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紫草科紫草亚科琉璃草族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中国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Boraginoideae琉璃草族Trib.Cynoglosseae 7属16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中5种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族花粉为茧形,少数为近长球形、长球形或卵球形;体积很小,大小为7~15.7μm×3.5~13.9μm,P/E=1.6~2.02;三孔沟和三假沟相间排列;除斑种草属Bothriospermum Bge.外,均有赤道环带;外壁常光滑,两极具或不具穿孔,少数具小瘤状纹饰;外壁较薄,包括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外壁外层又由完全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以上表明该族花粉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属之间还是有区别。文中作了花粉分属检索表。在该族中,斑种草属的花粉没有赤道环带,表明它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和齿缘草族的花粉更相似,因此把它放在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比放在琉璃草族似乎更合适。长蕊琉璃草属SolenanthusLedeb.由于花粉卵球形、亚等极,可认为是琉璃草族中最进化的属。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国产豆科(Leguminosae)鸡血藤属(Callerya Endl.)和崖豆藤属(Millettia Wight et Arn.)的属间和属下分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鸡血藤属11种5变种和崖豆藤属6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鸡血藤属和崖豆藤属植物的花粉都是3孔沟或3沟的单粒,辐射对称,赤道面观主要为类球形或近扁球形,极面观主要为圆形或圆状三角形。鸡血藤属植物的花粉大小为中等,而崖豆藤属的为小型。两属植物花粉的沟膜呈现或多或少的隆起或凹陷,附有细微的或粗糙的颗粒,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6种类型。花粉形态不支持Schot合并所有灰毛鸡血藤复合体中除了亮叶鸡血藤[C.nitida(Benth.)R.Geesink]与喙果鸡血藤[C.cochinchinensis(F.P.Metcalf)Z.WeiPedley]为灰毛鸡血藤[C.cinerea(Benth.)Schot]的观点,花粉大小支持将鸡血藤属从广义崖豆藤属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中国紫草科破布木属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深入探讨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分类问题,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科破布木属(CordiaL.) 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发现该属花粉具三孔、三孔沟、三拟孔沟和三合沟4种萌发孔类型。外壁表面具微刺状纹饰、刺状纹饰、网状纹饰和不规则的条纹网状纹状。破布木属的花粉特征表明,该属花粉在紫草科中既是独特的分类群,又是比较原始的属种。  相似文献   

4.
东北杜鹃花科4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科甸杜属(Chamaedaphne Moench.)、杜香属(Ledum Linn.)、松毛翠属(Phyllodoce Salisb.)、越橘属(Vaccinium Linn.)4属6种, 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以上4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属种的花粉粒在大小上有区别,花粉粒平均直径为34.0~43.7μm。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为分类学提供了孢粉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国产爵床科Acanthaceae山牵牛属Thunbergia(山牵牛亚科Thunbergioideae)6种、叉柱花属Staurogyne(瘤子草亚科Nelsonioideae)和老鼠簕属Acanthus(老鼠簕亚科Acanthoideae)各1种植物在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形态。山牵牛属植物的花粉粒为圆球形,均具螺旋状萌发孔,外壁纹饰以光滑或颗粒状为主,偶具棒状突起。具螺旋状萌发孔被认为是该科独特而较原始的花粉特征。叉柱花属的花粉粒为圆球形,具3孔沟,外壁平滑。老鼠簕属的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沟,外壁具细网状纹饰或具小穿孔。花粉形态特征支持传统上将上述3属置于3个不同亚科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分布于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新几内亚岛的南水青冈属Nothofagus26种2变种,包括33份花粉材料,进行了观察测定及超微结构分析研究。通过对花粉的形状、大小、萌发孔特征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南水青冈属花粉粒为扁球形至超扁球形;萌发孔具5~8短沟,稀为4沟或9沟,沟缘普遍加厚;表面具不同形状、大小和疏密的刺状纹饰,花粉外壁超微结构与壳斗科(狭义)其它属迥然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群的花粉在形状、大小、沟的数目和沟缘加厚等特征上亦具较大差异,据此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N .brassii型,N.menziesii型和N.fusca型。  相似文献   

7.
东北槭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伟  卓丽环 《植物研究》1992,12(3):309-315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东北地区械属10种变1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本属花粉近球形式长球形,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或窄椭圆形,极面观为3裂圆形,极轴长2.-40μm;具3沟,沟明显;外壁通常具条纹状纹饰,稀具网状纹饰。从观察材料看,本属花粉可归之为2个类型:(1)色木槭型:(Mono maple type):外壁具条纹状纹饰,条纹宽0.250.50μm;(2)梣叶槭型(Ash-leaved maple type):外壁具条网状纹饰,网眼形状不规则,多为长形,长约3μm;网脊宽0.7μm,这正好与分类学家根据形态划分的个亚属相吻合。花粉形态所提供的资料,也支持色木槭(Acermono Maxim.)和平基槭(A.truncatum Bge.)作为两个独立种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菟丝子属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芝玉  郭澄  苏中武  李承祜   《广西植物》1991,11(4):308-311+393
本文作者用扫描电镜(SEM)对国产菟丝子属(Cuscuta L.)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具3沟萌发孔的花粉为本属基本类型。根据萌发孔的数目,外壁纹饰等特征,该属花粉可划分为三个类型:(1)具3沟,外壁具穿孔,表面散生小刺状突起;(2)具3—5沟,外壁具网状纹饰,网脊上散生小刺状突起;(3)具3—6沟,外壁具小刺状突起,穿孔偶见。本文观察结果与刘炳仑等曾报道过光学显微镜(LM)下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最后,对菟丝子属的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以及属内亚属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囊萼紫草属与滇紫草属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囊萼紫草属3种和滇紫草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囊萼紫草属的花粉为哑铃形或茧形,中等大小,P/E比为1.6一1.67,三孔沟,内孔横长;具小刺状纹饰。滇紫草属的花粉为近长球形或近卵球形,P/E为l—1.23;三孔沟或三合沟孔,内孔一般纵长,具皱波状纹饰,在皱波上具密集的小瘤或微颗粒。从花粉形态的角度,本文支持把囊萼紫草属从滇紫草属(广义)中分离出来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滇紫草属的花粉中首次观察到了一种比较少见且特化的花粉即单极三合沟孔的花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犀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中国木犀属4组2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花粉为圆球形或近长球形,外壁表面均具网状纹饰。大多数种类都具有三孔沟的萌发孔,极少四孔沟,或六萌发孔。内孔明显或不明显,有9种植物同时存在具三孔沟和具三沟二种类型的花粉及中间过渡类型(显脉木犀同时存在具三拟孔沟和具四拟孔沟)。很多特点表明,木犀属花粉的萌发孔在木犀科中处于由简单萌发孔向复合萌发孔过渡的阶段。根据网眼从沟间区中央到沟边是否变细,可将本属花粉分为两大类型,与分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综合一些花粉特征,可发现本属花粉形态差异较明显,与一般形态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花粉形态在木犀属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中国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亚科Ruellioideae鳞花草族Lepidagathideae 1属、穿心莲族Andrographideae 2属和爵床族Justicieae 8属共1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根据花粉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将这些植物的花粉归为4个类型: (1)具3孔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Chroesthes (采自广西样品)和穿心莲属Andrographis植物。(2)具3孔沟及假沟(肋条带型)类型,外壁具网状纹饰,网眼纵向排列成行,网眼内有细网纹。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采自云南样品)和鳔冠花属Cystacanthus。(3)具3孔沟,沟两侧各有1条假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瑞丽山壳骨Pseuderanthemum shweliense、狗肝菜属Dicliptera和驳骨草属Gendarussa植物。(4)具2孔沟,沟两侧具斑块。该类型见于山壳骨属Pseuderanthemum 1种、纤穗爵床属Leptostachya、鳄嘴花属Clinacanthus、鸭嘴花属Adhatoda、杜根藤属Calophanoides和野靛棵属Mananthes植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扫描电镜与1%醋酸洋红压片的方法,观察山羊豆属两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从而为山羊豆属的遗传学及分类学提供依据。两种山羊豆属植物立体形状为近球形或扁球形,均具三孔沟,穴—网状纹饰,极面观为近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东方山羊豆的大小为:赤道轴×极轴=14.3(13.5~15.0)×12.6(12.1~13.7)μm,山羊豆的大小为:赤道轴×极轴=13.7(12.3~14.8)×12.4(10.6~13.0)μm.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8Ⅱ,没有出现落后染色体及微核现象。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减数分裂过程有一定规律,与花蕾大小,颜色有密切关系。减数分裂进程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个花蕾中的不同花药花粉母细胞分裂速度基本相同,所处的时期及观察的分裂相一致,在同一个花药中的不同花粉母细胞中,可见各种不同时期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南水青冈属及壳斗科其他属花粉壁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主要分布于南美和新西兰的南水青冈属Nothofagus 花粉外壁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同时与壳斗科其他属花粉外壁的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水青冈属花粉外壁的厚度、结构、萌发孔类 型以及花粉外壁表面的纹饰与壳斗科其他属花粉外壁的超微结构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表现为:南水青 冈属花粉外壁的柱状层和内层发育差,为颗粒状;基层和覆盖层无分化结构;覆盖层上为刺状纹饰;萌发 孔为5~8沟。壳斗科其他属花粉外壁的小柱发育好,形成明显的柱状层;覆盖层和基层常具一定的结 构;花粉表面较光滑,或为波状、颗粒或瘤状纹饰;内层发育较好;多数花粉具3孔沟,少数为3沟或3拟 孔沟。本研究认为南水青冈属花粉外壁的结构属于较原始类型,支持kuprianova等将南水青冈属独立为南壳斗科。  相似文献   

14.
螺序草属(茜草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螺序草属(Spiradiclis B1.)的11种和1变型共16份植物的花粉样品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本属植物花粉为单粒,小型和中型花粉,近球形至椭球形,辐射对称,常具3孔沟,偶为4孔沟,外壁表面纹饰为孔状。花粉外壁由不连续的具穿孔的覆盖层、柱状结构和基层组成,内外壁明显。此外,本属植物的花粉具有花粉2型和“芽状”结构的现象。螺序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属下分类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个体的系统发育上却可以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如具有花粉单型的种类比花粉二型的种类进化。  相似文献   

15.
旌节花科与省沽油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旌节花科和省沽油科 4属 13种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其中有些种是第一次观察或报道。这两个科的花粉为近球形到球形 ,3孔沟 (省沽油科银鹊树属TapisciaOliv花粉除外 ,为 3沟 )。它们的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有一定差异。旌节花科花粉相对较小 ,一般为 18~ 2 8 2× 17 5~ 2 6 5 μm ,外壁表面为穴状纹饰。省沽油科花粉较大 ,为 2 8~ 4 0× 2 8 5~4 0 5 μm (银鹊树属花粉只有 13 5~ 17 9× 12 5~ 18μm) ,外壁表面为细网状纹饰。这两个科的花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就孢粉学而言它们具有颇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芸香科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炳仑 《植物研究》1987,7(3):11-56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对我国21属52种2变种芸香科(Rut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地观察研究,其中对6属6种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本科花粉具沟孔,是花粉单类型的科之一。根据萌发孔的数目和外壁纹饰特点,本文将芸香科的花粉分为具3孔沟和4-6孔沟两个花粉类型,并根据各属花粉形态特征,作出了花粉形态分属检索表。此外,本文还对花椒(Zanthoxylum L.)和Fagara两属的合并问题及花椒与吴茱萸(Evodia Scop.)两属之间的亲缘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东北杜鹃花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6种, 1变种, 1变型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该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的种在花粉粒大小上有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即该属在花粉形态上具有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刘炳仑 《植物研究》1985,5(4):23-62
本文对我国18属91种3变种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地观察研究。其中对15属27种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本科为花粉多类型的科之一。根据萌发孔的数目、特征和纹饰特点,本文将马鞭草科分为9个花粉类型:1.具疣3沟花粉类型;2.具刺3沟花粉类型;3.具细网8沟花粉类型;4.具模糊颗粒-细网3沟花粉类型;5.具网3沟花粉类型;6.具散沟(6-8条)花粉类型;7.具3孔花粉类型;3.具细网3沟花粉类型,4.具模糊颗粒一细网3沟花粉类型,5.具网3沟花粉类型,6.具散沟(6-8条)花粉类型,7.具3孔花粉类型,8.具3孔沟花粉类型,9.具3(4)孔沟花粉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蓼属叉分蓼组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蓼属叉分蓼组20种3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大多数为近球形至近长球形,少数为扁球形或长球形;花粉大小为20.4~44.0µm×17.0~34.0µm:从萌发孔看,有3沟、3 孔沟、多沟、散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刺状、粗网状、皱块状。据此,该组花粉可划分为5种类型,即叉分蓼型(Aconogonon-type)、钟花蓼型(Campanulatum-type)、大连线冰岛蓼型(Forrestii-type)、西伯利亚蓼(Sibiricum-type)及多穗蓼型(Polystachyum-type),编制了这些花粉类型检索表。叉分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3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14种2变种。钟花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6散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钟花蓼和绒毛钟花蓼。西伯利亚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3孔沟,外壁纹饰为皱块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西伯利亚蓼。多穗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6(~8)多沟,外壁纹饰为粗网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松林蓼及多穗蓼。大连线冰岛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散沟,外壁纹饰为显著的长刺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大铜钱叶蓼及铜钱叶蓼,结果表明叉分蓼组的花粉形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研究结果支持将叉分蓼组上升为属的等级,也支持Knorringia的属的地位,大铜钱叶蓼和铜钱叶蓼应移入Koenigia属中,而松林蓼和多穗蓼仍保留在蓼属中。  相似文献   

20.
刘会梅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6,25(3):386-388
报道分离自土壤中的齿梗孢属 Scolecobasidium 二新种:椭圆齿梗孢 Scolecobasidium ellipticum 和小孢齿梗孢 Scolecobasidium microsporum。椭圆齿梗孢与亚马逊齿梗孢 S. amazonense、粗腐植齿梗孢 S. crassihumicola 和倒卵齿梗孢 S. obovatum 形态近似,区别在于 S. amazonense 的分生孢子倒卵形,常在分生孢子基部形成一横隔膜,同样 S. crassihumicola 的分生孢子也仅具一横隔膜;S. obovatum 的分生孢子(10-25×4-6μm)明显地较新种的大,且表面光滑,因此容易区分。小孢齿梗孢与嗜粪齿梗孢 S. coprophilum、腐植齿梗孢 S. humicola 和小疣齿梗孢 S. verruculosum 分生孢子形态有些相似,但新种的分生孢子明显小于 S. coprophilum(6-12.5×2.8-4.2μm)和 S. humicola(7-13×2.8-4μm, Matsushima,1971)的,分生孢子梗也明显较后两者的短;此外,新种的分生孢子密生刺突,而 S. verruculosum 分生孢子表面遍生小疣,使它们陪此易于区分。二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