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在不同处理下的香蕉采后果实中MaBTB基因的表达,在正常成熟的果实中,MaBT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释放量呈正相关;相反,在1-MCP处理的香蕉果实中,该基因的表达相对变化不明显;用乙烯处理的香蕉果实,其表达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比正常成熟的早11 d。这些结果表明MaBTB基因在香蕉采后果实中是受乙烯诱导表达的。最后,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MaBTB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上。  相似文献   

2.
番茄果实中乙烯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烯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都是果实成熟过程中关键的调节因子.一方面,在有乙烯合成缺陷的转反义ACS番茄和乙烯感受缺陷的Nr突变体番茄果实中PG基因表达量都明显下降,PG酶活性明显降低;用外源乙烯(100 μL/L)处理绿熟期番茄果实使PG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1-甲基环丙烯(1-MCP,1 μL/L)处理转色期番茄果实明显抑制PG基因表达.另一方面,转反义PG基因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量在授粉后低于其野生型,番茄乙烯受体基因LeETR4和乙烯反应因子LeERF2基因表达量比野生种低.PG降解果胶的产物D-GA(100 mg/L)促进未熟期番茄果实中的乙烯生成和LeETR4、LeERF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用80uL·L-1外源乙烯和1.0 uL·L-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不同后熟期'菊水'梨果实,分析处理后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在(25±1)℃贮藏温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采收当天(采后0 d)和呼吸跃变初期(采后4 d),外源乙烯处理能明显促进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同形物含量(SSC)的下降,降低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和APX)的活性,提高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促进果实后熟,1-MCP处理却表现出与乙烯相反的效应,且采收当天比呼吸跃变初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在呼吸跃变中期(采后12 d),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效果均不明显.研究发现,外源乙烯能促进果实后熟而1-MCP却抑制果实后熟,其效果因处理果实后熟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后熟程度越高,其处理的效果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1-MCP对香蕉果实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当天和1d分别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实色泽转变、软化及淀粉降解均受到明显抑制,货架期延长5d以上;而乙烯利处理后贮放2d或3d再用1-MCP处理已失去对果实后熟的抑制作用。香蕉果实经1-MCP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11d完全恢复对乙烯敏感。  相似文献   

5.
香蕉ASR的特征和采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蕉cDNA文库中获得香蕉ASR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aASR。构建遗传进化树发现MaASR与单子叶植物中的芭蕉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对正常成熟和乙烯处理的香蕉果实各时期内源AB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成熟的香蕉果实中,成熟早期(0-2 d),内源ABA含量相对较低,第8天ABA含量达到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在乙烯处理的香蕉果实中,ABA含量急剧上升,第3天ABA含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利用荧光定量RT-PCR对MaASR在正常成熟和乙烯处理后的果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在自然成熟的果实中,MaASR在采后2 d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在6-16 d时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在经外源乙烯诱导的果实中,MaASR表达水平没有表现出剧烈变化的趋势,整体表达量较低。表明MaASR对乙烯信号有应答,但应答强度较低,其表达趋势与ABA的含量或者信号强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香蕉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40 μL/L NO熏蒸处理绿熟期的‘巴西’香蕉果实3 h后,在20℃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贮藏,研究NO对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硬度、PG活性及MaPG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了PG的活性;降低了MaPG2、MaPG3和MaPG4基因的表达,延缓了香蕉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7.
香蕉果实采后以商业上推荐使用的1.5%Pro-long溶液处理,贮藏于20℃和75%相对湿度下,分别测定果实的ACC含量、MACC含量、EFE酶活性、乙烯释放、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果实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PRO-LONG处理延缓了香蕉果实果皮的叶绿素降解、硬度的下降以及乙烯释放的增加。在后熟过程中,处理果实的ACC含量发生积累。ACC含量的高峰在乙烯释放高峰和EFE酶活性高峰之前出现。与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8.
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D-木聚糖苷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D-木聚糖苷酶是细胞壁半纤维素中阿拉伯木聚糖和木聚糖残基降解的主要酶,对香蕉贮藏过程中果皮、果肉中β-D-木聚糖苷酶活性以及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β-D-木聚糖苷酶活性在果实贮藏初期的变化很小,到果实硬度开始急剧下降时迅速增加,其增加量在果皮和果肉中分别为12和22倍以上,且果肉中的酶活性大于果皮中;乙烯吸收剂处理延缓了香蕉果实呼吸和乙烯的高峰出现以及果实硬度、果肉和果皮中β-D-木聚糖苷酶活性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但并不改变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证明,β-D-木聚糖苷酶能诱导香蕉果实成熟,在果实软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其活性受乙烯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糖是果实软化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细胞壁糖残基之一,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是导致细胞壁多糖中阿拉伯糖残基降解的主要糖苷酶。为阐明该酶在香蕉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实验对香蕉贮藏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该酶活性以及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在果实初期的变化很小,到果实硬度开始急剧下降时达到最大,增加量达10倍以上,且果肉中的酶活性大于果皮中;乙烯吸收剂处理延缓了香蕉果实呼吸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降低了果实硬度、果皮和果肉中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活性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上结果表明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起诱导香蕉果实成熟的作用,在果实的软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其活性受乙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1-甲基环丙烯对香蕉采后生理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1-MCP对香蕉采后的乙烯产生量、呼吸速率、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果实颜色、果实硬度、营养成分及果实风味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阐明1-MCP在香蕉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潜能,并对1-MCP处理效果的若干影响因子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甲基环丙烯采后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成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0.035、0.07和0.11μL/L)的乙烯受体竞争性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采后处理对绿熟期樱桃番茄的乙烯合成、果实软化、果实色素(叶绿素、茄红素、β-胡萝卜素)含量消长的影响.0.07 μL/L及其以上浓度的1-MCP降低了前期乙烯合成,同时推迟了乙烯释放高峰,但0.035 μL/L浓度的1-MCP处理并不能抑制内源乙烯合成.1-MCP显著延迟了果实软化和叶绿素降解,但并不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启动.茄红素合成的启动和积累均受到了1-MCP抑制,而1-MCP并不推迟β-胡萝卜素合成的启动,只抑制其积累.这些结果提示了乙烯调节成熟生理过程的不同机制.对于绿熟期的樱桃番茄,0.07~0.11μL/L的1-MCP是实用的有效处理浓度.1-MCP有效浓度可能用于了解果实的乙烯受体水平和乙烯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甜柿采后生理特性及对1-MCP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材料,在20℃和0℃贮藏条件下研究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甜柿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延缓贮藏和货架期间甜柿果实的软化、抑制呼吸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但对乙烯释放速率的作用不一致。1-MCP处理对成熟度I果实的效果优于成熟度Ⅱ。低温贮藏虽然能显著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在0℃贮藏30、60和90 d后7 d货架期结束时,对照果完全软化,而经1-MCP处理后果实果肉硬度仍保持“脆”性。因此,贮前0.50μL.L-11-MCP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是延长‘阳丰’甜柿贮藏期的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新汉城翠蜜”网纹甜瓜为接穗,以“圣砧一号”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嫁接对目光温室网纹甜瓜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及CmACO1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明显降低了网纹甜瓜果实ACC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在乙烯释放高峰时,嫁接的网纹甜瓜果实乙烯释放量比自根的降低了12.6%;嫁接降低了果实中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活性,其最大值分别比自根网纹甜瓜降低了9.0%和6.8%;嫁接抑制了CmACO1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最大值比自根网纹甜瓜降低了39.0%;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乙烯释放高峰、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活性峰值及CmACO1相对表达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比自根的延迟了3d。  相似文献   

14.
刘思敏  黄思婕  陆笛  刘柳  孙宁静 《广西植物》2018,38(10):1326-1334
该研究以广西特色柿品种‘恭城月柿''为材料,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对其氧化还原电位(ORP)、乙烯生物合成量、硬度、色差、抗氧化酶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柿果实氧化还原电位与乙烯生物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果实的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利处理果实的硬度从采后3 d即急速下降,至贮藏末期始终显著低于对照。贮藏前14 d果实转色较缓慢,采后15 d乙烯利处理果实的总色差ΔE值快速上升至29.6,转色完全,显著高于对照的11.9。在贮藏前期处理和对照果实的ORP均稳定在7.5 mv·g-1,采后15 d乙烯利处理果实的ORP快速上升至11.9 mv·g-1,是对照组的1.4倍。乙烯利处理果实的乙烯生物合成量在贮藏前期呈较低水平,采后15 d乙烯生成量急剧增加至0.372 μL·kg-1·h-1的高峰,对照乙烯生成量则始终维持在0.033 μL·kg-1·h-1的较低水平。可见,乙烯生成量的增加与ORP的上升关系密切。此外,抗氧化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细胞壁降解酶中的β-D-半乳糖苷酶(β-D-Gal)活性与ORP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受果实ORP变化的影响。因此,经乙烯利处理柿果实的ORP贮藏末期显著上升,促进乙烯生物合成量的急剧增加,诱导抗氧化酶POD和细胞壁降解酶 β-D-Gal活性增强,导致果实急速后熟软化。柿果实ORP可能作为开关调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生成乙烯这一生物化学反应,即打破ORP的稳定状态引发乙烯合成的启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乙烯在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eld)果实水渍化败坏过程中的作用,先将果实在5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气体中处理18 h,然后在50 μL/L乙烯和20℃温度下贮藏.西瓜果实对乙烯处理的最初反应表现为胎座组织的电导率和游离汁液增加,同时出现组织软化和水渍化.水渍化的症状最初在靠近花萼端的内果皮中发生,在乙烯处理的第2天开始出现,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的活性明显提高.1-MCP单独处理不产生任何明显的作用,但是会完全抑制外源乙烯诱导的水渍化败坏.没有经过乙烯处理的西瓜果实,贮藏2 d以后出现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高峰,10 d以后水渍化现象也零星出现.这些结果和1-MCP的预防效果说明,西瓜果实的水渍化败坏是一种由乙烯诱导的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16.
1-甲基环丙烯对低温贮藏的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香蕉果实先在6℃下贮藏不同时间后转入常温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或先以1-MCP处理后转入6℃下贮藏不同时间,然后在常温下用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 经1-MCP处理过的果实对乙烯不敏感,后熟过程受抑;而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能够后熟,并有明显的呼吸及乙烯峰出现.  相似文献   

17.
香蕉(MusaacuminataCollacv.DwarfCavendish)果实采后以商业上推荐使用的1.5%Pro-long溶液处理,贮藏于20℃和75%相对湿度下,分别测定果实的ACC含量、MACC含量、EFE酶活性、乙烯释放、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果实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PRO-LONG处理延缓了香蕉果实果皮的叶绿素降解、硬度的下降以及乙烯释放的增加.在后熟过程中,处理果实的ACC含量发生积累.ACC含量的高峰在乙烯释放高峰和EFE酶活性高峰之前出现.与对照比较,处理果实的ACC含量和EFE酶活性的高峰延迟了5d出现.在后熟过程中,以Pro-long处理果肉四片,其EFE酶活性受部分抑制(抑制率为19.45%至40.51%).果实MACC含量在贮藏起初处于一个较显著水平,随着后熟的发展而逐步增加,但与ACC含量的明显增加相比变化是微小的.我们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PRO-LONG涂膜对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氧的供给,部分地抑制了EFE酶活性,延缓了乙烯的形成和释放,从而延长了后熟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从(木奈)褐变果实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获得一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全长基因,命名为PsPAL,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1) PsPAL基因全长2 497 bp,开放阅读框为2 154bp,编码71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78 kD,理论等电点为6.6.(2)系统进化树比对分析表明,PsPAL蛋白与蔷薇科甜樱桃PaPAL属于同簇,具有苯丙氨酸解氨酶-组氨酸解氨酶(PAL-HAL)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保守区域.(3) P.sPAL在(木奈)果实发育的前期表达量较高,在花后50 d表达量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在成熟果中表达较弱.(4)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响应机械损伤和低温处理后,与对照相比,PsPAL呈明显的上调表达趋势;高温和无氧处理后PsPAL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乙烯处理后,PsPAL呈上调-下调-上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嘎拉''苹果对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嘎拉'('Kid's Orange'×'Delicious')苹果为试材,研究了0℃贮藏期间及贮藏30、60、90和120 d后转入室温7d货架期间1-MCP(1-甲基环丙烯)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品质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抑制嘎拉苹果贮藏期间和贮后货架期间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对照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出现5条明显的特异性蛋白条带,1-MCP处理能抑制特异蛋白表达.300 nL·L-1浓度1-MCP处理与600 nL·L-11-MCP处理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1-甲基环丙烯对台湾青枣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cv.Liuxiang)在25℃下贮藏期间1-甲基环丙稀(1-MCP)处理对果实品质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50μgL^-1的1-MCP有效抑制了果实腐烂和褐变。在25℃下贮藏12d,对照和处理的好果率分别为12.5%和92.5%。果实经1-MCP处理后,乙烯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乙烯高峰出现延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从而减缓了丙二醛(MDA)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