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和BA均可促进尾穗苋幼苗苋红素的形成。Ca~(2 )专一性螯合剂EGTA,Ca~(2 )通道竞争性抑制剂 La~(3 )以及 CaM拮抗剂氯丙嗪(CPZ)都能明显地抑制光、暗下苋红素的形成。增加培养介质中Ca~(2 )不但可以促进苋红素形成,而且能部分逆转La~(3 )的抑制效应。La~(3 )和 CPZ亦可抑制 BA促进苋红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对大鼠肝脏和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大鼠皮下注射胰岛素后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1、P<0.001和P<0.01),(血清HDL-C)/(血清TC)和(血清HDL-C)/(血清TC-(HDL-C))无变化,离体灌流肝脏分泌TC和TG显著增加(P<0.001,P<0.05)。这些结果提示:(1)胰岛素使血清HDL-C和较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同等比例下降。(2)胰岛素促进正常大鼠肝脏合成分泌TG(VLDL-TG)增加和血浆TG(VLDL-TG)清除增加,可能以后一作用为主。(3)胰岛素促进正常大鼠肝脏合成分泌胆固醇增加和血浆胆固醇清除增加,可能以后一作用为主。(4)胰岛素使正常大鼠血清HDL-C下降,可能是由于激活LDL受体促进大鼠HDL通过LDL受体途径的分解代谢和/或激活肝内皮脂酶(HEL)促进HDL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素内酯(BR)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并促进NO_3~-的吸收。环己亚胺(CHI)和脱落酸(ABA)都抑制 NR活性,而这些抑制不为 BR所逆转。BR和苄基腺嘌呤(BA)单独处理都促进NR活性,但两者不表现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阳生植物(菠莱)叶绿体的 DCIP光还原活性显著高于阴生植物(吊兰、一叶兰)。Mg~( )离子对此三种叶绿体的CDIP光还原活性都有促进,而且对阴生植物促进得更显著些。 二、在饱和强度激发光下,Mg~( )离子对菠莱和一叶兰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的促进,都比弱光下多。在限制速率激发光下,Mg~( )离子对阴生植物的促进,比阳生植物更显著。 三、Mg~( )离子对菠莱、一叶兰、吊兰叶绿体表观吸收光谱的影响是类似的。Mg~( )离子使光谱显著变平。 四、比较了吸收光谱和差异光谱。Mg~( )离子引起吸收降低最大的位置,不在峰上,而略有蓝移(3nm左右)。 五、观察了Mg~( )离子对菠菜叶绿体表观吸收影响的动态过程。峰和肩处的吸收随时间逐渐下降,在吸收小的波段,最初几分钟内吸收上升,以后逐渐下降,甚至低于对照。 六、在菠莱叶绿体老化过程中,Mg~( )离子对表现吸收光谱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如一昼夜)而减少,而对DCIP光还原活性的促进,不但不减小,反而加强了。 七、我们的结论是:Mg~( )离子促进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绿体与PSⅡ有关反应(DCIP光还原反应)的活性,诱导了这些叶绿体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立东  周吕 《生理学报》1989,41(6):575-182
本工作利用血管灌流离体大鼠胃研究促胰液素和生长抑素对泌酸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性前列腺素E(PGE)和前列环素(PGI_2)释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促胰液素和生长抑素都能有效地抑制五肽胃泌素(G_5)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消炎病可翻转这种抑制作用。(2)促胰液素能显著促进PGE和PGI_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释放;生长抑素只能促进FGE释放。消炎痛分别阻断促胰液素对PGE和6-keto-PGF_(1α)释放及生长抑素对PGE释放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提示:(1)促胰液素的抑酸效应由促进PGI_2和PGE释放介导;(2)生长抑素的抑酸效应通过促进PGE释放介导。  相似文献   

6.
红光(R)和远红光(Fr)都抑制水稻胚芽的生长,但对胚芽鞘来说,红光抑制其生长,远红光表现出部分逆转效应。一定浓度单一生长素(IAA)促进水稻胚芽鞘的生长,而赤霉素(GA_3)与生长素作用相反。对于水稻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X),红光促进两种酶的活性,远红光则表现出逆转效应。单一10~(-2)ppmIAA、10~(-2)ppmGA_3都促进其活性。照光时,在10~(-2)ppm IAA存在的条件下,红光表现为促进,远红光则表现为抑制;但在10~(-2)ppm GA_3存在的条件下,红光反而对两种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远红光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胎盘含有生物活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有人曾提出,二者在妊娠时都能由胎盘生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发现,CRF 定位于足月胎盘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利用人类胎盘细胞的单层培养,作者还发现,CRF 能促进胎盘中含有 ACTH 顺序(11-24)的肽分泌。CRF 促进胎盘内 ACTH 分泌的 EC_(50)约为35.5nM,高于 CRF 促进离体培养脑下垂体前叶细胞 ACTH 分泌的 EC_(50)此活性可被 CRF 拮抗剂所逆转,也可被二丁酰 cAMP 和 fosrkolin(能促进腺苷酸环化酶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以高寒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 采用开顶室增温小室进行增温模拟实验, 设置CK(对照点)、T1(增温1.5—2.5 ℃)、T2(增温3—5 ℃)3种处理, 研究了短期增温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生物量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1)T1增温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生成, T2增温幅度过大, 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 导致这种促进效果在T2内不显著。(2)T1, T2增温均使得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降低, T1增温促进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的生成, 但这种促进效果在T2内并不显著。(3)T1, T2增温均使得0—20 cm 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降低, 20—3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无明显变化。(4)模拟增温促进了长江源高寒沼泽草甸地上生物量的生成, 并且增温幅度越大地上生物量增加越多。T1增温促进了地下生物量的生成, T2增温幅度过大, 对地下生物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这种促进作用有所抑制。(5)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微生物量碳(MBC),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三者碳组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报道已经很多,但是用于促进果实肥大效果显著的药剂还不多。福尔美(Fulmet)是继赤霉素之后,新开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分子式为C_(12)H_(10)。CINO_4O,分子量为247.68,该药剂日本已有市售,它能有效地促进猕猴桃、梨、葡萄等果实增大。近年,大量试验表明,福  相似文献   

10.
红光抑制而远红光促进菜豆叶枕外植体的脱落过程。红光抑制脱落必须有Ca~(2 )参与,红光效应与A_(23187)类似。La~(3 )、CPZ和TFP都具有阻止红光抑制脱落的作用。外施Ca~(2 )在红光下对脱落过程稍有促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体非灌流肺模型,观察了雌二醇(E_2)对成年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泌的影响,并探讨了前列腺素(PG)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E_2(10~(-6)mol/L)可使肺磷脂释放指数和肺磷脂释放量增多,分别为对照组的150.0%(P<0.05)及160.7%(P<0.01),表明E_2可促进成年大鼠PS的分泌;PG合成抑制剂消炎痛(10~(-5)mol/L)可以抑制E_2促进肺磷脂释放的效应,表明PG在E_2促进PS分泌中起介导作用。以上结果提示E_2可能参与成年动物PS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观测了银杏类黄酮(flavonoid of Ginkgo biloba, FGb)对损伤大鼠运动皮层后机能改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 FGb明显促进运动平衡能力的恢复;(2) 损伤后脑室水肿明显,FGb促进脑水肿症状的恢复;(3)挫伤3 h后脑内的游离氨基酸递质水平明显下降,FGb促进脑内氨基酸水平的恢复.这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促进脑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袋培育的方法,以苗龄45d(根茎初步木质化)的桢楠幼苗为试验材料,选取单胚苗(D)、双胚大苗(SD)和双胚小苗(SX)3种类型桢楠幼苗栽植于袋中,根据年施复合肥量标准设置对照(CK,每袋0g)、中(M,每袋0.2g)和高(H,每袋0.3g)3个施肥水平,于7月初开始施肥,每20d施1次共分4次(每次25%)施入,分别于8月、10月中旬测定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施肥对桢楠多胚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量施肥(M)对3类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量施肥(H)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2)中量施肥(M)可以促进3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延长叶片功能周期,增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幼苗在强光照、高CO_2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3)中量施肥可以使幼苗的光补偿点(LCP)、CO_2补偿点(CCP)下降,光饱和点(LSP)、CO_2饱和点(CSP)上升,增强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积累更多的有机物;高量施肥对幼苗的光合指标也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适量(每袋0.2g)施肥能促进各类桢楠幼苗光合色素合成、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适量施肥也使双胚大苗较快缩小与单胚苗生长指标间的差距,同时也对双胚小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珍贵树种桢楠的种质资源保护、提高苗木出圃率和降低育苗成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珍贵树种毛红椿对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的响应,该文以毛红椿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肥(N)、磷肥(P)、复合肥(CF)及缓释肥(SRF)4种肥料3个施肥水平(高、中、低),研究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和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均可促进毛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氮肥和复合肥效果更明显,氮肥处理的4年生毛红椿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不施肥(CK)分别提高了15.0%、21.9%、67.5%,其中低氮肥(N1)处理的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2.99 cm),复合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CK分别提高了16.7%、19.2%、54.3%。高缓释肥(SRF3)和低磷肥(P1)分别在第4年树高、胸径的年增长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96 m、2.33 cm)。(2)施肥显著增加了毛红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肥显著促进可溶性糖合成而磷肥显著促进淀粉合成。(3)N1和磷肥分别显著促进毛红椿叶片氮和磷含量的提高,磷肥、复合肥和氮肥均可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施肥促进生长效果依次为氮肥>复合肥>磷肥>缓释肥>不施肥,...  相似文献   

15.
过去曾经多次报道,卵泡液和精液能促进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但对其中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尚未了解。美国李卓浩等报道,从人卵泡液中分离到一个14肽,即人卵泡促性腺激素释放肽(hF-GRP)。在离体条件下,hF-GRP 具有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活性。用小鼠垂体培养法测定,其促进卵泡刺激素(FSH)或黄体生成素(LH)释放的 ED_(50)值分别为每管2.0μg/ml(1.2nmol/L)和2.6μg/ml(1.6nmol/L),活性比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低。初步资料表明,hF-GRP 在大鼠完整垂体培养系统及垂体  相似文献   

16.
检测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对管花肉苁蓉种子发芽率和内源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影响的结果表明:适宜浓度(1.0~3.0mmol·L~(-1))的乙酰胆碱可促进肉苁蓉种子萌发,并改变内源IAA和ABA含量。1.0mmol·L~(-1)乙酰胆碱是促进肉苁蓉种子萌发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黄鳍金枪鱼头蛋白酶解液(EPTH)及截留相对分子量(MWCO)10、5、3和1 kD的超滤分级组分Ⅰ(10 kD)、组分Ⅱ(10~5 kD)、组分Ⅲ(5~3 kD)、组分Ⅳ(3~1 kD)和组分Ⅴ(1 kD)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MTT法检测EPTH及各分级组分对有和没有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下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EPTH及各分级组分的氮含量。结果显示组分Ⅱ、组分Ⅴ单独作用能明显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并显著促进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EPTH及其余3组分均没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组分Ⅱ、组分Ⅴ富集了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因子;组分Ⅱ、组分Ⅴ蛋白质含量分别占EPTH的38.9%和5.39%。  相似文献   

18.
CO2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应用大型开顶箱 (OTC) 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人工生态系统在1) 高CO2 (700±20μmol·mol-1) +高氮沉降 (100kg N·hm-2·a-1) (CN) ;2) 高CO2 (700±20μmol·mol-1) +背景氮沉降 (C+) ;3) 高氮沉降 (100kg N·hm-2·a-1) +背景CO2 (N+) ;4) 背景CO2+背景氮沉降处理 (CK) 4种处理条件下荷木 (Schima superba) 、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 、海南红豆 (Ormosia pinnata) 、肖蒲桃 (Acmena acuminatissima) 、红鳞蒲桃 (Syzygium hancei) 等主要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的生物量积累模式及其分配格局。连续近3年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 各参试植物生物量积累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 N+处理显著促进荷木、肖蒲桃及红鳞蒲桃生物量的积累;C+处理显著促进肖蒲桃、海南红豆生物量的积累;CN处理显著促进除红锥外其他物种生物量的积累, 并且具有两者单独处理的叠加效应。不同处理改变物种生物量的分配模式, N+处理降低植物的根冠比, 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C+处理增加红锥和红鳞蒲桃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配, 却促进荷木和海南红豆地上部分的积累;CN处理仅促进红磷蒲桃地下部分的积累。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格局取决于优势物种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在群落中所 占的权重。  相似文献   

19.
血管活性肠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以及VIP调控SP-A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研究VIP对SP-A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受体拮抗、蛋白激酶抑制、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等手段探讨VIP促进SP-A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①VIP(10-8mol/L)促进肺泡Ⅱ型细胞(ATⅡ)细胞中的SP-A蛋白表达和提高肺组织SP-AmRNA含量:②VIP受体拮抗剂(10-6mol/L)可取消VIP(10-8mol/L)促进SP-A表达的效应;③蛋白激酶C抑制剂H7(10-5mol/L)和c-fos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9×10 6mol/L)均可阻断VIP促进SP-A表达的作用.结论:VIP通过其受体促进SP-A的表达,PKC及c-fos蛋白在介导VIP促进SP-A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烟草叶组织培养中器官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MS培养基培养烟草叶组织,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有机附加成分对培养组织增殖及器官分化的影响,发现BA在所试浓度范围内(0.2~5.0毫克/升)明显促进芽的形成,但较高浓度的BA对芽的进一步生长及根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不同细胞分裂素的比较表明:玉米素促进芽形成的活性最高,BA次之,KT较弱。细胞分裂素为烟草叶组织形成芽所必需,但其作用时间仅需保持5~6天即可,此时如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即能形成芽,并促进茎叶及根的形成。NAA与较低浓度的BA结合使用时,明显促进根的形成。有机附加物水解乳蛋白(1000毫克/升)、硫酸腺嘌呤(100毫克/升)和椰乳(10%)在有BA存在时,明显促进芽的形成以及愈伤组织的增殖。10~(-4)M6-氮杂尿嘧啶(AU)和2-硫尿嘧啶(TU)抑制BA对芽形成及愈伤组织增殖的促进作用,AU的作用尤为明显;但在较低浓度下(10~(-5)和10~(-6)M)无明显影响。细胞学观察表明,培养后叶肉细胞明显增大,细胞分裂形成分生组织,由之形成芽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