螨进行现场调查,共采集到恙螨192种,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报道,目前云南省境内已经发现的恙螨至少有222种,隶属3亚科27属。本文归纳总结了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所记载恙螨的名称及所寄生宿主。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吸虱昆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云南省17县(市)捕获的哺乳动物体表采集吸虱的现场调查资料,经分类鉴定,共7科9属29种吸虱,结合以往文献报道,归纳、总结、报道了迄今为止云南省所记录的10科、15属、48种吸虱。  相似文献   

10.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资料调查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郭辉军 《生态科学》1998,17(2):111-113
报道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调查所发现的各类土壤真菌资源情况,共发现土壤真菌28个属,分隶于3纲6目11科,其中以丛梗孢科占绝对优势,有11个属占总属数的37.9%,暗梗孢科有5个属占总属数的17.2%,为次优势类群.有关菌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微生物生态学实验室内.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小兽体表革螨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至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了25个县(市),共捕获53种啮齿目、食虫目、攀口目、兔形目和翼手目小兽10803只,从其体表分检出革螨68572只,隶属10科26属80种,其中云南新记录种12种;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到目前为止,整个云南省小兽体表革螨共有10科33属112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武陵山区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4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条带615条,其中549条为多态性条带;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89.27%,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57,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0.178,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sp=0.298;在居群水平上,PPB=71.42%,Ne=1.235,H=0.154,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pop=0.251;遗传多样性在居群间有明显的差别,其中坪坝营(PBY)居群最高(PPB=81.95%),而铁峰山(TFS)居群最低(PPB=64.55%)。(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基于Nei’s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159;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Ipop)/Isp]为0.16;WINAMOVA分析显示,武陵山区蛇足石杉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分量为65.057,占总变异的75.77%,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分量为20.804,占总变异的24.23%;居群内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ΦST=0.242,P0.001)。(3)由遗传分化系数(GST)估计,武陵山区蛇足石杉居群间的基因流Nm=2.647,表明蛇足石杉属于异交种。(4)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N)范围为0.031 0~0.969 4;Mantel检测结果显示,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69,P=0.887)。研究认为,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主要决定于居群历史,较少干扰而稳定的居群偏向克隆生殖,遗传多样性较低,而新建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克隆生长、生态位选择、异交,以及有效的孢子风媒传播等可能是其维持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因素,而过度采挖等人类活动和生境片断化是导致蛇足石杉濒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是作1981-1993年对山东省蚜虫的调查结果,共记述12科,80属,184种和亚种及其寄主与分布,其中6种是中国新记录,97种是山东省新记录(右上角标记*)。  相似文献   

14.
九顶山区野生兰花资源分布及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九顶山区野生兰花资源的种类、分布现状调查,发现九顶山区有野生兰花资源38属,87种,有些种类已经濒临绝灭。并针对九顶山区野生兰花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就如何制定九顶山区野生兰花资源保护管理规划提出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云南鱼类名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小勇 《动物学研究》2013,34(4):281-343
该文在《云南鱼类志》等文献基础上,参照最新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成果,对云南鱼类名录进行整理,对各分类阶元、水系进行统计,并列出了云南鱼类分布及主要参考文献。至2013年,云南省共记录鱼类13目42科198属620种,占中国淡水鱼类种数(1583种)的39.17%,居全国各省之首。其中,土著种586种,外来种34种,云南特有种254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共6科66属152种。云南六大水系按鱼类物种数排列依次为:珠江水系202种,澜沧江水系183种,金沙江水系142种,红河水系120种,伊洛瓦底江水系84种及怒江—萨尔温江水系77种。云南省境内分布有各类珍稀濒危鱼类99种,其中,保护鱼类23种(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及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1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共43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的共73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各类濒危等级的共50种及列入CITES附录Ⅱ的共3种。  相似文献   

17.
甘肃蝴蝶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森  笪欣慰  骆爽 《四川动物》2015,(2):229-238
基于近几年的野外工作,结合前人对甘肃省蝶类的研究,对甘肃省蝴蝶名录进行了整理,并对各分类阶元进行了统计。截至2013年,甘肃省共记录蝶类12科210属614种,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中国总数量的100%、57.22%和28.52%。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古北种285种,东洋种233种,广布种95种。甘肃省境内分布有各类珍稀濒危蝶类37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凤蝶科的三尾凤蝶和绢蝶科的阿波罗绢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1属3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4种,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5种。  相似文献   

18.
罗汉果害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天山  丘风波   《广西植物》1985,(3):307-310
<正> 我们曾报道罗汉果害虫名录7目15科52种,现再报道6目26科51种。 一.等翅目ISOPTERA (一)白蚁科Termltidae 1.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us(Shiralki) 为害部位及时间:薯块和根。全年均可为害。 广西分布:全州、桂林雁山。 2.镇江土白蚁O.fontonelles kemmer 为害部位及时间同黑翅土白蚁。 广西分布:桂林雁山。 3.黄翅大白蚁Macrotesmes barneyi Light 为害部位及时间同黑翅土白蚁。 广西分布:全州。 4.长头大白蚁Macrotesmes longiceps  相似文献   

19.
罗汉果害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天山  丘风波   《广西植物》1984,(2):177-179
<正>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 Jeffrey)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植物,果实营养价值高,用途广。广西为罗汉果之乡,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广西罗汉果生产发展较快,害虫也随之发生。部分害虫如罗汉果实蝇、白蚁、蟀蟋等分布广为害严重,成了生产发展的障碍。而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于罗汉果害虫方面的报道。为了有利于生产,我们曾到广西主要产区调查、采集罗汉果害虫。部分害虫还作了饲养观察。现将初步采集到的7个目15个科25种罗汉果害虫名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管开花植物名录(初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46年罗士韦首次报道田野菟丝子在试管中开花以来,迄今有关试管开花植物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充分证明植物离体培养是研究植物分化、发育行之有效的手段。从种子苗、植物组织、甚至原生质体,都能在人工控制的试管培养中得到花芽分化。Tran Thanh Van等人创建的薄层细胞培养方法更是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