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90例淋巴结(恶性淋巴瘤54例、淋巴结慢性炎36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恶性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结炎,结核菌L型感染率分别为50%和75%;两者结核菌抗体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3.7%和77.8%。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典型的结核结节形成,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与无反应性结核病及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抗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及20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和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前列腺癌分别为433%、467%;前列腺增生症为45%、55%,IK抗酸染色与BC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符合率为94%。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抗酸染色后3种复染剂的染色效果,选择更适于抗酸菌感染临床病理诊断的复染剂种类.方法 用确诊结核菌或麻风菌的病例进行抗酸染色后用Mayer氏苏木精、亚甲蓝、甲基绿分别复染.结果 用Mayer氏苏木精进行衬染的阳性位置定位清楚,对比清晰,背景干净.结论 用Mayer氏苏木精复染有利于病理医生的观察,对提高抗酸菌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牛型结核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荧光抗体的制备和其菌型鉴定结果。三种抗酸菌的荧光抗体基本上按照人型结核菌荧光抗体的制备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免疫剂量加大至100mg/ml(湿重),免疫方案除了按人型结核菌免疫方法进行外。分别以0.5ml菌悬液加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2—3次。三种  相似文献   

5.
结核菌L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3例恶性淋巴瘤,做细菌L型检测,肿瘤间质内细菌L型感染率为54.72%,抗酸染色阳性率50.94%。结核菌抗体检测阳性率54.72%。提示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恒河猴STLV-1血清抗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我国恒河猴STLV-1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对537只野捕恒河猴,365只繁殖猴和44只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猴作了STLV-1血清抗体检查.结果 10岁以上恒河猴的STLV-1抗体阳性率(15.5%)高于10岁以下的恒河猴(6.2%);雌猴的STLV-1抗体阳性率(17.5%)高于雄猴(5%);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猴群的STLV-1抗体阳性率(34.1%)高于野捕猴群(8.8%).结论在我国的野生和饲养恒河猴群中广泛存在STVL-1血清抗体阳性动物,其抗体阳性率与动物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7.
制备肺炎衣原体抗原片检测血清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抗原片检测血清抗体法在诊断Cpn感染中的实际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进口肺炎衣原体(Cpn)毒株感染Hep-2细胞,分别以瑞氏-姬母萨染色、吖啶橙染色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等3种方法鉴定Cpn感染细胞。纯化获取大量Cpn抗原,用于制备斑点抗原片。建立微量免疫荧光染色法(MIF)检测血清抗体,诊断Cpn感染。结果:Cpn感染Hep-2细胞的最适条件是用含1μg/mL放线菌酮的维持液,在35℃、5%CO2孵箱中培养7d,并在培养的第0、3、4、5天以2600r/min离心1h,感染成功率极高。染色反应显示,瑞氏-姬母萨染色可将Cpn包涵体染成蓝紫色或红紫色;吖啶橙染色则使Cpn感染的Hep-2细胞呈现鲜明的橘红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后,在Cpn感染细胞内可见亮苹果绿色包涵体。通过斑点抗原荧光抗体染色的方法抽样检测了100份病人血清中的Cpn抗体,其中抗Cpn-IgG抗体的阳性血清共61份,阳性率为61%。与Cpn-外周血单核细胞(Cpn-PBMC)抗原片比较,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用Cpn感染细胞制作的Cpn斑点抗原片可用于临床检测血清Cpn-IgG抗体,且具有特异性、敏感性高的特点,但要求检测人员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PCNA和BCG在膀胱肿瘤及炎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19例膀胱肿瘤及炎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膀胱癌为352、367%;乳头状瘤为40%、44%;慢性炎为423%、50%。PCNA阳性细胞指数膀胱癌与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乳头状瘤与慢性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酸菌L型TSA-L培养基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文已介绍,培养抗酸菌L型的胰胨大豆蛋白胨琼脂培养基(TSA-L)是培养抗酸菌L型的一种较适宜的培养基。但其中一些成份来源不方便,制作手续较麻烦,我们试以改进,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菌种:强毒人型结核菌(H_(37)Rv)和无毒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型结核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合成二段引物各20个碱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获得一条245bp扩增带。PCR检测的敏感性染色体基因组DNA为1pg,菌悬液为13个活菌/ml。在特异性试验中,人型结核杆趋,牛型结核杆菌、BCG可见此扩增带。被试的其它14种扰酸菌以及变铅青链霉菌、大肠杆菌质粒Puc19、星状诺卡氏菌、红球菌均未见该扩增带。54例肺结核痰标本3种方法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萋尼氏抗酸染色16.7%,培养法14.8%,PCR 37.0%。前2种检查方法分别与PCR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2例非结核性肺部疾患痰标本抗酸染色和PCR均为阴性。结果表明,PCR技术是快速、敏感、特异诊断结核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建立基于纳米磁珠偶联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特异性单抗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大肠杆菌表达CFP-10抗原,采用鼠杂交瘤技术制备相应的CFP-10单抗,用NHS修饰的纳米磁珠偶联单抗,用以捕获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抗酸染色检测。结果:制备的CFP-10单抗效价为1∶640000;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FP-10抗体偶联到磁珠上,抗酸染色验证了磁珠偶联的单抗能有效地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建立了纳米磁珠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有效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为提高抗酸染色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核菌L型感染与无反应性结核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42例非特异性炎、肉芽肿性炎及肿瘤进行抗酸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抗酸菌L型感染与无反应性结核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抗酸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0.95%;免疫组化染色为78.5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评价其检测成本等因素,为基层医院快速、准确诊断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学院附属医院2010---2012年确诊为肺结核病的98例患者标本用抗酸染色涂片法、血清学胶体金法以及聚合酶联链式反应(PCR)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7.3%,76.5%和79.5%。结论:综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建议基层医院联合使用抗酸涂片染色法和血清学胶体金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卡介苗取代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痰液作为实验标本,使用改良后的抗酸染液进行抗酸染色实验教学。卡介苗水溶液为标本,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中加入5%的Tween-80进行抗酸染色。染色后,卡介苗标本片与结核菌阳性痰液标本比较,菌体形态与染色均无明显差异。此法具有染色效果好、标本来源方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满足抗酸染色实验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用IK抗酸染色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乳腺癌(97例),和乳腺纤维腺瘤(21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型阳性例数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中抗酸菌L型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巢及其间质内,常集聚成堆,且该处癌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或坏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抗酸菌L型主要存在于间质巨噬细胞中。并讨论了抗酸菌L型感染与乳腺癌发生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6.
VEGF、KDR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VEGF、KDR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VEGF及KDR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核菌L型感染有协同致瘤作用.提示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免疫荧光技术在荧光抗体的结合及去除非特异性染色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并已较广泛地试用于临床诊断。本文报道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毒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蜱媒传染病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吉林省集安、辽宁省宽甸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7种蜱媒病原体Ig G抗体检测,检测鼠血清75份,斑点热立克次体、粒细胞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伯氏疏螺旋体、蜱媒脑炎病毒、新布尼亚病毒、土拉弗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8.00%、14.67%、4.00%、1.33%、6.67%、1.33%,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χ2=19.83,P=0.003)。不同鼠种对7种蜱媒病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份野鼠标本中,复合感染率为8%。调查地区野鼠中7种蜱媒病原体感染比较普遍,以斑点热立克次体和查菲埃立克体阳性率为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组表达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的核壳蛋白(N蛋白)及棘突蛋白(S蛋白),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方法: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HCoV-NL63的N蛋白,建立检测N抗体的Werstern印迹法;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HCoV-NL63的S蛋白,建立检测S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法。结果:经Werstern印迹检测,重组S蛋白和N蛋白表达正确;初步建立了N蛋白纯化方法。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检测了100份正常成人血清,总阳性率为81%。其中S抗体阳性率为66%,N抗体阳性率为38%,S抗体和N抗体均为阳性的占总数的22%,双抗体均为阴性的占总数的19%;S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抗体。结论:重组HCoV-NL63N蛋白及S蛋白表达成功;S抗体和N抗体共同检测可获得较好的检测结果,减少漏检。  相似文献   

20.
放线菌目戈登菌属支气管戈登菌存在于环境中,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感染致病。从1例肺部感染4年的78岁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菌株,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rRNADNA,序列比对分析证实为支气管戈登菌。该菌株在含蔗糖的Middlebrook7H9(7H9-L)半固体培养基上呈煎蛋样嵌入性生长,在含氯化钠的92-3TB(92-3TB-L)液体培养基也生长,而在罗氏培养基、BACTECMGIT-960、不含氯化钠的92-3TB(92-3TB-B)液体培养基及不含蔗糖的Middlebrook7H9(7H9-B)半固体培养基不生长。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抗酸染色阴性球状或短杆状菌。传代培养2代后可见橘红色菌落,涂片抗酸染色可见少量抗酸染色弱阳性杆状菌,革兰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为杆状。结果表明,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菌株为L型支气管戈登菌,提示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免疫力低下患者需考虑感染L型支气管戈登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