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核对贵州大学林学院标本库及现场群落调查与标本采集,并运用碳同位素比值法研究典型C_4植物水分利用特性,探索C_4植物在喀斯特植被恢复中的地位,进而揭示贵州喀斯特地区C_4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区共有C_4植物141种,隶属于74属15科,分别占全国科属种的62.50%、46.25%、24.48%,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为主;区内C_4植物种均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多年生植物种略多于一年生植物种;水分生态型整体偏旱生,旱生和中生植物分别占总数的24.82%和31.21%;喀斯特区C_4植物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但不同水分生态型间差异不显著;贵州喀斯特区C_4植物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利用途径广泛、能长期利用、竞争力强、能大面积分布、偏旱生且水分利用幅度广的基本特征,适合喀斯特区生境,自然状态下多为恢复早期物种,有利于喀斯特区生态恢复。在贵州喀斯特恶劣生态环境下C_4植物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并表现出较高的药用、食用、饲用、景观应用等价值,对其开发利用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色季拉山有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已知有种子植物2门103科475属1 091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79科161属340余种,是西藏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开展赏花旅游的理想地方。结合该山花卉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名花众多、珍稀和濒危植物多、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垂直分布明显、四季花卉不断等特点,设计了3条赏花旅游线路:①亚热带、暖温带野生花卉景区;②色季拉山杜鹃花景区;③桃花沟景区。  相似文献   

3.
曾文豪  石慰  唐一思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2018,38(24):8708-8716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 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差异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含有4种以上的科比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多24科,比喀斯特森林多18科,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等都是两种非喀斯特森林生境的重要组成科;大戟科为喀斯特森林含有种数最多的科,其中出现在非喀斯特森林的山茶科和杜鹃花科等没有在喀斯特森林出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指数与年均温不相关或相关不强;海拔≤1000 m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指数比另外两种生境显著高。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PD指数比中山地带的非喀斯特生境的森林高。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非喀斯特的绝大部分样地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大部分样地都表现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推测生境过滤在广西地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喀斯特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两种生境森林群落发生系统发育发散的比例都比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低,揭示生境过滤在这两个生境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广西植物》2023,(3):403-404
<正>在桂西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包含大量喀斯特专性植物和典型热带性植物。为适应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不同生境条件,植物生长在不同地貌部位,植物的叶片结构、生理功能、生态习性等具有规律性差异。山顶区域优势种为毛叶铁榄、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等喀斯特专性植物,乔木树种相对矮小,具耐旱性;中坡区域优势种为金丝李、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等热带喀斯特标志植物,植物根系发达,具有在岩石缝隙扎根生长的特性;洼地区域优势种为中国无忧花、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等典型热带区系植物,乔木树种高大,具喜湿热等热带雨林植物特征。  相似文献   

5.
调查庐山植物园杜鹃花植物,为杜鹃花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庐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杜鹃花的生态类型、种类、观赏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杜鹃花为常绿或落叶灌木至小乔木, 具种类繁多、花色艳丽、花期较长且应用方式多样等特性, 是开发新型栽培花卉的优良植物资源。在庐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了20种杜鹃花的主要形态特征、观赏价值以及园林应用, 阐述了杜鹃花以专类园、公园绿化、庭院绿化、盆植绿化形式在庐山风景区的应用, 最后列举12种有开发前景的杜鹃花植物。因此,应当加强杜鹃花的引种驯化及物候观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滇东英武山杜鹃花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云南省东部曲靖地区师宗县境内英武山为调查研究区域,以分布于该区域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其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杜鹃花资源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在对英武山杜鹃花属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属植物在英武山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英武山杜鹃资源有10种,分布于海拔2 000~2 400 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不均匀格局。在此基础上对1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主要种类的观赏性状,包括花、叶及其花期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利用途径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野生杜鹃引种驯化、利用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杜鹃花新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贵州茂兰的叶附生苔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鹏程  林齐维   《广西植物》1988,(4):335-338
贵州南部荔波县茂兰地区的亚热带喀斯特森林为一类罕见的植被类型,散布在约210km_2的洼地内。3科、13属和31种叶附生苔类植物发现于这一特殊的生境中,显然由于受局部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中孕育着一些特有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贵州因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同时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对有毒植物的利用极具民族特色。为加强有毒植物识别,有效规避毒害风险,更好地开发利用有毒植物资源,通过文献收集和野外调研贵州境内有毒维管植物,对其科属种资源分布、生活型组成、毒性特征、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调查后发现,贵州有毒维管植物有523种,隶属于113科336属,其中优势科为豆科(Fabaceae)、菊科(Aste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天南星科(Araceae),优势属为杜鹃属(Rhododendron)、大戟属(Euphorbia)、茄属(Solanum)、天南星属(Arisaema)。生活型以草本植物最多,占48.56%,灌木次之。在黔南和黔西南有毒物种分布较丰富;有毒部位以全株有毒为主,占42.48%;毒性成分以苷类为主,占43.40%;以消化系统急性中毒症状为主,占65.97%。药用植物以全株药用为主,占41.49%;功能主治用于骨伤科最多,占42.26%。利用价值有45种可食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主要产地,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是杜鹃花属特有种类和模式标本高密度的分布区域。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对宝兴县境内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县有杜鹃花44种(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其中42种为中国特有种)。本文就宝兴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杜鹃花科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 ,中朝两国交界处 ,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植物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中杜鹃花科植物资源有12种 ,对这一部分野生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研究 ,不仅可以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而且可以极大的丰富城市绿化材料的种类。1 长白山杜鹃花科植物资源状况长白山杜鹃山科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种拉丁名类型株高花色花期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Lvar.angustumE .busch 常绿小灌木 40~ 5 0cm白 6 - 7月宽叶杜香Ledum pahustreL .var .dila…  相似文献   

11.
花香是观赏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杜鹃花作为世界闻名的木本花卉,以花色丰富、花型多样闻名于世,其花香是评价杜鹃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酯类、酮类化合物等是杜鹃花属植物花香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这些化合物的释放受到花发育状态、释放部位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萜烯类化合物是杜鹃花属植物最主要的花香成分,萜类合成酶基因是杜鹃花花香物质代谢途径中的主要调控基因,利用基因组结合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马银花TPS家族基因远多于其他无香型杜鹃花属植物。深入研究杜鹃花不同种和品种特征花香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对杜鹃花的芳香育种和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杜鹃花属植物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不同亚属杜鹃花资源的香气成分、香气合成释放规律以及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基因,为开展杜鹃花主要花香物质合成代谢的遗传规律研究和芳香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地形变异复杂,生境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贵州产兰属(Cymbidium)植物20种、9变种,是中国兰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种数仅次于云南省,居第二位。 贵州所产的兰属植物种类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杜鹃花科植物种类少,仅4种,分别为杜鹃属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丁香杜鹃R.farrerae、映山红R.simsii和吊钟属的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但4种杜鹃花科植物资源储量丰富,形成独特的杜鹃林。在自然条件下,杜鹃林中杜鹃花科植物种群优势度处于退化状态,生长状况较差。自2006年以来,梧桐山风景区分析杜鹃种群退化原因,对其资源进行保育研究,通过对强势乔木进行间伐、修枝等措施,改善目的树种小生境;采取施肥等复壮措施,改善杜鹃资源生长状况;利用人工繁殖,增加种苗数量;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保育措施取得成效,营造了一批杜鹃生态景观林。建议对梧桐山杜鹃资源遵循保护大环境,改善小生境的原则持续进行人工抚育,并建立完善的生态景观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海南主要陆域自然保护地内野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生境因子,对该地区进行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并分析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索生境因子对兰科植物组成的影响,最后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框架下的负二项回归拟合兰科植物丰富度和多度对生境变异的响应。结果表明:(1)共发现兰科植物67属193种,为海南兰科植物分布的绝对中心。(2)水平方向上,霸王岭兰科植物丰富度高但居群相对拥挤,而五指山最大的海拔落差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小生境类型和宽阔的生存空间,孕育了种类丰富且分布均匀的兰科植物资源。(3)垂直方向上,中海拔地区兰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且种间竞争较为激烈,高海拔地区则存在明显的优势类群。(4)海拔变化对兰科植物物种组成变异有着非常高的解释率,而喀斯特和河谷地貌的显著影响也不容忽视。(5)多因子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其中坡度、河谷地貌、喀斯特地貌的显著正效应和枫香林的显著负效应受其他协变量的影响较小,是驱动兰科植物丰富度和多度变化的关键生境因子。综上所述,中高海拔地区以及特殊地貌(如河谷和喀斯特地貌)应作为兰科植物多样性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15.
段喜华  毛子军 《植物研究》2003,23(1):98-102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为1,5771百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34.7%。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2.5%。黑龙江省森林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表明,共有药用植物724种,分别隶属于110科,410属,其中商品药植物352种,分别隶属于91科,250属,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全省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及药用植物生态分布特点,自然植被,植物区系与药用植物生态分布的相关性,将全省森林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综合区划,全省共分为2个区,即大,小兴安岭药用植物区和张广才岭药用植物区,进行全省森林药用植物资源区划,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林区药用植物资源,发展林区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藤本植物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喀斯特森林中,藤本植物的组成和繁殖物候等特征鲜为人知。为此,作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监测,对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藤本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物种分布、开花和结实时间以及种实类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藤本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333种,隶属56科145属,其中藤状灌木119种,草质藤本88种,木质藤本126种。不同生活型的藤本在不同地貌部位的种数分布有所差异,草质藤本较多分布在洼地,藤状灌木和木质藤本较多分布在坡地。藤本种子植物的开花结实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开花高峰期在4–9月,结实高峰期在7–12月,其中藤状灌木的季节性相对较弱。藤本种子植物的开花比率与降水量和气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每年雨季即为藤本种子植物的开花高峰期。结实高峰期比开花高峰期滞后约3个月,出现在雨季末期或雨季结束后。在木质藤本中,翅果比率与风速极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和气温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了翅果型木质藤本趋于在高风速的干旱季节结实。总之,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藤本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繁殖特征与生境资源的时空变异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自然恢复过程中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SOM)与土壤理化指标及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对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不同森林类型的SOM、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乔木层物种的重要值,将保护区的41个调查样地划分为香叶树-枫香林、檵木-马尾松林、槭树-朴树林、小叶栾树-化香林、灯台-小花梾木林和四照花-青冈栎林类型。结果表明,部分森林类型土壤A层或B层的SOM差异显著,且部分森林类型的植物种数、直径、高度和密度,以及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也差异显著。土壤孔隙度、蓄水量和主要肥力与养分指标随SOM增加而增大。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SOM呈正相关,与土壤A层SOM相关显著、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土壤B层SOM相关显著。灌木层、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SOM相关不显著。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对土壤A层SOM的总贡献率呈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对土壤B层SOM的总贡献率呈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趋势,表明喀斯特地区SOM管理的植物多样性措施适宜以乔木树种为主、辅以灌木与草本层植物的复合经营方式。同时,土壤SOM不仅受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也受林分所处演替阶段与结构指标的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二次多项式拐点可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物种量化管理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北热带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花性状及其生境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花性状的多样化是植物长期进化及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同植物种间花性状的变异与生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具有生境异质性强、群落结构复杂、特有成分丰富等特点, 分析该森林植物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联性, 有助于理解物种共存、协同进化过程和对生境的适应, 可为阐明喀斯特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弄岗1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木本植物开花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行, 记录并分析了21个物种花性状的变化。根据物种空间分布及其与生境的关联特性, 将21个物种分成偏好谷底、山坡、山顶的3种类型, 分析了这3种类型植物的花性状差异; 另外又根据花性状对21个物种进行聚类分析, 探讨了聚类分组结果和根据偏好生境分组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 花大小、花色鲜艳度均与物种优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花小而不鲜艳的物种在群落中更有优势, 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 不同偏好生境的植物花色明度有显著差异, 其他的花性状差异不显著; 聚类分组与根据偏好生境的分组有较好的一致性, 反映出物种的花性状变化响应了生境的变化。综上结果, 我们认为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植物花性状与物种的优势度及生境条件有密切联系, 在该区域中生境对花性状的影响可能比传粉者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复杂的地形地貌,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这块面积仅占国土面积0.2%的土地上生长着5000多种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包括栽培植物在内),占全国的1/6。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全国确属罕见。在这丰富的植物资源中,有很多的抗癌植物,目前发现和利用的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茂兰奇景多     
在我国的大西南,贵州高原南部与广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一块神秘而又奇特的原生性森林,它就是被誉为地球绿色明珠的茂兰喀斯特森林。 喀斯特森林,是指生长在喀斯特(岩溶)地貌上,以碳酸盐岩为着生基岩的一种森林植被。这类地区,即常说的石灰岩地区,绝大部分已没有森林植被覆盖,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植被亦很困难。但是在茂兰,地表虽也是山坡陡峭、基岩裸露、怪石嶙峋、土壤极少,其上竟生长着2万公顷郁郁葱葱的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因而又被称为“石头上的森林”。 茂兰的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形态多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