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初步探讨了海南坝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的代表群落类型即陆均松-线枝蒲桃群系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点。此群落含有61科、137属、326种,热带分布特别是热带-亚洲分布的成分占有明显优势,其次是泛热带分布,热带性很强,中国特有的分布的种属所占比例极低。单、寡种属极为丰富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另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线枝蒲桃、毛荔枝、鸭脚木、谷木、山苦茶和海南柿6 个主要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6 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结构,现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种群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未来的类型.同时对其中的线枝蒲桃进行静态生命表和波谱分析,结果表明线枝蒲桃种群的动态过程存在周期性,其更新与林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慧燕  伍乾辉  付彦  杨宗德  何禾 《生态学报》2023,43(3):1073-1089
BVOCs(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植物向大气释放的一类重要气态化合物,能参与大气化学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分析环境因子对BVOCs排放的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其沉降增加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但学者对BVOCs如何应对氮沉降增加知之甚少。因此以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和线枝蒲桃(Syzygium araiocladum)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模拟氮沉降对3个树种BVOCs释放的短期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状态下,从木荷、厚壳桂和线枝蒲桃的枝叶中鉴定出14、34和2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烷烃、羰基、醛、醇、酯、醚和酸),此外三个阔叶树种释放BVOCs的速率呈厚壳桂>木荷>线枝蒲桃;(2)外源施氮均促进了三种植物幼苗VOCs释放,其中总VOCs释放速率和成分数量均随施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叶面...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靖县和溪的亚热带雨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福建南靖县和溪的7处海拔220m以下的亚热带雨林样地的群落特征。据对其中典型的红栲、红鳞蒲桃群落的1200m2面积统计,有维管植物216种,分属于80科145属。其区系成分以樟科、大戟科、茜草科与紫金牛科等的属、种为主;包括泛热带、热带分布的热带性植物地理成分占总属数的80.0%。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包括7个群落,分属3个群系,即1)红栲、红鳞蒲桃群系;2)米槠、红栲群系;3)红鳞蒲桃、厚壳桂群系。该雨林典型群落乔、灌木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5.47,均匀度(J)=17.26%,以及对其树木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是相对稳定性较高的、可作为我国南亚热带的一个典型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祝平  丁明懋 《生态学报》1996,16(5):525-534
报道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特征,分层选主要树种,用样本收获法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测定了群落的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群落的生物量为208t·hm-2;总生产力为128704kJ·m-3·a-1,净生产力为30451kJ·m-2·a-1;由总生产力计算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吸收利用率为9,66%,净生产力的利用率为2.286%,并与厚壳桂群落作比较,阐明了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被组成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即海拔600~2500m)的植被组成特征。本地区原始植被主要有:(1)热带低山半常绿雨林,阿丁枫+千果榄仁群落,阿丁枫+小果紫薇群落,阿丁枫群落;(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刺栲+阿丁枫群落,刺栲群落,短刺栲+毛曼青冈+西藏石栎群落,西藏栎+毛曼青冈群落,通麦栎群落;(3)亚热带山地半常绿阔叶林,薄片青冈群落,俅江栎群落;(4)常绿针叶林,不丹松群落,喀西松  相似文献   

8.
泉州的常绿阔叶林包括南亚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通过对这两种植被类型的区分成分、生活型、叶的性质以及群落的结构与分布的分析,说明海拔450m以下具有较明显的以厚壳桂、红楠等为优势种的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和景观;海拔450~900m主要以米槠等拷类为优势种的群落,但仍有南亚热带雨林的某些特征;海拔900~1400m以甜槠为主要建群种的群落,属于中亚热带照叶林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频度数据 x~2检验,比较实测值对 Poisson 分布预期值的偏离来探测鼎湖山厚壳桂森林群落的乔木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分析了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 与厚壳桂 C.chinensis 这两个最优种群分布格局在不同区组规模的强度与相关性。本文应用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黄果厚壳桂种群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少麟  李丹 《生态学报》1999,19(4):485-489
通过对黄果厚壳桂的生态学特征研究表明,黄果厚壳桂是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林中地生性顶极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南亚热带低山区域有广泛的分布,在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黄果厚壳桂是最早进入群落的中性性树种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摄取营养物质的能力,一旦获得适应的生境,其生物量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群落占较大比重.黄果厚壳桂种群为优势种组成的生态系统内小气候相对稳定,各生理,生态特性差异较小,黄果厚壳桂是地带性植  相似文献   

11.
厚壳桂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分子生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使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方法对南亚热带演替顶级种厚壳桂在2个不同群落,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的大部分遗传变异(89.55%)是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有10.45%的遗传变异是由于群落的不同造成的,其显著性检测为极显著。这种结果是由于群落的微环境不同和种群生物学特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强下生长的亚热带树苗的光合—光响应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鼎湖山亚湖热带森林中的优势树种马尾松、荷木、黛蒴和黄果厚壳桂的幼苗,盆栽于100%、40%和16%的自然光下生长1年。利用氧电极离体测定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及同一种树种不同生长光强处理之间差异明显。比较最大净光合速率、光寂偿点、光饱和点、光抑制点及光能利用效率等的变化可见,黄果厚壳桂为耐阴植物,对高光强的光合适应潜力为有限,100%,自然光明显抑制最大同化力;其余3种植物均为喜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地带性植被种间联结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厚壳桂属(Cryptocarya)群落种间联结15年的变化,以期揭示该群落随时间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种种类组成基本没变化,但与15年前比较,优势种群的种对正负联结比例基本一致,但种间关系趋向平缓,高的正或负联结系数值少见;阳生性的先锋种与中生性建群种的联结系数值增大;群落中的2个亚群丛分化更为明显。表明南亚热带地带性顶极群落稳定是相对的,而波动变化是明显的,尤其是当群落循环演替的进程加剧时。  相似文献   

14.
研究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黄果厚壳桂群落元素含量特征 ,分析了其中 9个种不同器官的 6种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 :1 )群落中植物不同器官的元素含量大小为 ,N:叶 >皮 >根 >枝 >茎 ,P:叶 >枝、皮 >根 >茎 ,K:叶 >皮 >枝 >根 >茎 ,Ca:皮 >叶 >枝 >根 >,Mg:叶 >皮 >根 >枝 >茎。 2 )椎栗、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和双盖蕨是群落中含 N量较高的种 ;椎栗、云南银柴和双盖蕨含 P量较高 ;各个种的含 K量相似。 3)养分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差异 ,上层种叶子含 P量高于下层种 ,但含 K量区别不显著。上层种茎 N、P、K含量显著低于下层种。黄果厚壳桂种群 ,其不同层次个体养分含量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但下层个体茎养分高 ,上层个体茎养分低。 4)群落不同元素间具有许多显著相关的元素对 ,其中 N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最大 ,其次是 Mg、P,再次是 K,而 Na不与其它任何元素相关 ,Ca相关性很少。从器官角度看 ,茎所含相关元素对最多 ,而枝、皮最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鼎湖山森林植被主要优势种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测定2000m2样地中2个种的数量、每木高度和胸高半径,同时砍伐样木,测定2个种各部分的比例,确定它们的相对生长式,进而测定种的各部分的生物量及群落中2个种的生物量;利用红外线CO2分析仪,对2个种三年来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进而估算2个种的光合量和第一性生产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在厚壳桂群落中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9.053t·ha-1和24.092t·ha-1(鲜重分别为68.208t·ha-1和43.733t·ha-1);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2.384t·ha-1·a-1和1.13t·ha-1·a-1。文章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的讨论,以揭示2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林下层3种优势树种光叶山黄皮(Randia canthioides)、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叶片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并探讨这3种植物中重要氨基酸对氮沉降的指示作用,以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对植食性动物的可能影响,为揭示氮沉降对森林植物生理生态影响及其机理,以及监测氮沉降对植被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试验21个月后,3个树种叶片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而言,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对氮处理的响应相似,氮处理样地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中氮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两者在高氮处理下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黄果厚壳桂随着氮处理强度的增加,游离氨基酸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来说,光叶山黄皮、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在氮处理下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增加尤为明显.找出了对氮沉降响应敏感的指示剂.游离氨基酸丝氨酸、精氨酸和γ-氨基丁酸,特别是精氨酸,可以用来作为光叶山黄皮对氮沉降响应的指示剂;γ-氨基丁酸可以作为黄果厚壳桂对氮沉降响应的指示剂;丝氨酸和γ-氨基丁酸可以作为厚壳桂对氮沉降响应的指示剂.个别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情况可被用来监测氮沉降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境破碎化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原因,即使常见物种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是我国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顶极物种,由于这一森林植被的破坏而呈片断化分布.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筛选到的一些微卫星体对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后发现其可能以无性生殖为主.为进一步证实这一发...  相似文献   

18.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0 0多年林龄的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黄果厚壳桂 (Crypto-carya concinna)和 50多年林龄的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 (Lindera chunii)两个群落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 ,两林分间植物碳素含量在不同器官和不同层中的分配格局均十分相似 ,总平均分别为 41 .980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 )和 40 .377% (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生态系统碳总贮量为 2 4 4 .998t/ hm2 ,其中植被部分为 1 54.2 89t/ hm2 ,土壤为 89.1 2 8t/ hm2 ,地表凋落物层为 1 .581 t/ hm2。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植被碳总贮量为 84.1 51 t/ hm2。在两林分植被碳总贮量中 ,乔木层分别占了97.47%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 )和 98.0 4 % (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 ) ,而在乔木层碳总贮量中 ,干器官则分别占 47.93%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 )和 44.66% (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植被碳年积累量为 3.1 4 9t/ (hm2· a) ,黄果厚壳桂、鼎湖钓樟群落植被碳年积累量则为 3.42 5 t/ (hm2· a)。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生物量及其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永久性地调查编目和生物量预测模型估算了鼎湖山季风常阔叶林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植物现存量。结果表明:(1)群落植被生物总量为295.640t/hm^2,其中乔木层为286.061t/hm^2,灌木层8.900t/hm^2,草本层0.330t/hm^2,层间植物0.349t/hm^2,分别占植被总生物量的96.76%、3.01%、0.11%和0.12%。(2)乔木层生物总量中、树干、枝、叶和  相似文献   

20.
揭示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细菌呼吸季节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对于探明土壤细菌呼吸对热带森林恢复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西双版纳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白背桐群落、崖豆藤群落和高檐蒲桃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真菌呼吸抑制法及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测定土壤细菌呼吸速率和细菌多样性,并采用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细菌多样性、pH、土壤碳氮组分变化对土壤细菌呼吸速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细菌呼吸速率表现为:高檐蒲桃群落((1.51±0.62)CO2 mg g-1 h-1)显著高于崖豆藤群落((1.16±0.56)CO2 mg g-1 h-1)和白背桐群落((0.82±0.60)CO2 mg g-1 h-1)(P<0.05)。2)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细菌呼吸速率呈显著的单峰型季节变化(P<0.05),最大值均出现在9月:高檐蒲桃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