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全世界约1.7亿人感染HCV.HCV的自然宿主范围很窄,由于缺少有效的HCV细胞培养系统和小动物模型,人们对其生活周期、作用机制等仍不是很清楚,从而严重阻碍了HCV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开发与研制.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几年在HCV细胞和动物模型方面的进展,同时...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囊膜蛋白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通过输血传播,可以导致多种临床型的肝炎及其它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肝细胞癌[1,2].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抗HCV的措施,这使人们把眼光放到该病的预防上,DNA疫苗的产生为研制丙型肝炎(丙肝)的预防及治疗性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重要传染病,有效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目前均尚未研制成功.HCV的高变异性及多种免疫逃避途径是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HCV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临床前期试验阶段,但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还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对HCV相关免疫应答机制的深入了解,有望研制出相应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4.
克隆我国西部丙型肝炎病毒全部结构区基因,为探讨HCV的变异和致癌作用,研制丙肝疫苗作准各。从1名西安市丙肝感染血液中,用Trizol试剂裂解HCV病毒颗粒,用糖原与RNA共沉淀提取HCVRNA,用AMV逆转录酶和随机引物逆转录为eDNA,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并转化到pGEM-T质粒,得到pGEM-T-HCVc、pGEM-T-HCVel和pGEM-T-HCVe2克隆。将以上3个克隆用特定的酶降解,用连结酶进行连接,构建了HCV结构区的完整克隆。将克隆好的质粒pGEM-T-HCVjg从两端双向测广手,得到完整的HCV结构基因eDNA核苷酸序列,总长度为2238bp,与已发表的HCV序列长度一致,未发现缺失或移码突变,序列中间亦未发现转录终止子。本序列与HCVla、lb序列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8%、84.5%;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2%、86.3%;应为HCVla亚型。以上结果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存在HCVla亚型,所克隆HCV结构区eDNA克隆可以用于基因工程表达。  相似文献   

5.
谭文杰  阮力 《病毒学报》2006,22(6):484-487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约为一亿七千万人,我国感染阳性率约为3·2%,HCV感染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外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巨球血症及B细胞淋巴瘤等)。成年HCV感染者超过70%的人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1-3]。目前常用的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率不足50%,且费用昂贵[4]。由于HCV免疫应答及逃逸机制尚不十分清楚[5],使HCV疫苗的研制也举步维艰,已有的HCV感染给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据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因HC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必须加速研究HCV感染过程及宿主应答的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靶标,研制…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主要通过输血传播,可以导致多种临床型的肝炎及其它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抗HCV的措施,这使人们把眼光放到该病的预防上,DNA疫苗的产生为研制丙型肝炎(丙肝)的预防及治疗性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基因免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方法,它是将带有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和表达调控序列的质粒DNA导入机体组织后,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并全方位的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研发安全广谱有效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T细胞疫苗,本研究构建了表达HCV截短型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与核心蛋白(core)融合抗原的重组腺病毒疫苗。体外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实验表明该融合抗原可有效表达;小鼠免疫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疫苗除了激发抗原特异的抗体反应外,还可激发较强的针对NS3抗原特异的T细胞免疫应答。该T细胞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IFN-γ+与TNF-α+CD4+T细胞亚群。采用异型(JFH1,2a型)HCV重组痘病毒接种小鼠进行保护效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截短型NS3与core融合抗原的重组腺病毒疫苗2针免疫后可产生明显的交叉免疫保护。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CV免疫保护机制及新型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殷霄  王文  谭文杰  邓瑶  管洁  文波  陈红  阮力 《病毒学报》2011,27(1):44-49
为研发新型HCV DNA疫苗并探讨优化其免疫原性的策略,我们分析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子对HCV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我们基于抗小鼠DC细胞表面分子DEC205/CD205的单克隆抗体DEC205的单链分子,构建可单独表达DEC205单链抗体或者与HCV非结构蛋白NS3融合表达的DNA表达质粒,并构建单独表达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表达质粒;经瞬时转染法鉴定HCV NS3及其与DEC205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随后采用注射结合电转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研究各疫苗的体液(NS3特异性IgG抗体)与细胞免疫(IFN-γELISPOT)效果。结果表明:DEC205单链抗体基因与HCV NS3编码基因的融合可显著增强NS3特异的免疫应答;采用皮内注射加卡钳电极电转的方式可以产生最强的NS3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免疫反应。因此,通过DEC205单链抗体与HCV DNA疫苗靶抗原融合可明显增强免疫应答效果。该策略为HCV及其他类似病原的新型DNA疫苗研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HCV全长NS3基因表达及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因子.被HCV感染的病例中,超过50%以上会引起持续性感染、慢性肝炎,最终可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HC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对丙肝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严格把好血源关,提高对丙肝患者检出的灵敏度,是阻止丙肝血源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原及其疫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实用有效的HCV疫苗是控制HCV感染的一项根本措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CV保护性抗原及其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HCV疫苗研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全球约7 000万人,是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上市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弥补了传统丙肝干扰素疗法的不足,提高了病毒学应答水平,但存在着治疗费用高、病毒耐药突变等问题。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率高且隐匿性强,高危人群有着较高的新发和重复感染率,因此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对于彻底控制丙肝传播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病毒的高变异性等多种因素,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丙肝病毒疫苗。该文介绍了丙肝病毒疫苗开发的需求、难点、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DNAα干扰素(IFN-2)可能是治疗丙肝的第一个有效药物。在美国,丙肝是最普通的肝炎。在两个试验中,约有半数患者对6个月的治疗有反应,但很多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肝炎又复发了。然而,研究者相信,一旦他们确定了适当的给药方法和最适剂量,就可防治肝炎复发。在由佛罗里达大学Gary Davis主持的有166位患者的试验中,给57位患者注射IFN-α100万单位,每周3次,共注射6个月,58位患者注射300万单位;还有51位患  相似文献   

13.
研发动态     
<正>中国科学院研制出世界首个丙肝病毒持续感染动物模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完整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的动物模型。成果发表于新一期CellResearch。目前,全球有近两亿人、我国有逾4000万人携带HCV。慢性丙肝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凶手。尽管慢性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临床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标准方案.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感染性病毒HCVcc为研究对象,比较IFN-α和利巴韦林对HCV复制的影响,以及对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等抗病毒基因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100 u/ml IFN-α显著降低HCV RNA水平,利巴韦林剂量依赖性抑制HCV复制,且IFN-α联合利巴韦林对HCV复制及HCV NS3和E2蛋白表达具有协同抑制作用.5~80 u/ml IFN-α剂量依赖性诱生IRF9和ISG15;1和5μg/ml利巴韦林不促进IRF9和ISG15水平升高;而利巴韦林联合IFN-α对两者亦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V E2包膜糖蛋白是HCV的结构蛋白之一,具有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和抗原表位,在病毒感染和宿主免疫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其分子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对HCV作用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E2蛋白基本结构及其受体,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疫苗研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PKR是否在IFN-α抗HCV的机理中起抑制作用目前仍有争议.为研究PKR对HCV蛋白合成环节是否有抑制作用,通过构建野生型 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wt)及主要起负性调节作用的缺失突变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Δ6),并将pPKRwt /pPKRΔ6 与HCV复制子RNA同时转染Huh7细胞进行共表达, 用Western印迹检测 HCV IRES 下游的NPTⅡ蛋白表达水平,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及单用IFN-α处理的细胞相比较.结果显示:表达PKRwt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低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但高于经IFN-α单独处理的细胞;表达PKRΔ6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与对照细胞无明显差别,但PKRΔ能部分抵消IFN-α的抑制作用,说明在IFN-α抑制HCV IRES指导的蛋白合成中,PK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能还有其它的PKR非依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导致慢性肝炎,在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当前对于HCV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是很有限的,没有有效的疫苗,临床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用有效率只有55%,而且有明显副作用,因而HCV感染的小动物模型对于抗HCV药物开发以及HCV发病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HCV只感染人和黑猩猩,存在天然的物种限制。重点介绍利用三种方法克服物种屏障,开发小鼠感染HCV模型的进展,以及转HCV基因小鼠模型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导致全球严重的疾病负担。虽然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高昂的价格使得用药覆盖率成为难题。疫苗是控制HCV感染相关疾病的根本途径。现就HCV疫苗的评价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HC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HCV非结构蛋白5A是近年来HCV抑制剂研究的重要靶点及热点,本文对NS5A的三个结构域以及各个结构域在丙肝病毒复制、病毒颗粒组装及释放方面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NS5A抑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路,有利于对NS5A抑制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流行广泛,慢性化率高达50%~85%,并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 )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约50%的HCV 1型感染者不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发现,HCV基因型、病毒载量,以及宿主的性别、年龄、乙醇摄入量、肝纤维化程度、合并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HCV病毒载量、HCV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是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