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以直翅目昆虫为寄主的虫草共报道25种,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寄主与分布,并给出了相关的分类学注释。ITS和tef1-α基因联合数据的分子系统发育显示,直翅目虫草分别隶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绿僵菌属Metarhizium和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 3个属。基于直翅目昆虫六大类群的生态习性特点,分析并讨论了直翅目虫草物种多样性与寄主的关系。以两种白僵菌Beauveria及戴氏虫草Metacordyceps taii(贵州绿僵菌Metarhizium guizhouense的异名)为例,介绍了虫草的根状菌索,一种介于子实体和孢梗束形体之间的根须状结构。种类修订:蟋螽白僵菌新组合Beauveria grylli comb. nov. ≡ 蟋蟀虫草Cordyceps grylli = Beauveria loeiensis,Beauveria kirkii comb. nov. ≡ Cordyceps kirkii。寄主更正:蟋螽白僵菌的寄主由原来的蟋蟀成虫(蟋蟀科Gryllidae)更正为螽斯(蟋螽)若虫(蟋螽科Gryllacrididae),蟋蟀线虫草Ophiocordyceps tettigonia 寄主由原来的螽斯成虫(螽斯科Tettigoniidae:螽斯属Tettigonia)更正为蟋蟀成虫(蟋蟀科)。  相似文献   

2.
蝉科昆虫在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是果树等林木的刺吸性害虫,同时蝉与真菌组成的虫菌共生体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近十年来,通过对我国昆虫病原真菌资源的调查,共采集获得102株蝉科昆虫罹患病原真菌标本,并保存于安徽农业大学昆虫病原真菌研究中心(RCEF)。本研究从蝉科罹患病原真菌标本中分离得到81株菌株,并对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基于不同培养基的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ITS、SSU、LSU、TEF、RPB1和RPB2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寄生蝉科的菌株属于3科6属15种。本研究重点描述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高水紫孢菌;此外,一些类棒束孢属菌株被修订为蝙蝠蛾萨姆森菌;除上述物种外,还鉴定出球孢白僵菌、绿色绿僵菌、蝉花虫草、柱孢绿僵菌、环链虫草、玫烟色虫草、澳洲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细脚虫草、棕色绿僵菌和长座细虫草。其中球孢白僵菌、蝉花虫草和绿色绿僵菌是优势种,多度达总数的58%。而其他12个物种分离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采自四川省峨眉山自然保护区的虫草及其相关昆虫病原真菌,其中除有常见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Vuill)Fr,粉被虫草(Cordyceps pruinosa Perch),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Miquel) Samson,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等昆虫病原真菌外,将主要描述峨眉虫革新种(Cordyceps emeiensis A Y.Liu et Liang sp.nov),龙洞虫革新种(Cordyceps longdongensis A.Y Liu et Liang sp.nov),暗绿虫草新记录种 (Cordyceps atrovirens Kob et Shim.)和蛹虫草球头变种新记录种 Cordyceps militaris var sphaerocephala(Schw) Fr.等几种虫草菌。  相似文献   

4.
哑蟋属六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福桢  王音 《动物学研究》1992,13(3):227-233
哑蟋属(Goniogryllus)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Gryllidae)蟋蟀亚科(Gryllinae),由Cho-Pard(1936)以产于我国福建的刻点哑蟋G.punctatus为模式种建立。本属原已知4种,其中两种产于我国,1种分布于日本,1种分布于印度。本文将报道6新种,至此哑蟋属即增至10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太极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地处弥渡、巍山、南涧三县交界处, 具有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探明太极山自然保护区虫草物种多样性, 对该地区进行野外调查, 通过形态观察和多基因 (nrSSU、nrLSU、EF1-α、RPB1和RPB2)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虫草物种鉴定。调查共收集和鉴定虫草标本117份, 隶属于2科5属, 包括虫草科Cordycipitaceae中的虫草属Cordyceps(3种, 其中疑似新种1个), 白僵菌属Beauveria(3种), Samsoniella(1疑似新种), 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中的多头霉属Polycephalomyces(1疑似新种)和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2种)。基于α物种多样性分析计算该地区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为0.75, Shannon.Wiener指数为1.62, Pielou Evenness均匀度指数为0.70)。太极山自然保护区优势物种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共采集标本45份。虫草寄主主要涉及鳞翅目、鞘翅目和革翅目昆虫。本次虫草资源调查补充了云南虫草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库, 有利于云南虫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虫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及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生真菌侵染寄主昆虫的复杂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不同阶段.近年来,以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代表的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虫生真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昆虫病原真菌的遗传改良和选育高毒力杀虫菌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分子对策及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进一步研究虫生真菌的毒力基因及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虫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及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生真菌侵染寄主昆虫的复杂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不同阶段。近年来, 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代表的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虫生真菌的分子致病机理; 同时,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昆虫病原真菌的遗传改良和选育高毒力杀虫菌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分子对策及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就进一步研究虫生真菌的毒力基因及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粉虫分离土壤昆虫病原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春生  由士江  高文韬 《昆虫知识》2006,43(2):260-261,F0004
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作为寄主从土壤中诱感并分离昆虫病原真菌。结果显示,从吉林市的18个土样中分离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土样中的昆虫病原真菌检出率为77.78%。这表明利用黄粉虫分离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GenBank数据库共收录167种直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涉及蝗亚目9个总科22个科99个物种,螽亚目7个总科12个科68个物种。在此基础上,该文分析了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概述了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上的应用;同时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重建了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直翅目昆虫存在8种线粒体基因组排列类型,其中trnK-trnD重排现象仅发生在蝗总科中,trnN-trnS-trnE重排现象仅发生在蟋蟀总科中,trnM-trnI-(-trnQ)重排现象仅发生在拟叶蟲亚科中;(2)直翅目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3)不同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直翅目昆虫中的进化速率不同;(4)支持直翅目以及螽亚目和蝗亚目的单系性;(5)不支持沙螽总科单系性;(6)支持蝗亚目各总科阶元的单系性,且各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蚤蝼总科+(蚱总科+(?蜢总科+(蜢总科+(长角蝗总科+(牛蝗总科+叶翅蝗总科)+(锥头蝗总科+蝗总科))))))。  相似文献   

10.
对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从体壁侵入的能力因而对刺吸性害虫的防治具有优势.为此,本研究选用不同原寄主和来源地的3种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12个不同菌株,以1 100孢子/mm2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不同菌种12个菌株中,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致病力最高,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致死中时(LT50)为4.6d.其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褐飞虱3个发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毒力大小顺序为成虫>高龄若虫>低龄若虫.黄绿绿僵菌孢子液对各处理稻株褐飞虱产卵痕部位、卵粒均有侵染作用,10d侵染率分别为66.7%和51.2%,卵龄越低,侵染效果越好,卵龄为0.5d时侵染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是一株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对日本双棘长蠹林间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是危害国槐和刺槐等园林树木重要的蛀干害虫。本研究采用喷雾法,用含0.1%(体积分数)吐温-80的1.0×109分生孢子/m L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悬液,分别于日本双棘长蠹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在林间进行喷雾实验。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的致死效果比绿僵菌好,前者喷药效果最佳的时期为成虫越冬前期;这个时期折枝内虫体校正死亡率为94.1%,僵虫率为75.0%,相对折枝率为48.9%,相对蛀孔率为49.2%。而绿僵菌防治效果最佳时期是成虫羽化期;这个时期折枝内虫体校正死亡率为79.9%,僵虫率为83.3%,相对折枝率为71.0%,相对蛀孔率为54.2%。  相似文献   

12.
绿僵菌属的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unisopliae(Metschn.)Sorokin中的金龟子绿僵菌原变种Metarhizium anntsopliae var.anisopliae寄生范围较广,是一个世界性分布的昆虫病原真菌。而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major.却较稀有。自从Trioderichs(1930)以后的许多工作者都曾报道此菌的主要寄主是独角仙Oryctes。尔后仅仅在Herb IMI收到一个来自蝉的标本(Tulloch 1976)。我们1985年首次从罹病蝉上分离到一个绿僵菌大孢变种。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不同地区虫草物种多样性的调查是虫草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虫草真菌区系研究是真菌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天然虫生真菌及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增加对虫草真菌区系的认识。【方法】对该地区通过资源调查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虫草样本进行虫生真菌及其内生真菌的分离,利用形态特征观察及ITS联合nr SSU、nr LSU、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α (tef-1α)、rpb1、rpb2多基因测序进行虫生真菌物种鉴定及多样性分析。【结果】共采集45份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天然虫草样本,鉴定结果表明隶属于2科5属12种,包括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鳞翅虫草属(Samsoniella)(2种,含疑似新种1个)、虫草属(Cordyceps)(4种)和白僵菌属(Beauveria)(4种),以及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的紫枝孢属(Purpureocillium)(1种)和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1种,为疑似新种),优势属为虫草属(Cordyceps),优势种为环链虫草(C...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福建省蟋蟀总科长须蟋属的1个新种: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 wuyiensis Yin。同时列出中国长须蟋属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从体壁侵入的能力因而对刺吸性害虫的防治具有优势。为此, 本研究选用不同原寄主和来源地的3种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12个不同菌株, 以1 100孢子/mm2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在参试的不同菌种12个菌株中, 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致病力最高, 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 致死中时(LT50)为4.6 d。其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褐飞虱3个发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 毒力大小顺序为成虫>高龄若虫>低龄若虫。黄绿绿僵菌孢子液对各处理稻株褐飞虱产卵痕部位、 卵粒均有侵染作用, 10 d侵染率分别为66.7%和51.2%, 卵龄越低, 侵染效果越好, 卵龄为0.5 d时侵染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 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 是一株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6.
白洁  黄原 《动物学杂志》2012,47(4):1-10
测定了39种直翅目昆虫线粒体ND2基因全长序列,联合GenBank中41种直翅目昆虫的ND2基因序列,探讨ND2基因在解决直翅目系统发育分析上的功效,为建立直翅目的主要类群之间稳定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更多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直翅目昆虫的ND2基因序列全长为996~1 029 bp,平均长度为1 020 bp,A+T含量平均为73%。用贝叶斯法(Bayesian,BI)、最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树,SH检验显示,RAxML法构建的ML树似然值最大,与PAUP*的ML法构建的ML树差异显著,而与贝叶斯树和简约树没有明显差异。所有系统树都显示直翅目为单系群;而蝗亚目的剑角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和斑腿蝗科均不是单系群,锥头蝗科与瘤锥蝗科亲缘关系较近,这与Otte分类系统一致。螽亚目基本由两大分支构成,一支是蝼蛄总科和蟋蟀总科聚集而成,且具有很高的置信度;另一大分支由螽斯总科独自构成。  相似文献   

17.
有关蝗虫感觉器官的研究报告不很多,其中值得指出的有Slifer(1935,1936,1938,1950,1951,1954)对于几种蝗虫的弦音器、勃氏器、具橛感器等研究,McFarlane(1953)对于小迁移蝗的弦音器研究,Marshall(1945)对于红腿蝗上唇感觉器的研究,其他尚有Fulton(1928)对于直翅目听器的研究,Friedrich(1930)对于直翅目胫节上具橛感器的比较研究,和徐凤早等(1952)对于几种蝗科昆虫的腹昕器和蟋蟀科与螽蟖科昆虫的足听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张松影  林华峰  李茂业  金立 《昆虫知识》2011,48(5):1407-1411
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罹病虫体上新分离出的一种黄绿绿僵菌菌株Metarhizium flavoviride (Mf82),与实验室保存的黄绿绿僵菌、金龟于绿僵菌和白僵菌3种菌种5个菌株作为对比,研究了在SDAY和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王昕  常岩林  赵卓  郭明申 《昆虫学报》2014,57(10):1162-1170
【目的】螽斯精子结构复杂,具有特征性的箭头状顶体,是研究昆虫精子形成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螽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机制,特别是细胞核的凝集机制和箭头状顶体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对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精细胞和精子的细胞核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发育良好的优雅蝈螽成虫精巢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制作光镜切片和电镜切片进行观察。【结果】根据其形态结构变化特征,将优雅蝈螽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核分为4个阶段:圆形核、叶形核、柱状核和成熟阶段。我们还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DNA特异性荧光探针DAPI,证明了圆形核时期,精细胞内具有两个明显的球状结构,一个为细胞核,另一个是原顶体;精子成熟阶段,精子尾部排出的细胞质微滴中含有DNA。【结论】优雅蝈螽精子形成过程中,精细胞的细胞核经历了显著的形态变化,精细胞核的形态变化与细胞骨架微管相关,细胞核塑形伴随着染色质的重组。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直翅目昆虫精子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蛩螽族 Meconematini隶属于蛩螽科 Meconematidae,是一类体形较小而纤弱 ,但活动非常敏捷的螽斯。我国记载约 1 0属 72种。俄罗斯直翅目分类学家 Gorochov( 1 993,1 998)对这一类群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 ,根据雄性生殖器的构造 ,建立了不少新属及新亚属 ,并发表了相当多的新种。在 Gorochov确定的属及亚属特征中偏重了雄性的形态特征 ,对雌性和两性共有的一些特征却没有给予归纳 ,至使一部分仅知雌性的种类无法被正确归属。我们将根据现已掌握的材料 ,对一些属和亚属的地位重新进行划分 ,确立 1个较合理的 ,能客观反映其间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的分类系统。本文根据中国蛩螽族的材料 ,描述 1 0新种 ,分别隶属于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东栖螽属 Eoxizicus和新栖螽属 N eoxizicus,其中的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和东栖螽属 Eoxizicus是由亚属提升为属的地位 ,和新的同物异名 (东栖螽属 Eoxizicus Goro-chov,1 993=亚栖螽属 Axizicus Gorochov,1 998)。原先的副剑螽亚属 Paraxiphid-iopsis Gorochov,1 993看作是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的 1个亚属。所有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天津自然博物馆和广州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