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基因组研究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各个方面 ,成为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0世纪末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随着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拟南芥基因组及其它重要微生物等 5 0多种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 ,目前国际基因组研究开发的总体趋势已发生了变化 ,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竞争的焦点。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在世界上首次克隆了人神经性高频耳聋、遗传性乳光牙等一批疾病基因 ,收集、保存了一批宝贵的遗传资源 ,建立了国家级的、在国际上具有初步竞争实力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基地等。综述了近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开发现状及我国在该领域所具备的一些工作基础 ,并对加速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多种CRISPR系统的开发和不断改进,基因编辑技术逐渐完善,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基因编辑动物模型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过程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目前,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基因编辑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大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和以猪为代表的大动物模型。其中啮齿类动物在机体各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且寿命短,无法对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效评估和长期追踪;而猪在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和遗传学等各方面与人类更接近,是器官移植和人类疾病研究领域重要的动物模型。文中主要介绍了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厚心肌病、癌症、免疫缺陷类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5种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人类疾病研究及相关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早期的易经、八卦到后期的列子等众多典籍,再到国外大名鼎鼎的进化论,都在证明着人类不是生来智慧的生物。人类最开始也只是自然界中非常渺小的一员,在后期的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不断地学习、发展、进化成为了现代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王者。本文从劳动、语言、制造工具、火的使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从猿到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所经历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征服病毒     
谢小军 《生命世界》2013,(11):60-63
病毒是地球上最小的生命.但它的能耐却十分了得,经常会给动物、植物这些大型生物带来痛苦和死亡,人类也不例外。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病毒纠缠着人类、折磨着人类,在人类历史中大显身手。甚至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如天花摧毁了美洲印第安帝国,黄热病等疾病使非洲内陆成为白人的坟墓,  相似文献   

5.
猪——研究人类营养代谢和医药的新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人类生理特征较近的动物模型,是开展人类营养和生物医学等各种研究的基础。猪作为实验动物在解剖及生理结构等特点与人类极为相似,具有众多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应用于营养、生理、病理等多种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生理学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趋势,以促进其在营养代谢和医药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遗传》2015,(5)
<正>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微生物与人类如影随形,恩怨情仇不断。作为人类的朋友,微生物为我们的奶酪、面包、泡菜、啤酒、葡萄酒、抗生素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动力。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浓缩了与瘟疫的历次战役,如鼠疫、霍乱、流感、非典、埃博拉等。1845年至  相似文献   

7.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亲缘关系上和人最接近,与人类的遗传物质有75%~98.5%的同源性,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是极其珍贵的实验动物,其应用价值远超过其他种属的实验动物。本文就非人灵长类和人类之间的进化关系和目前的使用情况,及其在毒理学、传染病、神经科学、生殖生物学、胎儿发育和衰老等医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暨人类蛋白质组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分计划主席等多位国际知名科学家云集北京,共同交流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共谋未来发展大计。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建成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国际总部。旨在全面解读人类基因组“天书”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诞生于2001年2月,此后相继启动了人类血浆、肝脏等多个蛋白质组研究分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贺福初领衔的…  相似文献   

9.
区域生态效应研究中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4  
刘世梁  刘芦萌  武雪  侯笑云  赵爽  刘国华 《生态学报》2018,38(19):6797-6809
人类活动及其干扰会产生不同的生态环境效应,定量化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干扰的特点是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合理调控人类活动,预防或减少可能产生的生态危机以及区域的规划管理和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主要是从压力变化和状态变化两方面对人类活动强度进行的评价。本文基于人类活动压力的视角,建立了基于权重的多指标叠加体系对人类活动强度进行评估;从状态变化的角度,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或多因子状态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介绍了在定量化评价人类活动强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如人类足迹指数、喀斯特干扰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和景观发展指数等。指出了目前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人类充分认识植物代谢物和植物性化合物成分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定向改良作物品质、药物研发等带来了契机。围绕人类疾病与健康这一主题,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对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态势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植物科学及代谢组学的研究重点进行梳理,并总结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其在人类疾病预防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展示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在人类疾病和健康应用研究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