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介素-6细胞因子家族新成员:心肌营养素-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 CT-1)是一个新发现的白介素-6家族细胞因子,小鼠CT-1的mRNA长约1.4 kb,编码蛋白由203个氨基酸组成,以gp130和LIFR为受体.CT-1对心肌细胞既有肥大诱导作用,又有保护作用;能改变交感神经元的递质表型,促进多巴胺神经元、睫状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存活;还能抑制骨髓白血病细胞M1的生长;诱导肝细胞急性相反应;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可增加血小板、红细胞记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2.
与绵羊KAP6-1相似的6个绒山羊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SMART^TM技术构建了绒山羊体侧部皮肤组织的cDNA文库,随机挑选克隆提取质粒,用M13正向测序引物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得到636个c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有41个序列与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 Associated Protein,KAP6-1)cDNA高度同源。41个序列可归为6个不同的cDNA,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AY310749、AY310750、AY310751、AY310752、AY310753和AY310754。与绵羊KAP6-1基因组基因比较,推测这6个序列为全长cDNA,分别为编码82、84、71、71、83和83个氮基酸的碱性蛋白质,甘氮酸和酪氮酸的含量大于60%,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55.4%,读码框氮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9.8%。与其他物种KAP6s比较,绒山羊的6个eDNA和绵羊的KAP6-1 cDNA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为81.9%~98.8%,不同物种KAP6-1之间氮基酸序列一致性大于50%。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胎膜早破可能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年来的研究不断证实感染是胎膜早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细胞粘附因子-1、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可能是预测胎膜早破,尤其是合并感染的胎膜早破的可信指标.  相似文献   

4.
植物海藻糖代谢及海藻糖-6-磷酸信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代谢和海藻糖-6-磷酸(T6P)信号途径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T6P是海藻糖的代谢前体,是植物响应碳元素可用性、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信号分子。植物体中除了自身的海藻糖合成途径外,由病原菌产生的海藻糖或T6P能够导致植物代谢和发育的重新编程。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苗生长、成花诱导及叶片衰老等,都受T6P的调控。T6P信号的一个关键互作因子是蔗糖非发酵相关激酶1(SnRKl),T6P能够抑制SnRK1的催化活性,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赵韵宇  孙伟  彭崇胜  李志勇 《生物磁学》2012,(26):5001-5004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strain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fiabilisstrain6-1)进行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氢振(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物理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链霉菌6-1(strain6-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异黄酮(2)和丁烯酸内酯-I(3)。结论:丁烯酸内酯.I是从链霉菌属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均是从Streptomyces variabilis中首次分离得到;变异链霉菌6-1(Stm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6-1)可以作为活性化合物3(丁烯酸内酯-I)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氢振(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物理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链霉菌6-1(strain 6-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异黄酮(2)和丁烯酸内酯-Ⅰ(3)。结论:丁烯酸内酯-Ⅰ是从链霉菌属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均是从Streptomyces variabilis中首次分离得到;变异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可以作为活性化合物3(丁烯酸内酯-Ⅰ)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F。。PZ(果糖一2,6一二磷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小分子代谢调节物,而PFP则是它的一个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重要靶酶(Stilt1990)。该酶在80年代初被发现并为植物生化界所重视。它催化下列可逆反应:F。P+PPi-Fl,。PZ+Pi。此酶既可在酵解或生糖作用中催化形成净碳流(Hatzfeld等1989),也可以与PFK或F;,6Pase形成循环催化PPi的产生和消除(Sung等1988)。许多植物的urn由a和P两种亚基组成(Botha等1988,Yan和Tao1984)。其中a亚基为调节亚基,与F。,。PZ对催化活性的调节有关;卢亚基为催化亚基,具有活性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方清下汤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减轻肺损伤机制.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肺损伤组(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复方清下汤组,以及盲肠结扎穿孔+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组,造模24 h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IL-1、IL-6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上述蛋白mRNA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IL-1、IL-6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IL-1、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两组检测数据相近.结论 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细胞因子IL-1、IL-6过度表达可能是造成脓毒症肺损伤的重要原因;复方清下汤处理的动物模型肺损伤减轻的同时IL-1、IL-6表达变化,提示它可能通过调控IL-1、IL-6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转基因小麦B73-6-1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体步行技术,成功分离到B73-6-1上pAHC25质粒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3'端旁侧序列,其扩增片段覆盖了转化载体及转基因小麦基因组旁侧序列。同时根据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品系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以典型的转基因作物证明该方法检测B73-6-1具有高特异性。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 可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品种。  相似文献   

10.
测定6-姜酚标样物质——6-姜酚肟的制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6-姜酚肟,以姜油树脂为原料,通过溶剂萃取、肟化反应和硅胶柱真空层析,获得白色晶体,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测定所得白色晶体为6.姜酚肟,并证实了其存在顺反异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鸡肝-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6PF-2-K/Fru-2,6-P2ase)的单克隆抗体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鸡肝6PF-2-K/Fru-2,6-P2ase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最后获得7株单克隆抗体.其中6株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位于6PF-2-K/Fru-2,6-P2ase的酯酶结构域部分,而另一株H2的抗原决定簇则位于其激酶结构域部分.7株单克隆抗体都能引起鸡肝6PF-2-K/Fru-2,6-P2ase的激酶活力提高2倍左右,而对酯酶活力的影响大致相同.它们激活该酶的酯酶活力至4倍左右,但却不影响分离的鸡肝果糖-2,6-二磷酸酯酶结构域的酯酶活力.以上结果再次提示6PF-2-K/Fru-2,6-P2ase双功能酶和分离的Fru-2,6-P2ase结构域的酯酶处于2种不同的构象和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12.
心肌营养素-1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营养素 1(Cardiotrophin 1,CT 1)是细胞因子IL 6家族成员,它能够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刺激心脏和神经细胞的存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物活性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是昆虫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葱蝇Delia antiqua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序列分析及滞育相关表达的分析, 旨在证明该基因在能源合成以及抵御高温和低温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弄清葱蝇滞育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葱蝇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的EST序列信息, 设计特异性引物, 并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葱蝇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 命名为DaTPS1 (GenBank登录号: JX681124), 其全长为2 904 bp, 开放阅读框2 448 bp, 编码815个氨基酸, 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1.2 kD, 等电点为5.9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 与其他物种TP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其中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亲缘关系最近,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2.1%; 其蛋白质三维结构有15条大的α螺旋和11股反向平行的β链折叠。RT-PCR分析表明, DaTPS1在葱蝇非滞育、 夏滞育和冬滞育期蛹中都有表达, 但是非滞育期各时期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 而在夏滞育和冬滞育蛹的滞育前期表达量较高, 滞育保持期表达量较低, 滞育期后期表达量又有所升高。推断在葱蝇蛹夏滞育和冬滞育期前期, TPS1开始催化合成较多的海藻糖以提高滞育期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滞育保持期蛹的新陈代谢降低, 所需能量较少, 所以TPS1处于低水平表达状态, 而滞育期结束后, 蛹生长发育逐渐恢复, 所需能量有所增加, TPS1的表达量再次升高。本研究对揭示昆虫TPS在能量代谢通路中的作用及昆虫滞育的分子机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编码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构建原核栽体pETcFN融合表达该重组蛋白,以研究该分子在弓形虫速殖子入侵中的作用。方法:从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cDNA中扩增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确认;通过PCGENE及在线工具对此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将该基因亚克隆到表达栽体pET30a(+)上,构建质粒pETcFN;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进行进一步确认。结果:经PCR鉴定和质粒双酶切鉴定后测序,确认插入T栽体的序列为所需的目的序列。根据序列分析,推断蛋白的预计分子量为39.2kDa,等电点为7.75;BLAST分析,发现同源性52%以上的序列32条;模序分析发现其分别在223~233、21~147及15~363位置隐含有与PS00158(PmfileScan)、PD001128(BlastProDom)及PF00274(HMMPfam)相似的模序,这些序列分子功能均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活性。该编码片段亚克隆到栽体上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cFN,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分子量为43k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的结果与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活性物质ET-1、IL-6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23例)、B级(22例)和C级(25例)三组,并采用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ET-1和IL-6水平,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ET-1和IL-6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且A、B、C三组中的ET-1和IL-6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1和IL-6水平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脏损害程度,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盲肠结扎穿孔导致大肠埃希菌腹膜炎进而建立脓毒症肺损伤大鼠模型,检测炎性反应时,细胞因子的调控变化,探讨肺水肿的形成机制。经复方清下汤处理后检测上述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只翻动盲肠,不做其他处理;脓毒血症肺损伤组(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诱发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盲肠结扎穿孔+复方清下汤组(造模后立即灌胃给药,造模后8 h再次灌胃1次,剂量:10 ml/kg);盲肠结扎穿孔+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抗生素舒普深)(造模后立即静脉注射1次,造模后8 h再次静脉注射1次,剂量:0.2 g/kg),造模24 h后收集标本。分别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留取下腔静脉血清进行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测定。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量肺湿/干比值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IL-1、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伴大量红细胞渗出(出血)和纤维素沉积,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肺湿/干比值明显增加(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IL-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肺湿/干比值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镜下表现:中药处理组及抗生素组组较模型组肺泡间隔变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减轻,出血减轻,纤维素渗出明显减少。结论实验应用放免检测、显微镜观察以及称量肺湿/干比值等手段,进一步证实了脓毒血症大鼠肺损伤时血清中主要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过度表达的情况,并从病理学角度,证实炎性介质的过度表达是造成脓毒症肺损伤的重要原因。经复方清下汤处理的动物模型得到相反结论,为治疗脓毒血症大鼠肺损伤提供一个可能的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及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真核表达载体p CMVLuciferase-IRES2-EGFP,对肝癌细胞系Hepa1-6转染后进行稳定筛选,并将表达该载体的细胞系应用于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构建,以对小鼠肝癌细胞进行稳定标记与活体示踪。方法:对p GL3-Basic质粒进行Xba I酶切、Klenow片段补平黏端、Xho I酶切获得luciferase小片段,与Xho I/Sma I酶切p IRES2-EGFP质粒获得的载体大片段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 CMV-Luciferase-IRES2-EGFP。酶切鉴定、测序比对确认序列完全正确后,以重组载体转染Hepa1-6细胞进行稳定筛选,以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报告基因实验与LuminaⅡ成像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确认该细胞系中的质粒得到表达后,以该细胞系进行C57BL/6小鼠肝脏原位接种构建肝癌模型,以LuminaⅡ成像系统连续活体监测肝癌的生长,取离体的肝癌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离体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中肝癌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表达p CMV-Luciferase-IRES2-EGFP载体的Hepa1-6细胞系(EGFP-Luc-Hepa1-6),并以该细胞系成功构建C57BL/6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实现小鼠肝癌细胞的活体示踪与体外标记。结论:成功构建EGFP-Luc-Hepa1-6细胞系,且以此细胞系构建的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小鼠肝癌生长的连续活体监测与离体组织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的抗病性,丰富栽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通过1RS·1BL与6VS·6AL易位系杂交,在后代中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从杂种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β淀粉样肽1-42(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进行共同培养,于共同培养后第5日,加入TGF-β1(5 or 20 ng/ml),1 h后加入Aβ1-42(5 μmol/L),继续培养72 h后用于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mRNA表达和分泌。结果:在共同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体系中,Aβ1-42诱导炎症因子iNOS、TNF-α和IL-1β的表达和/或分泌上调,神经营养因子IGF-1表达下调,TGF-β1预处理削弱上述Aβ1-42的作用。结论:TGF-β1明显抑制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进化地位。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两种酶基因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在进化方式上截然不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胞质基因与动物和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胞质酶和质体酶基因都起源于原核生物的内共生。讨论了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可能的进化模式,为高等植物及质体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