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黄精属八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了四川黄精属Polygonatum 8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玉竹n=10,
2n=20=4st十6sm十10m; 多花黄精2n=20=6sm十14m; 点花黄精n=16,2n=
32=2t十8st+2sm十20m;滇黄精n=13,2n=26=8st (2SAT)+14sm+4m;互卷黄
精2n=32=6st+8sm+18m (2SAT); 湖北黄精n=15, 2n=30=2t+6st十6sm+
16m(2SAT);黄精2n=24=2t十14st(2SAT)+6sm十2m;卷叶黄精n=28,2n=56=
18st+10sm十28m。
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类型多样,8种黄精的核型可以区分为3种类型:2
B、3B、2C。核型不对称性的加强与染色体数目的递增有相关性。本文就染色体方面的资料对前人关于该属分类群的亲缘关系的论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杨继;汪劲武;李懋学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8,6(4):311-314
本文对四川金佛山地区4种黄精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滇黄精:2n=26=6m+12sm(2SAT)+8st(2SAT);距药黄精:2n=26=10m+4sm+12st;垂叶黄精:2n=30=14m(2SAT)+4sm+10st+2t、2n=28=14m+6sm+6st+2t;湖北黄精:2n=30=12m+8sm+10st、2n=28=6m+10sm+10st+2t、2n=22=2m+12sm 8st。通过与其它地区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的比较,发现本地区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目普遍偏高,无论在染色体基数或染色体形态上都比较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分布的种类。从实验结果进一步看出了黄精属的染色体变异是相当明显的,并主要表现为非整倍性变异;在有些情况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能与某些形态学特征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川金佛山地区4种黄精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滇黄精:2n=26=6m+12sm(2SAT)+8st(2SAT);距药黄精:2n=26=10m+4sm+12st;垂叶黄精:2n=30=14m(2SAT)+4sm+10st+2t、2n=28=14m+6sm+6st+2t;湖北黄精:2n=30=12m+8sm+10st、2n=28=6m+10sm+10st+2t、2n=22=2m+12sm 8st。通过与其它地区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的比较,发现本地区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目普遍偏高,无论在染色体基数或染色体形态上都比较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分布的种类。从实验结果进一步看出了黄精属的染色体变异是相当明显的,并主要表现为非整倍性变异;在有些情况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能与某些形态学特征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中国部分野生黄精11个种、43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 4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在16~60之间,基数n=8、9、10、11、12、13、15、17、30。(2) 43个居群中,15个居群为"2B"型, 22个居群为"3B"型,6个居群核型为"2C"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在55.78%~75.6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在2.01~6.12之间。(3) 43个居群中有23个居群有数目不等、位置不同的随体。(4)中国野生黄精资源从互生叶到轮生叶的染色体数目逐步增加,核型特点表现为:①臂比逐渐增大;②随体逐渐消失;③核型不对称性逐步增强;④不对称系数逐渐增加。研究表明,中国野生黄精不同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表现在染色体数量、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的排序位置、随体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8.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12.
本文以根尖细胞为材料,观察了黑藻属Hydrill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 它由两群染色体组成:1—5 为长染色体,6—8 为短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x=8。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 f.)Royle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 雌雄之间既无染色体数目的差别,也无异型染色体存在;核型公式为2n=2x=16=6m+6Sm十4St。 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xburgbii Casp系同源三倍体; 染色体数目为2n=3x=24; 核型公式为2n=3x=24=9m+9Sm+6St。 相似文献
13.
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叶表皮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黄精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气孔的形状及气孔外拱盖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属只有2个保卫细胞而无任何副卫细胞的单子叶植物气孔器类型。气孔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分布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角质层及蜡质纹饰等在种间差异不大,可作种间区别的次级特征用。 相似文献
14.
安徽黄精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首次报道黄精属PolygonatumMill我国三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安徽黄精P.anhuiense发现两个细胞型:(1)2n=24=4m+6sm+14st;(2)2n=20=4m十6sm+10st; 黄精P.langyaensy2n=18=6m+8sm+4t;距药黄精P.franchetii有三个细胞型:(1)2n=22=8m+8sm(2sc)+6st;(2)2n=20=2m+14sm+4st;(3)2n=18=4m+8sm+4st+2T,全部属3B核型。黄精属植物安徽共有10种,本文对9种黄精的染色体数目、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可划分成三个类群,与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的形态分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16.
17.
鹅观草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首次对我国5种鹅观草属Roegneria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28。它们的核型是:高株鹅观草 R.altissima,2n=4x=28=26m+2sm(SAT);假花鳞草 R.anthosachnoides,2n=4x=28=22m+4sm+2sm(SAT);长芒鹅观草 R.dolichathera,2 n=4x=28=20m+6sm+2sm(SAT);林地鹅观草 R.sylva-tica,2n=4x=28=22m+4sm+2sm(SAT);多变鹅观草R.varia,2n=4x=28=20m+6sm+2sm(SAT)。它们的核型均属2A型,每种植物均有一对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安徽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徽省所产七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花粉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均属两侧对称;形状上多为船形,大小为(21.5-57.9)×(18.9-31.0)μm,具远极单沟,沟长,花粉外壁两层红等中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层;外壁具微穿孔纹饰,穿孔大小、形状均不规则。主张在进行黄精属种间区分时,应考虑花粉外壁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五种黄精属植物的蛋白水解酶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蛋白水解酶复性电泳方法 (G- PAGE)分析了 5种黄精属植物根状茎和叶的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结果表明 :(1)它们的根状茎均含有 85k D和 55k D的蛋白水解酶 ;叶均含有 82 k D的蛋白水解酶 ;(2 )根状茎和叶的蛋白水解酶种类和活性有很大差异 ,叶的蛋白水解酶活性为根状茎的 10倍 ,它们的活性均受 p H影响 ,其最适 p H为 7;(3)每种植物都含有自己特有蛋白水解酶 ;(4 )蛋白水解酶在植物鉴定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徽黄精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Mill.)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7种黄精属植物叶肉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针晶束的异细胞,其数量多少存在种间差异;(2)除玉竹(P.odoratum)的下表皮外,叶表皮均无表皮毛的存在;(3)仅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除湖北黄精(P.ganlandeianens)既有单个散布也有2个或3个聚集后随机散布外,均为单个随机散布在下表皮上;(4)叶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除湖北黄精和安徽黄精(P.anhuiense)的叶片有不显著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5)气孔器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大小、气孔器分布、气孔器类型等特征以及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上述特征为黄精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