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晶状体生化的研究——亚硒酸钠诱发大鼠白内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给出生后10日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按隔日每公斤体重3.48mg(20μ moles)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获得成功。我们也观察到此种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见β_H、γ晶体蛋白降低,α晶体蛋白相对升高。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发现γ晶体蛋白改变明显,这些变化和我们先前报告的腹腔注射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间日经皮下注射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25μg/10g体重)于出生后四日之乳鼠可诱发白内障,其诱发率为84.6%。患白内障时晶状体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见βH,γ晶体蛋白降低,α晶体蛋白则相对升高。经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可见γ晶体蛋白改变明显,这些结果和我们用半乳糖及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4.
用亚硒酸钠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后,将晶状体微粒体与外源性花生四烯酸共同孵育,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白内障晶状体前列腺素E_2(PGE_2)及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生物合成情况,并与正常晶状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鼠晶状体具有酶促合成PGs的能力。正常晶状体及白内障晶状体合成PGE_2的能力分别为687.75±113.97及1095.00±79.39pg/100mg晶状体湿重/15分钟,PGE_2α则分别为51.45±36.72及158.83±115.94pg/100mg晶状体湿重/15分钟(平均数±S.D.)。这说明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合成PGs的能力明显增高,与正常晶状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GE_2P<0.001,PGF_2αP<0.02)。在前2次注射亚硒酸钠后,大鼠白内障晶状体PGs的合成能力逐渐高于正常晶状体,并随注射亚硒酸钠的次数增加和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PGs在晶状体内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蛋白质印迹转移技术分析了正常及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及房水中蛋白质的性质。结果表明,晶状体中的脲溶性蛋白质可被抗α及抗γ晶体蛋白血清识别,提示α及γ晶体蛋白均为脲溶性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患白内障时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且主要被抗γ血清识别,而被抗α血清识别的成份很少,表明在大鼠硒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有较多低分子量蛋白质漏出到房水中,且其主要成份为γ晶体蛋白。此外,我们还发现正常及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膜蛋白质与抗α及抗γ血清起反应的程度及分布有所不同,提示晶状体细胞膜与晶体蛋白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晶状体生化的研究——亚硒酸钠诱发大鼠白内障晶状体中巯基、二硫键及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测定了正常及亚硒酸钠诱发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蛋白质巯基、蛋白质结合巯基和维生素C的含量,发现随着白内障的进展非蛋白质巯基及蛋白质巯基均减少,蛋白质结合巯基在核混浊时增加,而在整个晶状体混浊时下降到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二硫交联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维生素C含量似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晶状体生化的研究:正常和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的三种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用亚硒酸钠诱发的大鼠白内障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的活性,并与正常晶休中这三种酶的活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核浊浑期晶状体中GSH-Px的活性比正常晶状体的高一倍,但在整个晶状体浑浊时降低,GSSG-R的活性变化与GSH-PX相似,这两种酶在代谢上是相关的。GSH-S的活性在核浑浊期不改变,但在完全浑浊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Na_2SeO_3不影响肌动蛋白(actin)的聚合,但它可通过与血影收缩蛋白(spectrin)作用而间接促进actin的聚合。Na_2SeO_3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0.5-5.0ppm)可提高actin聚合过程的成核速度及延伸速度,高浓度则产生相反的效应。巯基试剂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可消除硒的效应。因此,推测适量的硒可能导致spectrin构象发生一定变化,增强spectrin与actin的结合,降低actin链解聚的倾向性,从而稳定红细胞膜骨架。 相似文献
9.
硒性白内障大鼠模型晶状体中GR和GSH-Px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 (GR)的活性调节在硒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及调节方式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比较正常晶状体、核中心混浊晶状体 (核白 )和完全混浊晶状体 (全白 )中GSH Px和GR的mRNA水平及酶活性的变化 .研究发现 ,核白晶状体中 2种酶的活性和mRNA水平均升高 ,其中酶活性的升高幅度小于mRNA水平 .随着白内障的发展 ,2种酶的活性和mRNA水平均逐渐下降 .至晶状体全白时 ,2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 ;全白时GR的mRNA水平降至正常 ,GSH Px的mRNA水平则仍高于正常 .结果表明 ,硒性白内障形成与细胞内GSH Px和GR的活性调节密切相关 ,GSH Px和GR的活性调节可能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肥厚心肌细胞钙电流及 Na~ /Ca~(2 )交换电流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心肌肥厚对大鼠心肌细胞Na /Ca2 交换电流的影响。我们采用Goldblatt两肾一夹方法诱发大鼠心肌肥厚,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流。结果表明:肥厚心肌细胞的Ni2 -敏感Na /Ca2 交换电流密度大于正常细胞。在钳制电压为+50mV时,正常细胞的外向交换电流密度为1.53±0.31pA/pF,而肥厚细胞则为2.62±0.53pA/pF(P<0.01);钳制电压为-100mV时,正常细胞的内向交换电流密度为0.42±0.14pA/pF,肥厚细胞达1.12±0.33pA/pF(P<0.001)。这些结果提示,肥厚心肌细胞的Na /Ca2 交换电流发生了改变,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