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形属吸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及两栖类的膀胱中。自Braun(1899)建立叶形属(Phyllodistomum)以来,讫今该属(包括四个亚属)已记载九十余种。国内首先由杜氏(1930)在成都淡水虾中发现,现在已增至十七种之多。作者最近在整理江西鱼类叶形科寄生吸虫时,发现该属尚有一种未曾记载,现记述如后。标本用70%乙醇固定,硼砂洋红染色,加拿大树胶封藏。测量单位以mm表示。模式标本存放于江西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模标本存于江西畜牧水产学校。  相似文献   

2.
张跃远 《动物学研究》1991,12(4):349-354
本文记载了采自鱼类膀胱中的叶形属吸虫三新种:ju叶形吸虫;wei叶形吸虫及崇仁叶形吸虫;对三新种的形态结构特征作了较详尽的描述,并与属内其他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寄生于贵州省丹寨县水牛瘤胃内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内吸虫的一个新种,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简述了该属的简史,并将新种与该属已有的种类的主要特征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寄生于蛙类的四种复殖吸虫,其中一新种定名为:敦化发状吸虫Gorgodera(Mediodera)dunhua sp.nov.,并记录了蛙肺嗜血吸虫Pneumoneces sibiricus japonicus(Yamaguti,1936)、幼稚涅泥吸虫Loxogenes liberum Seno,1908及日本重盘吸虫Diplodiscus iaponicus(Yamaguti,1936)及其国内新宿主——金线蛙Rana plancyi。  相似文献   

5.
广西猕猴体内枝腺科吸虫一新属新种记述(吸虫纲,枝腺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从广西产猕猴小肠内检获的一种小型吸虫,经形态学研究与文献上所记载的同科近似属种比较,该吸虫具有高度发达的排泄囊,虫体细小,体被细棘,生殖孔开口于体前1/3左侧边缘,肠管细长延伸达睾丸后缘附近等特征确定为1新属新种.根据该吸虫巨大的排泄囊特征,定名为中华巨囊吸虫Megacystium sinensis gen.et sp.nov..文中描述了新种形态结构及新属特征,并讨论了与同科近似属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广东省梅县市发现四个吸虫新种:1.鼠丽色吸虫,新种Reesella ratta sp. nov., 2.后囊蛙蠕吸虫,新种Batrachotrema optstosacca sp. nov., 3.梅县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ixianensis sp. nov., 4.大卵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galoonos sp. nov.,它们分别归隶于蹲茎科Cathaemasiidae及蛙蠕科Bstrachotremat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蛙类的枝腺科吸虫一新亚种——柔弱似侧殖吸虫四川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sichuanensis subsp.nov,。新亚种肠支伸至睾丸之前;卵巢近圆形;子宫经虫体左侧前伸,并在肠管、食道和口吸盘区域形成盘曲;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不同于指名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tener。新亚种具有食道和子宫末段,睾丸并列,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Pleurogenoides ifranensis。  相似文献   

8.
关于牛首科(即腹口类)吸虫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牛首科所代表的腹口类与前口类应作为两个分别独立而并列的分类单元,另一种观点认为腹口类在分类上应归于前口类中的某一分类单元。本文通过对牛首科吸虫的特征分析以及与前口类吸虫的比较,发现牛首科吸虫在成虫,毛蚴,胞蚴,尾蚴,宿主类型,染色体等方面都与前口类有显著差别,因而支持前一种分类观点,不应将牛首科放入前口类中。  相似文献   

9.
后唇科吸虫三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后唇科吸虫3新种,即东山后唇吸虫Opistholebesdongshanensis.sp.nov.东山异唇吸虫Heterolebesdongshanensis.nov.和兔头异唇吸虫Helterolebeslagocehpalisp.nov模式标本式采自福建省东山县沿的棕斑兔头TunLagoceophaluslunaris spadiceus肠道内。  相似文献   

10.
异类茎属吸虫一新种——(吸虫纲:微茎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隶属于微茎科Microphallidae马蹄亚科Maritrematinae异类茎属Allomicro-phalloides的一个新种。研究的成虫材料在自然垂死松弛状态下,以Loose氏液固定,脱汞后,用醋酸洋红或盐酸洋红-快绿染色,继而整封保存。量度单位均为毫米,括号内的数据为平均数。本文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湛江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内。  相似文献   

11.
1974年剖检我国特有珍贵鸟类藏马鸡13只,在一只的肝脏内获完整虫体1个,另一只获完整虫体2个、残断虫体9个。经鉴定为双腔科(Dicro-coelidae Odhner,1911)线体吸虫属的一新种。现记述其特征如下。测量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12.
在整理中国的盘瓢虫属Lemnia Mulsant 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种。本文记述该属中国的种类及4个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1977—1981年,作者曾四次到四川省峨眉山进行考察。发现山蛭一新种,现记述于后。 峨眉山蛭Haemadipsa emeiensis, sp. nov. (图1) 正模和副模15,四川省峨眉山,1,700米,1977年9—10月。其他副模32,1979、1980、1981年的7—8月,采自峨眉山的九老洞、晒石岩、大塆顶等处。模式标本存放于四川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体呈半圆柱状,背面略隆起,腹面扁平。中等大小,体长11—29(平均19.2)毫米,体宽3—6(平均4.6)毫米,后吸盘直径2—5(平均3.0)毫米。背面黄褐色或淡黄褐色,腹面颜色较淡。体的背面和腹面均有大小不等并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背腹两侧的黑斑点前后密集连结成一条黑色的纵纹。背面正中两列感觉突的外侧从前到后有一条淡黄色条纹,其上一般无任何斑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1979年在广西北海市剖检的大批鸟类吸虫标本中,发现一种属于异形科、拟异属的新种。现据6个染色封固的标本测量描述如下。测量单位为毫米,括弧内为平均值。正、副模标本均存放于广东省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5.
渤海鱼类复殖吸虫Ⅵ(吸虫纲:孔肠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渤海(大连市)采集的六线鱼肠内发现大连新卷宫吸虫,新种Neohelicometra dalienensis sp.nov.,虫体大小4.8—5.5×0.5—0.6mm。口腹吸盘比1:0.7。睾丸前后排列,较大。生殖孔在咽后。卵巢分叶,在赤道线稍后。卵黄腺在体两侧,起自腹吸盘之后,不伸到体末端。卵43—58×20—33μm。  相似文献   

16.
侧殖吸虫隶于独睾科(Monorchiidae)侧殖亚科(Asymphylodorinae)侧殖属(Asymphylodora)。此类吸虫是淡水鱼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内,个别种类也寄生于肾脏内。已往的报告有二十余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巨口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macrostoma Ozakj,1925)、日本侧殖吸虫(A. iaponica Yamaguti,1938),马尔科维奇侧殖吸虫(A.  相似文献   

17.
重庆盾腹吸虫一新种(吸虫纲:盾腹目:盾腹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盾腹吸虫1新种,即重庆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chongqingensis sp.nov.并与其它相似种进行比较。新种体呈椭圆形,盾盘较大,几占虫体腹面大部,由48-50个小槽组成,分为4排;口直径0.144-0.169mm,咽椭圆形,较大。  相似文献   

18.
蝙蝠的寄生吸虫似蛇属一新种(吸虫纲:斜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的似蛇属一新种,小形似蛇吸虫,新种Natriodera parva sp.nov.,采自浙江省桐庐县大足蝠的小肠中。新种与大形似蛇吸虫Natriodeta verlaium相似,但体型较小。  相似文献   

19.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主要寄生于鸟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虫类,少数见于鱼类。目前文献报道本科吸虫能寄生于人体的虫种已有十多种,在我国报道寄生于人体的已有7种(赵慰先等,1983)。其中棘隙属Echinochasmus Dietz 1909在我国曾报道寄生于人体的仅有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及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liatus。本文现报道在广州市郊区发现寄生于人体的棘隙属一新种——九佛棘隙吸虫,新种Echinochasmus jiufo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20.
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系1959年Borchsenius主要根据臀裂的存在,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中分出来,建立的新科。当时所取科名是Lecaniodiaspididae,共包括7个属:1)Lecani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1869);2)Prosopophora Douglas(1892);3)Mallococcus Maskell(1898);4)Amorphococcus Green(1902);5)Anomalococcus Green(1902);6)Psoraleococcus Borchsenius(1959);7)Cosmoccus Borchsenius(1959)。 Morrison和Morrison(1966)和Williams及Kosztarab(1970)考证Signoret(1870)的著作第272页,由于笔误把属名写成Lecaniodiaspis,但是1869年的著作却拼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