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汉天河机场地区蜘蛛群落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家武  王国秀 《蛛形学报》2000,9(2):107-111
1999年7月-10月对天河机场地区4种生境的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蜘蛛群落有12科34属52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为三突花蛛、锥腹肖蛸、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食虫沟瘤蛛、纵条蝇狮;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不同;4种生境中的蜘蛛群落相似性很小。这主要与植被类型、密度等直接有关,另外也受农事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及动态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宝瑜 《蛛形学报》2005,14(2):104-107
2002-2003年,每1~2星期1次,对皖南麻姑山区25年生山林间的有机茶园、植被贫乏的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的茶丛及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得普通茶园蜘蛛6224个体,分属于8科14种;无公害茶园蜘蛛7430个体,分属于8科16种;有机茶园蜘蛛8005个体,分属于12科29种。3类茶园中,3~5月、10~11月蜘蛛的物种数和个体数较多,7月、12月种数和个体数较少。本研究中的普通茶园植被较少,茶园管理稍粗放,滥施化学农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均为最少。无公害茶园周围植被虽较少,但管理精细,一般根据防治指标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多于普通茶园。有机茶园植物相对繁盛,不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最多。茶园环境和管理措施对蜘蛛群落的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坝上地区农田及两种恢复生境中蜘蛛多样性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自然天敌,其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直接决定了农田的害虫控制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农田及其周边的恢复生境是蜘蛛重要的栖息地.本研究采用陷阱法,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871、1360、1635 m 3个海拔农田、自然恢复草地及人工修复林地的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土壤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1996年8月中旬,在张家口地区4种生境中共捕获土壤蜘蛛461头,隶属于12科54种(属)。研究表明:4种生境中的土壤蜘蛛群落相似性很小,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也不同。植被类型、疏密程度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农事活动是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棉田蜘蛛群落的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7年对山西太谷棉田的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蜘蛛7科、17种、群落主要成分是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对7种棉田主要蜘蛛的时间、空间及时空二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和重叠值均较大,说明这2种蜘蛛不但发生时间长,而且分布范围广,是棉田蜘蛛的优势种;根据生态位重叠值,利用模糊聚类法将7种棉田主要蜘蛛划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菜田蜘蛛群落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李生才  田瑞钧 《蛛形学报》2007,16(2):116-120
根据2006年5月至8月对蕃茄、茄子、豆角、青椒、尖椒及油菜共6种蔬菜田蜘蛛种类及数量的系统调查,经初步整理鉴定,隶属于9科19属27种。通过时空二维生态位分析,星豹蛛的二维宽度最大,草间钻头蛛和齿螯额角蛛的二维重叠值最大。应用模糊聚类法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分析,以λ=0.68为聚类阈值,可将9种菜田优势种蜘蛛划分为1个明显竞争群及3个分离种。以λ=0.9736为聚类阈值,可将菜田蜘蛛时间序列分为5月份,6、7月份和8月份3个状态集,即蜘蛛群落建立、发展和瓦解3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河北嶂石岩风景区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朱立敏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37-1940
2007年7月对河北赞皇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区蜘蛛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局地取样与随机扫网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蜘蛛标本1 226头,隶属于24科61属81种.嶂石岩风景区蜘蛛物种多样性丰富,漏斗蛛、蟹蛛、皿蛛和狼蛛是该地区的优势类群.不同生境中的蜘蛛种类和个体密度均有差别,其中,灌木丛生境中蜘蛛种类(54)、个体密度(20.9头·m-2)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3.264)均明显高于森林落叶层和滩涂生境;森林落叶层生境中蜘蛛分布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0.116),导致其种类分布均匀性指数(0.749)最低;滩涂生境中种类分布均匀性指数最高(0.853),这与其种类多为游猎型有关.对该地区蜘蛛物种和多度关系分析表明,嶂石岩风景区蜘蛛群落结构与Fisher对数级数分布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8.
用五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汉市油菜和蚕豆田内蜘蛛群落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多样性指数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判别力,探讨了其物种多样性值的行为变化,分析测定了油菜及蚕豆田内蜘蛛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并讨论了群落多样性与丰盛度、均匀度及其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刘家武 《四川动物》2002,21(2):59-61
1999年7-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5科14属68种。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3.2367,均匀性指数(E)为0.7671,优势集中性指数(C)为0.0720。4种蜘蛛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丘陵地区果园及其边界蜘蛛群落结构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4月~10月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苹果园、桃园和二者边界进行了定点调查,初步鉴定该区游猎性蜘蛛群落有8科19种,其中优势种依次为狼蛛科Lycosidae、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平腹蛛科Gnaphosidae。对3个生境的蜘蛛群落研究表明,(1)各生境各季节蜘蛛群落组成不同;蜘蛛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有差异。(2)早春季节蜘蛛主要栖息在边界;随边界植株的长高,蜘蛛迁向两侧的苹果园和桃园中,其生态位开始分离。(3)农事操作后,边界可作为蜘蛛的保护场所聚集部分蜘蛛。通过对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分析,提出了应将每年的5月和8月作为蜘蛛的重点保护时期,尤应加强边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Adult male and femaleErigone spp. (Araneae: Linyphiidae) spiders were kept without food for several days. Groups of spiders were tested for aeronautic dispersal behaviour (ballooning) in the laboratory. The validity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was tested. In comparison with satiated spiders, the starved group exhibited an increased tendency to engage in aeronautic dispersal behaviour. A consistent trend for increased dispersal behaviour was detected in three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Implications for spiders in agro-ecosystems are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东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样地调查并结合辽宁省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利用异速生长方程和植被类型法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碳密度及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辽东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300.050Mg· hm-2,各层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232.452 Mg·hm-2)>乔木层( 63.237Mg · hm-2)>凋落物层(3.529 Mg·hm-2)>灌木层(0.558 Mg · hm-2)>草本层(0.274Mg·hm-2).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灌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土壤、草本和凋落物层碳密度在不同龄组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辽东山区305.852×104 hm2的生态系统碳储量为917.709 Tg C,其中生物量碳储量为206.751Tg C,土壤碳储量为710.959 Tg C,土壤碳储量是生物量碳储量的3.44倍.通过比较本次调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发现,利用森林清查资料,由于低估了幼龄林的乔木碳密度,导致辽东山区的乔木碳储量低估,且以往研究中用简单的换算系数高估了林下植被碳密度,但远低估了土壤碳密度.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城市热岛强度特征及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象站资料累积时间、资料连续性、站点位置、城郊站间距离、站点数量、迁站情况,对辽宁省61个气象站进行筛选,并利用选出的城郊代表站的月和年气温数据,分析了辽宁省热岛强度的变化范围及幅度,确定了热岛强度等级.结果表明:辽宁省铁岭站、大连站、鞍山站、朝阳站、丹东站、锦州站6个气象站可作为城市气温的代表站,台安站等18个气象站可作为郊区气温的代表站;1980-2009年,辽宁省6个代表城市的热岛强度年变化不同,除铁岭为微弱下降外,其他5市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铁岭年热岛强度较强,大连年热岛强度较弱;6个代表城市的月热岛强度变化也不同,丹东、锦州、铁岭的月热岛强度呈明显的“U”型分布,6市最大热岛强度均出现在1月,最小热岛强度均出现在5-8月,具有冬季强、夏季弱的特点.6市热岛强度的年、月变化范围分别为0.57~2.15℃和-0.70~4.60℃,年和月热岛强度分别有97.8%和72.3%集中在0.5~2.0℃.辽宁省热岛强度可划分为无、弱、强和极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城郊土壤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沈阳市城郊土壤中35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土壤有机污染检出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沈阳市城郊土壤共检出了15种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六氯苯、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变异系数均大于l,其污染物浓度局部富集程度高,含量起伏变化大,土壤有机污染呈现“一多三少”的现象,即全区检出有机污染物的采样点多,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种类较少,有机污染物含量少,且无超标点.受土壤包气带岩性影响,城郊土壤垂向上有机污染规律明显.土壤区域有机污染分布特征与城市土地利用功能一致性较高.分析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含量和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防治城市土壤污染,进而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稻田保水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取样方法调查地面活动的节肢动物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准确监测稻田地面活动节肢动物的物种及其个体数量和时间动态,对陷阱法在水稻田的应用进行了改进。以稻田地面活动的优势种狼蛛(Lycosidae)为监测对象,采用改进的陷阱法——"土堆陷阱法"取样,并以常用的吸虫器法作对比,验证土堆陷阱法的应用效果。建议以土堆陷阱法作为稻田地面节肢动物的调查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辽西农林复合系统中杨树冠层导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法对辽西杨树-玉米复合系统的杨树树干液流进行连续测定,并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净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同步观测,结合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冠层导度值.结果表明:研究区杨树冠层导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季节变化表现为波动式下降趋势;冠层导度随着饱和水汽压差增加呈负对数下降,5-9月,冠层导度对水汽压差变化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冠层导度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太阳辐射越大,冠层导度曲线下降幅度越大.不同月份,相同环境因子与冠层导度的相关程度不同.从整个生长季来看,与冠层导度相关性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是饱和水汽压差.  相似文献   

17.
浑河水系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完整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in XW  Zhang Y  Qu XD  Liu Y  Li QN  Meng W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732-2740
以辽宁省浑河水系为研究范例,调查了全流域范围内62个样点的着生藻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并应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P-IBI),结合栖息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数(QHEI),对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水系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浑河水系的采样点可划分为4组(Group),不同组间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物种多度、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浑河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铵氮( NH4+-N)和活性磷(PO43--P).P-IBI和QHEI在浑河水系某些河段上的评价结果有较大出入,但从全流域尺度上看,P-IBI和QHEI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现为浑河上游的苏子河健康状况较好,而上游的浑河以及中下游的浑河干流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辽宁省始新世水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省抚顺早始新世古城子组和计军屯组的水杉(Metasequoia Miki)为研究对象,对其雌球果、雄球花枝和营养枝叶的形态、叶表皮和雄球花苞片表皮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与M.glyptostroboides,M.occidentalis,M.milleri的性状进行比较,认定其属于M.occidentalis。并没得M.glyptostroboides和抚顺水杉叶下表皮气孔分布区内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20.
苏丹  傅俊范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2):3409-3413
白头翁叶斑病是近年来我国新报道发生的一种白头翁叶部病害,在辽宁省保护地白头翁生产中病害尤为严重.对采自辽宁省5个白头翁主产区的25株白头翁叶斑病菌(Ascochyta anemones)菌株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惠赠的5个壳二孢属(Ascochyta spp.)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1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得到条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108条谱带,单个引物扩增DNA片段集中分布在200~ 2000 bp.采用NTSYS软件进行病原菌的聚类分析,发现供试的30株壳二孢菌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98,当相似系数为0.62时,30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类群,说明辽宁省白头翁叶斑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遗传聚类组群与白头翁叶斑病菌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