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载了四川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植物9种,其中新种1个,四川新种1个,四川新分布5个,并有新异名7个。本文还对国产有关种类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P.longipinnulum Nair,新异名2种:P.glingense Ching et Y.X.Ling,P.shennongense Ching,Boufford etShing.本组共分五系,即线鳞系、水囊系、缺耳系、长小鳞系和黑鳞系。本文编制了后生耳蕨组的分种检索表,对一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甚至喜马拉雅地区并无P.mucronifolium(Bl.)Presl和P.setiferum(Forsk.)Moore ex Woynar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子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 P.longipinnulum Nair, 新异名2种:P. glingense Ching et Y. X. Ling, P. shennongense Ching, Boufford et Shing.本组共分五系,即线鳞系、水囊系、缺耳系、长小鳞系和黑鳞系。本文编制了后生耳蕨组的分种检索表,对一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甚至喜马拉雅地区并无P. mucronifolium (BI.) Presl 和P. setiferum (Forsk.) Moore ex Woynar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中国后生耳蕨组的孢子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26种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生耳蕨组的孢子周壁纹饰可大致分为粗糙、翅状、脊状、穴状和网状6类。各种的周壁纹饰均有一定差异,同种的孢子形态较为稳定。从孢子形态特征看,支持Polystichum yunnanense Christ和Pjizhushanense Ching为独立的种。本文还结合其它特征,讨论了后生耳蕨组孢子形态的演化趋势,进而从孢粉学的角度推测本组线鳞  相似文献   

8.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疏果耳蕨 新种 图1:A—D Polystichum oligocarpum Ching ex H. S. Kung et L. B. Zh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P. yunnanensi Christ, differt lamina oblongo-lanceolata, paleis rhacheosminus tectis, pinnis evidenter incurvis, apice caudatis, pinnulis oligosoris, indusiis integrisvel subintegris.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云南产的耳蕨属半开羽耳蕨组的12种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并在组下建立了两个新系,报道了4个新种和一个新组合,修订了该组植物的特征范围。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Sect.Neopolystichum Ching。小羽片背面具披针形小鳞片 使得新生耳蕨组显著区别于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 Tagawa(emend.Zhang&Kung,1996)。 本文对新生耳蕨组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7种,并给出了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认为九州 耳蕨P.kiusiuense Tagawa是大叶耳蕨P.grandifrons C. Chr.的一异名,二尖耳蕨P.biaristatum(Bl.)Moore极有可能并不分布于喜马拉雅、中南半岛、缅甸和云南。  相似文献   

11.
高山耳蕨组的成员是中国西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常见的蕨类。其成员为夏绿植物,叶片 薄而柔弱。秋季叶片枯萎后叶柄基部宿存在地面形成一个丛堆以保护幼芽,这显然是对高山严峻环境 的适应。作为高山地带特有类型,1972年日本蕨类学家Sigeru Daigobo将它们作为耳蕨属下的一个组 ——高山耳蕨组Sect.Lasiopolystichum Daigobo,这是合理的。Daigobo建立此组时只包含3个种,经过 对中国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的研究,现知在中国约有30种应归人此组,其中有3新种:红鳞耳蕨P.ru- fopaleaceum,石生耳蕨P.saxicola,康定耳蕨P.kangdingense;2新变种.裂叶耳蕨P.sinense var.loba- tum,条裂耳蕨P.mollissimum Var.laciniatum;1新组合,钝裂耳蕨P.integrilobum(Sorolepidium)。据羽片背面的小鳞片类型可将高山耳蕨组划分为2个系:穆坪系Ser.Moupinensia和中华系Ser.Sinensia。  相似文献   

12.
山茶属古茶组和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相似文献   

13.
葛学军 《植物研究》1996,16(3):305-309
我国有罂粟属植物12种,新疆有10种,其中6种属于高山罂粟组。对新疆高山罂粟组植物的花葶进行了解剖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花葶中维管束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在各种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作为一个鉴定特征。花粉上的小刺密度在放大12000倍时,在有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可分类提供微观佐证。  相似文献   

14.
国产毛茛组植物孢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产毛茛组15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根据花粉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纹饰,可将它们分布5种类型,花粉形态在系统分类上无意义,但在组间分类上有一定系统学意义。RanunculustrigonusHand.-Maszz。花粉散孔,平坦覆盖层。  相似文献   

15.
经研究整理,我国蛇床属(Cnidium Cuss.)植物有4种,2变种:蛇床(C.monnieri(L.)Cuss.),碱蛇床(C.salinum Turcz.),兴安蛇床(C.dahuricum(Jacq.)Turcz.ex Fisch.et Mey.),滨蛇床(C.japonicum Miq.),台湾蛇床(C.monnieri var.formosana(Yabe)Kitag.)和根茎碱蛇床(C.salinum var.rhizomaticum Ma),对原属蛇床属的两个种做了名称新组合:辛家山亮蛇床(Selinum sinchianum(Fu)Yuan et Li),无油管亮蛇床(Selinum nullivittatum(Fu)Yuan et Li)。对上述种类进行了分类研究、果实显微及扫描电镜观察和花粉粒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野豌豆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国产野豌豆属43种,4变种及6变型,其中包括4个新种(多叶野豌豆,三尖野豌豆,武山野豌豆,长齿野豌豆);一个新变种(三叶歪头菜)及一个新等级(千山野豌豆)。  相似文献   

17.
云南鳞毛蕨属纤维鳞毛蕨组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云南产鳞毛蕨届纤维鳞毛蕨组植物16种,其中6种为云南新分布,1种为新改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粗叶木属(茜草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修订了中国产粗叶木属植物,共记录31种、4亚种和10变种。其中,报道了一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新变种、8个新组合和9个分布新记录,新归并学名12个,并且对中国粗叶木属植物文献记载中的一些错误和混淆作了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