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蝮蛇咬伤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芹  龚旭初  李虹 《蛇志》2009,21(4):311-313
蝮蛇咬伤为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外伤中毒性急症。蝮蛇毒素系混合毒类,伤后临床症情及其复杂,治疗护理失当和延误治疗易致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自1998年至2007年共收治蝮蛇咬伤病人1580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旭  龚旭初 《蛇志》2011,23(4):392-393
蝮蛇咬伤是我区夏季常见急症,而儿童蝮蛇咬伤在本地区也常发生,且其在诊断、治疗上有一定特殊性。我院2004-2010年收治57例儿童蝮蛇咬伤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3)
正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有毒蛇50多种,每年被毒蛇咬伤病例在50万人次以上,死亡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1])。而蝮蛇在我国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蛇类,蝮蛇伤是夏秋季常见的危急症,其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势变化快等特点~([2]),一旦被蝮蛇咬伤,蛇毒素经伤口吸收迅速,常引起伤肢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即使应用抗蝮蛇毒血清及其他解毒药物后,伤肢肿胀疼痛仍不易缓解~([3]),是蝮蛇咬伤患者的主  相似文献   

4.
郑爱斌  邹卫东 《蛇志》2006,18(2):123-123
蝮蛇是我国江浙地区常见的剧毒蛇种,其毒性主要为混合毒。被其咬伤后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造成重要脏器受损,临床以肝、肾损害为常见,按临床分型标准属重型蝮蛇咬伤。因此积极有效的救治十分重要,现将2003~2005年我科住院治疗的蝮蛇咬伤并肾损害患者155例的救治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5.
逄坤财 《蛇志》2010,22(4):379-380
蝮蛇咬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对2005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长白山蝮蛇咬伤患者160例采用蛇伤1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文华 《蛇志》1996,8(1):24-27
蝮蛇咬伤的中医证治体会周文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沙北医疗室2554211前言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害最普遍的主要毒蛇,亦是我省唯一的毒蛇。在人口稠密的苏南地区,蝮蛇咬伤有很高的发病率,个别地区的年发病率达16‰。从历年的临床病例来看,本病如无...  相似文献   

7.
蝮蛇咬伤的中医证治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沙北医疗室周文华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害最普遍的主要毒蛇,亦是我省唯一的毒蛇,在人口稠密的苏南地区,蝮蛇咬伤有很高的发病率,个别地区年发病率达16%。本病如无适当抢救措施,死亡率可达7-10%,即使中毒程...  相似文献   

8.
徐松如  赵瑞安 《蛇志》1998,10(1):67-68
蝮蛇为混合毒型,咬伤后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以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甚至可引起MOSF,死亡率高。我院1990年4月至1997年10月共收住蝮蛇咬伤病人604例,其中危重型156例。我们在继承季德胜治疗毒蛇咬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综合治疗,取得...  相似文献   

9.
田启琪 《蛇志》2010,22(4):379-379
湘潭为丘陵地带,适宜蝮蛇栖息生存,是蝮蛇咬伤多发区之一。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蝮蛇咬伤患者16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蝮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1580例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蝮蛇咬伤为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外伤中毒性急症。其毒素系混合毒类,伤后临床病情极其复杂,处理失当和延误治疗易致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的严重不良后果。我院继承蛇伤专家季德胜的经验,并结合现代急救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现将1998-2007年间所观察的158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万根明  舒小琴  陈建生  吴小勇 《蛇志》2007,19(3):197-197
蝮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如获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和减轻中毒症状;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从2000~2005年收治蝮蛇咬伤患者132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1320例患者中,男851例,女469例,年龄6~75岁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网保  王慧华 《蛇志》2007,19(1):54-55
蝮蛇咬伤是突发的急性中毒事件之一,具有病情急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处理棘手,预后难以逆转等特点。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蝮蛇咬伤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如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致残,重者则危及生命。由于蝮蛇咬伤多发生于野外作业人员,就诊的基层医疗条件相对有限,加上一些地方仍采用原始的方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根据我们20余年的救治体会,认为蝮蛇咬伤的救治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1蝮蛇咬伤早期患肢结扎不当因为被蝮蛇咬伤后,蛇毒在3~5min内就可进入血循环,30min左右在血中就可达到最高浓度,如超过…  相似文献   

13.
柳晓萍  周忠礼 《蛇志》2010,22(3):272-273
由于全球气候的改变,我国北方更适于毒蛇生长繁殖,因而每年毒蛇咬伤病例在相应增多。山东省枣庄属长江以北,过去被毒蛇咬伤的病例罕见,而近年来毒蛇咬伤病例明显增多。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蝮蛇咬伤患者36例,经用抗蝮蛇毒血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秋红  邓立普 《蛇志》2007,19(1):51-54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又名土蛇、大公蛇、地皮蛇,因其色泽似土而得名[1]。在我国除西藏、青海、云南省外均有发现,为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蝮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蝮蛇毒素为混合毒素,被咬伤后可引起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预后差。故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蝮蛇咬伤是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1发病机制蝮蛇属管牙类毒蛇,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血循毒和神经毒。蝮蛇咬伤1次的注毒量为45~150mg(干重),而致死量为25mg(干重)[2]。1·1神经毒素蝮蛇毒的神经毒素含量较低,约占毒素干重的1%~2%。其…  相似文献   

15.
丹参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伤肢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海燕 《蛇志》2004,16(4):29-29
蝮蛇咬伤是江浙地区常见的毒蛇咬伤,被蝮蛇咬伤后毒液侵入机体,沿淋巴循环或血液循环扩散,造成一系列中毒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可使病情加重,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李焕新 《蛇志》2011,23(2):206-208
蝮蛇咬伤是本地区夏秋季节常见的意外伤害.其毒素为混合毒类,被咬伤后病情复杂,处理不当和延误治疗易致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1].2010年9月5日我院ICU收治1例蝮蛇咬伤致呼吸、肝功能损害、急性肾衰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熏蒸法治疗蝮蛇咬伤后肿胀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莉媚  熊学平  徐琛 《蛇志》2007,19(1):43-44
肿胀是蝮蛇咬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笔者对收治的96例蝮蛇咬伤患者,采用西药加中药熏蒸治疗50例,同时设西药对照组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农村地区常见急诊病种之一.被毒蛇咬伤后除应用抗蛇毒血清外,强调的是综合整体治疗尤其是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常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7年5~10月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抗蝮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云 《蛇志》2004,16(4):4-4
抗蝮蛇毒血清是治疗蝮蛇咬伤的唯一特效药,可引起少数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我院于1992~2004年共收治蝮蛇咬伤患者271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2358例,出现过敏性休克16例,发生率6.7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蝮蛇是全国分布最广的毒蛇。一旦被蝮蛇咬伤 ,蛇毒进入体内 1~ 6h,即出现中毒表现 ,若抢救不及时 ,在短期内致人死亡。我院用本院研制的蝮蛇胶囊先后治疗蝮蛇咬伤 5 5例 ,部分结合西医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5例均确诊为蝮蛇咬伤 ,其中 ,男 46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62岁 ;农民 44例 ,占 80 % ;工人 4例 ,占 7.2 % ;学生和儿童共 7例 ,占 1 2 .73%。大多发生于 7、 8月盛夏季节 ,共 36例 ,占 65 .45 % ;6月 7例 ,占1 2 .73% ;9月 7例 ,占 1 2 .73% ;1 0月 5例 ,占9.0 9%。1 .2 咬伤情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