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798例住院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AAD者作为观察组,与没有发生腹泻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98例中发生AAD 187例(2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婴幼儿AAD的发生与发病年龄、合并有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使用、激素应用、住院天数、血红蛋白量、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AAD独立相关因素:合并有感染性疾病(OR=1.431)、病情重(OR=1.985)、抗生素时间长(OR=2.117)、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OR=3.783)、侵入性操作(OR=4.092)、使用微生态制剂(OR=0.706)。微生态制剂OR1,表示使用微生态制剂为AAD的保护因素。。结论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婴幼儿特别是婴儿发生AAD的可能性大,侵袭性操作、重症患儿、抗生素应用时间长、联合用药是AAD的高危因素,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防止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预防儿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儿科ICU住院患儿中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研究的580例入住PICU的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常规剂量口服或经鼻饲管给药直至出院,观察2组之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580例分为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94例,腹泻预防组的发生率为5.2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93%,预防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儿科ICU住院患儿常规加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机制认为与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制剂辅助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ests,RCTs)。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篇较高质量的RCTs,Meta分析结果示:RR=1.21,95%CI=(1.14,1.27),Z=6.80,P0.01。结论双歧杆菌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但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复合制剂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将181例ICU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90例),对照组(91例),预防组在对照组广谱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酸杆菌复合制剂。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情况。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预防组出现8/90例(8.89%),对照组出现23/91例(25.2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率绝对值下降16.38%。结论乳酸杆菌复合制剂可以预防和减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在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应用抗生素的住院老年患者55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28例,给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4片,3次/d,连续服用7~l0d;对照组27例,腹泻患者给予给予思密达3.76 g,3次/d.观察两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情况,并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预防组腹泻发生率、腹泻次数、腹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病例的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无异常,大便涂片检查出现细菌计数减少或大便杆球菌比失调;预防组粪检结果杆球比例倒置、细菌计数减少、真菌感染例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减轻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74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 39例和对照组 35例 ,出生后 12 h内干预组在常规预防的同时 ,加服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的发生率为 33.33% ,对照组的发生率为 5 7.14 % ,干预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 .0 5 )。结论 :微生态制剂金双歧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临床应用类论文进行有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自1994年至2007年共有临床应用类论文558篇,常用制剂前6位为妈咪爱112篇(20%)、金双歧105篇(19%)、丽珠肠乐91篇(16%)、培菲康80篇(14%)、整肠生37篇(7%)、贝飞达28篇(5%);治疗疾病前8位依次为急性腹泻213篇(38%),功能性肠病92篇(16%),新生儿黄疸70篇(13%),慢性及迁延性腹泻41篇(7.3%),母乳性黄疸39篇(7.0%),肝脏疾病33篇(5.9%),炎症性肠病22篇(3.9%),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6篇(2.9%);单纯一般临床观察51篇(9.1%),采用对照临床试验497篇(89%),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含多中心或双盲)9篇(6.2%);其中50例以下284篇(50.9%),50~100例212篇(37.9%);所有文献均报道益生菌治疗有效,有9篇提及安全性(1.7%)。结论国内益生菌制剂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有一定疗效;虽然多数研究设有对照组,但随机对照研究很少,仍然需要推广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医院内肠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新生儿医院内肠道感染的有效性。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826例,以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肠道感染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发生医院内肠道感染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与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病率等,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410例住院新生儿使用培菲康预防治疗,住院期间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病率为7.56%(31/410);416例未使用培菲康治疗,住院期间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病率为17.31%(72/416例)。单因素卡方分析提示:住院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入院的侵入性操作、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置暖箱与否、抗生素更换与否、分娩地点与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生相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危险因素,即住院天数(χ^2=9,418,P=0.001)、侵入性操作(χ^2=9.807。P=0.000)、糖皮质激素的应用(χ^2=27.96,P=0.000)、抗生素的更换与否(χ^2=95.121,P=0.000);1个保护因素:即微生态制剂的应用(χ^2=17.972,P=0.000)。结论住院新生儿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生与住院病程的长短、住院期间的侵人性操作、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为保护因素。提示:尽可能缩短病程。严格掌握抗生素及激素的适应证。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激素,减少侵入性操作并预防性的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可以降低医院内肠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生态调节剂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了生态调节剂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并调查抗生素对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预防组AA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防组肠道菌群失调较轻而对照组肠道菌群明显失调,应用生态调节剂治疗AAD有效率为80.3%,治疗后AAD病人肠道菌失调 明显好转。提示生态调节剂能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益生菌制剂清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治疗中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BMdisc、CNKI、VIP以及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收集中国地区应用益生菌制剂治疗且pylori感染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其进行Meta分析。并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纳入15个试验包括1572例病人,对尼py/or/清除率和不良反应改善情况分别进行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Hpylori清除率(88.5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3%)(合并OR为1.56,95%CI为1.17—2.08,总体效应检验,Z=2.99,P=0.0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O%和24.3%,合并OR为0.16,95%cI为0.09—0.31,表明能显著改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抗皿pylori感染治疗中的清除率,单独应用益生菌制剂清除且pylori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同时,益生菌制剂对且pylori感染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有较显著的改善。益生菌制剂有可能对Hpylori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酪酸梭菌活菌对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搜集有关酪酸梭菌活菌对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RCTs,包括4 09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活菌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降低了71%[RR=0.29,95%CI(0.25,0.34),P<0.01],腹泻持续时间减少了1.87 d[WMD=-1.87,95%CI(-2.11,-1.63)],住院时间减少了1.96 d[RR=-1.96,95%CI(-2.22,-1.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极少数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四肢酸软、皮疹。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酪酸梭菌活菌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受纳入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135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成预防组(7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抗生素治疗,预防组在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疗程为7 d。比较两组AAD发生率、腹泻持续时间、抗感染疗程、AAD严重程度、治疗后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预防组AAD发生率、腹泻持续时间和抗感染疗程分别为13.3%、(2.85±1.05)d和(6.76±1.2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4.15±1.65)d和(8.75±1.60)d(均P0.01);两组AA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水平均降低,IL-2、IL-10水平均升高,且预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减少小儿AA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对小儿AAD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艰难梭菌感染为主的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性质,以及其在艰难梭菌相关腹泻人群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和作用机制,同时总结了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和预防艰难梭菌相关腹泻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优点,对深入研发、推广使用针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微生态制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贯序疗法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 pylori)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治疗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改善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 Fang Data、Pub 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儿童H. pylori感染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同时人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RCT,共2 033例H. pylori 阳性的儿童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vs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在儿童H. pylori根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OR=2.66,95%CI(2.09,3.40),P<0.00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28,95%CI(0.21,0.37),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组的恶心呕吐(P<0.001)、腹痛(P=0.015)、腹泻(P<0.001)、便秘(P=0.023)、纳差(P<0.001)、味觉障碍或口腔炎(P<0.00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相比,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安全、有效,能提高儿童H. pylori的根除率,降低H. pylori治疗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高质量的RCT 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报告1995年2~4月间住院的99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年龄2.5月~18月,随机分成微生态治疗组63例及常规抗生素对照组36例。两组病儿入院时病程及病症相仿,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P<0.05)。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6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治疗组显效率63.49%及总有效率88.89%均高于对照组33.33%及63.89%。提示以新一代微生态制剂——培菲康为主药治疗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结合文献探讨微生态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制剂在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数据库,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益生菌制剂治疗预防NE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RCT文献中包涵2 058例新生儿,对预防NEC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制剂预防NEC的效果优于对照组[OR=0.20,95%CI(0.12,0.33),P0.000 01]。结论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可降低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几种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提供指导。方法:对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Kaplan—Meier(K—M)法对不同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时间—效应分析。结果:470例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有453例患儿有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占96.4%;其中,选用培菲康、整肠生的病例最多,分别有237例和198例;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有83例(18.32%)。K—M法分析显示:培菲康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优于整肠生组及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组;无论是急性腹泻病,还是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治疗的临床治愈时间均不优于单用微生态制剂组。结论:适当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恢复,但盲目采用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甚至不利于婴幼儿腹泻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胶囊)联合庆大霉素预防伊立替康(irinoteean,CPT-11)所致腹泻的疗效。方法31例接受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自身随机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于2个治疗周期接受化疗(对照组)、化疗+整肠生胶囊+庆大霉素(预防组),比较腹泻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31例患者在2个治疗周期中,预防组较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有显著降低(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8.4%VS61.3%,P〈0.05;3/4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9.7%vs16.1%,P〈0.05),且减少合并用药;同时骨髓抑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P〈0.05),而2组便秘、肝肾功能异常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庆大霉素能有效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腹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住院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结果对照组72例发生腹泻27例(37.5%),预防组60例,发生腹泻10例(16.7%)(χ^2=7.58,P〈0.01);发生腹泻次数:对照组为(6.42±2.66)次/d,预防组为(3.92±1.03)次/d(t=3.29,P〈0.01);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对照组为(4.97±1.20)d,预防组为(3.90±1.02)d(t=5.60,P〈0.0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可以减少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