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菊属植物叶表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东北菊尼(Dendranthema)9种和变种(野菊;葫芦岛野菊;楔叶菊;小红菊;甘菊;甘菊甘野菊;紫花野菊;细叶菊和小山菊)的叶表面特征。这些类群在表皮细胞,气孔复体和毛状体方面等存在着一些差异。依据这些特征讨论了一些类群的关系并尝试性地依据这些特征编制了这些类群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5种安徽野生菊属(Chrysanthemum)植物(野菊、甘菊、菊花脑、毛华菊和紫花野菊)的叶下表面特征进行研究,并探索与植物分布、生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这些类群非腺毛、腺毛的形态、大小和密度均有差异;气孔的大小和密度、表皮细胞的大小和角质纹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叶片表面的特征与植物生长环境有相关性.依据这些特征讨论了菊花脑的分类并尝试性地编制了这些类群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对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灯台报春组植物Section Proliferoe的7种报春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腾冲灯台报春和川东灯台报春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结合已报道的灯台报春组其它植物的细胞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灯台报春组植物在染色体基数、染色体形态、着丝点位置及染色体对称性上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灯台报春组有核型记录的种类中,其核型都属于Stebbins的2A型或2B型,核型差异很小,染色体基数均为x=11,推测其可能与报春花属中具有相同染色体基数的组亲缘关系更近。结合已发表的灯台报春组植物的细胞学资料及它们的形态特征,对其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该组的系统学及演化关系提供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4.
东北菊属的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一  于丽杰 《植物研究》1994,14(2):152-153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一分册,33页册注:“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sMoul.)是一个多型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或生态地理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年房花序式样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极大的多样性”。例举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一些生态型植物多型性种。笔者在辽宁葫芦岛采到几片生长的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植物,具形态与野菊D.indicun;以及甘菊甘野菊变种D.lavandulaofolium(Fisch.etTautv.)LingetShihvar.seticuspe(Maxim.)Shin相似,但其叶小裂片顶端钝,不为锐状长尖,花大,径入.5-2.5厘米,植株葡匐生长,为很好的绿化铺地植物。经过1990年、1991年、1993年三年三次一个植株种子连续栽种观察性状稳定,注定不是种的生态型,可以作种不分类等级处理。本文发表东北菊属植物新变种葫芦岛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cMoul.var.huludoensisG.Y.Zhang,L.J.YuetY.J.Liu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作者对外来杂草薇甘菊在我国的出现曾作过简单的报道[1]。现进一步对它的形态特征、分类鉴定和生态特性作较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研究薇甘菊防治和可能的利用提供基本资料。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此属全世界约430种,主产热带美洲,我国原产的仅有假泽兰(Mikania cordata(Burm. f.) B. L. Robinson) 1种。薇甘菊原产中、南美洲。作为外来杂草,早在1919年便已在香港出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标本室标本记录);1984年在我国大陆深圳已采到它的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伞形科特有属的核型演化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首次报道了我国伞形科10个特有属9种1变种14个居群的核型,染色体基数分别为n=6,8,10和11,核型类型有2A,3A和4A三种类型。根据各属的核型演化水平并结合其花粉形态,初步确定东俄芹属(Tongoloa)、环根芹属(Cyclorhiza)、明党参属(Changium)和川明参属(Chuaminshen)是古特有属,其余各属则处于中等或较高的演化水平上。同时初步讨论了各特有属在伞形科分类系统中的核型演化关系并比较了各主要分布区之间核型的演化水平,发现横断山地区不仅特有属数目高,染色体基数变化大,且集中了核型较为原始和演化程度很高的类群,极可能是伞形科特有属的起源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7.
李爱花  王仲朗  管开云   《广西植物》2006,26(3):223-226
运用分支分类分析方法对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4个属的15个种作为15个分支分类单位,选择菖蒲科的菖蒲作为外类群,从斑龙芋属植物特征中选取了14个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并以外类群比较和通行的形态演化规律,及核型演化规律为依据对这些性状进行极化,采用改进的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法进行分类运算,按照最简约的原则,运用演化长度较短的最大同步法谱系分支图,作为讨论的基础,讨论了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8.
开口箭属一新种及其核型和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道了新种屏边开口箭T.pingbianensis J.L.Huang et X.Z.Liu及其核型和花粉形态。屏边开口箭的核型公式为2n=38=14m+lOsm+8st+6t,具明显的二型性,属3C型。花粉粒为球形,无萌发孔沟,外壁具皱块状纹饰。从花结构、核型和花粉形态上看,屏边开口箭和伞柱开口箭T.fungilliformis Wang et Liang亲缘关系近,而且伞柱开口箭比屏边开口箭在一系列特征上都较特化。  相似文献   

9.
云南猪屎豆属6种植物的核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猪屎豆属(Crotalaria)6种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C. yunnanensis仅报道了染色体数目),并结合它们的分类和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关系;其中C. bracteat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以及C. yunnanensis的染色体数目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一、核型的宏观演化了解和比较不同物种的核型特征,是细胞分类学的基本内容。吴政安等(1987)表明,核型演化是造成近缘种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从端部着丝粒向中部着丝粒型染色体,从小到大型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从多到少演化的趋势(Morescalchi,1973)。核型的宏观演化不仅表观在种间,在种内不同居群间表现也很明显。泽蛙(Rana li-minocharis)在东南亚是常见种。谭安鸣等(1986)观察到不同居群的泽蛙在核型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居群间染色体变异及其积累的产物,是由不同居群向亚种、种演化的起始原因之一。除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外,次缢…  相似文献   

11.
泽泻和慈姑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泽泻和慈姑的核型,并综合形态与孢粉学资料,认为慈姑比泽泻进化。结合前人对泽泻属和慈姑属核型的研究,简论了它们的演化。对泽泻的间期细胞核仁数也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在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管理中,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本地植物或伴生的本地物种进行替代控制是治理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本地作物红薯(Ipamoea batas)和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为试验对象,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deWit取代法,研究了红薯对薇甘菊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薇甘菊单种时,主茎长、分枝长、节间长和分枝数大于红薯,而主茎节数、不定根节数、叶柄长、叶面积均明显小于红薯,使薇甘菊在与红薯争夺养分和光照时处于劣势;在薇甘菊与红薯共存条件下,各个混种比例中薇甘菊的株高、分枝、叶、茎节不定根和生物量等均受到显著抑制,且受到的抑制率普遍高于其对红薯的抑制率;薇甘菊和红薯的相对产量(RY)、相对产量总和(RYT)均显著小于1.0,说明2物种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红薯对薇甘菊的竞争平衡指数,只有在薇甘菊所占比例高时(1:3)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小于0,其余各个混种比例下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大于0,说明红薯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很强的竞争作用,红薯对薇甘菊的竞争力强于薇甘菊。本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形态特征还是生物量来看,红薯都可以作为一种对薇甘菊进行替代控制的理想竞争植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入侵植物薇甘菊(菊科)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细胞学特性,研究了薇甘菊在我国广东东南部4居群和台湾2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薇甘菊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中部具有次缢痕,显著大于其余染色体。广东深圳大学和深圳水库居群的核型公式为2n=20m+14sm+2st;广东汕头、阳江和台湾屏东居群为2n=22m+12sm+2st;台湾宜兰居群为2n=18m+16sm+2st。此前有报道薇甘菊深圳大学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推断为制片过程中第一对染色体从次缢痕处断裂而导致的计数错误。因此,薇甘菊虽存在非整倍性和多倍性变化,但在广东东南部和台湾的入侵居群中目前仅发现基于x=18的二倍体(2n=36),该种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入侵与多倍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醉鱼草属四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醉鱼草属(Btuldleja)4个种的染色体核型。云南醉鱼草(B.yunnanensis)的核型公式为2n=2x=38=22m+16sm,皱叶醉鱼草(B.crispa)为2n=2x=38=26m+10sm+2st,密蒙花(B.officinalis)为2n=2x=38=20m+16sm+2st,口本醉鱼草(B.japonica)为2n=2x=38=20m+16sm+2st。日本醉鱼草的核型为2B型,其它3个种的核型为2A型。根据核型分析结果,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已有的细胞学资料,初步讨论了醉鱼草组(Sect.Neemda)两个系(Series)可能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铁线莲属(Clematis L.)为毛茛科大属之一,具有重要的园艺与药用价值。为探讨铁线莲属植物染色体组演化规律,揭示属下组间及种间的亲缘关系,该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铁线莲属21个类群的根尖进行处理、压片,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及核型分析,同时利用Ward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狭裂太行铁线莲、毛果扬子铁线莲、卷萼铁线莲、中印铁线莲、钝萼铁线莲的染色体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铁线莲属21个类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16(2n=2x=16),除中印铁线莲外其他类群均具随体;长瓣铁线莲、钝萼铁线莲、芹叶铁线莲、褐毛铁线莲、C.flammula、毛果扬子铁线莲的染色体为“2B”型,其他类群染色体为“2A”型;铁线莲属核型不对称系数在60.29%~63.79%之间;铁线莲属植物染色体组表现的较为原始,种间核型存在广泛变异。综上结果表明,铁线莲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应由二倍体向多倍体演化后通过多倍体的二倍化过程产生非整倍体方向演化。铁线莲属染色体的演化主要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通过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方式实现,通过产生杂合染色体、加强核型不对称性、染色体类型改变以及随体染色体的变化四种途径进化。同时,核型特征在分组水平与物种水平上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说明核型分析可为铁线莲属下组一级分类提供一定的线索。该研究结果为铁线莲属植物系统分类、遗传演化与资源利用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田野菟丝子寄生已成为当前控制薇甘菊入侵蔓延的最佳生物防治手段之一。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并统计分析了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叶片气孔形态参数的影响,为了解寄生对薇甘菊生理特征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叶片的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产生显著影响:对照薇甘菊叶片的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表现为双峰日变化动态;而被寄生的薇甘菊的叶片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则表现为单峰日变化规律。对照薇甘菊气孔的长宽比分别在12:00和10:00,气孔面积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日变化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15:00到16:00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再一次达到一个峰值,使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的日波动形成一个双峰曲线。被寄生的薇甘菊的叶片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则表现出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的气孔密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加倍)是植物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现存的被子植物可能都发生过一次甚至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化传统的定义是染色体数目相对于祖先类群呈整倍性增加。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核型分析,核型能够提供物种的基本细胞学参数,包括染色体数目、倍性水平、核型不对称性、核型变异系数等。目前核型研究的趋势表现出从物种基本核型参数分析逐渐演化到多类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植物核型分析从种群、物种、科属的类群到生命之树,探讨染色体核型在各支系的进化特征、趋势以及驱动植物系统进化的细胞学机制;另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区域或生态系统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谱或倍性等细胞学特征,可以探究区域地质环境变化或生态环境对染色体倍性等的影响,或通过区域染色体谱的构建,分析区域植物区系的形成和进化历史。因而,植物核型研究为系统发育、分子系统进化、生命之树以及植物区系地理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植物核型分析与多倍化研究中得到运用,从而揭示了植物类群或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进化以及细胞地理特征。今后植物细胞学研究趋势会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各研究领域证据,从不同水平角度综合分析植物核型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物种多样化与物种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加倍)是植物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现存的被子植物可能都发生过一次甚至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化传统的定义是染色体数目相对于祖先类群呈整倍性增加。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核型分析,核型能够提供物种的基本细胞学参数,包括染色体数目、倍性水平、核型不对称性、核型变异系数等。目前核型研究的趋势表现出从物种基本核型参数分析逐渐演化到多类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植物核型分析从种群、物种、科属的类群到生命之树,探讨染色体核型在各支系的进化特征、趋势以及驱动植物系统进化的细胞学机制;另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区域或生态系统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谱或倍性等细胞学特征,可以探究区域地质环境变化或生态环境对染色体倍性等的影响,或通过区域染色体谱的构建,分析区域植物区系的形成和进化历史。因而,植物核型研究为系统发育、分子系统进化、生命之树以及植物区系地理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植物核型分析与多倍化研究中得到运用,从而揭示了植物类群或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进化以及细胞地理特征。今后植物细胞学研究趋势会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各研究领域证据,从不同水平角度综合分析植物核型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物种多样化与物种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薇甘菊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危险性的外来植物之一,较强的无性生长与繁殖是其种群快速建立和扩散的主要原因。该实验采用生长期(40d、30d、20d、10d)和养分(1倍Hoagland’s营养液、清水+土壤、清水)二因子设计,探讨薇甘菊根、茎、叶的营养生长与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显示:(1)生长期对薇甘菊茎的存活率和养分对薇甘菊茎的净增生物量比例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其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生长期和养分互作除对薇甘菊根的存活率和茎的分枝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指标影响均达到极显著(P<0.01)。(2)所有薇甘菊根处理中的存活率为0,茎的分枝数在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3)随着生长期和养分增加,薇甘菊茎和叶的存活率及其生物量逐渐提高,且茎的分枝长、叶的分枝长及其分枝数逐渐提高,但中等养分更有利于提高生长期较短的薇甘菊叶的存活率、分枝长、分枝数及生物量。研究表明,薇甘菊不同营养器官在不同生长期和养分条件具有不同的存活情况以及形态可塑性和生物量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20.
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并对月鳢的染色体多态现象,乌鳢、月鳢和斑鳢的异染色质特征,核型演化及其系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