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九味消肿拔毒散外治蝮蛇咬伤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九味消肿拔毒散外治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采用30只大白鼠局部注射蝮蛇毒造模后,外敷九味消肿拔毒散,并观察不同时段的疗效。另外,采用随机平衡对照设计,选择135例蝮蛇咬伤患者,分为九味消肿拔毒散治疗组90例.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45例,外敷治疗后,观察比较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九味消肿拔毒散在动物实验与临床治疗上,其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的效果明显优于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结论九味消肿拔毒散是外治蝮蛇咬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逄坤财 《蛇志》2010,22(4):335-335,341
我院从1981年5月~2009年10月共治疗长白山蝮蛇咬伤患者450例,作者采用针刺“八邪”、“八风”穴以解毒排毒治疗毒蛇咬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文军 《蛇志》2009,21(2):115-116
目的通过对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的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可能的预防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57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的蝮蛇咬伤患者,常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法,其中6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血清病,采用抗变态反应治疗。蛄果65例患者均治愈.临床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7天以上的532例患者无1例出现血清病.结论抗蝮蛇毒血清致血清病及时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其预后良好;蝮蛇咬伤后足量、全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预防血清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并心肌损害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文军  黄适存  刘海燕 《蛇志》2010,22(4):355-35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患者45例,采用抗蝮蛇毒血清、激素、热毒宁、蛇伤解毒汤综合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治愈43例,显效2例,平均住院天数9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蝮蛇为常见毒蛇之一 ,其毒素系混合毒类 ,伤后临床症状极为复杂 ,常因失治或误治致使蛇毒内结不泄 ,甚则并发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或衰竭而死亡。作者以排毒解毒法辨证施治重、危型蝮蛇咬伤 1 33例 ,其中重型 88例 ,危型 45例 ;男 80例 ,女 5 3例 ;年龄 8~ 72岁 ,平均 36.5岁。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均有发热 ,出现心悸 61例 ,视物模糊 89例 ,复视 38例 ,眼睑下垂 89例 ,胸闷气促 67例 ,尿少 31例 ,出冷汗 1 8例 ,四肢厥冷 1 9例 ,烦躁 1 7例 ,昏迷1 2例 ,自主呼吸停止 1 1例 ,所有病例局部均有疼痛。治疗方法 :早期高位结扎 ,穿刺扩创排毒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蝮蛇咬伤后局部组织坏死的原因,预防和治疗蛇伤性溃疡,降低致残率。方法 2003~2010年我院收治514例蝮蛇咬伤患者,对其中75例合并蛇伤性溃疡患者局部伤口的缚扎、血泡清除、切开排毒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的疗效。结果 514例蝮蛇咬伤患者中合并组织坏死75例,占14.59%;缚扎方法不当、过紧或时间过长,切开排毒,血泡处置不当均可引起或加重组织缺血和坏死;中药蛇伤解毒汤的内服与外敷可改善局部组织坏死。结论蝮蛇咬伤后的组织坏死原因复杂,正确的缚扎、血泡清除,不予切开排毒可降低组织坏死发生率;给予中药蛇伤解毒汤内服与外敷,对蛇伤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吴娓星  龚旭初 《蛇志》2013,(4):436-438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患者的局部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4~11月收治的621例蝮蛇咬伤患者的局部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21例蝮蛇咬伤病人中,痊愈618例(99.52%),无效3例(0.48%)。结论正确的局部处理,是促进局部排毒解毒,缓解局部症状,防止和减少蛇毒对全身中毒性损害的关键,也是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箍毒拔毒法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箍毒拔毒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箍毒拔毒灸治疗蝮蛇咬伤能有效的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天仙子藤黄散外治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98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天仙子藤黄散治疗组49例.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49例.两组经治疗后.观察比较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等方面的疗效及平均时间.结果 复方天仙子藤黄散治疗组在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的临床治疗上明显优于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结论 复方天仙子藤黄散是外治蝮蛇咬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圆斑蝰蛇咬伤中毒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2017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本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60.00%),女14例(40.00%),男女比例为3∶2;年龄8~63岁,平均(44.73±5.84)岁。(2)临床特征与转归:35例患者均出现凝血障碍的症状,其中并发非典型DIC 8例(22.85%),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22.85%),并发内脏出血10例(28.57%),并发脑出血5例(14.29%)。全部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3)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情况: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应用抗蝮蛇毒血清组)17例,未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未应用抗蝮蛇毒血清组)18例,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圆斑蝰蛇咬伤中毒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咬伤部位多见于下肢,好发于夏秋两季。(2)圆斑蝰蛇咬伤中毒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非典型DIC综合征表现,可能是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导致。(3)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是否有效还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孙爱珠  倪毓生 《蛇志》1992,4(2):28-29
本文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功能损害与衰竭79例的临床总结.笔者认为坚持解毒与排毒相结合,是保护、改善心功能的根本措施.按心脏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情况,采用益气生脉、解毒护心等法,辨证施治,配合对症支持疗法,及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防治继发感染,是促进心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蛇伤清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淼雄  黄彬  李成宾 《蛇志》2010,22(2):108-109
目的观察蛇伤清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蛇伤清毒合剂。观察比较两组止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及两组患者局部坏死发生率、呼吸肌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蛄果蛇伤清毒合剂治疗组能缩短止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减少局部坏死发生率、呼吸肌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蛄论蛇伤清毒合剂能显著提高蝮蛇咬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叶剑飞  曾仲意 《蛇志》2012,24(2):122-123
目的观察蛇毒清合剂对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蛇毒清合剂,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酶学3项(CK、LDH、AST)、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致残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酶学3项(CK、LDH、AST)、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致残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蛇毒清合剂治疗对蝮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友其  邓立普  彭韦霞  刘灿芬 《蛇志》2011,23(1):11-14,46
目的观察蝮蛇毒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肾脏病理变化特点,为肾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鼠分为N组(正常对照组)、L组(蛇毒低剂量组,0.50 mg/kg)、H组(蛇毒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按时相点又分为3、6、244、8 h四个亚组。96只小鼠随机分配到各亚组,采取肌注蝮蛇毒的方式建立动物模型。结果 SCr值,L组24 h升高(P〈0.05),48 h下降(P〈0.05);H组持续升高(P〈0.05)。光镜下肾损伤病理评分,L组6 h开始升高(P〈0.05),48 h下降(P〈0.05);H组3 h开始持续升高(P〈0.05)。SCr与光镜下,肾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L组:r=0.883,P〈0.01;H组:r=0.891,P〈0.01)。结论 SCr在一定条件下能反映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但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早于SCr升高;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蝮蛇毒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将尖吻蝮蛇毒酸性磷脂酶 A2 I( A.a A P L A2 I) 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 B L M V L2 , 在大肠杆菌 R R1 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 A.a A P L A2 I约占细菌蛋白质总量的30 % , 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纯化包含体后, 将产物变性、复性, 然后用 F P L C Superose T M12 纯化, 产物经过 S D S P A G E 检测只有单一条带。对表达的 A.a A P L A2 I进行了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和溶血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 表达的 A.a A P L A2 I的酶活性同变性后复性江浙蝮蛇酸性磷脂酶 A2( A P L A2) 的酶活性相近, 既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也具有溶血活性。最后对磷脂酶 A2( P L A2) 的结构与这些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尖吻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的表达及其生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尖吻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 (A .aBPLA2 )基因克隆至温敏表达载体 pBLMVL2 ,在大肠杆菌RR1中成功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A .aBPLA2 约占细菌蛋白质总量的 2 0 % ,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纯化包涵体后 ,将产物变性、复性 ,然后用FPLCSuperoseTM12纯化 ,产物经过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只有单一条带 .对纯化后的表达A .aBPLA2 进行了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和溶血活性的测定 .结果显示 ,表达A .aBPLA2的酶活性与变性后复性江浙蝮蛇酸性磷脂酶A2 酶活性相近 ,具有类似变性后复性江浙蝮蛇碱性磷脂酶A2 的溶血活性 ,没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 .最后对磷脂酶A2 的结构与这些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蒋笑怡  李清平  刘治昆 《蛇志》2012,24(1):15-17
目的研究五步蛇伤后局部组织病变性状,探索五步蛇伤后患肢肿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60例确诊为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针刺拔罐后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每天1次;对照组8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每天1次。两组均于治疗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80例伤肢肿胀均消退,显效率为95%,有效率为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对照组80例,显效率为34%,有效率为39%,总有效率7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毒副作用、无并发症,安全高效,避免了传统上对五步蛇伤后肿胀切开引流减压造成的组织创伤和病人精神负担,同时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刚  邓立普 《蛇志》2014,(1):13-15
目的探讨蝮蛇毒介导小鼠心肌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变化与不同蝮蛇毒剂量、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确定LD50蝮蛇毒注射剂量。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蛇毒低剂量(0.5mg/kg)组、蛇毒高剂量(1.0mg/kg)组,并按中毒时间设4水平组,即3、6、24、48h组,采集小鼠心肌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蛇毒低剂量组及蛇毒高剂量组小鼠心肌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蛇毒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6h组明显高于3h组(P0.05);24h组高于6h组(P0.05);48h组高于24h组(P0.05)。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心肌TNF-α蛋白的表达越高。结论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TNF-α蛋白表达增高,且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心肌TNF-α蛋白的表达越高,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趋势,提示TNF-α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 G F)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利用 P C12 细胞生物活力测定为跟踪检测手段,分别经过 C M Sepharose C L 6 B、 Sephadex G 75 及 F P L C m ono S层析,从30 g 江浙蝮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到200 μg N G F,纯化倍数高达105经 S D S P A G E 测定,该蛋白分子量为 26 k D,由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交联组成二体形式等电聚焦显示其等电点为67,与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相吻合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力水平与小鼠25 S N G F相当,在1~100 μg/ L 的浓度范围内维持 P C12 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的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