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晓宇  庞娟  陈贵林 《广西植物》2022,42(5):845-854
为探究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对黄芪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该研究以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幼苗为材料,在种子萌发袋中添加不同浓度GR24和IAA(2μmol·L^(-1) GR24、5μmol·L^(-1) IAA和2μmol·L^(-1) GR24+5μmol·L^(-1) IAA),7 d后检测黄芪幼苗主根长和侧根数,并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GR24处理显著促进黄芪主根生长。(2)IAA处理下主根生长受到抑制,侧根数明显增加。(3)GR24+IAA处理下主根的生长同样受到抑制,膜荚黄芪侧根数较IAA处理下减少,说明GR24有抑制IAA对侧根发育的诱导作用,但不能缓解IAA对黄芪主根生长的抑制。(4)3种处理下黄芪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说明GR24和IAA对黄芪幼苗主根长和侧根数的影响可能与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表达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该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之间的关系,为黄芪规范化育苗和幼苗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探索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调控黄芪根系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衰老是植物重要的生活史阶段,植物不同器官养分贮藏力及活动力是判断个体衰老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无性系植物不同龄级分株在衰老过程中贮藏器官的贮藏力与活动力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全叶马兰(Asterpekinensis)是根蘖型无性系植物,在东北草原,全叶马兰种群主要由3个龄级的分株组成。该研究分析了全叶马兰种群中3个龄级分株(1a、2a和3a分株)的茎基部、根颈和主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在贮藏器官间、龄级间的差异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枯黄期,全叶马兰种群3个龄级分株中主根的WSC含量普遍大于根颈,根颈和主根的WSC含量均为1a、2a分株显著高于3a分株, 1a分株茎基部的WSC含量显著低于2a和3a分株。在整个生长季内,随着生长进程,全叶马兰种群1a分株根颈始终获得养分的优先分配,其WSC含量呈指数形式的持续积累过程,2a和3a分株根颈及3个龄级分株主根在WSC运转上均为先消耗再积累,其WSC含量均呈二次曲线节律消长。全叶马兰3个龄级分株普遍为主根的贮藏力大于根颈,而根颈的活动力大于主根。幼龄分株养分贮藏力和活动力最强,壮龄分株无衰老迹象,老龄分株明显衰老,其养分贮藏力和活...  相似文献   

3.
间作植物和茬口对连作党参生长和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种茬口(轮作茬、连作茬)和6种植物材料(党参、大蒜、玉米、黄芪、苦参、向日葵),组成党参单作和间作6种种植模式,设置茬口和间作模式两因素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通过监测不同生长时期党参的生长指标(蔓长、主根长、主根直径、地下部分鲜干重)、根部产量及品质指标(根部多糖含量、炔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灰分含量)的变化衡量不同茬口和间作植物对党参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轮作茬口下党参单作及各间作处理对党参生长、品质和产量的改善效果都较连作茬口下明显,且两茬口下各间作处理的改善效果都较党参单作明显。(2)与向日葵、大蒜和玉米间作处理对两茬口党参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地下部分鲜干重的提升效果比党参单作和其余间作处理(与黄芪、苦参间作)更显著。(3)大蒜和向日葵间作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两茬口党参根部产量,尤其大蒜表现最优,与其间作的轮作茬和连作茬党参分别较各自对照增产49.92%和22.55%。(4)与大蒜间作能有效提升两茬口党参根部多糖含量、炔苷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党参单作和其余间作处理对两茬口连作党参的品质提升效果不及大蒜间作处理理想。研究发现,从党参长势及根部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两茬口下党参与大蒜间作最有利于党参植株生长,能有效缓解党参连作障碍,并显著提高其药用部位的产量和品质,且轮作茬口下的提高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不同部位的甘草酸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野生及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较高, 其中不定根中甘草酸含量与主根接近。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的月变化规律相似, 且根茎中甘草酸含量比主根、不定根变化幅度大。在一个生长季中, 栽培甘草主根甘草酸以10月份含量最高, 表明秋末是最佳采收期。栽培甘草主根在1.0 m土壤深度甘草酸含量较高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故直接播种方式种植甘草不利于根系采收, 造成资源浪费, 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甘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野生与栽培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不同部位的甘草酸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野生及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较高,其中不定根中甘草酸含量与主根接近。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的月变化规律相似,且根茎中甘草酸含量比主根、不定根变化幅度大。在一个生长季中,栽培甘草主根甘草酸以10月份含量最高,表明秋末是最佳采收期。栽培甘草主根在1.0m土壤深度甘草酸含量较高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故直接播种方式种植甘草不利于根系采收,造成资源浪费,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甘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明确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养分回收状况对探究植物养分利用策略与养分循环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养分回收的研究多聚焦于叶片, 而对于茎秆研究较少。此外, 以往研究对植物生长盛期的叶片取样均在同一时间完成, 忽略了不同物种养分峰值可能存在时间差异, 进而导致养分回收效率被低估。该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地22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 在生长季不同时期进行茎秆和叶片取样, 测定其氮(N)、磷(P)含量, 分析茎秆和叶片两类器官中的养分在生长季内的变化情况与养分回收效率。结果表明: 1)植物N、P含量在生长季内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 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不同物种峰值对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大部分物种养分峰值出现于8月下旬。2)茎秆和叶片两类器官养分回收模式存在差异, 植物叶片的N回收效率高于茎秆, 但P回收效率两者差异不明显; 叶片中N、P回收效率显著正相关, 而两者关系在茎秆中不显著。3)枯叶中养分含量是回收效率重要的影响因子,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与枯叶期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生长盛期养分含量无关。4)以往研究中不同植物种在生长盛期同一时间取样, 造成茎秆和叶片N、P回收效率被不同程度地低估。该研究重新审视了养分回收研究中的取样策略, 表明依据不同物种在生长季内养分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决定生长盛期成熟组织的取样时间, 能够增加养分回收效率计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山地麻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分配格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不同年龄和器官山地麻竹养分垂直分布及生态系统现存养分分配格局研究 ,结果表明 :麻竹地上器官各养分浓度随高度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 ;在竹林层中 ,各年龄单株麻竹地下器官含量低于地上部分 ,但 N、Ca、Si O2 养分现存总量高于地上部分 ,P、K低于地上部分器官总量 ;各养分在竹秆不同高度含量不同 ,呈现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规律 ,竹枝和竹叶养分量随高度的分配呈现“小 -大 -小”的变化规律 ,但两个年度麻竹养分量最大值出现的高度不同 ;不同年龄麻竹单株养分含量都以幼竹为最小 ,1年生麻竹 N、P、K含量高于 2年生麻竹 ,但 Ca、Si O2 含量低于 2年生麻竹 ;地下器官中 ,竹蔸各种养分含量高于根。在群落中 ,各种养分都以麻竹林层占绝对优势 ,N、P、K、Ca、Si O2 分别占群落养分的 89.0 931%、89.0 2 4 7%、89.5 0 2 7%、93.186 7%和 88.4 135 % ,凋落物层养分其次 ,林下植被层最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不同用量(种子干重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种子为处理组,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重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组,比较研究在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膜荚黄芪植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的含量,且包衣所产生的农药残留可随植物生长完全降解掉,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黄芪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树干径流对梭梭"肥岛"和"盐岛"效应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荒漠灌木个体周围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以荒漠灌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Bge.)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树干径流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干周围出现显著的"肥岛"效应,且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的"肥岛"作用范围发生在距主根大约20—40 cm以内。土壤pH值和电导率在主根周围25 cm以内的值却显著低于外围,而在离主根25 cm处出现了"盐岛",即在梭梭主根中心形成了一种高养分、低盐和低pH值的环境。树干径流和自然降雨化学性质的对比研究表明:除pH值和CO23-外,树干径流中其他化学离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降雨中的含量,说明这种高养分、低盐分的环境是由树干径流引起的,也就是树干径流带给土壤养分的同时将盐分带走。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黄芪幼苗根系活力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素显著降低黄芪根系活力,不同营养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为叶片>根,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为-K>-P>NPK>-N。全素处理与缺素处理相比,能提高根系活力、协调根冠比。黄芪幼苗通过提高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增强对营养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有润  蒋林 《植物研究》1996,16(1):77-79
本文提出在植物区系分区中用“亚洲东部森林植物亚区”及“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森林植物亚区”代替原来“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及“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两名称;对植物生态地理中的“中国亚热带植被带”中引入“温亚热带”、“中亚热带”及“暖亚热带”三亚带名称,代替原来称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及“南亚热带”三亚代的名称。同时在“中国温带植被带”中也引入“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三亚带名称,代替“北”、“中、“南”亚热带及温带植被亚带的名称,以避免对南、北两半球的亚热带与温带及其亚带的混淆的称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黄芪花药壁的发育及花粉母细胞染色质转移运动的细胞学观察,结果如下:1.花粉发育起源于多孢原细胞。2.花药壁基本上按着单子叶型进行发育。3.花粉母细胞间的染色质转移运动普遍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它们随时都可进行这种运动,没有时间性与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5种中草药的营养价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黄芪、刺五加、党参、山楂和丹参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中草药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黄芪和丹参除蛋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外的其它14种氨基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特别是黄芪中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分别高达1.078%、1.644%和1.368%。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资源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Hairy root cultures were established from the leaf explan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infected with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hairy roots grew best in a phytohonnone-free MS medium at pH 6, in which the most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sucrose was 3 % and NH4NO3 was omitted because of its inhibitory effect to the hairy roots. Light was also inhibitory to them but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was not apparent. Moreover, there were more crude saponin and soluble polysuccharide contents in the hairy roots than in the natural dry roots. Finally,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potenrial of the hairy root techniqu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lant roots as an effec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as also involved.  相似文献   

16.
根据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123个样本点数据和19个环境数据,采用4种生态位模型对蒙古黄芪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pa统计量,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4个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一致性显著。AUC值均达到0.8以上,Kappa值均达到0.6以上;其中DOMAIN模型的AUC值和Kappa值均最大,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佳,预测结果最稳定。潜在适生区的预测结果发现,GARP模型预测的最适宜区范围最广;MAXENT和BIOCLIM模型预测结果较为相似;DOMAIN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分散。4个模型预测结果均表明西北一带可以作为蒙古黄芪栽培引种的主要产区。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北纬33°以北地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区。  相似文献   

17.
周丹  王杏娥  曾祥平 《生物磁学》2011,(Z1):4687-4689
黄芪系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nabranaceus(Fish.)Bge.var.me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其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黄芪含有皂苷、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均有明显功效,其中很多药理功效作用与抗氧化损伤、调节钙稳态、抗线粒体损伤有关。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线粒体损伤三者是启动细胞程序性凋亡的共同通路,现从这三方面综述黄芪活性成分在抗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黄芪属一新改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药用黄芪野生资源的调查, 结合查阅大量标本及考证模式标本, 发现淡紫花黄芪Astrasalus membranaceus(Fisch. exLink)Bge. var. membranaceus f. purpurinus(Y. C. Ho)Y. C. Ho不仅花旗瓣顶端为紫红色;而且花小;小叶小, 质地厚, 小叶对数少;果小且果皮厚;限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认为作为亚种处理比较合适。即A. membranaceus(Fisch. exLink)Bge. subsp. pallidipurpureus(Hsiao)X. Y. ZhuetC. J. Chen.  相似文献   

19.
山东地区药用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察(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7科35种药用植物体细胞染色体作了计数,并就有关的细胞学和分类学问题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