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因转移载体在基因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非病毒附着体载体可以附着而非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克服了病毒载体及整合载体带来的副作用,是目前安全、理想的可用于基因治疗的表达载体.然而,其低克隆形成率、低表达量和低拷贝数限制了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自第一代非病毒附着体载体构建以来,采用截短核基质附着区(matrix atta...  相似文献   

2.
基因转移的非病毒技术近来发展迅速,与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相比,非病毒转移方法比较简便,安全,毒性小。这种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种:完全非病毒方法和病毒增强的转移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一些最近两三年来新兴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血友病基因治疗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血友病患者FVIII或FIX水平达到正常甚至治愈已成为可能。虽然在多个国家血友病基因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临床试验中AAV是血友病基因治疗的主要载体,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完善病毒衣壳、转基因和启动子的设计上,以追求更高的转导效率、更低的免疫反应和可预测性的治疗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与在动物模式中近乎100%的高转导效率相比,在人类肝细胞中实现高转导效率及凝血因子的高表达仍有不足之处,需要避免蛋白质过载引起的细胞应激风险。虽然血友病基因治疗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相信未来会开发出真正治愈血友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杰  单清  钱焕文 《生命的化学》2001,21(6):514-516
腺相关病毒 (AAV)属于病毒中最小、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细小病毒属 ,它是一种有缺陷的非致病性的人类细小病毒 ,重组的腺相关病毒 (rAAV)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对长期基因矫正和基因治疗具有优越性。新的生产工艺提高了rAAV的滴度 ,去除了腺病毒的污染 ,并构建了适用于不同靶细胞的可诱导载体。这些改进有望加速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 ,使临床治疗人类疾病早日成为可能。1 .rAAV的制备方法在 1 989年 ,首次产生了没有野生型AAV帮助复制的重组的AAV ,这以后 ,为了增加病毒颗粒数 ,人们制造了许多AAV辅助质粒 ,其中…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婵  邵艳军 《生物技术》2007,17(1):90-93
病毒载体是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系统。该文就RNA病毒载体、DNA病毒载体和杂合病毒载体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点以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对病毒载体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因治疗是将可具有治疗性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或获得性功能缺损疾病的治疗手段,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治疗方法。然而基因治疗面临着一系列一陆床应用障碍,其中缺乏理想的基因输送载体是首要问题。绝大多数基因治疗方案受困缺乏安全有效的基因输送手段,载体要达到目的地发挥作用,需要克服一系列复杂的体内生物屏障,包括细胞外屏障和细胞内屏障。目前基因输送载体主要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其中病毒载体天然进化至可进入宿主细胞,具有输送效率高,靶向性好的特点,但存在长期安全性的缺点。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阳离子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由于易于制备和无免疫原性、安全性好,被认为是更有潜力的输送载体,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基因治疗输送屏障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对基因输送载体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病毒--基因治疗中有效的载体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当的基因载体将具有治疗价值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并使其有效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采用的载体大多数为病毒载体。本文主要介绍基因治疗中常用的4种病毒载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各个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病毒载体与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累及造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人类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细胞。成功的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不仅需要高效基因转移,还需要治疗基因的长期、高水平表达。反转录病毒载体是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的常用载体,结合优化的造血干细胞转导条件,其介导的腺苷脱氨酶缺陷引起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和X染色体连锁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基因治疗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其他整合型病毒载体如慢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载体,也在临床前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病毒载体、基因转移和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综述了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EBNA1和oriP的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婕  张智清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3):507-510
非病毒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问题是导入靶细胞的效率较低,目的基因表达水平低,疗效持续时间也较短。EBNA1和oriP元件使引入该元件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保持为游离体、转运入核、转录增强。质粒携带的目的基因能够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高水平、持续的表达。基于EBNA1/oriP的质粒在肿瘤、单基因缺陷先天性疾病、TNF相关的炎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EBNA1/oriP元件用于构建人工染色体,携带目的基因的调控序列,可望实现可调控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杆状病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杆状病毒是昆虫专一性的病原病毒.近来的研究表明杆状病毒能进入哺乳动物细胞, 但病毒自身不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复制, 感染也不引起细胞病变.另外,已经证明杆状病毒能在体外或体内高效地转导许多类型哺乳动物细胞,并且能得到固定表达细胞系,显示了杆状病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周鸣  彭建强  郭莹 《生物磁学》2011,(12):2395-2397,2400
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心肌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基因治疗主要包括治疗基因、基因转移载体以及基因导入途径三个方面。基因转移载体又在治疗基因和基因表达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发展安全、高效的基因转移系统是基因治疗的关键之一。目前用于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基因转移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下面将就不同载体在心肌缺血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化学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且预后差。即使积极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期小于1年。传统的恶性胶质瘤的化学治疗主要是应用细胞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随着人们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新的细胞毒性药物(如替莫唑胺)不断开发出来;替莫唑胺及亚硝基脲类药物耐药性得到了部分解决以及非细胞毒性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此外,在导入自杀基因、修复或导入抑癌基因、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基因治疗、对流增强传送运输系统等基因治疗策略方面亦展开了广泛的临床研究。使得化学治疗及基因治疗成为GBM手术及放疗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直接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神经系统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是目前神经科学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此来源于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腺病毒相关病毒等的重组病毒表达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在体或离体培养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认识腺病毒(Adenovirus)以来,对腺病毒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腺病毒科包括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us)和哺乳动物腺病毒(Mastadenov irus)两个属。除人腺病毒以外,一些哺乳动物的腺病毒和禽腺病毒也成为基因治疗和载体疫苗研究的热点,如猪腺病毒3型(PAV-3)、牛腺病毒3型(BAV-3)、绵羊腺病毒(Ovine adenovirus,OAV)、禽腺病毒(Aviadenovirus)、犬腺病毒(Canine adeno virus,CAV)和黑猩猩腺病毒(Chimpanzee adenovirus)。不同种属的腺病毒虽然基因组序列完全不同,但其结构和功能却非常相似,而且各型腺病毒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反应,这就为利用这些腺病毒研制基因治疗载体和活载体疫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利用一种腺病毒载体来进行重复免疫,宿主针对腺病毒载体蛋白的免疫反应比较强大,造成转基因表达时间缩短,重复免疫的效果较差,换用不同的病毒载体,则可以回避这种免疫反应,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时间和保护性免疫反应。腺病毒可以感染很多分裂期或静止期细胞,即使在一些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中也可增殖,如可有效的感染肌肉组织、心、肺和脑组织,并能高效的复制、表达其基因产物,因此腺病毒成为基因治疗和活病毒载体疫苗研究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non-viral gene delivery is a very straightforward technology, there are currently no FDA-approved gene medicinal products available. Therefore, improving potency,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urrent plasmid DNA vectors will be a major task for the near future.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n factors influencing production yield and quality as well as safety issues that emerge from the vector design itself. Special focus will be on generating bacterial pDNA vectors by circumventing the us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to generate safer gene medicinal products as well as smaller, more efficient DNA vectors.  相似文献   

16.
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认识腺病毒(Adenovirus)以来,对腺病毒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腺病毒科包括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us)和哺乳动物腺病毒(Mastadenov irus)两个属.  相似文献   

17.
18.
基因治疗载体及其基因转移技术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使用的基因治疗载体及其基因转移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能用于临床并永久有效的基因转移技术 .该文分析了直接体内转移、间接体内转移及其非载体法、病毒载体法、非病毒性生物载体法等基因治疗转移技术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 ,并探讨了各问题的解决办法或研究策略以及基因治疗载体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熊宇  罗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0):1594-1596,1553
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基因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肠癌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其的基因治疗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自杀基因、免疫基因、抗肿瘤血管基因及联合治疗大肠癌等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