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5~11月对7巢火斑鸠的伴巢行为进行了预观察;2003年4~9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和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sampling)对其3巢的孵卵期和育雏期伴巢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伴巢行为时间长,雌雄差异大。孵卵期内伴巢行为变化小;而育雏期则较复杂,行为特征和时间变化大,根据行为不同可分3个时期:暖雏期、守护期、巢周育雏期。  相似文献   

2.
红尾伯劳的巢址选择与营巢行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2003年4-9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animal 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对红尾伯劳的营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凌晨选巢,巢多位于7—15m的高大乔木冠部分叉处。对19个巢址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达83.74%,基本包含了16个参数的总信息量。营巢活动自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两性参与筑巢,营巢期间有求偶交配行为,营巢期6~8d。衔材主由雄鸟担任,达72.16%,衔材高峰出现于营巢第2d和第4d,每日高峰在7~8时和15-17时。理巢基本全由雄鸟承担。护巢性强。  相似文献   

3.
四川南充地区棕背伯劳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及近郊对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棕背伯劳2月中下旬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多筑巢于庄稼地或菜地边缘区域的高大乔木上。对20巢共13个巢址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个,累积贡献率达82.38%,其中巢位与光照因子贡献率最高,达33.47%。棕背伯劳的产卵期、孵化期及育雏期分别为5~7 d、12~14d1、4~16 d,育雏期亲鸟的喂食模式有3种。雌鸟在育雏期的暖雏高峰主要出现在8:00~9:00和16:00~17:00时。  相似文献   

4.
2007年5~6月,对1窝普通夜鹰的繁殖习性及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普通夜鹰育雏期约为18 d.雌、雄性都参与孵卵和育雏.育雏期每天有3个喂食高峰期,分别是晚上20:00~22:00、凌晨0:00~2:00、早上4:00~6:00.育雏过程中,亲鸟的领域性弱,护雏性强.初级飞羽在雏鸟出壳6 d后长出,但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2007年至今,我国在陕西宁陕、铜川和千阳,以及河南董寨和浙江德清初步建立了朱鹮(Nipponia nippon)野化放归种群。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其生活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动物个体的营养状态、所处栖息地的质量,以及对栖息地的适应等。本文报道浙江德清朱鹮野化放归种群的繁殖行为,旨在了解其在我国南方的适应情况,为最终建立中国朱鹮南方种群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于2018年4和5月及2020年3至5月对浙江德清野化放归朱鹮的3个繁殖巢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孵卵期和育雏期繁殖行为,总记录时长为134 d,有效数据时长为2 958 h。利用线性混合模型探究朱鹮衔巢材频率、孵卵期以及育雏期行为的影响因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朱鹮翻卵频率与孵卵进程的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朱鹮亲鸟暖雏时长随雏鸟日龄的变化情况,并利用one-way ANOVA分析德清朱鹮与陕西洋县野生种群和其他野化放归种群的换巢频率差异。结果表明,德清朱鹮平均窝卵数3.7 ± 0.3,孵化成功率90.9%,雏鸟出飞率100.0%;繁殖的不同时期、营巢条件和亲鸟性别均显著影响朱鹮的衔巢材频率;朱鹮的翻卵频率随孵卵进程显著下降;亲鸟的暖雏时长在雏鸟11日龄时下降率最大;育雏的不同时期对朱鹮的暖雏时长、换巢频率以及喂雏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环境温度较高可能是导致德清朱鹮比洋县野生种群提前产卵的原因之一;较高的平均窝卵数与出飞成功率表明,朱鹮对我国南方的栖息地较为适应。鉴于本研究发现利用人工巢筐营巢的亲鸟花费更多时间补充巢材,表明人工巢筐的结构和大小有必要优化,建议在今后设计时加大筐壁仰角并减小深度、扩大外径,使人工巢筐更接近于自然巢的盘状结构,同时,应将巢筐底部设计成多孔透气、利于排水的结构,以适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  相似文献   

6.
北京动物园自1986年对朱Huan进行易地保护研究以来,已繁殖了20多只,但都是人工孵化和哺育成活的,2001年试行朱Huan自然育雏,首次获得成功,作者对朱Huan育雏进行了系统观察。对亲鸟喂雏次数,换巢次数,从巢时间以及行为变化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
红角鸮(Otus sunia)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南亚。2012和2013年的两个繁殖季节,在江苏省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通过红外摄像观察记录了红角鸮的摄食及育雏行为,统计了亲代红角鸮育雏食物的种类、育雏的时间和次数。以1 h为一个时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Student-Newman-Keulsa多重比较法分析各时段之间育雏频次的差异。亲鸟育雏的食物大部分为直翅目(62%)和鳞翅目(18%)昆虫,以及非昆虫类的无脊椎动物,如蜘蛛(8%)和唇足动物(7%),红角鸮也捕食小型陆栖脊椎动物例如田鼠、壁虎等育雏,但比例甚低(3%)。红角鸮育雏节律较为明显,亲鸟主要集中在夜间外出觅食,但在白天也有觅食行为。夜间共有三个育雏高峰,分别为日落之后的19:00~20:00时和21:00~22:00时以及日出之前的04:00~05:00时。  相似文献   

8.
朱鹮自然育雏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北京动物园自 1 986年对朱进行易地保护研究以来 ,已繁殖了 2 0多只 ,但都是人工孵化和哺育成活的。 2 0 0 1年试行朱自然育雏 ,首次获得成功。作者对朱育雏进行了系统观察 ,对亲鸟喂雏次数、换巢次数、坐巢时间以及行为变化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9.
血雉育雏期家族活动和暖雏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 11月至 1995年 9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 ,对血雉育雏期家族群的活动和暖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双亲共同育雏组成家族群活动。雌鸟每次暖雏持续时间7 87± 0 45 (90 )min ,与雏鸟的日龄无关 (r =0 0 6 3 ,P =0 5 40 ) ;相邻两次暖雏的间隔时间为 13 6 0± 1 15min。随着雏鸟日龄的增长 ,暖雏次数趋势于减少 (r =- 0 878,P <0 0 0 1) ,而在多云、降雨等较冷的天气暖雏次数增多。雏鸟 40日龄后未再观察到暖雏行为。以家族群每日平均移动率计算活动性并探讨与雏鸟日龄的关系时发现 ,两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6 80 ,P <0 0 0 1) ,育雏期第二个月家族群活动区面积 (0 17km2 )比第一个月的 (0 15km2 )大。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南充白颊噪鹛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2~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市郊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结果显示,白颊噪鹛的营巢成功率为73.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巢位及巢的稳固因素、隐蔽因素、食物因素;孵化期亲鸟的离巢时间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离巢次数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育雏期亲鸟喂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加而增加,且在日间各时段的喂雏次数不同,在7:01~10:00时和17:01~19:00时喂食频次最高,在6:30~7:00时和10:01~14:00时最低;育雏期雏鸟的外部形态变化明显,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雏鸟体重和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在10.5日龄前呈"S"型;白颊噪鹛的繁殖成功率为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