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菌糠的营养素含量齐全,但纤维素含量过高是阻碍其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故本研究筛选适合于发酵杏鲍菇菌糠的微生物菌株,以改善其饲用品质。【方法】首先,本研究采用纤维素-刚果红、苯胺蓝和MRS-Ca (De Man, Rogosa, Sharpe-Ca)筛选培养基,结合纤维素、木质素酶活力及抑菌活性的测定,从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中分离筛选具有较强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能力及抑菌能力的细菌/真菌。通过细菌16S rRNA和真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所属种属。其次,将筛选出的菌株菌液等体积混合制成复合菌剂用于固态发酵杏鲍菇菌糠。测定不同发酵时长菌糠营养成分含量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EM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进行饲用品质比较。【结果】筛选并鉴定得到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P11、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菌株R8和马克斯克鲁维应变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菌株MU5;木质素酶活性较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菌株MU7;抑菌活性较高的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菌株R4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菌株R9。使用以上菌株复合发酵杏鲍菇菌糠7 d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与EM原液发酵的杏鲍菇菌糠相比,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的NDF和ADF分别显著降低了19.6%和21.44%(P0.05);CP (crude protein)、CA (crude ash)和EE (ether extract)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44%、5.26%和123.53%(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优势菌株复合后用于发酵杏鲍菇菌糠可以很好地改善其饲用品质,效果优于生产中常用市售EM原液。  相似文献   

2.
利用益生菌发酵提高花生壳粉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花生壳粉饲用价值。方法采用多种益生菌进行半固体发酵。结果益生菌发酵的花生壳粉,其蛋白质含量提高6.3%,无氮浸出物含量提高3.7%,粗纤维含量降低12.5%;用发酵的花生壳粉替代15%全价饲料饲喂生长育肥猪,增重和料重比与完全饲喂全价饲料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并能降低腹泻发生率和减少粪臭。结论益生菌发酵的花生壳粉能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喂猪和有效防制猪腹泻。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复合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糟为主要基质,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饲料复合酶,研究了黑曲霉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对复合酶酶活的影响,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啤酒糟75%,麸皮25%,硫酸铵1%,KH_2PO_4 0.2%,MnSO_4 0.1%、ZnSO_4 0.2%,料水比1:2。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经30℃发酵5 d,烘干后得到的复合酶制剂中,具有多种酶活性(以干基计)。其中酸性蛋白酶活力3 800 U/g,木聚糖酶活力12 00 U/g和纤维素酶活力18 U/g。  相似文献   

4.
饲用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养殖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饲料行业面临资源短缺的状况愈来愈突出。然而 ,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更新资源——纤维素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如何成功地开始这一资源作为饲料原料 ,已显得尤为迫切。纤维素酶种类繁多 ,来源很广。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大。由于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活性大 ,故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是真菌纤维素酶。目前 ,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达到其有效利用的方法 ,已成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为此 ,本文就纤维素酶的特性、功能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纤维素酶的种类自然…  相似文献   

5.
6.
饲用微生物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 饲用微生物应用概况饲用微生物又称益生菌、活菌制剂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饲料添加剂。它是指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组成的 ,可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具有调节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态平衡、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 ,从而实现其防病、治病、促进生长等功能。由于它是有益活菌制剂 ,又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等抗生素所不具备的优点 ,所以倍受关注。在饲料行业和畜牧业用有益微生物替代抗生素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现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并显示出其光辉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以黄曲霉和皮状丝孢酵母为菌种二步发酵大曲丢糟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黄曲霉对丢糟进行一步发酵,再以一步丢糟发酵物为基质,设定皮状丝孢酵母的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三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结果:黄曲霉一步发酵丢糟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2%,在28℃下发酵5d,获得的一步丢糟发酵物还原糖含量为2.4051%;皮状丝孢酵母二步发酵丢糟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条件为皮状丝孢酵母接种量12%,在30℃下培养4d,每1 000g发酵物中可得油脂19.32g.结论:利用黄曲霉的产纤维素酶的性能和皮状丝孢酵母积累油脂的性能进行二步发酵丢糟生产微生物油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工程与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固态发酵作为发酵工程的重要部分,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资源环境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着重综述了固态发酵技术在生物饲料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生物塑料的发酵生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固态发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共发酵提高三七糠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白地霉Y96101株、绿色木霉Y96301株、米曲霉L96201株和产朊假丝酵母P96401株混合发酵三七糠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CP)产品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混菌发酵三七糠SCP的纯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提高130%,纤维素比发酵前降低30.7%。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微核试验均证明该产品无毒性。的饲养试验表明:三七糠SCP产品适口性好、能降低料肉比、促进生长、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用斯达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作为发酵菌株,以纯木糖溶液为油脂发酵原料,对L.starkeyi利用木糖积累油脂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L.starkeyi于斜面培养基中活化后,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于30℃、200 r/min摇床培养。在摇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发酵液细胞浓度,离心发酵液收集细胞。将离心后得到的菌体加入木糖溶液重悬,并转接于含50 mL木糖溶液的250 mL摇瓶中进行发酵生产。结果相比一阶段法,两阶段发酵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油脂含量,油脂含量能够达到细胞自身干重的60%以上。实验发现高菌龄酵母产油速度更快;并且初始木糖浓度高达120 g/L时,酵母细胞仍然能够高效合成油脂。结论 L.starkeyi能够有效利用木糖进行发酵产生油脂,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微生物油脂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以研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直接饲用微生物 (DirectFeedMicrobials,DFM )为目的 ,通过对 5株细菌的生理特性的测定结果 ,显示出这几株菌具有良好的性状 ,有助于改善目前饲料添加剂领域存在的问题。实验还对菌种的摇床发酵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 ,证明了 3株菌可以利用廉价的培养基实现高密度发酵[1] 。另外菌株利用玉米秸秆和麦秸秆的实验为进一步降低发酵的成本开辟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酿造糟渣制备饲用复合酶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玉明  段洁  褚西宁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3):147-150
采用多菌种固态发酵酱油渣、醋槽制备饲用复合酶制剂.所用菌种为木霉、扣囊拟内孢霉和丝孢酵母,培养料配比为酱油渣:醋糟:麦麸:玉米面=6:2:2:1.按所选各项条件曲盘培养42h后,物料收率为82%左右,蛋白含量24.5%左右;每克干物质中含有纤维素酶活2750u,糖化酶活1800u,蛋白酶活1100u和3.5×10个细胞.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国内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的生产菌种诱变和发酵生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本研究室从土壤分离得到的使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W-12菌株的斜面孢子预培养处于初萌发状态后,以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育种试验,并根据诱变处理后菌落的某些形态变化状况与产酶能力相结合的特征,初步判断产酶性能,挑选高酶活菌株,再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性能良好的产酶突变菌株WZFF.W-12.var MN-35,转谷氨酰酶活达0.53U/m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2倍。然后在摇瓶条件下,对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培养基组成及各种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生产转谷氨酰酶的适宜破源为可溶性淀粉 葡萄糖,氮源是多价胨外加少量的酵母膏,优化工艺条件为种龄时间24h、接种量10%、初始以值6.5、温度30℃和搅拌速度200r/min,产酶能力显著提高,用小型生化反应器可以稳定生产2.0U/mL以上的酶产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