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顺尔宁联合喘可治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镇静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顺尔宁(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每天4 mg,每晚1次,以及喘可治注射液口服,每次半支,2次/日。治疗7天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对所有病例门诊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喘息再次发作的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7.83,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平均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治疗组喘息反复发作的平均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顺尔宁联合喘可治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并能缩短住院时间,由于顺尔宁可控制毛细支气管炎后的气道慢性炎症,喘可治注射液可增强呼吸道抵抗能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反复发作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混悬液雾化吸入对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4例)、低剂量(40例)和对照组(36例)三组。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BUD混悬液1 mg/次与0.5 mg/次治疗。观察三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他们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高剂量组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3例鹅口疮(6.82%),低剂量组出现2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4,P=0.725),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治愈,三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BUD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但临床应注意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性治疗及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3.6%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痰液炎性细胞计数差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37/39),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32/39),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和治疗5 d后痰液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和中性淋巴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使用3.6%的高渗盐水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可有效减少炎症细胞数量,缓解气道水肿与阻塞,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呼吸道菌群定植种类和数量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患儿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组(n=92)和轻症毛细支气管炎组(n=204),另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对象呼吸道菌群的种类及数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陆美琼 《蛇志》2003,15(4):27-28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仅见于 2岁以下婴幼儿 ,多数是 1~ 6个月的小婴儿 ,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 ,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致肺气肿及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 [1 ]。解除呼吸道阻塞 ,改善通气 ,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科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64例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儿 64例 ,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发病 5天内入院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0例,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肺部□音吸收天数为5.15±1.32d,对照组为7.12±1.22d。治疗组患儿肺部□音吸收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运德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与儿童哮喘病情控制及不同哮喘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及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各60例,分别设为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 h及治疗后4周测定FeNO,对照组在体检时测定FeNO。对比对照组体检时以及哮喘组、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不同治疗时期的FeNO浓度变化;哮喘组患儿根据不同病情控制情况分为哮喘控制组、哮喘部分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根据不同哮喘亚型分为咳嗽变异性组与非咳嗽变异性组,分析FeNO与哮喘患儿疾病控制情况、哮喘亚型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治疗前的FeNO浓度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体检时的FeNO浓度(P0.05);与治疗前与治疗后1 h比较,治疗4周后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FeNO浓度降低(P0.05),治疗后1 h及治疗4周后哮喘组FeNO浓度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哮喘控制组FeNO浓度低于部分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哮喘部分控制组FeNO浓度低于哮喘未控制组,咳嗽变异性组FeNO浓度高于非咳嗽变异性组(P0.05)。FeNO浓度与病情控制呈负相关,FeNO浓度越低,病情控制程度越好(r=-0.512,P=0.034)。结论:哮喘患儿的FeNO浓度高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健康儿童,且与患儿哮喘的病情控制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哮喘患儿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凤超 《蛇志》2011,23(3):270-271
目的观察雾化吸人后拍背吸痰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拍背吸痰护理。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34例,对照组25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儿拍背吸痰可缩短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且疗效确切,可作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镁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吸痰、镇静、止咳、抗感染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研究组再加用25%硫酸镁溶液0.1~0.2ml/(kg.次)气泵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儿肺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鸣音/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 PTEF/t E)和v PTEF/v E均明显升高,吸呼比(Ti/Te)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VT、t PTEF/t E和v PTEF/v E显著高于对照组,Ti/T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微量气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改善患儿喘憋、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肺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进行抗病毒吸氧、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能较快地改善呼吸功能,有效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肖静 《蛇志》2009,21(4):279-28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进行综合性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病程持续时间、麟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等多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医院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4例,检验并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24例患儿中,病毒感染260例,占80.25%,共检出病毒272株,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构成比最高,占47.43%,其他依次是柯萨奇病毒(CBV)占9.93%、鼻病毒(RV)占4.04%、腺病毒(ADV)占3.68%及冠状病毒(COV)占3.31%,其他病毒占31.62%;细菌感染64例,占19.75%,共检出细菌7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构成比最高,占41.10%,其他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1.51%、肺炎克雷伯菌占17.81%、阴沟肠杆菌占6.85%及不动杆菌属占2.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个月、早产儿、父母患有呼吸道疾病及家庭经济状况差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复杂,临床应对不同性别、年龄、是否早产儿、父母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患儿进行差别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健康患儿40例(近1年均无服用维生素AD史)作为研究对象。将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AD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组)。治疗组补充口服维生素AD1粒qd,疗程共6个月。分别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随访6个月、1年内喘息的控制情况(喘息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咳嗽程度、有无夜间症状或夜间憋醒、有无活动受限)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哮喘组≥4岁患儿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评价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维生素A、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喘息发作时间、夜间症状、夜间憋醒、活动受限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炎性因子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d后的炎症因子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6d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47%(P0.05)。研究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6d后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γ(INF-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速康复进程,能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最重要的病原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部分患儿可出现反复喘息发作而发展为哮喘。对RSV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仍然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反义基因治疗,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平喘止咳化痰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雾化吸入3%浓盐水、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滴痰热清注射液,治疗72h后,检测两组血气指标。结果:1治疗72h后,治疗组患儿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滴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3%浓盐水、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较单纯雾化吸入更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73例毛细支气管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丹参组,均用常规方法治疗,但后者加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在治疗前、后用全自动散射比浊法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E、IgG、IgA、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丹参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4.44%和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参组患者血清IgE、C3和C4水平下降,IgG、IgA水平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差异(P<0.01-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仅IgE水平下降(P<0.01),但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且可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1974年冬—1976年春对北京地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工作,结果共分离出合胞病毒12株,阳性率占15%。 2.以65例患儿的双份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证明:其恢复期对合胞病毒{倍中和抗体升高的有39例,阳性率占56.5名。首次确证了北京地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合胞病毒的病原关系。 3.北京地区农村于1976年春首次分离出合胞病毒,其双份血清恢复期中和抗体4倍升高的阳性率为75%。初步证明合胞病毒也是北京地区农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 4.对北京地区合胞病毒新分离株进行了一些培养特性和分离特性的研究,为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头孢克洛颗粒与复方甘草合剂联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控制喘憋和抗病原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0);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心率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细胞比值、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高于对照组,CD8~+、血清IL-4、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