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蔬菜地潜叶蝇寄生蜂的姬小蜂科 Eulophidae的羽角姬小蜂亚科 Eulophinae和狭面姬小蜂亚科 Elachetinae5属 8种寄生蜂。其中豌豆潜蝇姬小蜂 Diglyphus isaea是蔬菜潜叶蝇寄生蜂优势种。寄主主要是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和葱斑潜蝇等的幼虫和蛹。植物寄主涉及各种蔬菜作物。兰克瑟姬小蜂 Cirrospiluslyncus Walker为中国新记录种 ,另有 5个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记录短痣金小蜂亚科Colotrechninae(小蜂总科:金小蜂科)中国1新纪录属:短痣金小蜂属Colotrechnus Thomson,及中国1新纪录种:绿短痣金小蜂Colotrechnus viridis (Masi)。这是短痣金小蜂亚科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提供了形态描述、分布及形态特征图,同时提供了短痣金小蜂属世界已知6种的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蔬菜地潜叶绳寄生蜂的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羽角姬小蜂亚科Eulophinae和猜面姬小蜂亚科Elachetinae5属8种寄生蜂。其中豌豆潜绳姬小蜂Diglyphus isaea是蔬菜潜叶蝇寄生蜂优势种。寄主主要是豌豆彩潜绳、美洲斑潜蝇和葱斑潜蝇等的幼虫和蛹。植物寄主涉及各种蔬菜作物。兰克瑟姬小蜂Cirrospilus lyncus Walker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5个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双翅目潜蝇科昆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于1997-2000年对福建省主要蔬菜和花卉作物上潜蝇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发现福建省现知潜蝇各类计有12属20种;其中,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ensis(Blanchard)和蒿萼潜蝇Calycomyza artemisiae(Kalt.)为福建省新记录种。本详细报道福建省潜蝇科昆虫的各类、分布和寄主,并就某些潜蝇害虫在省内的发生危害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报道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凹面姬小蜂亚科Entedontinae和啮小蜂亚科Tetrastichinae的6属10种蔬菜地潜叶蝇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 Wallker、美丽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 (Westwood)和潜蝇纹翅姬小蜂Teleopterus erxias(Walker)是蔬菜地潜叶蝇寄生性小蜂的3个优势种。曼丹啮小蜂Tetrastichus mandanis(Walker)和卡拉啮小蜂Tetrastichus chara Kostjukov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寄生蜂的2个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姬小蜂科 Eulophidae的凹面姬小蜂亚科 Entedontinae和啮小蜂亚科 Tetrastichinae的 6属 10种蔬菜地潜叶蝇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 Chrysocharis p entheus Walker、美丽新姬小蜂 N eochrysocharisformosa(Westwood)和潜蝇纹翅姬小蜂 Teleopterus erxias(Walker)是蔬菜地潜叶蝇寄生性小蜂的 3个优势种。曼丹啮小蜂 Tetrastichus mandanis(Walker)和卡拉啮小蜂 Tetrastichuschara Kostjukov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寄生蜂的 2个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我们从为害旱柳Salix mat sudana Koidz枝梢的黑潜蝇Melanagromyza sp.蛹中饲养出一种斯夫金小蜂。经鉴定,该种为斯夫金小蜂属Sphegigaster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吉林斯夫金小蜂Sphegigaster jilinensis Huang,新种(图1~6)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作者于1997-2000年对福建省九个地、市的蔬菜和花卉等作物上潜蝇科昆虫的调查结果,编制了现行福建省潜蝇科昆虫属、种检索表,以供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伏牛山区的上蜂科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及分类研究,记录该地区金小蜂科10属12种,并描述1新种,锥盾琶茹金小蜂Parurios conoidea Xiao et Huang,sp.nov.。伏牛山区为东秦岭之余脉,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区,该地区爹小蜂既分布在古北区的种类,又有东洋区的种类。因此,伏牛山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具有重要意义。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正> 该书讨论了潜蝇科1300个种的寄主特异性,其中有代表种50多个。并首次分析潜蝇科种类的取食方式与寄主植物的关系。列有每种寄主的科名及潜蝇科已知属的表格。最后还提出了潜  相似文献   

11.
张睿  肖晖 《动物分类学报》2008,33(2):287-290
记述金小蜂科榕长尾小蜂属Sycoscapter中国2新纪录种,Sycoscapter cornutus Wiebes,1981和S.keralensis(Abdurahi man&Joseph),1975。分别从采自海南儋州和陵水的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榕果中育出。小叶榕为寄主新纪录。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寄生蜂是潜叶蝇类害虫的重要天敌。本文对其种类、 分布、 田间发生和优势度、 优势种的控害特性和生态适应性, 以及优势种的人工繁殖和田间应用等进行总结和展望, 以期为更好地应用该属寄生蜂防控我国潜叶蝇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迄今已鉴定该属寄生蜂36种, 全为抑性外寄生蜂, 其中针对豌豆潜蝇姬小蜂D. isaea、 贝氏潜蝇姬小蜂D. begini和中带潜蝇姬小蜂D. intermedius的研究较多。雌蜂不仅可通过繁殖型的寄生方式而且还可通过非繁殖型方式(取食寄主和产卵器插入直接杀死)致死寄主。雌蜂偏好寄生大个体寄主和取食相对较小个体的寄主, 且雌蜂对寄主幼虫的偏好具有“寄主大小依赖型性别分配”现象(host-size-dependent sex allocation)。从温度适应范围和控害潜力首推为豌豆潜蝇姬小蜂。优势种的规模饲养技术已经被研发并得到了较广泛的田间应用。未来研究可主要集中于: (1)加强优势种尤其是温度适应范围广或较为耐热的种群或地理品系的研究, 以增加对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和美洲斑潜蝇L. sativae的控效; (2)加强雌蜂寄主取食行为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以更高效利用; (3)因地制宜研发规模化饲养技术和释放技术; (4)加强潜蝇姬小蜂同其他潜叶蝇寄生蜂的协同控害及竞争共存机制的研究, 已提升对潜叶蝇的生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柳枝潜蝇金小蜂Sphegaster sp.属金小蜂科,柄腹金小蜂亚科,是柳枝潜蝇(学名待定)卵—幼虫期的跨期内寄生的优势种天敌,据1983年6月和1984年6月考查,寄生率分别为34.2%和67.4%,对其为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作者于1983—1986年对其进行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结果如下。 在驻马店地区柳枝潜蝇金小蜂一年发生一代,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寄主发育历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四节金小蜂科Tetracampidae是小蜂总科中的1个小科。1968年统计,全世界只有2亚科6属18种(Boucek and Askew,1968)。1971年,苏联的Sugonjaev根据在蒙古和苏联的哈萨克加盟共和国采到的标本描述了3新属1新亚科。Boucek于1988年又记述了澳大利亚的1个新属。这样,四节金小蜂科现在共包括3亚科10属31种(不含化石种)。我国迄今还未见有本科昆虫分布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痣斑金小蜂属Acrocormus Foerster,1856,描述2新种,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和棕唇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编制了中国痣斑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与榆痣斑金小蜂A.ulmi Yang较相似,新种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的1/2处;翅痣长为高的1.55倍;柄后腹长为宽的3.7倍,正模♀:河北献县,采集时间及采集人不详;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棕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与五营痣斑金小蜂A.wuyingensis Yang相近,比较杨忠岐(1996)的描述,新种与后者主要区别为:唇基区具明显的册形刻点;前胸背板前缘具脊;并胸腹节具完整的侧褶;缘脉为痣脉的1.5倍。正模♀:黑龙江伊春,1978-08-12,廖定熹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巳知寄生于稻螟蛉的小蜂和细蜂有14种,其中有6种是完全重寄生的种类。按分类系统,隶属于小蜂总科的小蜂科3种,广肩小蜂科1种,金小蜂科1种,寡节小蜂科(姬小蜂科)3种,扁股小蜂科1种,纹翅小蜂科(赤眼蜂科)3种;细蜂总科的分盾细蜂科2种。这些寄生蜂的绝大部分,都是稻田中常见的种类,与其他害虫或其寄生蜂有广泛的食物连锁关系。各蜂形态、生物学及分布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严重危害甘肃省白银地区作物的潜叶蝇及天敌寄生蜂的多样性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田间调查潜叶蝇危害的蔬菜、花卉、杂草并采样,室内对潜叶蝇及其寄生蜂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在2016-2020年在甘肃白银地区采集的样本中发现6种常见潜叶蝇,包括本地种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和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三叶草斑潜蝇L. trifolii、番茄斑潜蝇L. bryoniae和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其中,豌豆彩潜蝇为优势种,可危害多科寄主植物;葱斑潜蝇仅在大葱上发现危害;南美斑潜蝇在温室内的蔬菜上发生严重;三叶草斑潜蝇首次在白银市发现;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相对较轻。此外,调查的潜叶蝇寄生蜂包括3科12属24种,优势种包括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万氏潜蝇姬小蜂D. wani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结论】一方面白银市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入侵性潜叶蝇的发生,另一方面白银市潜叶蝇的天敌寄生蜂种类丰富,对田间主要危害的潜叶蝇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自然防控作用,建议保护利用本地寄生蜂天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潜蝇科一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中国北京的潜蝇科Agromyzidae1新记录属:拟植潜蝇属Paraphytomyza Ender-lein,1936及1新记录种:杨柳拟植潜蝇Paraphytomyza populi(Kaltenbach,1864),并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瑟姬小蜂及二新种的描述(膜翅目:姬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瑟姬小蜂属Cirrospilus昆虫是鳞翅目,双翅目,特别是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类及其他荫蔽性小幼虫或蛹的重要寄生蜂,有些也能重寄生于绒茧蜂和蜘蛛卵等中,本文除二新种描述外,还收入瑟姬小蜂六种。一并列于检索表中。  相似文献   

20.
肖晖 《动物分类学报》2002,27(2):351-354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宽唇金小蜂属Habritys Thomson,1878,描述1新种弯宽唇金小蜂Habritys subcrispus sp.nov.,编制了宽唇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与短角宽唇金小蜂H.brevicornis(Ratzeburg)的主要区别为:头前面观唇基下缘呈明显的波状,前翅后缘脉为痣脉长的1.35倍,柄后腹第1节背板占整个柄后腹的1/2,其后缘向后部伸长。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