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缪辉南,戴建凉(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洋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新生长点和海洋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竞争热点之一,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物技术是开发这片蓝色"原野"的金钥匙。由于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2.
关注珊瑚礁     
珊瑚礁是大自然最壮观和最美妙的创造物之一。它是有极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的现代热带浅海生态系统,被誉为营养贫乏的大洋“蓝色沙漠”中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的“绿洲”,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成为无数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其中已记录的生物种类高达近十万种,占已记录世界海洋生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在一个珊瑚礁区共同生活的鱼类种数可高达3000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生物礁的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根据形成海洋生物礁的优势造礁生物种类,将海洋生物礁分为海藻礁、海绵礁、刺胞动物礁、贝类礁和多毛类礁,其优势造礁生物分别是珊瑚藻和仙掌藻、钙质海绵和硅质海绵、造礁珊瑚、牡蛎、龙介虫。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礁的全面了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和牡蛎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海岸防护、提供栖息地、净化水体、固碳作用和能量耦合等。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工程、水产养殖和敌害生物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洋生物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修复方法分为两类:在退化生物礁区投放造礁生物逐渐成礁,投放人工礁体补充造礁生物逐渐成礁。针对海洋生物礁保护和修复的需要,提出下一步应加强海洋造礁生物生态特征、海洋造礁生物种群丧失因素和海洋生物礁保护与...  相似文献   

4.
《生物产业技术》2012,(3):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生物产业技术》2013,(4):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生物产业技术》2012,(6):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努力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生物产业技术》2012,(5):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努力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生物产业技术》2013,(1):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努力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生物产业技术》2012,(2):F0004-F0004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美丽的胶州湾半岛北部,是未来青岛第三代新城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重组药物、海洋生物药、临床诊断试剂、现代生物制剂、高端生物实验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努力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防污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栖息于海洋环境中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针对污损生物的附着形成了忍耐、躲避与物理、化学等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以保持自身体表的洁净。本文从以上方面综述了海洋生物的天然防污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天然防污作用机制,有利于新型环保防污技术的研制和开发,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为了应对环境、气候、资源问题以及粮食安全危机,各个国家纷纷探寻能够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生物经济。我国近日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首次将生物经济上升至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为核心,形成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以及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是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概述了全球生物经济的演进规律、各个国家生物经济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生物经济的产业发展情况,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的复杂形势下,提出了关于我国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经济的概念自提出以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都积极开展路线图规划和实施相关项目部署,以培育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近年来,生物科技领域创新与产业飞速发展,生物经济有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凸显的作用和贡献,主导引领经济形态的新一次轮换。为了更好的掌握全球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规模,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的生物经济测算方式开展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经济的定义,提出我国生物经济测算框架并得到初步测算结果,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最后,对我国生物经济未来发展规模做出展望,同时也对我国生物经济测算框架的下一步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概念的形成与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进而导致农业、健康医疗、环保、工业制造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分别从生物经济对未来农业、健康医疗、环保及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生物经济成长(GREW)战略。作为一个战略体系,GREW战略包括相互交叉、相互依存与影响的四个子战略:新型农业(Green biotech based)战略、健康医疗(Red biotech based)战略、绿色环保(Grey or Environmental biotech based)战略,以及绿色制造业(White biotech based)战略。GREW战略的及时提出与逐步形成,对于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制定具有高度前瞻性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Biotechnology, defined as the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that uses biological systems and living organisms, or their derivatives, to create or modify diverse products or processes, is widely used for healthcare,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The continuity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biotechnology enable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oeconomy concept. Bioeconomy, including all applications of biotechnology, is defined as translation of knowledge received from life sciences into new,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competitive products. With the advanced research and eco-efficient processes in the scope of bioeconomy, mor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life is promised. Knowledge-based bioeconomy with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has already been brought to the research agendas of European Union (EU) countr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based bioeconomy in EU countries and to evaluate Turkey’s current situation compared to them. EU-funde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s under FP6 and FP7 and nationally-funded biotechnology projects unde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Turkey (TUBITAK) Academic Research Funding Program Directorate (ARDEB) and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unding Programs Directorate (TEYDEB) wer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the main research areas and subfields which have been funded, the budget spent and the number of projects funded since 2003 both nationally and EU-wide and the gaps and overlapping topics were analyz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ults, detailed suggestions for Turkey have been propo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as a roadmap for coordinating the stakeholders of bioeconomy and integrating Turkish Research Areas into European Research Areas.  相似文献   

15.
生物经济是指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来生产食品、能源、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生物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概述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现状,梳理世界主要经济体生物经济战略布局,归纳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四个主要方向,通过调研统计分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生物农业和未来食品三个生物产业重点领域的投融资数据,预判未来生物产业投融资前景,并针对我国生物产业投融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概念的形成。在对生物经济概念的缘起和演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国际生物经济战略与政策动态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生物经济战略所共有的主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生物经济发展领域涵盖广,多方位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以可持续为指归,形成迈向可持续未来的综合平台;将生物质作为驱动生物经济的基础资源,重视加强创新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生物经济是由生物技术高度产业化推动的人类历史上将达到的第四次经济浪潮,当前我们正处于生物经济的成长阶段。生物经济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产品多样化但垄断性差,生物技术通用性强的显著特点。生物技术产业的崛起将促进新经济发展,对农业、工业、医药、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以及生物战剂的抵御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生物经济的发展态势及现状,指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引发人类新一波技术和产业革命,并已成为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抢占的制高点。文中从生物医药产业、转基因作物种植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以及生物基化学品产业4个角度分析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概括总结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进一步针对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对我国生物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支撑,建立以创新型工程教育为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作用。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等新工科建设的教育教学理念,从“面向新经济”的培养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重构和“项目式”教学方式改革、“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等方面进行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和探索,提出了“价值引领、深厚的基础理论、强烈的创新意识、技术和非技术核心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的生物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了产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保障了产业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发展,为生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海洋生物技术(Marinbiotechnology)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它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但已显示出将对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广阔的研究开发领域和相对薄弱的基础使其成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