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师经常用氟康唑口服来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很少发生固定性药疹.固定性药疹是一种轻型药疹,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常在同一部位发生相同皮疹.该文报道1例48岁女性,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后出现固定性红斑的病程经过,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没有出现交叉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2.
李玲  王明钰  徐海 《微生物学报》2021,61(12):4097-4105
【目的】分析新型甲氧苄啶获得性耐药蛋白DfrB7的生化性质,探究其与B家族代表性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对甲氧苄啶获得性耐药的生化基础。【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B家族DHFRs与新型DfrB7的进化关系。将dfr基因分别构建到pACYC184和pET15b(+)载体并转化到相应大肠杆菌中。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克隆菌株对甲氧苄啶的耐药性。测定DHFRs使用NADPH作为质子供体催化二氢叶酸还原的酶活反应参数。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甲氧苄啶的解离常数。【结果】克隆到大肠杆菌中的新型dfrB7基因表现出对甲氧苄啶的高耐药表型。系统进化树确定了dfrB7编码B家族的DHFRs。检测并比较DfrB7和代表性DHFRs的酶活性质、抑制剂的亲和力,与染色体上DHFR相比,DfrB7与DfrB1均表现出显著降低的催化活性,通过生化实验证实B家族二氢叶酸还原酶对甲氧苄啶结合力极差。【结论】新型dfrB7基因编码的DfrB7具有B家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普遍特征。B家族二氢叶酸还原酶赋予宿主菌对甲氧苄啶的获得性耐药与该酶对甲氧苄啶的低亲和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 SMZ)及其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TMP)在彭泽鲫体(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18±1)℃水温条件下, 将实验鱼随机分为2组, 分别用于多剂量混饲和口灌给药, 剂量为150 mg·kg-1SMZ 和30 mg·kg-1 TMP, 每天1 次, 连给10 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 此法检测限为0.05 μg·mL-1。结果表明: 在两种给药方式下, 停药后第1 天SMZ 和TMP 都在彭泽鲫各组织中达到峰值, SMZ 在肌肉中最高, 肾脏中最低, 而TMP 在肾脏中最高, 血液中最低。混饲给药彭泽鲫各组织SMZ 和TMP 残留量都分别低于口灌给药各相应组织中的残留量, 两种给药方式下SMZ 残留的消除速度不同, 混饲给药比口灌给药慢, 前者需要24-25 d 各组织中才检测不到SMZ 残留, 而后者仅需要22 d; 与此相反, TMP 残留的消除速度在两种给药方式中相似, 即至各组织中检测不出TMP 残留都需21 d。根据这些结果综合确定对彭泽鲫多次用SMZ+TMP 后, 休药期至少22 d。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国际上广泛用以作为卫生指标菌,通过对药品、食品、饮料、水源的常规细菌学检验,施行卫生监督。例如检出大肠杆菌时,证明已被粪便污染;并且有污染肠道致病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因此大肠杆菌被许多国家药典列入规定的控制菌之一。《中国药典》2000年版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口服中西及外用药品每1g或每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小檗碱甲氧苄啶片收载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其处方成分主要由盐酸黄连素100g,甲氧苄啶50g组成。甲氧苄啶是抗菌增效药。能增强磺胺类药及某些抗菌素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彦民 《微生物学报》1993,33(3):219-226
对临床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MP)耐药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5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对TMP的耐药率为76%,其中7株菌对TMP高度耐药。7株耐药菌中有4株含有不同的质粒,TMP耐药质粒可以在种内和种间转移,而且8%的。SDS可以有效地消除R质粒。比较不同TMP耐药菌和对照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力和特性得出,鼠伤寒沙门氏菌TMP耐药机制为:无质粒菌的TMP耐药是由于染色体编码的DHFR过量产生所致,TMP对该酶的产生起诱导作用含质粒菌是由于R质粒编码产生了Ia型抗TMP的DHFR和R质粒编码产生了另一种新型的抗TMP的DHFR,后者目前尚无报道。此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致病菌的耐药性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极少引起肠炎,MRSA肠炎一般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及胃肠手术后的患者。本例患儿无长期用药史及手术史,突然出现发热、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而就诊,病初疑诊阑尾炎,完善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后未发现阑尾炎影像学征象,反而可见肠管异常扩张及气粪潴留,经肛管引流出大量墨绿色水样便。经咽拭子和粪便病原学检查,患儿确诊MRSA肠炎。给予万古霉素口服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儿康复出院。本文通过分析本病例及MRSA肠炎相关文献,对MRSA肠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进行深入剖析,为MRSA肠炎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