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唐海远 《蛇志》2009,21(2):134-136
自1938年willess首次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应用到临床后,该手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与应用,它是多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THR被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甚至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是终生的痛苦或生命的代价。如何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重要手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和预防。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现结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的综合优点,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二科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对62个病人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护理体会报告见下文。  相似文献   

3.
龙巧仙 《蛇志》2013,25(2):244-24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方法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解决患者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压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77例患者住院期间仅1例发生患肢肿胀,经治疗及促进患肢功能锻炼后好转.结论 循证护理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贤 《蛇志》2011,23(4):416-4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用人造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Ⅲ。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5月共实施老年患者THR64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青华 《蛇志》2014,(2):224-226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对髋关节疾病患者而言,该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缓解了疼痛,也缩短了疗程。而且该手术能较好地纠正患者的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因此,要加强护理。采用科学的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恢复,而且还可减  相似文献   

6.
赵婵  苏海瑕 《蛇志》2010,22(2):179-180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髋周肌群退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42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方海强  王间萍 《蛇志》2016,(4):509-5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的62例高龄患者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62例高龄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熟悉的手术配合步骤和器械使用,术后合理搬运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徐爱兰 《蛇志》2002,14(4):48-49
肺动脉栓塞是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肺栓塞早期症状有烦躁不安、心悸、呼吸快等 ,但亦会突发呼吸困难、心悸、气短、剧烈胸疼、咳嗽、咯血、发热 ;大面积肺栓塞者会出现急性左、右心衰的心源性休克 ,甚至短期内死亡。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5 5岁 ,因跌伤致右髋关节疼痛畸形 ,活动障碍半小时 ,于 2 0 0 1年 6月 4日入院 ,6月 5日行右全髋关节置换术 ,6月 1 7日上午 9点突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即转心内科行抗凝、输氧 ,抗感染等治疗 ,病情稍好转 ,后经心脏多普勒检查发现右心房内有一较大的栓子 ,宜手术取栓。于 6月 2 0日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9.
蔡晓敏  林连珠 《蛇志》2014,(4):436-437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完善术前准备,全面术后护理,合理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连续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行预防性药物,物理预防以及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181例术后患者中有41例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细致的护理和有效的措施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后的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何丹 《蛇志》1999,11(2):77-78
急性中毒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毒鼠强毒饵中毒占我科急性中毒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我科从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26例急性重型毒鼠强毒饵中毒患儿,现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13岁,所有患儿...  相似文献   

12.
赵静  赵中兰 《蛇志》2005,17(3):229-230
据统计,199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老年患病率亦逐年增高。由于老年患病的特殊性,开展健康教育成为保证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我们使用标准教育计划,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覃琼芬 《蛇志》2005,17(3):213-214
目前临床上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肝衰竭,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细胞再生而自然恢复功能,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成为肝衰竭理想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而ALSS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科26例52例次的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微生物学分析和生物被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病例的微生物学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细菌培养结果、药敏结果、术前和术中培养结果符合率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发现术前和术中培养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7.1%和78.5%,术前和术中培养结果符合率也不高,仅为59.1%;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术前和术中培养比例分别为56.2%和46%,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比例很高,表皮葡萄球菌形成大量生物被膜。上述结果表明目前的细菌学诊断手段准确性不高,应改进取材和培养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细菌中高毒力菌株和耐药菌株比例高,细菌可形成大量生物被膜,是引起感染难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劳美荣  廖红珍  叶颜凤 《蛇志》2017,(2):222-2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24、36、48、72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能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棠 《蛇志》2004,16(1):48-49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日趋升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方法之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质、病变性质及骨髓与软组织的改变、手术技术、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等,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路运本 《蛇志》2003,15(3):46-47
近年来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3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在 65~ 78岁 ,ASA ~ 级 ,其中 1 8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行全髋置换术 4例 ,股骨头置换术 2 6例。1 .2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安定 1 0 mg,阿托品0 .5 mg,入手术室后侧卧位 ,于 L2 -3 或 L1-2 硬膜外穿刺 ,头向置管 3~ 5 cm固定导管 ,改平卧位。硬膜外腔先注入 2 %利多卡因 5 ml试验量 ,观察5 min,测平面无腰麻现象 ,再注入 2 %利多卡因与0 .75 %布比卡因对半混合液 1 0 ml。所有病例都持续监护心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观察和分析了与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了对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0例,随访3个月,并对置换术后可能导致早期脱位的7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这4个因素在有脱位组和无脱位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早期脱位的3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X2=16.572,P=0.000)、手术方式(X2=5.283,P=0.021)、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X2=5.498,P=0.019)。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术前及术中应充分考虑各危险因素,从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抗凝药物有助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传统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目前有一类新的口服抗凝药物已经用于临床,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带来了一种更方便、安全和有效预防血栓的治疗选择。本篇综述主要针对传统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及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以及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对迄今为止传统抗凝药物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使用经验、优缺点、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最新临床用药进展进行综述,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