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和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感染婴幼儿,少数病例可以并发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重疾病,可致残、致死。因此EV71实验室诊断对EV71引起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及其他检测等三部分对EV71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肠道病毒71型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ms71,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A16,CA16)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Hand 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临床上以发热和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种病原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mnsitis)、脑干脑炎(Brainstem Encephalitis)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已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其中由EV71引起的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严重威胁婴幼儿患者的生命,我国于2008年5月将其列入法定传染病中丙类进行管理。本文将从预防控制EV71感染的角度,对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EV71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部分感染儿童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以及严重的肺水肿和/或脑干脑炎。近几年,EV71感染引起的疾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针对目前EV71的敏感细胞、EV71感染激活的信号途径以及EV71感染活化的天然免疫应答或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EV71抗病毒药物研制和免疫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  相似文献   

5.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爆发与流行[1].EV71感染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临床上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 A16,C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但EV71还能够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2].近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3~5],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在该地区的EV71感染引起越来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6.
乔俊华  孙欣  王盛羽  宋鸿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2):4871-4883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重症HFMD进展迅速,可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防治EV71感染缺乏特异、高效的药物,其残疾率和死亡率很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大量具有抗EV71能力的化合物,人们探索的药物机制和药物靶点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从药物靶向病毒、宿主等角度出发,针对抗EV71感染的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及常见中药中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与讨论。此外,对抗病毒药物筛选技术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抗EV71药物的筛选与研发设计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进行鉴定,以了解其型别分布。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754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引物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型特异性引物检测,对EV通用引物检测结果为阳性,但EV71、CVA16和CVA6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巢氏PCR进行肠道病毒VP1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鉴定其型别。结果 2013年引起大连市HFMD的主要病原CVA6占44.30%(334/754)、CVA16占19.12%(114/754)、EV71占11.54%(87/754),另有少数病例由CVA2、4、5、8型,CVB2、4型,ECHO9型及EV的其他型别引起。结论 CVA6取代EV71和CVA16成为2013年大连市HFMD病原的主要流行型别,后续应加强对HFMD病原的监测,全面了解其型别分布及毒株变异情况以更有效地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曹伟军  郑海学  杨帆 《病毒学报》2011,27(6):609-613
反向遗传学技术实现了在DNA分子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在深入阐明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筛选研制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在肠道病毒71型病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1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结构及复制特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属成员,其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根据EV71衣壳蛋白VP1区的核苷酸序列的不同,EV71可以分为A、B、C三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  相似文献   

9.
赖凤新 《蛇志》2009,21(1):52-54
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增多及严重的趋势,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可在短期内流行,我国小范围区域曾流行发病。临床上多采用病毒唑为主及加强对症治疗,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8年4~10月采用炎琥宁联合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自1974年Sehmidt等人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的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在不同地区的流行。近年来EV71在亚洲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EV71已经取代脊髓灰质炎病毒成为肠道病毒中最受瞩目的成员。根据病毒衣壳蛋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3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噬斑法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探讨培养基类型、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胎牛血清(FBS)、牛血清白蛋白(BSA)及甲基纤维素(MC)含量对EV71噬斑形成的影响,得到最适营养覆盖物配比;进一步,EV71以感染复数(MOI)为0.1分别接种RD细胞和Vero细胞,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噬斑法测定各时间点培养液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并绘制log2(病毒滴度)-时间图,对比分析EV71在2种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结果:终浓度含1%MC和2%FBS的MEM(1×)或DMEM(1×)为EV71噬斑形成的最适营养覆盖物;EV71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周期均约为12 h,MOI=0.1时,EV71在RD细胞中的增殖活动较Vero细胞中活跃,增殖效率比Vero细胞中高2个数量级。结论:用RD细胞扩增EV71比Vero细胞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组表达肠道病毒71型(EV71)外壳蛋白VP1全长,用于研制血清学检测试剂和疫苗研发。方法:在获得EV71全长基因并测序正确的基础上,将外壳蛋白VP1全长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1,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采用双抗原夹心检测技术评价重组抗原与27份EV71抗体阳性血清和18份阴性血清的反应情况。结果:重组EV71-V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诱导6 h后可获得高效表达,能与27份EV71抗体阳性血清中的21份发生阳性反应,EV71双抗原夹心检测与中和血清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实现了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的高效表达,为肠道病毒71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免疫球蛋白中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经典微量细胞病变法,应用近两年分离自中国手足口病(HFMD)高发区的3株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株,对中国不同血液制品厂家生产的35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进行抗-EV71中和效价检测。结果显示,3株不同EV71病毒株间的抗-EV71中和效价差异均在4倍以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2.323,P0.05)。根据这3株毒株检测结果判定,35批人免疫球蛋白的抗-EV71均为阳性,肌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肌丙)的抗-EV71-GMTs(525.9)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静丙)的GMTs(252.3,F=66.518,P0.01)。30批静丙的抗-EV71-GMTs中和效价分布在128.0~384.0之间。应开展原料血浆中抗-EV71中和效价的筛选,研制高效价的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品,用于HFMD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分别应用EV71和CA16双价疫苗、EV71和CA16单价疫苗按单针、两针(0,14 d)的程序免疫小鼠,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血清第1针免疫后21 d时中和抗体效价,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体外经抗原刺激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双价疫苗与EV71单价疫苗单针、两针免疫相比,EV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相近(118.8∶84.0;159.5∶156.8,P0.05)。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单针免疫诱导的CA16中和抗体均为阴性;两针免疫C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一致(30.0∶26.9,P0.05)。加强免疫7 d后,小鼠脾MNC经EV71抗原刺激,双价疫苗较EV71单价疫苗诱导Th2类细胞因子IL-4、5、6、10和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P=0.020,P=0.027,P=0.038,P=0.019,P=0.026);MNC经CA16抗原刺激,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相比诱导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价疫苗可诱导与单价疫苗相似的中和抗体应答水平,并可提高Th2类细胞因子应答,研究为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致病原之一。手足口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手掌、脚掌及口腔黏膜皮疹或疱疹。然而,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易伴随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EV71非结构蛋白2A作为蛋白酶和转录激活因子,在EV71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2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揭示2A的双重功能如何促进病毒复制和调控靶细胞,为进一步研究靶向2A的抗病毒疫苗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日龄ICR小鼠后的感染状况,了解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特点,为了解EV71小鼠感染机制和模型制备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方法分别通过口腔途径、颅腔途径、肌肉途径及腹腔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定期安乐动物,采集各器官组织进行病原学诊断,确定EV71病毒感染情况;同时建立一步RT-PCR、病毒分离、IFA及IEA等方法。结果经腹腔途径感染成年鼠出现竖毛、弓背、消瘦症状,其他各途径感染小鼠感染后未见竖毛、弓背、觅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呆滞及神经系统症状。颅腔注射3~4周龄ICR小鼠能在脑组织检测到病毒RNA,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1日龄乳鼠能在肌肉组织和肠道检测到病毒RNA,其中,肌肉组织病毒分离可检测到活病毒。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适合EV71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结论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通过口腔接种、颅腔、肌肉、腹腔注射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的疾病程度和病毒检出不同,ICR乳鼠及成年鼠可作为该病毒感染机制、病毒体内分布等基础研究,但用作EV71动物模型应用,感染程度尚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7.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对EV71的两种常用动物模型:小鼠和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研究中的应用给与概括,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获得的3株肠道病毒71(EV71)型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对其进化特点及分型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得到eDNA,PCR分段扩增覆盖病毒全长序列的6个重叠片段(不包括多聚腺苷酸尾);用软件将3株EV71的备片段序列进行拼接、编辑和校正,随后进行氨基酸翻译及序列比较;用MEGA4.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了3株EV71的全长序列:GDV103株基因组全长7404 nt,包括741bp的5’端非编码区(UTR)、6582bp的病毒基因组编码区(ORF)及81bp的3’UTR;安徽株(Anhui2007)基因组全长7405nt,包括742bp的5'UTR、6582bp的ORF及81bp的3'UTR;VR1432株基因组全长7408nt,包括743bp的5’UTR、6582bp的ORF及83bp的3’UTR长。经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证实GDV103和安徽株EV71属于C基因型的C4基因亚型。而VR1432株则属于C基因型的C2基因亚型。结论:获得了3株EV71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型别,为下一步的干扰素保护宴,哈重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