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最近,我们剖析了植生所过去的一些研究课题,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对于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科学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为农业科学提供理论和方法。一般地说,这种理论和方法不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上,而是通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农业中的害虫管理问题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戈峰  李典谟 《昆虫知识》1997,34(1):39-45
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害虫管理作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可持续农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分析这种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对策。1可持续农业自1992年6月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已成为一切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准则。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强调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消…  相似文献   

3.
以一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体形态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农业生产,无论是从其发展的历史过程,还是从其现实的物质变换过程来看,都首先是一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与其它任何种类的生态系统一样,都要按所有这些生态系统所共有的生态规律运行。因此,对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农业生态经济学,除了要有其哲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外,还要以研究一般生态系统、特别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德清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它自始至终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着,同时,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连续性,使这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物、人、自然和社会环境及系统的边界特性在不同的地区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具体地表现在这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上。具体地说,由于人们生产活动的干预和操纵,使在不同区域,或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会有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万洪富肖辉林(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是通过植物的生理过程将环境中的光、气、热、水、养分等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这种转化过程的科学。所以植物生态学是农业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主要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出发,对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作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研究——评《绿色农业发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京  丘麒 《植物学报》2020,55(4):532-532
正绿色农业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以及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并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是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由黄鹂著,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绿色农业发展简论》内容涵盖了绿色农业概念与特征以及绿色农业产品开发与食品安全等10个主要方面。绿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  相似文献   

8.
农业中模拟和系统分析是人类对农业中宏观和微观各水平进行决策时所建立的一种研究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对农业实行科学管理。匈牙利著名农业经济学家CSABA CSAKI教授所著的《农业中模拟和系统分析》(SIMULATIONAND SYSTEM ANALYSIS IN AGRICULTURE)一书就是一部专门论述农业中系统模拟和系统分析的著作。全书共分六章,详细论述了农业系统模造的基本原理;模拟模造的一般方法论;农业生产系统的模拟;农业计划的模造;国内和国际农业系统的模造等问题。第一章着重论述了农业系统模造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探讨和农业,系统和农业系统,农业系统的分类及农业系统研究的数学模型4节。  相似文献   

9.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双重绿芭革命”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趋势,指出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超出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目标的多重绿色革命。农业生态学是实现多重以革命目标的两大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能使生态学家研究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必须进行生态研究的革命,即强化对农业生态学基本生态学过程听研究,面向农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的需求,加强产量生态学和品质生态学的研究,针对薄弱环节和社会发展急而开展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10.
从“不及早认识这种手段的威力,将延误美国农业的进步”想到的…… (引自《New Direction for Biosciences in Agriculture》) 我国农业发展、粮食翻番,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农业是社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农业生产形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化农业突破了种植业生产中的传统观念,具有全新的、科学的、现代的涵义:工厂化农业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武装农业,以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工厂化农业的特征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经营农业。  相似文献   

12.
农业景观结构对麦蚜寄生蜂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蚜是中国北方小麦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既能直接刺吸危害也可传播多种病毒,但麦蚜通常的危害期只有2~3个月。随着现代农业与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景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麦蚜寄生蜂群落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典假说认为复杂的农业景观能够维持局部的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系,也能够维持更大的天敌资源。作者在4种不同的麦田景观类型下研究了麦蚜及寄生蜂的群落结构,发现简单农业景观与复杂农业景观中寄生蜂寄生率与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初寄生蜂在800m2左右的生境面积中寄生率与多样性最高,重寄生蜂却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分布,而在更大的生境中重寄生率与多样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1)生境面积是影响麦蚜及寄生蜂群落的重要因子,2)简单农业景观与复杂农业景观下麦蚜及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3)一定程度的生境破碎化能够促进初寄生蜂的种群而抑制重寄生蜂的种群,但高度的生境破碎化会同时抑制2种寄生蜂的种群。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农业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因为它有潜力满足我们的农业需求,而这是传统农业无法做到的。这种类型的农业采用一种特殊的耕作技术,既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保证不造成任何危害。因此,该技术对环境友好,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微生物种群对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生产力的基本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若干调查旨在增进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动态和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力中的有益合作。综述了部分土壤微生物及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害虫防治发展的方向是不断地加强预防的工作,并从采用个别的方法发展向综合防治,而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是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由此说明,农业防治今後必须大力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内容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系统国外称为“生态经济系统”(Ecolonomic system,)。农业生态经济学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这个概念把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当作一个功能单位研究,其中心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主要是以天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为参照系统,对系统的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发展 建设先进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农业是人类发展最早的产业,农业技术是发展最早的科学技术。中国自古以来将江山社稷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江山泛指疆域,社稷即是土地与粮食,这是对农业重要性的最集中的概括;历史上无数次农业欠收成为触发社会动乱甚至改朝换代的直接导火线,在很长时期内,农业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下降了,但是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生活的基础作用却丝毫没...  相似文献   

17.
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作用被誉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没有光合作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文章从作物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过程及其运转的调控、农业发展动向与高光效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古老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能与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互利的菌根共生体.在这种共生关系中,AMF从植物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碳源的同时,帮助宿主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AMF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植物抗逆性、稳定土壤结构、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我国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物种多样性、AMF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AMF多样性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的物种多样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生态效率是按照定量化的方式反映区域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作为决策者制定政策的一个抓手。利用基于机会成本的经济核算方法对我国2003—2010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比较低,但呈逐年好转的趋势,其中劳动力资源和COD环境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生态价值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特征显著,秦岭-淮河以北的省市区和传统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有助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是农资投入和农业政策支持与农业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未来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资源与环境要素合理配置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跨农业:研制水稻智能育种机器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粮食需求持续增加但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是实现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突破,促进粮食单产和总产较大幅度稳步提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核心。在结合传统农业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整合多学科的"跨农业"研究模式,可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全新的思维和研究模式。"跨农业"是现代农业概念的延伸和发展,是指在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等重大农业问题背景下,整合政治、经济、科技和农业等各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和跨产业的联合攻关与集成创新,以解决重大农业问题的研究模式和解决方案。目前水稻育种理论、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为这种"跨农业"的研究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论文在"跨农业"思维指导下,结合课题组在"种子基因分型仪及水稻SSR指纹图谱云计算终端"上的联合研制工作,对水稻智能育种机器人的研制背景、基础与技术条件、可行性、研制方案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