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的影响,中国各地沏茶方法、饮茶方式不一,形成多种多样的饮茶习俗。至于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它们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出去,虽然传到各个国家以后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多少带有东方饮茶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荼”与“茶”邢湘臣(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公司200080)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民最早发明饮茶、种茶和制茶。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饮料之一。世界各国文字中的“茶”,均从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港口所在地的广东、福建等地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从“茶”到“茶”...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很难有哪种饮料能历千年而不衰,而茶从发现利用至今,已历数千年时光。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爱好者遍及全球,茶以及茶文化是中国给予全世界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从浙江上虞出土的东汉越窑茶具可以看出,汉朝时,茶具已从食具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饮茶摄氟量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饮茶摄氟量取决于三个要素:饮茶方式、茶氟富集量与氟浸出率,其中茶氟富集量是首要因素。茶水含氟量以一泡茶水最高,二泡茶水次之,三泡及其以后的茶水含氟量急剧下降。茶叶中富集的氟,基本上是水溶性化合物。饮茶过程中约有42%~86%的氟溶于茶汤被人体摄入。饮茶摄氟量关系到饮茶与人体健康,摄氟量过高,会造成氟中毒。  相似文献   

5.
茗之瓷韵     
《生命世界》2005,(8):66-69
茶器,亦称茗器、茶具,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而今,中国的茶器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广义上说,茶器可以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多种茶事活动中的用具, 而狭义的茶器则主要是指品茗的用具,包括壶、盏、杯、碗等,一般均为陶瓷制品。中国古代茶器是随着陶瓷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纵观其发展过程,从中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6.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5,(8):F0005-F0005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最初的饮茶法并不是冲泡,而是煎煮——和现在煮汤熬药差不多。当时的人把采摘的茶叶压制成饼状,饮用之前,把茶饼弄碎并辅以葱、姜、盐、香料和陈皮等调味品,一起放入水中煮,煮沸后喝茶汤(现在西藏和内蒙古地区仍保留着类似的饮茶法)。那时的茶汤  相似文献   

7.
茶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营养健康经济作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风险、延缓疾病进程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健康价值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而且现有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影响了茶叶的消费。本文回顾了茶叶健康的典籍记载,分析了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简述了茶叶健康的法规现状,介绍了生物工程、酶工程在现代茶开发中的应用,并特别说明了组学技术在研究茶叶多组分物质基础、代谢特征及功效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文章指出,为推动茶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应首先提升茶叶品质、制备功能型茶及茶制品,标准化及功能因子的富集是这一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科学证据和实践对茶叶功能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解读茶及茶制品的健康作用特征、量效关系及物质基础。最终通过开展健康饮茶指导,推动饮茶成为现代人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品茶江苏     
<正>中国茶区可分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等四大茶区。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地跨江北、江南两大茶区,而以江南茶区为主体。这里茶叶生产发达,名茶众多,茶文化繁荣,自古以来就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茶业资源,在中国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战国秦汉时期,茶由巴蜀传入江苏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苏饮茶已较为  相似文献   

9.
喝到好茶,需要机缘。有人说,这话矫情,只要有钱,多好的茶都能喝到。其实不然。好茶要有好品质,要特色鲜明,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个结论是从我在井冈山保护区里寻找传说中的野茶树,偶入锡坪村的一个老乡家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以身体质量指数(BMI)衡量肥胖程度,从是否饮茶和饮茶量两个方面定量分析饮茶与不同肥胖程度中国成年居民肥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是否饮茶与中国成年肥胖者的BMI指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9;饮茶量与中国成年超重者的BMI指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02。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茶叶的减肥功效针对部分消费者有效。从公共健康和减肥视角推动国内茶叶消费的政策,需要考虑茶叶消费的二阶段和饮茶居民的多元化,以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饮茶可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茶的有效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脂肪分解、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IV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表达等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代谢关键酶、消化酶活性且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本文综述饮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吴新智 《化石》2011,(4):24-25
中国的远古历史讲到周口店,大家都知道龙骨山有个猿人洞,其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山顶洞"。很少人注意到,这座小山上还保存着时代处于两者之间的古人类留下的遗物,不仅包括工具和用火遗迹,还有人类的一颗牙齿化石。其出土处是周口店"第四地点"  相似文献   

13.
正离开云南后,专家组飞抵成都,与林永松、曹忆江等专家会合,同往四川茶区继续考察。巴蜀是我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四川至今仍是举足轻重的茶叶大省。雪芽近自峨眉得自唐以来,峨眉茶一直是川茶王牌,所产"竹叶青"闻名于世。大诗人陆游曾吟诵道:"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峨眉山海拔从400~3099米不等,茶区主要分布在清音阁、白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的一个支脉。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一词,早在明代江西的地方文献中已被提及。古人见高山耸峙下散布着的山间小盆地,看起来很像一口口的水井,因而以"井"来命名盆地中的村庄,比如大小五井。五指峰下原有个山村,坐落在从大小五井流下来的"井江"边,被称为"井江山",后来依客家语音,演变为"井冈山",  相似文献   

15.
汝城白毛茶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早在7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并在以后的数千年中形成了丰厚的茶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环境催生了各种独居风味的茶饮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产自汝城的汝城白毛茶。  相似文献   

16.
郑建官  陈成和  胡明芳   《广西植物》2006,26(5):579-580
在福建省古田县发现近实心茶秆竹新变型——花叶近实心茶秆竹。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叶片有一至多条宽窄不一的浅黄色至近白色彩条自基部至先端,黄绿相间,箨背及两侧边有浅褐色细纤毛。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时代啥都哂!我先把自已晒起来,然后再慢慢看大伙儿哂……白虎晒包地点:中国上海动物园听说成年雌性人类有个特殊的爱好——晒包,我也来凑个热闹。不过,我这个包没花一分钱,是一名成年雌性人类免费送给我的——好吧好吧,我说实话,其实是她不小心掉落到我的地盘里的。不过,谁也别劝我将它立刻归还失主。这位失主之所以丢包,是因为她之前拿包逗我来着,不让我玩一会儿有点说不过去吧!猩猩晒茶地点:悉尼塔龙加动物园我是维洛,我爱喝茶,尤其是具有养生功效的茶,比如覆盆子茶、甘菊茶、姜茶等等等等。这些茶都是贴心的饲养员特意为我和同伴们准备的,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捱的雨天,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是我国产茶大省,好茶基本集中在黄山景区周边,因此好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成为笔者2017年春去黄山开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申报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徽省种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名茶迭出。在国内历次"十大名茶"评选中,安徽的茶基本都能独占四成!这些次次上榜的茶分别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安徽茶在全国名优茶品中所占的比重为什么如此之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考察与比较,认为  相似文献   

19.
茶是世界上和咖啡、可可并列的三大饮料之一,并且是一种历史悠久、广大民众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作为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而中华茶文化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茶  相似文献   

20.
“红雪茶”和“白雪茶”是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饮用的地衣保健茶;其中,“红雪茶”混杂了梅衣科(Parmeliaceae)金丝属(Lethariella)中的4个地衣种:金丝绣球(Lethariellacashmeriana),金丝刷(L.cladonioides),柔金丝(L.sernanderi)和金丝带(L.zahlbruckneria);“白雪茶”包含了雪茶属(Thamnolia)中的两个种,即:雪茶和雪地茶(Thamnoliavermicularis&T.subuliforms)。利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两种地衣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与常见饮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红雪茶和白雪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红雪茶粗蛋白质含量为2.69g/100g·DW,粗脂肪3.42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5.04g/100g、0.35g/100g、1.74g/100g·DW;白雪茶的粗蛋白质含量为2.81g/100g·DW,粗脂肪2.91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0.99g/100g、0.27g/100g、4.18g/100g·DW;两种地衣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具有一定营养价值;而两种地衣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