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细胞,但其在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尚不太清楚。果蝇神经系统中也存在多种的胶质细胞,包括表面胶质细胞(Surface glia)、皮质胶质细胞(Cortex glia)、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like glia)、神经节包裹型胶质细胞(Ensheathing glia)和轴突包裹型胶质细胞(Wrapping glia)。本综述介绍果蝇胶质细胞研究的近期进展,研究表明果蝇胶质细胞能激活神经干细胞分裂,维持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促进视叶神经上皮细胞的增殖。胶质细胞还能维持神经元的存活,以及促进轴突的形成、聚束和正常的投射。此外,胶质细胞还具有清除凋亡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血管内皮细胞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中小胶质细胞是否激活,及其对血脑屏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层、丘脑、小脑中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表达水平,探究脑血管内皮细胞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中小胶质细胞是否激活,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脑区M1型(CD86、CD16、TNF-α)和M2型(Ym1、Arg1、IL-10)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考察激活小胶质细胞极化类型。利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PLX5622清除对照和Prmt5基因敲除小鼠脑中的小胶质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评价小胶质细胞耗竭效率;利用N-羟基磺酸基琥珀生物素(Sulfo-NHS-Biotin)染料灌注和示踪的方法评价耗竭小胶质细胞对脑血管内皮细胞Prmt5基因敲除小鼠血脑屏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脑血管内皮细胞Prmt5基因敲除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CD16、CD86及TNF-α)及M2型标志物(Ym1、Arg1及IL-10)均表达上调。PLX5622处理导致小胶质细胞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后形态学及蛋白质组学表达变化。方法:建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模型。原代培养SD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损伤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0.2±0.01)MPa液压冲击损伤,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液压冲击损伤后蛋白质组学表达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液压冲击损伤后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改变,损伤后2h星形胶质细胞出现了细胞水肿、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断开和坏死,损伤后24h、48h细胞胞体肥大、突起增粗明显,部分区域细胞反应性增生明显。液压冲击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蛋白质表达谱发生了显著改变,损伤后有13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其中5种蛋白得到质谱鉴定,分别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破解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NADH脱氢酶10亚基和膜联蛋白1。结论:液压冲击损伤能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和蛋白质谱表达改变,损伤后表达改变的蛋白质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后应激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炎症反应是造成脑卒中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免疫细胞,在脑卒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小胶质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加重脑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还能产生抗炎作用来加速脑损伤修复。因此,目前的研究将小胶质细胞分为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结合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剂相对较少,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可能成为脑卒中新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通过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并促进M2型的小胶质细胞来改善缺血性脑损伤,从而展现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潜力。本文综述了中药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来治疗脑卒中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脑损伤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小胶质细胞可以获得促炎或抗炎的特性,但这如何影响神经干细胞 (NSCs)仍有争议。小胶质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极化为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不同类型的小胶质细胞对NSCs的调控作用不同。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未详细阐明具体的作用机制。本文就不同分化类型的小胶质细胞对NSCs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小胶质细胞作为常驻的免疫细胞,遍布于大脑和脊髓中,提供持续的免疫监视活动。当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发生激活从而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研究显示多种亚型的电压门控型钠离子通道在小胶质细胞表面表达,并参与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吞噬、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释放,迁移以及浸润等生理过程。本文针对电压门控型钠离子通道参与调节小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周炎性痛小鼠痛行为以及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为阐明炎性痛的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雄性C57BL/6小鼠16只,分为对照组8只和炎性痛组8只。小鼠右侧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外周炎性痛模型,对照组右侧足底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在造模前以及造模后第1、3、5、7天检测小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和辐射热刺激缩爪潜伏期(PWL)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在炎性痛不同时程脊髓内的动态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背角GFAP形态以明确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同时统计脊髓背角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与GFAP共定位水平。结果炎性痛小鼠造模后患侧MWT、PWL均明显下降,小鼠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且在造模后第3天,脊髓背角GFAP表达开始升高,表达量为1.84±0.10 vs 1.08±0.22(P0.05);炎性痛第7天,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erping1、H2-T23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a10、Ptx3的mRNA水平降低(P0.05);炎性痛组小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内C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炎性痛小鼠脊髓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向A1型极化增加,提示A1型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炎性痛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炎症反应是造成脑卒中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免疫细胞,在脑卒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小胶质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加重脑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还能产生抗炎作用来加速脑损伤修复.因此,目前的研究将小胶质细胞分为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结合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剂相对较少,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可能成为脑卒中新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通过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并促进M2型的小胶质细胞来改善缺血性脑损伤,从而展现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潜力.本文综述中药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来治疗脑卒中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再生的调控机制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的不同极化形式在调控髓鞘损伤再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细胞内外信号分子的介导下,M1型小胶质细胞会分泌一些促炎因子而加重髓鞘的损伤,而M2型小胶质细胞一方面可分泌抗炎分子和吞噬损伤坏死细胞而抑制炎症反应,为髓鞘再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髓鞘修复。此外,最近研究发现M2型小胶质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成熟分化,进而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再生。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促进小胶质细胞的M2型极化可能成为治疗脱髓鞘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迅速发展.诸多研究都表明胶质细胞不仅为神经元功能发挥提供良好环境,而且还直接影响突触形成及其功能完善.此外胶质细胞也可以通过自身释放化学递质与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参与对神经元兴奋性及突触传导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在神经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可根据不同信号刺激表现出不同功能表型,而小胶质细胞代谢重编程可解释不同代谢途径对小胶质细胞功能表型和极化状态的调控影响.本文将重点讨论代谢重编程对小胶质细胞可塑性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磊  蔡景霞 《动物学研究》2007,28(5):485-490
以纯化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为实验材料,采用激光共聚焦钙成像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技术,探讨钙激动剂Bay k8644和钙拮抗剂nimodipine对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Bay k8644在0.0001、0.001和0.01mmol/L浓度下均可显著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内钙水平,而nimodipine在0.001、0.01和0.1mmol/L浓度下均可显著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水平,并阻止KCl引起的细胞内钙升高。上述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对L-型钙通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反应与神经元的反应相似,提示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也存在L-型钙通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2020年11月,日本九州大学Makoto Tsuda教授实验室发表了题为脊髓背角浅层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痛敏中发挥"门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痛传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at Neurosci,2020,23:1376~1387)。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尼古丁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 ACh Rs)不同亚单位在大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分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纯化、传代鉴定后,运用RT-PCR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n ACh Rs不同亚单位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α2、α3、α4、α7、β2等n ACh Rs亚单位在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而β3 n ACh Rs亚单位在星形胶质细胞没有表达,为深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小胶质细胞是定居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其激活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均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存在M1和M2两种形态、功能显著不同的极化类型。M1型细胞主要发挥杀菌和促炎作用,M2型细胞则具有抗炎和促进神经修复等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 RNA(mi RNA)在不同极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中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mi RNA可以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过程,并进一步影响神经疾病的病理进展。充分阐明疾病发病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极化亚型及其mi RNA调节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为寻找更加有效的神经疾病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已合成人Mn-SOD的基因,并确立了重组人Mn-SOD的生产系统.重组产物将作为心肌梗塞治疗后的血液再灌流时的心肌保护剂.这是今年12月在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召开的第2次SOD讨论会上,三井东压化学综合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高桥正士发表的.以前开发的是Cu-Zn-SOD,但是Mn-SOD对心肌组织浸透性高. 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对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试验先是用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元-小胶质细胞间EphA4/ephrin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的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和糖氧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perfusion, OGD/R)模型,使用预聚集化的EphA4-Fc激动小胶质细胞ephrin配体,检测OGD/R后的细胞凋亡、小胶质细胞增殖和亚型极化以及小胶质细胞功能改变。结果 EphA4受体高表达于原代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预聚集化EphA4-Fc干预加重OGD/R导致的细胞凋亡,促进小胶质细胞增殖以及向M1型(促炎型)极化(炎症表型)。结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间EphA4/ephrin信号通路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亚型极化参与脑缺血后的炎性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明确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不同代次的生长特性,优化高效获取状态一致细胞的技术方法。将新生乳鼠的脑组织进行原代分离培养胶质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混合胶质细胞增殖曲线,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类细胞比例,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两类胶质细胞分型情况。生长曲线显示P0和P1代混合胶质细胞增殖活力最好;通过170 r/min机械振摇30 min可获得97.3%的高纯度小胶质细胞,该纯化方法得到的P0、P1、P2代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其M1、M2表型比例无代次差别;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表面抗原-2(astrocyte cell surface antigen-2,ACSA-2)磁珠抗体分选的方法可获得纯度达到95.7%的星形胶质细胞,该纯化方法得到的P0、P1、P2代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其A1、A2表型比例无代次差别。本研究详述了原代分离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特点,证明了获取两类胶质细胞的最佳代次,优化了获取两类胶质细胞的技术方法,验证了连续培养两代不会影响其功能表型。本结果为研究神经系统炎症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Npc1基因突变对于小鼠嗅球神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C1型尼曼-匹克氏症的病理机制。提取鼠尾基因组DNA,采用PCR检测基因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出生后30 d的小鼠嗅球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反应;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嗅球中Neu N、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CD68和GFA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pc1基因突变导致小鼠嗅球中CD68和GFA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磷酸化NF的表达也明显增加,而DCX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以上结果提示,Npc1基因突变在早期能够引起小鼠嗅球发生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全球范围内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TBI可分为两个阶段:瞬时的原发性损伤,发生在损伤瞬间;以及之后的继发性损伤,该阶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神经炎症是TBI的一个标志,它被认为是一个决定TBI转归的主要因素。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第一道也是最主要的一道免疫防线,小胶质细胞在TBI发生后被迅速激活,其表型随脑内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因此小胶质细胞被视为治疗TBI的一个重要靶点。该文对TBI发生后小胶质细胞的时空特征、功能及以小胶质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