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笑怡  李清平  刘治昆 《蛇志》2012,24(1):15-17
目的研究五步蛇伤后局部组织病变性状,探索五步蛇伤后患肢肿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60例确诊为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针刺拔罐后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每天1次;对照组8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每天1次。两组均于治疗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80例伤肢肿胀均消退,显效率为95%,有效率为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对照组80例,显效率为34%,有效率为39%,总有效率7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毒副作用、无并发症,安全高效,避免了传统上对五步蛇伤后肿胀切开引流减压造成的组织创伤和病人精神负担,同时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蒋笑怡  黄琪  周丽  李文敏  刘治昆 《蛇志》2016,(2):139-140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烙铁头蛇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后贴敷如意金黄散治疗;对照组予土黄连液纱布外敷局部伤口,再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肿胀处。比较两组治疗后伤肢肿胀消退情况。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患者伤肢肿胀消退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拔罐后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疗法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是一种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五步蛇咬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8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五步蛇咬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及加用中医针刺、拔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抗五步蛇毒血清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五步蛇咬伤患肢肿胀具有明显效果,能减少患肢伤残率.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针刺拔罐治疗结合50%硫酸镁湿敷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行针刺拔罐治疗后给予硫酸镁湿敷患肢肿胀部位,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硫酸镁湿敷患肢肿胀部位,比较两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结合硫酸镁湿敷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五步蛇咬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1年4~11月我院收治的五步蛇咬伤3h内就诊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B组)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皂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4h后磷酸肌酸激酶的变化以及肿胀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B组24h后磷酸肌酸激酶较A组下降,肿胀程度比A组减轻,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甙对五步蛇咬伤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琪  刘治昆 《蛇志》2013,25(2):160-161
目的 探讨五步蛇咬伤患肢行早期切开以促进消肿的护理.方法 收集五步蛇咬伤患肢肿胀行早期切开的患者91例,比较切开前后患肢肿胀情况的变化,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无1例大出血,无伤肢残疾.结论 五步蛇咬伤患肢行早期切开并给予良好的护理,可促进消肿,降低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伤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淑英 《蛇志》2004,16(4):30-31
2002年5月~2003年9月我科对120例蝮蛇咬伤患肢肿胀应用蛇伤外敷散外敷与常规应用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外敷对比观察,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乐冬友  王志英  徐自强 《蛇志》2012,24(2):119-121
目的探讨重症五步蛇伤患者行深筋膜室网状切开的早期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被五步蛇咬伤后3h内就诊,且患肢组织压在25mmHg以上的患者44例,其中行深筋膜室网状切开13例作为研究组(A组),使用传统保守非手术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72h内组织压的变化、肿胀程度的改变、创口出血及坏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A组24h后组织压基本降至正常,肿胀程度比B组轻;A组患者伤口有明显出血渗血,早期B组优于A组,但3h后两组的出血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A组2例患者伤处有片状坏死;B组绝大部分患者72h后经切除坏死组织后肿胀明显消退,1例患者因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截肢,两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重症五步蛇伤中,审慎深筋膜室网状切开患肢,可避免组织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及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治疗毒蛇咬伤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由美  范德兴 《蛇志》1993,5(2):53-53
我县位于闽西北山区,蛇伤患者较多。近年来,笔者采用七味中草药外敷治疗各类毒蛇咬伤5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性51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73岁.其中蝰蛇咬伤4例,眼镜蛇咬伤5例,蝮蛇咬伤2例,五步蛇咬伤9例,银环蛇咬伤2例,青竹蛇咬伤36例。咬伤后2小时内就诊11例,3至24小时就诊24例,25小时以后就诊23例.2 疗效标准2.1 治愈:全身中毒症状消失,患肢肿胀消退,伤口基本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能下床活动.2.2 好转:全身主要中毒症状控制,局部体征明显改善。2.3 无效:经本法治疗后无好转甚至死亡。3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9,(2)
目的观察十三味方对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蛇伤科血循毒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循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案及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中药内服,治疗组给予常规血循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案及蛇伤十三味方中药内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疗程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3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_(周径差)=0.205、0.301,P0.05;t_(血清肌酸激酶)=-1.448、-1.179,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5、7天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_(周径差)=-2.964、-6.249,P0.05;t_(血清肌酸激酶)=-2.168、-4.967,P0.05)。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与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t=-7.033、-6.806,P0.05)。结论十三味方可缩短血循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缩短疗程,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桂中桂北蛇伤基地自主研发的蛇伤灵内服Ⅰ方、外敷Ⅱ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方法对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与肢体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制定蛇伤皮肤组织坏死相关的客观临床评分标准,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蛇伤灵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组和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皮肤组织坏死积分及患肢肿胀程度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皮肤组织坏死积分与患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优越性,蛇伤灵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对中华眼镜蛇咬伤所致肢体肿胀、组织坏死程度的效果优于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清平  周文忠  刘治昆 《蛇志》2012,24(1):58-61
五步蛇是我国特有蛇种,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五步蛇毒属血循毒,中医称火毒。被其咬伤后患者除有全身中毒症状外,咬伤局部可出现沿患侧肢体向上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患肢坏死。患肢一旦出现坏死,难以痊愈,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部分患者常见合并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如急性心、肾功能不全,休克,DIC等,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处理上极为棘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提高五步蛇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是近年来蛇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成宾  曾仲意  冯芬  雷盼 《蛇志》2009,21(4):270-270,275
目的探讨双黄蛇伤散对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倒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侧,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外敷双黄蛇伤散.结果两组息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黄蛇伤散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吴启才 《蛇志》1989,1(3):35-36
毒蛇咬伤伤口由于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或中毒量太大往往造成患肢溃烂坏死。严重者截指(趾)、截肢;轻者经过外科适当处理,一部分患者伤口可自愈;一部分却需靠植皮,方能消灭创面,不致于成为慢性溃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应用营养液湿敷肉芽创面和新植皮法比1978年前旧方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对照组:以1970~197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36例,采用旧植皮法为对照组。其中五步蛇伤18例,眼镜蛇伤12例,烙铁头蛇伤2例,竹叶青蛇伤4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10例。实验组:1978~198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56例,施以新植皮法为实验组。其中五步蛇伤38例,眼镜蛇伤14例,竹叶青蛇伤3例,烙铁头蛇伤1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16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溃烂创面按外科常规换药,有坏死组织就予以清除。脓液多,用攸锁纱布换药,脓液少  相似文献   

15.
蛇伤一号合剂治疗五步蛇咬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广  曾仲意  陈彩凤  陈生  张忠 《蛇志》2004,16(1):21-2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一号合剂,观察两组痊愈情况及病人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所收治住院的1898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口服祁门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并结合抗蛇毒血清等西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1898例均治愈或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口服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结合西医支持疗法,可提高蛇伤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毒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朱荣丽  陶菊  龚旭初 《蛇志》2016,(2):141-142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和伤肢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肿胀及疼痛的缓解有促进作用,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在重症蝰蛇咬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症蝰蛇咬伤患者的治疗。结果 1例55岁男性患者因右手蝰蛇咬伤3h,于2018年9月10日9时入住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后患者右手肿胀逐渐加重,出现血尿及凝血功能障碍。9月12~14日,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未检出。病程中给予局部针刺真空罐疗、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口服与外敷、输注纤维蛋白原及血浆、补液等综合治疗。9月15日起患肢肿胀逐渐好转、凝血功能逐渐恢复。9月20日出院。9月24日复查凝血功能正常。1个月后随访,右手无功能障碍。结论重型蝰蛇咬伤的救治应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尽早给予真空拔罐排毒及足量抗蛇毒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四黄散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竹叶青蛇咬伤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蛇咬伤处理方案,包括清创、引流、注射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黄散外敷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20.
李超杰 《蛇志》2014,(2):178-179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82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组41例和传统穴位针刺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与口服中药相结合的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穴位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优于对照组的70.7%。结论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是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